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基础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3.理解进化与生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进化的基础知识;2.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3.了解进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进化的原因;2.掌握如何进行自然选择。
教学过程一、概念介绍1.生物进化的定义,即物种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形态、生理、行为等特征的变化;2.进化的意义,即通过进化,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增强生存能力。
二、进化的原因1.环境变化,包括地理、气候、地质等方面的变化,物种为了适应环境进行变化;2.生物间的竞争,资源有限,物种之间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进行竞争,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才能生存;3.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些变化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三、自然选择的作用1.自然选择的概念,即只有适应环境、适应竞争的个体才能生存繁衍,不适应的个体将会被淘汰;2.自然选择的条件,包括多样性、遗传性、适应性;3.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传递其适应性基因给后代,使得下一代更加适应环境。
四、进化的影响1.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物种适应性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竞争;3.物种发生分化,随着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变化,某些物种会形成新的物种。
五、实验演示通过设定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竞争环境,利用种群进化仿真器模拟物种进化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种进化的过程。
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检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掌握程度;2.课后作业,提供学生练习生物进化的机会;3.课堂讨论,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对进化的理解。
教学参考1.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材;2.《生物进化理论》论文。
八年级下册第11学历案课题生物进化的原因设计者生物组课标要求1.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目标1. 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评价任务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建议用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恐龙灭绝”和“生物进化树”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58-62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课内探究】1.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都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10.“超级细菌”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
下列关于“超级细菌”形成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促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B.耐药性变异对细菌来说是有利变异C.耐药性细菌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耐药性变异遗传给下一代D.“超级细菌”的形成是耐药性变异经过逐代选择和积累的结果11.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C.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D.进化的方向是由遗传决定的12.如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八下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共16题)一、选择题(共12题)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B.变异所造成的C.条件反射D.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B.林奈C.米勒D.法布尔3.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
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
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
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的进化水平高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的结构复杂4.在经常刮大风的克尔格伦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长期不使用翅膀B.昆虫获得的食物太少C.大风使昆虫产生变异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5.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角马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为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而发生了有利变异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使该变异积累6.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刺,茎高25∼40cm,地下的根系长达20m,叶退化成刺状。
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8.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遗传变异B.生存斗争C.过度繁殖D.自然选择9.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10.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D.瑞典科学家林奈11.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
初三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答案】B【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2.右图示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原鸡基因的变异不定向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原鸡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有了许多品种的鸡,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工选择。
3.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C.都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B【解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而昆虫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因此自然选择形成了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奶牛和耕牛,经过长时间培育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品种不断优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故选B。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目标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知道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基础梳理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成为工业城市后的曼彻斯特,森林的桦尺蠖以________(填“深色”或“浅色”)居多,是因为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被工业烟煤熏成了黑褐色;曼彻斯特未被污染之前,森林中的桦尺蠖以________(填“深色”或“浅色”)居多,是因为桦尺蠖栖息的树干长满地衣,树干是浅色的。
(2)污染前,浅色的桦尺蠖生活在浅色的树干上,_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浅色桦尺蠖通过繁殖使得这一地区浅色桦尺蠖居多,浅色是________变异。
污染后,深色的桦尺蠖生活在黑褐色的树干上,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深色桦尺蠖通过繁殖使得这一地区深色桦尺蠖居多,深色是________变异。
(3)像桦尺蠖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_________,它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1)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__________。
(2)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存,____________被淘汰。
(3)内容①____________: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后代。
②____________: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③____________:生物个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于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④____________: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
(4)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典例精讲【例1】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
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B.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D.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例2】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学习目标:1、通过概述自然选择的过程,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分析例子,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1、能分析例子,解释自然选择的过程。
2、通过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温故知新: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那几种类型?(让学生复习上册课本变异内容)(一)探究一、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进化的?阅读课本19页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图片及文字),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长颈鹿的祖先的颈有的长有的短是什么现象?可以遗传吗?那一种更容易存活?2、长颈鹿的长颈变异是环境变化引起来的吗?若不是,是怎么出现的?2、你认为环境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知识小结: 1、生物进化的基础(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在进化过程中起了_______________作用,选择______变异,淘汰_____变异小试身手:阅读课本18页第一段,解释桦尺蛾颜色进化的过程(提示:黑色桦尺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探究二、自然选择学说阅读课本23页最后一段,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阅读课本20页,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的?(参考课本23页思考题3苍蝇问题)?什么是生存斗争?什么是遗传变异?什么是适者生存?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3、生存斗争是谁与谁之间的斗争?引起生存斗争的原因是什么?生存斗争的结果是什么?4、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5、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知识小结: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三)探究拓展:新物种的形成达尔文在南美加拉巴哥斯群岛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中陆生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
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主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目标:
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
1. 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进化的原因;
3. 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变化的思考,引出生物进化的话题。
二、讲解:
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变化,最终形成新的物种的过程。
2.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突变等。
解释这些原因是如何促使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三、实例解析: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如达尔文的雀儿喜,摩尔加博士的蛾子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并让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五、总结:
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并强调生物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和生存竞争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找出身边生物的一些特点和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七、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作业进行评阅,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延伸: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和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以上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岳阳市鹰山中学电子教案科目:生物八年级上册主备教师:执教教师:课题: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时间:知识与技能目标: 1、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理解自然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说明生物多样性是课型:讲授生物进化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2、了解自然选择的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选择的内涵教学用具与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 ,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下面 ,就请你试着通过自己的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新课:(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一个真实的事例。
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蠖。
游戏,1、扮演 ,食物是桦尺蠖。
2、捕食者先闭上眼睛 ,老师把先把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投影出来。
3、捕食者睁开眼睛 ,老师问 :你们捕食到了桦尺蠖吗 ?什么颜色的 ?4、记录同学们观察的结果。
5、用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再重复做一次。
扮演捕食者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 ,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十分有利。
学生尝试总结(二)自然选择教师指导自学学生自学 ,要求 :1、何为自然选择 ?谁提出的 ?2、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长颈鹿形成的原因。
学生自习 ,小组合作指导交流分析注意点 :1、说明生物存在变异。
2、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各种变异品种的生存状况。
3、变异的长期积累。
各小组交流三、板书:(一)生物进化的原因:1、内因: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基础2、外因:环境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外在动力(二)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课堂练习: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设计
析深入理解课本,尝试解释桦尺蛾
的体色变化的原因和长
颈鹿进化的过程。
小组
交流。
选小组代表展示
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得
出。
小组合作,分析学以
致用的两个实例。
命后深色桦尺蛾增
多的原因。
2..请用自然选
择
学说解释长颈鹿颈
长的原因。
3.学以致用:
(1 )达尔文发现
常刮大风的海岛上
有许多无翅或残翅
的昆虫,请试着分
析原因。
(2 )近年来,抗
生素的滥用致使很
多致病细菌具有了
一定的抗药性。
请
考查学生
对自然选
择学说的
理解,并
通过桦尺
蛾的实例
渗透环保
教育。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生物进化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2、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性选择、基因突变等。
3、生物进化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特别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机制。
重点:生物进化的定义,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进化的意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用于绘制生物进化图谱。
2、投影仪:播放生物进化相关的视频资料。
3、教学软件:用于模拟生物进化的计算机模型。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物种的定义等。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恐龙灭绝”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问题的思考。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然后详细讲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基因突变等。
讨论生物进化的意义。
3、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进化原因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测试学生对生物进化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评估他们对进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测试结果,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八、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文献:推荐一些关于生物进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意义。
2、绘制生物进化图谱: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简单的生物进化图谱,并解释其进化过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2、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以某些具体生物为例,说明它们进化的趋势和原因。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2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4.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第1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始祖鸟是进化到的过渡类型。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3.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重要方法是。
4.科学家通过对的纵向比较和的横向比较来推断的大致过程。
●探究新知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62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从1850年到1950年华尺蠖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3.这种变化遗传吗?4.这种变化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模拟探究]阅读教材第64---65页,并在课本上填写相关内容。
●课堂小结1.是生物进化的基础2.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随堂检测1.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时()A.生物具有保护色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D.夏天阳光较强烈2.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5.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850年(森林时期)1950年(工业城市)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浅灰色桦尺蛾深黑色桦尺蛾99%1%1%99%(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现象。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1课时)
娄烦中学:薛毅
这些动物有的已经灭绝,有的现在还可能看到,
与远古时代相比,它们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吗?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板课题)
二、新知探究
4、引导: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保护色?它对生物
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5、多媒体出示保护色的概念
6、思维拓展:你能举出保护色在仿生应用方面的
例子吗?
7、出示一组保护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
8、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先出示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9、出示合作探究思考题。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很多,条件复杂。
生物进化的外因主要是:生物体存在的载体是地球,而地球的环境在不断变化。
看起来,地球上的海洋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其实不然,海洋也在无时不停地变着,像体积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盐分的变化等。
靠近陆地的浅海更受到影响,产生变化。
浅海可上升为陆地,陆地也可以下降为海洋。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的影响更加显著。
例如,人类对森林的砍伐破坏,引起森林生态的变化,导致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直接引起一些物种的绝灭。
食物链中,每种生物体都占有一定位置并起着一定的生态作用。
生物链某一个环节上的某一种生物体的被破坏,会给整个食物链带来麻烦等等。
所以,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外因之一。
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遗传学知识告诉我们,生物前后代的遗传是紧密联系的,是有其遗传物质基础的。
对于细胞生物来讲,遗传物质主要是染色体里的DNA,并以遗传单位(即基因)起作用。
基因是遗传信息单位,基因指导着生物体的遗传变异会导致生物体表现性状不同和最终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生物进化需要条件。
一是环境所提供生物进化的机会。
二是生物体能够利用这种机会。
多细胞动物的发展:地球上已经有了单细胞动物的存在,并且都有是有细胞核的生物。
细胞又比较大,又能进行生殖。
周围环境已经具有了由动植物所提供的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
在此条件下单细胞生命体在充足的养料供给、氧气存在和水生环境条件下,进行细胞分裂或有有性生殖的卵裂形成群体生物,逐渐地这种群体生物内的某种此细胞团进行分工,最后可形成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等。
由此,结构复杂的多细胞动物体产生了。
古生代早期,当河流湖泊中有一种淡水鱼叫总鳍鱼类。
它们具有浆状的鳍、可以呼吸的鳔和通入口腔的外鼻孔,经常活动在浅水岸边用鳍爬行,用鳔呼吸,可勉强朝陆上移动。
这种动物成功上岸,还需要陆地有充足的食物和很少敌害的条件。
如果陆地环境对它们上陆的选择压力很小。
这样,它们的上陆生活就会得到“鼓励”,得到发展。
初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课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了解进化的主要原因。
2. 能够描述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具体作用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教科书相关内容
2. 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2. 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吗?”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 分别讲解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群体隔离和地理隔离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及原因。
3. 通过案例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进化过程的。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答案,及时纠正答案中的错误。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生物进化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请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一个具体的生物物种,描述其进化过程及影响。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生物进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广外中山外校八年级生物学案第三十一次作业 2011-2-15 班级姓名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下来,不适应者被,这就是。
5.生物通过、和,不断进化。
﹝﹞6.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7.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8.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变化﹝﹞9.在经常遭到暴风袭击的岛屿上,大部分昆虫无翅,部分昆虫的翅很发达,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A适应是相对的 B变异是定向的C变异是不定向的 D两种变异,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主要观点是A遗传和变异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过度繁殖 D气候的变化影响生物的适应性进化﹝﹞11.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12.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13.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
6、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7、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样长的吗?
8、短颈的长颈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还是
被自然所淘汰了,现在只剩下长颈的长颈鹿了?
9、根据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组内交流长颈鹿进化历程,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三、尝试应用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作用。
(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的结果。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
2、下列哪项不是动物保护色的含义()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3、达尔文认为,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决定其生存或淘汰的是()
A、自然选择
B、遗传因素
C、繁殖能力
D、食物多少
4、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作用的结果
D、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
5、图二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
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_____,短颈的变异是_______。
(3)图③说明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
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作用。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
颈长的变异个体能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_______的。
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_______和逐代积累形成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C 2、C 3、B 4、A 5(1)差异(2)颈长,有利的,不利的(3)颈长,颈短,选择的(4)环境的,相适应,自然选择,遗传(5)生存斗争,适应者,不适应者,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