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贵金属饰品产品日常监督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6
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程(2009版)1 抽样1.1 抽样有效性要求1.1.1 人员要求抽样时,应至少有两名抽样人员参加,并向受检单位出示抽查文件(应急抽查任务书)或复印件、单位介绍信或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
1.1.2 抽样单抽样应统一使用省局编制的《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单》(附件1),加盖抽样单位公章,承担抽样工作责任。
1.1.3 现场检验要求涉及现场检验的,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应在现场对检验结果进行确认,企业应在相应的检验原始记录上签章。
1.1.4 现场检查抽样中发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生产等情况,抽样人员应停止抽样并及时报告企业所在地县(市、区)质监局,各有关县(市、区)局接到报告后应依法组织查处。
1.1.5 抽查范围严格按任务下达部门确定产品、受检单位等范围和要求进行抽样。
1.1.6 委托抽样要求受委托承担抽样工作的检验机构,未经监督抽查任务下达部门同意,不得再委托其他单位抽样。
1.2 抽检分离产品的抽样承检机构内部抽检分离的产品,抽样人员不得承担检验项目的主检和复核。
对实施单位抽检分离的产品,承检机构不得自行抽样,应在指定抽样时间前一个月的25日前将抽样方案送达指定抽样单位,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抽样方案中应详细注明。
抽样单位应加强对抽样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监督,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指定抽样月份的25日前将样品及相关材料送至有关承检机构。
1.3 抽样情况汇总抽样单位应及时填写《产品质量监督企业抽查情况汇总表》(附件2)。
抽检分离的产品,抽样单位应于抽样月份的25日前将企业抽查情况汇总表报送有关承检机构,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级局)。
承检机构应汇总承检产品的企业抽查情况,在抽样月份的30日前报送企业所在地的市级局,由各市级局汇总后报省局。
计划内企业无法抽到样品的,要说明原因。
2 企业信息调查抽样人员开展产品抽样的同时,对被抽查企业的相关质量信息进行调查,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抽样单中相关企业信息调查的内容。
贵金属饰品计数抽样检验规则
贵金属饰品抽样检验是以一定标准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贵金属饰品材质是否符合标准。
它涉及到金属含量、外观、完整性和表面光洁度等等,以确定贵金属饰品的质量。
贵金属饰品抽样检验的规则通常如下:
首先,确定抽检的数量。
在抽检之前,要计算出抽检的样本数量,即抽检比例,以此确定抽检的数量。
其次,选择样本进行抽检。
一般而言,贵金属饰品应从每一票抽取不少于3件样品,确保抽样有效性。
再次,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
通常可以对样品进行多种检测,包括金属含量检测、外观检查、完整性检测、表面光洁度等等。
最后,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评定。
根据检测结果,如果合格的比例超过80%,则可以合格,如果合格的比例低于60%,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应该采取改进措施,提升产品质量。
总之,贵金属饰品的抽检是重要的,从中可以了解到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使出厂的产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贵金属饰品质量检验流程与标准贵金属饰品是一种高端、珍贵的装饰品,其质量是顾客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确保贵金属饰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与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贵金属饰品质量检验流程与标准。
1. 首先,对贵金属饰品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检查饰品的造型、线条和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瑕疵、划痕、氧化、变色等问题。
2. 然后,进行饰品的成分检验。
贵金属饰品通常由金、银、铂等材料组成,而合格的贵金属饰品应符合相应的成分含量标准。
成分检验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各种金属的含量,以判断饰品是否符合标准。
3. 接下来,进行饰品的重量检验。
贵金属饰品的重量也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量检验通常使用电子秤或天平进行,检查饰品的重量是否与标注的重量相符合。
4. 除了外观、成分和重量检验,还应进行贵金属饰品的工艺检验。
工艺检验主要是检查饰品的细节加工是否精细,表面光泽是否均匀,手感是否舒适等。
同时,还要检查饰品的表面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如电镀层的厚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氧化现象等。
综上所述,贵金属饰品质量检验的流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成分检验、重量检验和工艺检验,这几项检验相互协作,综合评价饰品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参照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在中国,有专门的质量检验标准针对贵金属饰品制定,如国家贵金属饰品质量标准GB/T18043-2018。
该标准规定了贵金属饰品的外观要求、成分要求、重量要求、工艺要求等,并对不同贵金属饰品进行了分类和规定。
符合该标准的贵金属饰品才能出厂销售,以保证产品质量。
贵金属饰品是高端的装饰品,其质量关系到顾客的信任和满意度。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和标准,可以确保贵金属饰品的质量稳定、符合标准,同时也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感。
贵金属饰品的质量检验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完美饰品的需求。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2013.09.09•【字号】浙质监发〔2013〕215号•【施行日期】201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质监发〔2013〕215号各市、义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技术机构:《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9月9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9月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息分类内容第三章信息审查与发布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附则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监督抽查信息的管理,规范我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发布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以下简称监督抽查信息),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及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结果。
因调查、核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而开展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价和比对等活动,不属于监督抽查信息发布范围。
第三条发布信息应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客观、及时。
第四条监督抽查信息按监督抽查任务谁组织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主动发布;监督抽查逾期未改正企业的公告由省局负责。
第五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
第二章信息分类内容第六条监督抽查信息发布职责分工:(一)省局负责发布的监督抽查信息:1.省局组织实施的飞行监督抽查和专项监督抽查信息;2.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逾期未改正的公告;3.其它有关监督抽查工作的信息(二)市、县局负责发布的监督抽查信息:1.市、县局组织实施的定期监督抽查和专项监督抽查信息;2.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复查信息;3.其它有关监督抽查工作的信息。
饰品执行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饰品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和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执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饰品,包括但不限于珠宝、首饰、配饰等。
二、术语和定义1. 饰品:指用于装饰、佩戴或悬挂的物品,如珠宝、首饰、配饰等。
2. 贵金属饰品:指由贵金属制成的饰品,如黄金、白银、铂金等。
3. 珠宝饰品:指由宝石、珍珠、玉石等天然材料制成的饰品。
4. 配饰:指除珠宝、首饰之外的其他装饰性饰品,如围巾、帽子、手表等。
三、质量要求1. 饰品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贵金属饰品应符合GB/T 11887等标准。
2. 饰品的制作应精细,无明显瑕疵和缺陷,符合设计要求。
3. 贵金属饰品应进行质量称量,确保符合标识重量。
4. 珠宝饰品应使用天然宝石,禁止使用放射性元素等有害物质。
5. 配饰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如皮革制品应符合GB/T 20102等标准。
四、安全要求1. 饰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如电气安全、防火安全等。
2. 贵金属饰品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3. 珠宝饰品不应含有放射性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4. 配饰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如拉链、纽扣等不应存在安全隐患。
五、环保要求1. 饰品制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等。
2. 贵金属废料应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 珠宝饰品制作应尽量使用可持续采集的天然材料,避免使用非可持续采集的材料。
4. 配饰制作过程中应符合环保要求,如使用环保染料、无污染加工等。
5. 饰品不应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等。
6.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提供产品可回收利用的解决方案。
7.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使用后处理和回收利用。
8. 应鼓励和促进环保设计的实践和采用环保材料的选择。
六、检验方法1. 检查外观质量:通过目视或使用放大镜观察饰品的表面质量,检查有无明显瑕疵和缺陷。
贵金属饰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抽取样品应为同一生产者(厂家印记相同)按照同一标准生产的同一商标、同一款式和同一贵金属材料、含量的产品。
抽样数量为1件,采用原样复检,抽样基数应满足抽样要求。
2检验依据表1贵金属饰品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3.1依据标准GB 11887-2012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及第1号修改单GB/T 18043-2013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31912-2015 饰品标识QB/T 1690-2021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附则本细则代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版)>(第一批)的通告》中的《贵金属饰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质发〔2010〕61号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1月24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产品质量鉴定(以下简称“质量鉴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质量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质量鉴定的鉴定组织单位(以下简称“鉴定机构”)、鉴定专家、鉴定申请人以及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质量鉴定工作的监督管理。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鉴定机构并对质量鉴定活动进行监督。
鉴定机构负责接受质量鉴定申请、订立合同、组织鉴定专家、审查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负责异议处理等质量鉴定工作。
鉴定专家负责实施鉴定、撰写质量鉴定报告草案。
第四条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我省地区特点、产业结构、技术条件,统筹确认鉴定机构并实施动态管理。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组建“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对专家库实施动态管理。
第五条质量鉴定实行鉴定机构与鉴定专家负责制。
质量鉴定报告应当加盖鉴定机构公章,并由鉴定专家签名或者盖章。
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对其出具的质量鉴定报告负责。
第二章鉴定机构、鉴定专家第六条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从事质量鉴定工作的业务背景和技术能力,应当设置专门的鉴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三)具有6名以上专职质量鉴定管理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名以上;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与质量鉴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四)具有3名以上质量鉴定所需的专家库成员。
国家贵金属首饰标准
贵金属首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珠宝饰品,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赢
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由于市场上贵金属首饰的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难以辨别真伪,这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困难。
为了规范贵金属首饰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贵金属首饰标准,以确保首饰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国家对贵金属首饰的材质进行了严格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贵金属首饰
必须使用纯度较高的金、银、铂等贵金属作为原材料,严禁使用劣质合金或其他掺假材料。
这样可以确保贵金属首饰的质地纯正,避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国家对贵金属首饰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
贵金属首饰的生产必须
符合国家相关的工艺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生产工艺或者使用不合格的生产设备。
只有通过国家认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才能保证贵金属首饰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国家还对贵金属首饰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测和监管。
所有贵金属首饰在
生产完成后,必须经过国家指定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国家还建立了贵金属首饰的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追溯到生产环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国家贵金属首饰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
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才能保证贵金属首饰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佩戴。
希望在未来,国家能够进一步完善贵金属首饰标准,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贵金属首饰产品。
浙江省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三包”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经营者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浙江省境内从事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的经营者,所出售的产品有质量问题的,按照本办法承担“三包”责任。
第三条本办法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销售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与供货者、销售者与修理者之间订立的合同,不得免除本规定的“三包”责任和义务。
第四条本办法是履行“三包”规定的基本要求。
本办法鼓励销售者与生产者制定更有利于消费者的“三包”实施细则。
第五条黄铂金饰品是指以黄金或铂金为主要成分的饰品。
珠宝玉石饰品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饰品与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饰品的统称。
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包括以下产品:(一)有成色标定的黄金饰品,包括K金、足金、千足金饰品;(二)有成色标定的铂金饰品,包括Pt900、Pt950、Pt990等饰品;(三)镶嵌珠宝玉石饰品,包括托架为黄铂金材料饰品以及托架为其它贵金属(贵金属有八种分别是金、银、铂、钯、铱、钌、铑、锇)材料饰品(托架为其他材料的饰品,托架的退货、换货、修理未包括在本办法内);(四)非镶嵌珠宝玉石饰品,包括各类玉石挂件、养殖珍珠等(未经琢磨的珠宝玉石、材料未包括在本办法内)。
第六条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的“三包”有效期为1年。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黄铂金饰品和珠宝玉石饰品出现下列质量问题的,经营者承担修理、更换、退货责任。
(一)黄铂金饰品(含镶嵌饰品托架)1、外观有肉眼可见的砂眼、暗缝或断裂缝的;2、表面有漏镀、挂漬、挫刮痕、锤痕而影响外观的;3、因结构缺陷而影响正常使用的,包括镯、链类饰品的装配件失灵、不牢固而影响使用。
2024年贵金属饰品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贵金属饰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加。
贵金属饰品是指以贵金属(如黄金、银、钯、铂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饰,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市场上的贵金属饰品主要包括金项链、银耳环、钯戒指、铂手链等。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贵金属饰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贵金属饰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和对时尚有较高追求的消费者。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贵金属饰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竞争对手贵金属饰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珠宝品牌和一些小型饰品品牌。
国内知名珠宝品牌如周大福、六福珠宝、周生生等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国际奢侈品牌如蒂凡尼、卡地亚等也在贵金属饰品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市场趋势1.不断创新:贵金属饰品市场对新款式和设计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个性化和时尚感。
因此,市场中推陈出新的设计和创意将具有竞争优势。
2.网络销售: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贵金属饰品市场逐渐向线上转移。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通过网络购买贵金属饰品,这为贵金属饰品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3.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贵金属饰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升级意味着贵金属饰品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品牌和产品的品质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五、市场风险1.价格波动:贵金属市场的价格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贵金属饰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波动,这对商家和消费者都带来一定风险。
2.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的贵金属饰品,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这也对整个贵金属饰品市场的信誉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六、市场发展建议1.提升产品品质:贵金属饰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质是取胜的关键。
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设计的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新款式和个性化的需求。
QB/T 1690-2004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银、铂、钯饰品及材料质量测量允差的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以质量结算金、银、铂、钯饰品及材料的贸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贵金属饰品的质量 mass of precious metals adornment指贵金属饰品所标注贵金属材料的重。
3.2 测量允差permissible errors of determination指每一次测量值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4、要求4.1 金、铂、钯饰品及材料的测量允差4.1.1 称量值不大于500g,允差±0.01g。
4.1.2 称量值大于500g且不大于2000g,允差±0.1g。
4.2 银饰品及材料的称量值不大于2000g,允差±0.1g。
4.3 金、银、铂、钯材料称量值大于2000g,且不大于20000g,允差±0.2g。
5、试验方法5.1 测量条件5.1.1 天平放置环境应符合计量要求。
5.1.2 使用时应先作计量性能的检查再按常规进行操作。
5.1.3 使用的天平必须在强制检定周期内。
5.2 试验天平的要求5.2.1 当需要满足4.1.1时应使用最小称量值为1mg或以下的电子天平。
5.2.2 当需要满足4.1.2 、4.2时应使用最小称量值为10mg或以下的电子天平。
5.2.3 当使用机械天平时,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所规定的电子天平。
5.2.4 当需要满足4.3时,应使用最大称量值20000g,分度值0.04的5级机械天平。
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5.12.31•【字号】浙江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5号•【施行日期】1995.12.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已于1995年12月26日经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12月31日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1995年12月26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12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和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引导、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五条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产品质量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对举报属实和协助查处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行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第六条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
贵金属饰品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金属饰品(以下简称饰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金、银、铂、钯等贵金属及其合金制成的首饰,也适用于贵金属及其合金制成的工艺品及摆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288 首饰含金量分析方法(ISO 11426 :1997 ,MOD )GB/T 11886 首饰含银量化学分析方法GB 11887 首饰贵金属饰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ISO 9202 :1991 ,NEQ )GB/T 11888 首饰指环尺寸的定义、测量和命名(ISO 8653 :1986 ,IDT )GB/T 14459 贵金属首饰计数抽样检查规则ISO 14490 钯合金首饰中钯含量的测定丁二酮重量法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GB/T 16554 钻石分级GB/T 17832 银合金首饰中银含量的测定溴化钠容量法(电位滴定法)(ISO 114271995 EQV )GB/T 18043 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X 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8303 钻石色阶比色目视评价方法GB/T 18781 养殖珍珠分级GB/T 18996 银合金首饰中银含量的测定氯化钠或氯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ISO 13756 :1995 ,MOD )GB/T 19720 铂合金首饰铂、钯含量的测定氯铂酸铵重量法和丁二酮二重量法(ISO 11210 :1995 ,MOD )QB/T 1690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QB/T 1689 贵金属饰品术语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1999] 第19 号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3 分类按QB/T1689 的规定。
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2005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同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和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保障本条例的施行。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规定的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鼓励生产者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创建著名品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规划,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奖励制度和著名品牌保护制度,积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第五条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产品质量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对举报属实和协助查处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行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六条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依法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第七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索取并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原始发票等单证。
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依法对销售的产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八条禁止生产、销售下列产品:(一)《产品质量法》等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二)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地方标准的产品;(三)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产品;(四)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产品;(五)伪造、冒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证明的产品;(六)没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的产品,专供出口的产品除外。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机构确定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2011.07.13•【字号】浙质监发〔2011〕216号•【施行日期】2011.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机构确定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浙质监发〔2011〕216号各市、义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机构确定工作规范(试行)》已经省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该规范和相关制式表格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三日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机构确定工作规范(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产品质量鉴定工作,规范确定程序,确保鉴定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和《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申请从事产品质量鉴定的机构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全省地区特点、产业结构、技术条件等,按照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和择优确定的原则,对全省产品质量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划。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鉴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鉴定办)负责鉴定机构确定事项中有关能力评估和监督管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属鉴定机构的日常管理。
第四条申请从事质量鉴定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具有从事质量鉴定工作的业务背景和技术能力;应当设置专门的鉴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三)鉴定管理部门应具有6名以上专门从事质量鉴定的管理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名以上;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与质量鉴定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四)每项鉴定领域至少拥有3名以上浙江省产品质量鉴定专家库成员。
贵金属饰品质量的标准贵金属饰品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贵金属纯度:贵金属饰品的纯度是指贵金属中所含贵金属元素的比例。
我国现行标准GB 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对贵金属纯度进行了详细规定。
贵金属饰品的纯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如黄金饰品的纯度为99.99%,即24K金。
2. 贵金属种类:贵金属饰品主要包括黄金、铂金、钯金、银等。
不同贵金属的价格和性能各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3. 宝石和玉石:贵金属饰品中镶嵌的宝石和玉石质量也是评价饰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宝石和玉石的质量主要包括颜色、透明度、切工、克拉重量等方面。
相关标准如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名称》对珠宝玉石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规定。
4. 镶嵌工艺:贵金属饰品的镶嵌工艺直接影响饰品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镶嵌工艺包括包镶、爪镶、槽镶、钉镶等,不同的镶嵌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宝石和玉石。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检查镶嵌饰品的牢固度。
5. 外观和尺寸:贵金属饰品的外观和尺寸也是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
饰品的外观应美观大方,尺寸合适。
在选购时,消费者可以仔细检查饰品的外观,查看表面是否有划痕或破损。
6. 产品标签和证书:正规的贵金属饰品应具备产品标签和证书,标签上应包含贵金属材质、纯度、宝石和玉石种类等信息。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检查标签和证书的真实性。
7. 售后服务:购买贵金属饰品时,消费者还应注意了解商家的售后服务政策,如退换货、维修、保养等。
这有助于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贵金属饰品时得到充分的保障。
总之,在选购贵金属饰品时,消费者应关注贵金属纯度、贵金属种类、宝石和玉石质量、镶嵌工艺、外观和尺寸、产品标签和证书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以确保购买到高质量的贵金属饰品。
论贵金属首饰检测原始记录的规范性
张慧剑
【期刊名称】《资源调查与环境》
【年(卷),期】2004(025)002
【摘要】检测机构出具规范报告的重要性已讨论多年,并有相应标准出台,但作为编制检验报告依据的原始记录,业内反应不多,作者认为加强贵金属首饰检测原始记录的规范管理十分重要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张慧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质量技术监督金银珠宝饰品产品质量检验站,江苏南通,2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无损检测贵金属首饰含量应注意避免的误区 [J], 佟壮为;林雅杰
2.珠宝首饰贵金属含量检测将有新国标 [J], 仪器信息网
3.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无损检测综合密度法 [J], 滕跃鹏
4.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菲律宾:G/TBT/N/PHL/42——PNS 1314:2005草案一珠宝一包括金物的黄
金珠宝-标记要求 [J],
5.实验室检测中常见白色贵金属首饰的属性和命名 [J], 张慧剑;曹玮峰;卞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评
价规则
xxxxxxxx
1 适用范围
本评价规则适用于河南省内生产、销售的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本规则所适用产品的品种规格为产品主体材料为GB 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所列的“金及其合金”、“铂(白金)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钯及其合金”等制作的首饰及工艺品以及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中所列的珠宝玉石品种,包括镶嵌和非镶嵌的珠宝玉石饰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828.11-2008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GB/T 14459-2006 贵金属饰品计数抽样检验规则
GB 11887-2012 首饰贵金属首饰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GB/T 18043-2013 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QB/T 2062-2006 贵金属饰品
QB/T 1689-2006 贵金属饰品术语
QB/T 1690-2004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
GB/T 16554-2010 钻石分级
质技监局监发[1999]89号《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
产品明示质量指标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
3 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3.1 抽样方法
贵金属样品应在受检单位仓库或售柜中同厂家、同型号、同一生产周期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或在生产线末端并经检验合格的同型号、同一生产周期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珠宝玉石样品应在受检单位仓库或售柜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或在生产线末端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3.2 抽样数量
贵金属饰品批量≤50件时,抽取样品1件;贵金属饰品批量>50件时,抽取样品2件;
珠宝玉石饰品1件。
3.3 注意事项
3.3.1 样品应经过受检企业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3.3.2产品规定有明示质量指标时,应在抽样单上注明。
若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为经备案的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则视其企业标准为明示质量指标,并要求企业提供其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文本。
4 检验项目
4.1 贵金属饰品
4.2贵金属饰品标识
4.3珠宝玉石饰品(钻石、钻石饰品除外)
4.4钻石、钻石饰品
4.5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注:备注中注明“标签”的项目为应在“标签”上标注的内容,其他未注明的项目可在其它标识物上标注。
5 判定原则
5.1判定总则
5.1.1当产品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强制性条款和执行的企业标准(含明示质量指标)各技术要求不一致时,应按其中最严要求进行质量判定;
5.1.2当产品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
5.1.3当产品执行企业标准(含明示质量指标)时,按其企业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但如
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推荐性条款要求时,应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同时注明主要项目的实测值和标准值。
5.2质量判定结论的分类
对监督检查产品检验结果,必须在检验报告结论栏目中明确给出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5.2.1产品符合执行标准要求,且本评价规则所列全部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推荐性条款要求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5.2.2产品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5.2.3产品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但本评价规则所列全部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推荐性条款要求的,检验结论为“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5.3单项质量判定原则
贵金属饰品:
5.3.1标识判定
标识中有一项(含一项)以上A类项目或有两项(含两项)以上B类项目不符合《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否则,判定该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5.3.2除“标识”外的检验项目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检验样品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的,判该项目为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否则,判该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珠宝玉石饰品:
5.3.3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及切工分级项目的检验结果级别低于执行标准(含明示质量指标)要求时,判定该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否则,判为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5.3.4标识判定
标识中有一项(含一项)以上A类项目或有两项(含两项)以上B类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规定时,判定该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否则,判定该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5.3.5其余所检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含明示质量指标)要求时,判定该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否则,判定该项目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5.4质量判定原则
5.4.1贵金属饰品:
当所检项目存在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时,判定被监督检查产品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5.4.2珠宝玉石饰品:
所检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时,判定被监督检查产品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5.4.2.1有一项或一项以上A类不合格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5.4.2.2有二项或二项以上B类不合格项目不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除以上情况外,判定被监督检查产品的检验结论为“合格”或“符合企业标准要求,不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6 附加说明
6.1贵金属饰品的工艺要求和镍含量因检验方法的局限性未列入本评价规则。
珠宝玉石饰品本评价规则所列项目按标准要求全项目设置。
6.2主编单位: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3本评价规则由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附则
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1 饰品印记
1.1 贵金属镶嵌珠宝玉石饰品印记应清晰地标记下列内容:
——厂家代号或商标、品牌名称;
——托架材料及贵金属纯度或镀、包金覆盖层厚度(按照QB 1131的规定);
——钻石镶嵌饰品钻石的质量。
例如:0.32ct的钻石印记标注为D032或D0.32。
1.2 非镶嵌的珠宝玉石饰品可不标注印记。
1.3 单件珠宝玉石饰品质量<0.5克或确难以标注的,印记内容可以免除。
2 标签及其它标识物
2.1 通则
2.1.1 珠宝玉石饰品的标签及其它标识物可以是一个或者数个,包括标签、说明书、证书、产品包装等应向消费者提供的相关资料。
2.1.2 标签应附在单件珠宝玉石饰品上,其它标识物应附在销售的单件珠宝玉石饰品上或附在其销售包装上(内)。
2.1.3 标签及其它标识物所标注的内容应当包括名称、质量、产品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编号、厂名及厂址或销售企业的名称及地址、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2.1.4 标签所标注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名称、质量、产品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编号。
2.2 名称
2.2.1 珠宝玉石饰品应按材料、纯度、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的内容命名。
例如:钯950钻石戒指、铂(白金)900蓝宝石项链。
2.2.2 贵金属的材料、纯度的命名依据GB 11887的规定,镀、包金首饰应明确标注为镀、包金,贵金属材料应有中文标注,可以同时使用元素符号和外文,非贵金属材料应标注主材料的中文名称。
2.2.3 珠宝玉石的命名按照GB/T 16552进行。
2.2.4 珠宝玉石饰品名称命名依据QB/T 1689的规定,未镶嵌的单颗宝石可不标注饰品名称。
2.3 质量
2.3.1 珠宝玉石的质量以克(g)为计量单位,钻石可以用克拉(ct)标注。
2.3.2 珠宝玉石饰品单件标价≥2000元的应标注质量。
2.3.3 珠宝玉石饰品单件总质量>200克可不标注质量。
2.3.4 镶嵌珠宝玉石饰品可以标注总质量或分别标注托架质量和宝石质量。
2.3.5 钻石、钻石饰品应标注钻石质量,配钻与主钻应分别标注,没有主钻的钻石群镶饰品应标注钻石总质量,钻石质量的标注方法应符合GB/T 16554的要求。
2.4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4.1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可以是企业的合格印签、合格标志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公正性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报告等。
2.4.2 以下范围内的珠宝玉石饰品应出具第三方且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所提供的鉴定证书:
——珠宝玉石饰品单件标价在5000元以上的;
——钻石、钻石饰品的单颗钻石质量≥0.0400g(0.20ct)的。
2.5 产品标准编号
珠宝玉石饰品,应标明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编号。
2.6 厂名及厂址或销售企业的名称及地址
珠宝玉石饰品应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或销售企业的名称及地址。
2.7 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珠宝玉石饰品脱落或者本身损坏的,应有中文警示说明或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