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 格式:ppt
- 大小:555.00 KB
- 文档页数:17
小学科学做个保温杯(配套课件)学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保温杯是一种能够保持液体温度稳定的杯子,通过隔热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散失,从而实现保温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保温杯来保持饮品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天或者户外活动中,这种杯子非常实用。
那么,我们如何用简单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呢?材料准备:1. 一个空的塑料杯子2. 保温材料(如泡沫纸)3. 黑色绒布(或厚纸巾)4. 胶水5. 剪刀6. 尺子7. 铅笔步骤一:测量和标记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塑料杯子的高度和外径。
用尺子测量杯子的高度,并用铅笔在保温材料上标记出相同的高度。
然后,测量杯子的外径,并用铅笔在保温材料上标记出稍微比杯子外径大一点的尺寸。
步骤二:剪切保温材料使用剪刀,按照标记的尺寸剪下保温材料。
确保剪出的尺寸稍微比杯子的高度和外径大一点,以便能够包裹杯子完全。
步骤三:粘贴保温材料将剪下的保温材料平整地粘贴在塑料杯的外部。
使用胶水将杯子的外部涂满,然后将保温材料贴合在上面。
确保保温材料完全围绕着杯子,没有露出任何部分。
步骤四:制作保温杯底将塑料杯放在厚纸巾或黑色绒布上,并用铅笔在杯底轻轻描绘一个圆形。
然后,用剪刀将圆形剪下,并将其粘贴在杯底上。
黑色绒布可以吸收和储存更多的热量,所以在制作保温杯底时使用黑色绒布效果更好。
步骤五:修饰保温杯你可以用彩色纸或贴纸来装饰保温杯的外部,使其变得更加有趣和个性化。
你也可以在保温杯的侧面用彩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或一些有趣的图案。
完成以上步骤后,你就成功DIY了一个简单的保温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保温杯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保温杯的隔热层起到减少热量传导的作用。
保温杯的隔热层是由泡沫纸制成的,它的绝热性能比较好,可以阻止热量向外部传导。
这样,当我们将热饮料倒入保温杯时,杯子内部的热量不会迅速散失,而是被隔热层所阻挡,从而保持饮料的温度。
其次,保温杯的黑色绒布底部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
黑色绒布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并阻止热量向下散失。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叶小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
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八课题活动之间是有着很强的联系的。
每课的探究内容是对前一课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或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入。
设计保温杯的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服务生活。
选择合适的材料控制热传递的速度,使得保温杯符合我们生活的需要。
2.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4.说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二.说学情五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本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提出见解,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并操作实践,产生更多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制作一个保温杯》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7课。
本课旨在探究保温杯和保温瓶内胆的原理,揭示其中关于热的物理规律。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将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入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测量哪一杯水凉得慢,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是热的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是热的不良导体。
活动二是测量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各种材料的保温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明白制作保温杯该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
第三个活动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存放冰块,检测保温杯的效果。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可以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嵌入式的评价内容。
【学生分析】通过前几课对热传导的深入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认识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特点,并比较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导热性能。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2.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保温杯的基本原理和种类;2.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保温杯;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保温杯的基本原理;2. 学会正确使用保温杯;3. 形成环保、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分辨保温效果好坏;2.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保温杯的方法教学准备:1. 保温杯;2. 热水、冷水;3. 测温计;4. 录像机、录像带;5. PPT。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保温杯,热水和测温计,自主探究保温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每位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填写实验记录,制定实验意见。
提示:1. 实验记录需要从以下方面记录:保温杯温度变化、保温时间;2. 实验意见需要从以下方面制定:哪种保温杯保温效果好,如何正确使用保温杯,如何减少能源浪费等。
Step 2 分享总结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意见,讨论保温效果好坏及原因,并形成小结。
Step 3 学习新知老师进一步讲解保温杯的原理和种类,并用PPT辅助讲解各种保温杯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
Step 4 观看视频学生观看保温杯相关的环保公益广告视频,进一步理解保温杯的重要性以及节约能源的意义。
Step 5 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校内或者周边环保主题活动中使用保温杯,宣传保温杯的使用理念,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从实验中了解到保温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分享和讨论,了解保温效果好坏及原因,并形成小结;通过学习新知,更深入地了解保温杯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和活动体验,培养环保、节约能源的意识。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教材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五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1--6小题每题1分,7--18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热的不良导体是( )。
A.木头B.铜C.铁 2.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
A.白天快,晚上慢B.白天慢,晚上快C.一样快 3.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是( )。
A.日晷B.指南针C.浑天仪 4.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现象是( )。
A.傅科摆B.恒星周年视差C.四季变化 5.下面几幅图所示的摆的摆速最慢的是( )。
A. B. C.6.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 )。
A.太阳钟 B.摆钟 C.电子钟7.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假想轴被称为( )。
A.转动轴 B.地轴 C.自转轴8.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 )来转动齿轮。
A.重力 B.浮力 C.动力 9.利用( ),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差。
A.地球仪B.世界地图C.世界时区图10.相同重量的7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体积大B.冷水体积大C.两者体积一样大11.大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它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变大了B.浮力不变C.浮力变小了12.夏天,为了使制冷效果更好,所以挂壁式空调一般装在房间( )。
A.下部 B.中部 C.上部13.将一块体积为55立方厘米的实心橡皮泥放进一个装有300毫升的量杯里,此时量杯中水面读数为( )。
五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在线⑴体积大小(2)轻重(3)形状(4)材料材料、体积大小、轻重轻重、大小课堂达标1. 填一填(1)沉浮(2)同种轻重大小2. 选一选(1)A (2)B3.实验探究他们在材料的放入水中的过程存在问题,应该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见教师用书P11)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堂在线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越容易沉结论:不同材料的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小越容易沉课堂达标1. 填一填(1)轻重、体积大小(2)不同材料、重、体积小2. 辨一辨√、×、×3. 实验探究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在线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我能发现: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少,浮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我的解释:大轮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所以能浮课堂达标1.辨一辨 ×、×、√2.实验探究同学们在实验操作方面有问题,他们把橡皮泥分成了四份来捏成小船装、小碗状,这样改变了橡皮泥的重量、体积、形状。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只能改变单一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
实验应该改为,“他们将这块橡皮泥又捏成小船状、小碗状等。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课堂达标1. 辨一辨×、√、√2. 调查研究按动力简单把船的发展分为:人力船(木板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或柴油船(气垫船、客轮、货轮)------混合动力船(现代军舰)第五课《浮力》课堂在线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课堂达标1. 填一填(1)向上、浮力(2)浮力、弹簧测力计(3)排开的水量、浮力2.实验探究所选的材料:大、中、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棉线绳,抹布,水槽,滑轮设计的实验方案:(1)先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进入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把装置做好: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固定好滑轮,用一根棉线一头拴在塑料泡沫上,,棉线穿过滑轮,用弹簧测力计尽量竖直向上拉(3)未放入水先先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受到的重力,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的数值。
高中物理知识的生活实践案例传授给学生们的高中物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高中物理知识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
案例一:利用机械能原理制作自动门我们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原理之一。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个自动门。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我们还需要一组光电开关,用来检测门前的人体或者其他物体。
当光电开关检测到有物体靠近门口时,电动机会被触发,从而使得门自动打开。
当物体通过门后,光电开关再次被触发,电动机停止工作,门关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这不仅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还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手动开关门可能引起的事故。
案例二:利用热传导原理制作保温杯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希望能够保持我们的饮料保持温热。
这时,热传导原理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的传递过程。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保温杯的制作需要一层保温材料,例如聚苯乙烯。
保温杯的内部是一个真空层,可以防止热量通过对流传递。
同时,保温杯的外面还有一层金属层,可以减少热辐射的损失。
这样一来,一旦我们倒入热水或者其他热饮料,保温杯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的流失,让我们能够长时间地享受热饮。
案例三: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作望远镜光的折射原理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对进入镜筒的光线进行聚焦,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一个简单的望远镜可以由两个透镜组成:物镜透镜和目镜透镜。
物镜透镜起到聚焦作用,将光线汇聚到一个焦点上。
目镜透镜根据物镜产生的实际倒立的放大图像,再次对光线进行折射,使图像正立。
通过这个望远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远处的物体。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物理知识是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的。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1、今天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3、学生做出推测,并说出理由。
4、观测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㺾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
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5、学生实验。
(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6、交流实验结果。
三、做一个保温杯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教科版五年级下期末复习综合与测试11小学科学(本卷满分100分,50分钟内完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刻舟求剑”中,“舟”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的,“剑”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的。
2.贝塞尔发现的可以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3.小糖利用眼药水的小塑料瓶、铁钉、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如图)。
把潜水艇模型浸入水槽中,向外拉注射器,水槽中的水会模型中,潜水艇的增大,而保持不变,潜水艇模型将;向内推注射器,潜水艇模型将。
所以潜水艇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4.仔细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发现:刚开始,摆锤在最右边时,部分的倒钩卡住齿轮。
当摆锤开始摆动到最左边时,倒钩齿轮,垂体向下运动,齿轮前进一齿,部分的倒钩齿轮。
5.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块一块之间留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
原来,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有了这些缝隙,就留出了延伸的余地;冬天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受冷体积,每一块水泥路面缝隙处都会被拉大。
如果没有预先留下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在船上刻下的痕迹实际上就是船放了重物后的()。
A.重量B.排开的水量C.体积2.点燃一张纸扔进瓶子里,燃完后马上用橡皮膜蒙住瓶口并扎紧,过一会儿,橡皮膜会()。
A.无变化B.凸出来C.凹进去3.相同重量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放在水中,泡沫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部分要比木块多,浮力是()。
A.塑料泡沫块要比木块大B.木块要比塑料泡沫块大C.一样大4.我国的水钟,最先是()型的。
A.受水B.泄水C.吸水5.北极星不动的原因是()。
A.地球绕着北极星转动B.北极星在头顶正上方C.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6.把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到的浮力()。
A.相等B.木块大C.铁块大7.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的。
小学生保温实验步骤怎么写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实验材料: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温度计、毛巾、塑料泡沫、热水。
(除温度计外,均需自备)
同学们请思考一下:用不同的杯子盛热水,过一段时间触摸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哪个杯子里的水凉得慢一些?
下面就让我们做实验来探究一下,具体实验步骤如下:注意热水很烫,不要随意触碰哦!
实验结果发现不锈钢杯散热最快,水温最低,那如何能够提高不锈钢杯的保温效果呢?小阔和小华想到了以下四种方法:
1、给它加个盖子;
2、用毛巾把它包起来;
3、既加盖子,又包毛巾;
4、加盖,并用塑料泡沫把它装起来。
下面我们就继续用实验来探究一下,看看10分钟后哪一种保温效果最好。
记得做好实验记录哦,这是小阔的实验记录,我们发现四种方法都有保温效果,但是效果好坏不一,这是为什么呢?分析原因,相比无盖的杯子,加盖后热传导依然很强,但是对流减弱了;外包毛巾热传导减弱了,但是对流依然很强;加盖、包毛巾热传导和对流都减弱了;加盖、嵌入塑料泡沫。
热传导和对流也都减弱了。
最后回想一下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衣服不能让我们增加热量,但穿上它能让我们觉得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衣服可以保温,减少人体热量向外传递。
生活中还有很多保温设备,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分清楚它们各自的保温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