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语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是指有关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言语和语言:言语是指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结构性及稳定性的特征。
语言系统包含着言语,言语是语言系统的个性化演绎。
- 交际能力:指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具有依据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的特征。
它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三个方面。
- 言语认知:真实情境中的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理解依赖于言语环境的把握,包括词语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等。
实现交际认知,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语言材料及其规则的知识、语境的知识、语言逻辑推理的知识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学的规律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使用方式。
它涉及语音学、语法、语义、语用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语音学(Phonetics)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语音学家使用国际音标来表示语音。
国际音标包含了各种音素的符号,用以表示特定的语音。
2. 语音语调(Intonation)语音语调是对词语和句子的声调、强弱和节奏的研究。
它包括音高(pitch)、音量(volume)、语速(tempo)等方面的表达。
语音语调可以影响对话的意义和情感。
3. 语法(Grammar)语法是语言学中研究句子结构的学科。
它研究句子如何组成、如何变化以及如何表达语义。
语法分为句法(Syntax)和词法(Morphology)两个方面。
4. 句法(Syntax)句法研究句子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则。
它关注句子的结构、语序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句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构建正确的句子。
5. 词法(Morphology)词法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
它关注单词的构成要素(词根、词缀等)以及单词形态的变化。
6. 语义学(Semantics)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
它关注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研究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表达的方式。
7. 语用学(Pragmatics)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解释。
它关注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听者的理解以及背后的非字面意义。
语用学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社交功能和交际规则。
8. 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ation)语言变体指的是同一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产生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发音、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等方面。
语言变体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9.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二语习得研究的是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条件。
它包括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和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等方面。
语言学知识点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结构、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语言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语言的分类根据语言的来源和发展,语言可以分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两大类。
自然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而人工语言则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语言,如世界语、计算机语言等。
另外,根据语言的使用范围,语言又可以分为官方语言、地方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等。
官方语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正式使用的语言,如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地方语言是某个特定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如广东话在广东省广泛使用。
少数民族语言则是某个特定民族使用的语言,如藏语是藏族人的母语。
二、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
语音是指语言中的音素和音节,也就是发音的部分。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如英语和汉语的音素和音节就有很大的差异。
语义是指语言中词汇的意义和搭配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通过词汇的组合可以表达出具体的意思。
同时,不同的词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搭配规律,形成了固定的短语、习惯用语等。
语法是指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规则。
语法包括句子的构造、词性的变化、时态的表达等。
不同的语言在语法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比如英语强调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汉语则没有固定的语序。
三、语言的变体语言的变体是指在同一语言系统中因地理、社会、历史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异。
常见的语言变体包括方言、口语和文体等。
方言是指在某个地理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变体,主要由于地理隔离和社会发展而形成。
方言与官方语言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规则。
口语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口语更加灵活,常常包含非标准语法、俚语、口头禅等。
在不同地区和语言社区中,口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体是指不同语言使用场景中的语言风格。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总结
语言文字运用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方式。
它涉及到词汇选择、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的总结:
1. 词汇选择:
- 同义词和近义词的选择:根据上下文和语义需要选择适当的词汇,以表达准确的意思。
- 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和特征,副词则描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程度、方式和时间等。
- 动词的准确选择: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和精确。
2. 语法结构:
- 句子结构的变化:通过改变句子的语序、主谓宾结构等,可以改变句子的重点和表达方式。
- 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语境和需要,使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以准确表达动作的发生时间和主语的身份。
- 并列句和复合句:使用并列句可以表达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但相关的思想;使用复合句可以将多个句子组合在一起,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 修辞手法:
-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 排比和对偶:通过排列和对比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可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 反问和夸张:使用反问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有效地传达思想和意义。
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增强交流的效果和影响力。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旨在探讨语言的结构、使用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对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对语言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的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系、音变等。
音位是指在某种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声音单位。
不同语言的音位系统各有特点,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不同位置上发音时可能存在音变现象。
音节是指语言中具有独立发音的最小单位。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音位组成,其中必须有一个元音。
音系是指一个语言中的全部音位的系统。
例如英语的音系包含了辅音和元音,它们可以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描述。
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语音环境下发生的变化。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这种现象就叫做音变。
二、词法学词法学研究的是词语的形态和构词规律。
词法学主要包括词的分类、词义、派生等方面的研究。
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不同类别的词在语法和词义上有各自的特点。
词义是指词的意义。
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义,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具体的意思。
语境对于词义的理解非常重要。
派生是指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者改变词形来创造新词。
派生是词语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句法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中词语的组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短语结构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组织形式。
一个句子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短语,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句子的结构。
句法关系是指不同短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关系。
例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句法关系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都非常重要。
四、语义学语义学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它试图解释语言中的概念和关系,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词义是词语的基本意思,通过词的定义、例句和上下文来解释词的意思。
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句意可以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理解。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关注语言如何在特定环境中进行交流。
语言学基础知识1. 引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索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定义、语言分类、语音、音系、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2.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经验的系统。
它通过词汇、语法和语音等要素构成,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语言规则。
3. 语言分类世界上存在着众多语言,根据它们的相关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语系。
主要的语系有以下几种:3.1 印欧语系: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3.2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等。
3.3 尼日尔-刚果语系:包括斯瓦希里语、约鲁巴语等。
3.4 韩日语系:包括韩语、日语等。
4. 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包括音素、音节和音变等要素。
音素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可区分的音段,而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的发音单位。
音素是语言中的基本音段,它们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是气流通过口腔时,口腔中没有阻塞或狭窄的音段,如英语中的/a/、/i/和/u/。
辅音则是气流在口腔中遇到阻塞或狭窄的音段,如英语中的/p/、/t/和/k/。
4.2 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它是一种发音单位。
一个音节通常包括一个元音和一个辅音或复辅音组合。
例如,英语单词“cat”由一个音节组成,而单词“strip”由两个音节组成。
4.3 音变音变是语音上的变化,它指的是音素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发生的改变。
例如,英语中的/t/音在单词结尾时通常发生浊化,如“cat”中的/t/音发音为/d/。
5. 音系音系是一个语言中所有音素的组合和规律。
它涉及到音位的分布、音位的对立以及音变规则等内容。
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系和音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6. 语法语法是语言中词汇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研究的是词汇如何组成句子以及句子结构的组成原则。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
词法是语言中单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规则。
它涉及到词类和屈折变化等内容。
不同语言的词法规则各不相同,例如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通常在词尾加上“-s”或“-es”,而汉语中则经常使用数量词来表示复数。
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步伐。
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语言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定义、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层次结构以及语言的变体和联系。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语言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它包括词汇、语法、句法等要素。
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二、语言的特点1. 交际性:语言是为了交流而存在的,通过语言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进行思考和推理。
2. 符号性:语言使用指定的符号来代表特定的意义,人们通过了解共同的符号系统来理解和表达信息。
3. 音、形、义的综合性:语言包括声音、文字和语义三个要素,它们相互嵌套、相互制约,形成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4. 创造性: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创造新的词汇、句子来表达新的概念和思想。
5. 文化性:语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三、语言的层次结构语言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四个层次。
1. 语音层次:语音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包括音素和音节。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而音节则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
2. 词汇层次:词汇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单位,它们通过组合形成不同的词组和句子。
3. 句法层次:句法是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语序的规则。
句法包括句子的结构、语法关系和句型等要素。
4. 语义层次:语义是研究词汇和句子意义的学科,它关注词汇的定义和概念,句子的意思和推理等内容。
四、语言的变体和联系语言在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和变体,这种差异可以分为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个体差异。
1. 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指特定社会群体中使用的语言变体,它与群体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相关。
比如,职业方言、年龄方言等。
2. 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指不同地域中使用的语言变体,它与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有关。
重点语用知识点总结归纳语用知识是指语言在语境中使用的特定规则和约定。
在交际中,语用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更好地进行沟通。
下面将从语义、语法和话语三个方面对重点语用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语义知识1. 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由原本特定意义转变成为另一特定意义的现象。
例如,“手表”原本指按手腕佩戴的时间计量工具,而在口头交际中,“手表”可以指戴在手上或袖口上的任何计时工具。
“头疼”在生理上指头部发痛,而在交际中经常表示为焦虑或烦恼之事。
2. 同义词的选择在语用中,同义词的选择往往受到语境的制约。
比如,“理解”和“明白”都可以表示对某事物的认识,但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饭馆”和“餐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使用习惯,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选择使用。
3. 词汇的新旧和正反义在语用中,词汇的新旧程度、正反义关系也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
词汇新旧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反义关系的使用也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异。
二、语法知识1. 谓语的时态和语态谓语的时态和语态在句子中起着重要作用。
时态的使用要符合句子所处的语境,能够表达出准确的时间信息。
语态的选择要符合句子所表达的主语和宾语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义。
2. 句法结构的调整在交际中,句法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因为交际目的不同而产生。
比如,“你有没有看到我的手机?”这句话和“你看到我的手机了吗?”表达的意义相同,但句法结构有所不同,根据交际方便和需要进行选择。
3. 句子的省略和倒装在语用中,句子的省略和倒装也是常见的现象。
句子的省略能够使句子更加简练,句子的倒装能够使句子的重要信息更突出。
三、话语知识1. 语言的礼貌用语在交际中,语言的礼貌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提出请求时使用“请”、“能不能”等词语,表示感谢时使用“谢谢”等词语,都能够使交际更加和谐。
2. 语言的语气语言的语气能够表达说话者对话题的态度。
一语言知识(字音、字形、近义实词和虚词)一、知识要点(一)字音字音的正确识记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能正确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音。
一是声旁相同读音差别大的汉字。
有些考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读半边,很容易弄错。
二是多音字。
普通话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字,主要有三类:①词性不同而导致多音,如“量”读liàng(名词),质量;读liáng(动词),丈量。
②词义不同而导致多音,如“看”读kàn,看见;读kān,看守。
③口语、方言导致多音,如“薄”读bï,薄弱;读báo,太薄(口语)。
另外还有很多形状很相近的汉字,也要注意辨析,如戊、戌、戍等。
(二)字形近几年来高考考查主要是别字,至于错字、繁体字、不规范简化字等考查很少,可不作为重点。
汉字主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8年1月26日联合公布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中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
容易弄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偏旁误用,如“脉搏”的“搏”误用为“膊”,“松弛”的“弛”误用为“驰”等;②形近而误用,如“惦”(念)与“掂”(量);③音同、音近误用,如“川流不息”的“川”误用为“穿”;④音、形、义都相近而误用,如“急躁”的“躁”误用为“燥”。
(三)近义实词、虚词近义实词、虚词是词语运用里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①能根据语境辨析多义词的意义;②能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③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④能正确运用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
二、命题特点、精神(一)字音统观近几年对语音题的考查可以看出,题型基本稳定为单项选择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①选出有错误语音的一项;②选出没有错误(正确)读音的一项;③选出有两个读音错误的一项;④选出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语言学知识点总结一、语言的定义和特点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使用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来表示事物和概念。
2. 语言具有交流功能: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
3. 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
4. 语言具有文化特性:不同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音位与音素:语音学将语音分为不同的音位,而音位又由音素组成。
2. 发音器官:语音的产生与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密切相关,如喉、口腔、舌等。
3. 音节与音变:语音学研究了音节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4. 语调和语音语调:语调是语音的音高变化,而语音语调则是语言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等变化。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类与句法关系:语法学将词语分为不同的词类,并研究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
2. 句子结构与语序:语法学研究句子的构成和语序的规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一致等。
3. 句法关系和语法功能:语法学研究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4. 语法规则和语法变化:语法学研究了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如词形变化、语法变异等。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义和词汇关系:语义学研究词语的意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
2. 句义和句子意义:语义学研究句子的意义和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如逻辑关系、语义角色等。
3. 语用学:语义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和交际功能,如语境效应、指称和暗示等。
五、语言变化与语言接触语言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迁的原因和规律,语言接触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用现象。
六、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儿童和成人习得语言的过程和规律,语言教学研究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语言。
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
那么你对语言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语言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符号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
严格来说,语言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语言。
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
语言学就是从人类研究语言分类与规则而发展出来的。
研究语言的专家被称呼为语言学家。
当人类发现了某些动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沟通,就诞生了动物语言的概念。
到了电脑的诞生,人类需要给予电脑指令。
这种“单向沟通”就成了电脑语言。
语言的性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
尽管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
然而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彼此间直接交谈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
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北京人听不懂广东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
如美国的黑人,他们虽然也使用英语,但是他们说的英语也有自己的特点,甚至被称为黑人英语。
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掌握某种语言后,虽然也可以学会另一种或几种其他语言或方言,可是原语言或方言的口音很难完全改变,总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原来所操语言的口音。
熟悉语言的人往往就能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区分出说话人的家乡所在地及其身分和职业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语言是保持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几乎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语言学入门知识语言类型与语言变体的初步了解语言学入门知识:语言类型与语言变体的初步了解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意图。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语言进行分类和研究。
本文将初步介绍语言的类型以及语言的变体。
一、语言的类型1. 语言家族语言家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演变的语言集合。
常见的语言家族有印欧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藏语系等。
语言家族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词汇、语法规则和语音规律。
2. 语言种类语言种类指的是一种明确的语言,如英语、汉语、法语等。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3. 语言形态语言形态指的是语言在组织形式上的分类。
常见的语言形态包括:屈折语、孤立语、增加式语言和符号语言等。
屈折语是指借助词缀或变位词来表示词义和语法关系的语言,如拉丁语和希腊语;孤立语是指基本上没有屈折和构词变化的语言,如越南语;增加式语言是指借助助词、介词等辅助词汇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语言,如英语;符号语言则是通过手势、表情等非声音方式进行交流的语言,如手语。
二、语言变体1. 方言方言是指在不同地域或社群中使用的具有共同特征的语言变体。
方言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如中国的粤语、四川话等;社会方言则是不同社群或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差异,如青年用语、职场用语等。
2. 社会语言变体社会语言变体指的是由不同社会群体、文化群体或职业群体所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
这些变体通常由特定的词汇、语法或发音特点组成,如俚语、行话、行业术语等。
3. 标准语与非标准语标准语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规定的正式语言形式,用于教育、政府、媒体等正式场合。
而非标准语是指与标准语有一定差异的语言形式,如口语、方言等。
4. 古代语言古代语言是指已不再使用的语言形式,如古埃及语、拉丁语等。
这些语言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对现代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语基知识点大全1. 语言基础知识点1.1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和意义。
1.2 语言的特征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 双向性:语言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理解。
- 交际性: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
- 发展性:语言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 文化性: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1.3 语言的功能语言的主要功能包括:- 表达功能: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和意义。
- 交际功能:用于交流和沟通。
- 记载功能:用于记录和传承文化知识。
- 艺术功能:用于文学和艺术创作。
2. 语音知识点2.1 语音的基本要素语音的基本要素包括音位、音系、音素和音节。
2.2 语音的分类语音可以根据发声部位、发声方式和音调进行分类。
2.3 语音变化规律语音在不同语境中会发生变化,如音变、音便等。
3. 词汇知识点3.1 词汇的定义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
3.2 词汇的分类词汇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3.3 词汇的构成词汇可以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等方式构成。
4. 语法知识点4.1 语法的定义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组织规则的学科。
4.2 语法的分类语法可以分为句法、词法和语用。
4.3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包括词序、句法结构、语态等。
5. 语义知识点5.1 语义的定义语义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
5.2 词义的构成词义可以通过词根、词缀、词义转化等方式构成。
5.3 句义的构成句义可以通过句子成分的组合和语序的安排来构成。
6. 语用知识点6.1 语用的定义语用是研究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学科。
6.2 语用的功能语用的功能包括指称、陈述、请求、命令等。
6.3 语用规则语用规则包括礼貌原则、语境提示等。
7. 修辞知识点7.1 修辞的定义修辞是用言语表达中的修饰和辞藻的技巧。
7.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
7.3 修辞效果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语基知识点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义知识、语用知识和修辞知识。
语言知识单项分一、词法1. 词的分类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根据词的意义和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等不同类别。
2. 词义的构成词义是词的基本意义,它可以通过词的内涵和外延来确定。
词义的构成有多种方式,包括直观意义、引申义、比喻义、类比义等。
3. 词的构词法构词法研究词的构成规律和方法。
常见的构词法包括派生、合成、转化、缩略、借用、畸形和重叠等方式。
二、句法1. 句子的基本成分句子是语言中表达完整意义的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构成。
除了基本成分外,还有状语、定语、补语等附加成分。
2. 句子的分类句子可以按照结构和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等。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
3. 句子的语序语序是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序规则,主要有主谓宾语序、主语宾语谓语序、宾主谓语序和主宾谓宾语序等。
三、修辞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运用隐喻的方式进行形象化的表达。
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2.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特殊手法。
常见的修辞格有对偶、倒装、反问、夸张、拟人等。
四、语音1. 音节音节是语言中的基本发音单位,它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音节的组织和结构规律对于语音的正确发音和语调的把握具有重要意义。
2. 声调声调是语言中的一种语音特点,它指的是在发音过程中的音高起伏变化。
不同语言和方言有不同的声调类型,如平声、仄声、阴平、阳平等。
3. 语音变体语音变体是指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同一个音素可能发生的音变现象。
语音变体的研究对于语音学的深入理解和语音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五、语义1. 语义的范畴语义是研究词语和句子意义的学科,它包括词义、句义和上下文语义等不同层次的范畴。
语言文字知识内容咱们中国人的语言文字,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就像一座藏满宝藏的大山,等着你去挖掘。
先来说说汉字吧,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符,可不只是简单的笔画组合。
你瞧,“日”字,简简单单几笔,就像天上挂着的那个大火球,给人光明和温暖。
“休”字呢,一个人靠着一棵树,这不就是在休息嘛,多形象!这汉字啊,有时候就像一个个小魔术,变来变去,变出好多意思。
再说词语,那也是丰富多彩得很。
“高兴”“快乐”“愉快”,虽然都表达心情好,可感觉就是不一样。
“美丽”“漂亮”“好看”,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各有各的韵味。
说到句子,那更是有讲究啦。
陈述句就像平静的湖水,稳稳地告诉你一件事;疑问句呢,像个调皮的孩子,非要问出个答案来;感叹句则像一阵风,呼呼地把情感吹到你面前。
咱们平时说话写文章,要是能把语言文字用得好,那可不得了。
就像一个厨师,能把各种食材巧妙搭配,做出美味佳肴。
要是用得不好,那可就闹笑话喽。
比如说,“我把苹果吃了”和“苹果把我吃了”,这能一样吗?还有啊,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语言。
跟朋友聊天,可以随意些,开开玩笑,讲讲俏皮话;在正式的场合,就得严肃认真,字斟句酌。
语言文字的魅力可不止这些。
一首好诗,能让你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景色之中;一篇精彩的文章,能让你感同身受,跟着作者一起喜怒哀乐。
你想想,要是没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咱们怎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怎么传递知识和经验?怎么讲述那些动人的故事?所以说,学好语言文字知识太重要啦!咱们可得用心去琢磨,去体会,让语言文字成为我们手中的神奇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吗?。
语言学基础知识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它涉及研究语言的结构、历史、变化和使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
它通过词汇和语法来表达意思,并借助语音或手势等方式传递信息。
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结构包括音韵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方面。
- 音韵学研究语音的产生、组织和感知。
- 形态学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
- 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 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义的意义和关系。
语言的历史和变化
语言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文化和认知的变化而发展和演变。
语言的历史研究包括语言起源、发展和分化等方面。
语言变化是语言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内部因
素包括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变化;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接触和语言接触等方面的变化。
语言的使用方式
语言是用来进行交际和表达意思的工具。
语言使用涉及交际功能、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 交际功能研究语言在不同社交场景中的作用和功用。
- 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过程中的意义和权衡。
- 话语分析研究具体的对话和文本中的语言使用方式和效果。
结论
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从语言的定义、结构、历史和变化到语言的使用方式等都是其研究范围之内。
通过对语言学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学基础知识第一章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了语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语音学的研究范围是语音的发音、分布、演变和分类等方面。
1. 语音的基本概念语音是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元音是由声门开放时,气流自由通过口腔腔面形成的音,例如/a/、/e/、/i/等。
辅音是由声音中气流在口腔腔面受阻而形成的音,例如/p/、/t/、/k/等。
2. 语音的分类语音的分类可以根据发音的方式、发音的部位和声音的调高低三个方面。
根据发音的方式,可以分为清音、浊音、摩擦音、塞音等四种。
根据发音的部位,可以分为唇音、齿音、舌音、软腭音、硬腭音、喉音等六种。
根据声音的调高低,可以分为高、低、中、升调和降调等五种。
3. 语音的演变语音的演变是指人类历史上语音系统的变化。
语音的演变可以分为语言演变和语音演变两种。
语言演变是指一个语言从古老的阶段到现代的阶段的演变。
语音演变是指一个语言在发音上的变化。
第二章词汇学基础知识词汇是一种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意义的词语。
词汇有很多种类,包括独立词、依存词、派生词、合成词等。
1. 词汇的分类词汇可以按照词义、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实义词和虚词两种。
实义词是有具体含义的单词,例如“桌子”、“衣服”等。
虚词则是语言中一些无实际含义,起到构词、语法等方面作用的词语,例如“的”、“是”等。
根据构词方式,可以分为派生词、合成词和构词词等。
根据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等。
2. 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是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记忆词汇要注意搭配和应用场合,多做词汇扩展练习并巩固记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语境和情境进行运用。
第三章语法学基础知识语法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规则。
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
1. 词类和语法关系词类是指单词属于哪一种语法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语言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语言的基本概念1. 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通过声音、文字或手势等形式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
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行为意图。
2. 语言的功能(1)交际功能:语言用来进行交流和沟通,满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互动需求。
(2)表达功能:语言可以表达个体的情感、思想、意志和理念。
(3)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4)记忆功能:语言可以记录和传承知识、文化和历史。
3. 语言的特点(1)符号性:语言使用符号来表示实体和概念,具有一定的符号体系和意义。
(2)社会性:语言是社会性的产物,其发展和变化与社会的演变和转变密切相关。
(3)符合规则性:语言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和用法规范,其合理性和通用性受到社会认可。
(4)交际性: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和相互理解。
二、语言的分类1. 语言的种类按其使用范围和地域划分,语言可以分为世界性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地区性语言(如汉语、日语)和部落性语言(如印第安语等)。
2. 语言的形式(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以口头交流为主要形式的语言,书面语言是以书写方式为主要形式的语言。
(2)标准语言和方言:标准语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和认可的语言规范,方言是某一地区或群体特有的语言变体。
3. 语言的功能(1)交际功能:包括口头交际、书面交际等。
(2)表达功能:包括描述、叙述、议论等。
(3)思维功能:包括概括、推理、分析等。
4. 语言的表现形式(1)词汇:表示概念或实体的基本单位,如名词、动词等。
(2)语法:规定语言结构和句子构成的规则体系。
(3)语音:语言的发音和语音学规律。
(4)修辞:语言艺术表现的形式,如比喻、排比等。
三、文学的基本概念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人们通过语言和文字创作的艺术作品的总称,是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艺术形式。
2. 文学的功能(1)思想性:文学作品可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见解,引发读者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99个文字常识以下是99个常见的文字常识:1. 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汉字的构造: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
3. 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部件,部首是偏旁的分类。
4. 笔顺: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的顺序,正确的笔顺有助于书写美观和流畅。
5. 形声字:形声字是指以声旁和形旁组成的汉字,通过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
6. 象形字:象形字是指通过模拟事物的形状而形成的汉字。
7. 会意字:会意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
8. 指事字:指事字是指在独体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特定的符号,用以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或程度。
9. 转注字:转注字是指形状相似、意义相近的字。
10. 假借字:假借字是指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同音或近音但意义不同的字。
11. 同音字: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12. 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汉字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发音。
13. 繁体字和简化字:繁体字是指笔画较多的汉字,简化字是指笔画较少的汉字。
14.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使用某个字,却使用了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15. 异体字: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但形体不同的字。
16. 错别字:错别字是指书写时混淆或误写的字。
17. 形似字:形似字是指形状相似但意义不同的字。
18. 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的字,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字。
19. 同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字,多义词是指一个字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20. 同音词和多音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多音词是指一个词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发音。
21. 语境和词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22. 感情色彩:词语通常带有褒义、贬义或中性等感情色彩。
23. 语体色彩: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词语在表达上有所不同。
24. 语法结构:汉语的句子结构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25. 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别。
常见语言知识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诗歌鉴赏知识储备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如作家的写作背景、常用典故、文化习俗、风格流派、思想内容、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考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
1、语言风格:精炼、含蓄、简朴、清新、明快等。
2、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
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
一些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郊寒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
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
总的来说,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细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