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梳理故事情节。
(2)、有创造性地改写课文,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单纯、活泼的特点,一般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想象思维的火花,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要能真正深入感受文章“爱”的主题,并不是很容易的。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童话故事中去感受“爱”的氛围,再从字里行间去理解“爱”,然后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用生活现象去感动学生,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使学生对弱者产生同情心,感受自己身为正常人的幸福。
3、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盲孩子的心声。
(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4、教学过程【导入】童话之旅(一)----创设情景,感悟导入同学们,在打开课本之前,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想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一分钟,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出示幻灯片1并做解说),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这漆黑的一分钟里,同学们都有怎样的感受呢?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黑暗里,永远都看不到光明,我们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童话故事,去感受一下一个盲孩子的心情。
(展示课件3并板书题目)【讲授】童话之旅(二)----跳读课文,把握情节讲授(一):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就是重在同学们的阅读体会,老师只是起着指导同学们思考的作用,当然,老师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文中一些重要的问题。
1、如何阅读一篇童话作品?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呢?一般来说,就是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把握思想感情,再带有感情的朗读讲述童话故事,这样童话才能感人、动听。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那么这篇童话从哪里开始呢?就从这里,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1—6自然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
学习欣赏文章优美语言,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从事学习活动,逐渐养成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会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
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感悟盲孩子心情变化,把握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理解本文美的语言和主题。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讨,听说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
这河叫爱河,这海叫心海。
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无助走开,是爱让盲孩子重见光明,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哞.()咩.()酥.()蔷薇..()踉踉跄...跄.()孪.生()泥泞.()寂mò()yíng()光 jīn ()受拘nì()yíng()火虫山luán()2、解释词语:旷野:踉踉跄跄:孪生:情不自禁:潺潺:3、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这是一篇美丽的。
(体裁)二:问题导学4、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请用自己的话介绍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故事。
全文叙述了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从而使他重见光明,影子的付出使他获得了生命。
(2)快速默读,划出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心情变化的语句:略因为盲孩子受到了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关爱和帮助,感受到了生命的光明和美好。
是爱改变了盲孩子的人生,寂寞孤独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朋友,而且获得了光明。
所以,他是快乐的,幸福的。
(3)小组讨论,归纳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情节发展步骤:开端—盲孩子的处境寂寞经过—影子的陪伴使他欢乐;萤火虫的帮助使他温暖结局—盲孩子见到光明喜悦;影子获得生命幸福三:当堂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潺潺..()咩.咩()泥泞.()孪.生()嬉戏..()踉踉跄..跄()()哞哞.()2、仿写句子: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习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
3、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说学法;文本扩展法;学法:合作式学习。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文章主旨。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读过许多美丽的童话,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如“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家还知道那些?(学生举例)同学们还想不想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好,就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童话世界,结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去感受那里飘荡的浓浓的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跳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
然后选取其中的关键词语来概述课文的主要思路。
的盲孩子3、想一想:盲孩子的心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师小结):“爱的清泉汩汩流淌”,让盲孩子有固氮寂寞走向快乐与光明,“爱的清泉汩汩流淌”,让我们的世界温馨美好。
让我们在歌声中把心拥抱在一起吧!4、被爱的盲孩子是幸福的,给与他爱的影子和萤火虫感受如何呢?如果魔法公主用魔法棒把你变成这篇童话中的人物,你到底愿意做盲孩子,还是愿意成为影子和萤火虫呢?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做助人为乐的影子和萤火虫,大家太可爱了。
是呀,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三、品读课文,赏析美点读了这篇童话,我们时时感受到一种美,诚如课文导语所说——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境界。
下面,让我们选择1—25自然段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大家边听边思考,这篇童话美在那里?意境美写景美想象美情感美语言美四、课堂小结这篇美妙动人的童话,真叫人回味无穷。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文章美,积累语言。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背景音乐。
【课型】合作探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仰望爱的窗口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学习后,教师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二、初读,打开爱的木屋学生浏览一遍这篇文章后,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品析,感受爱的氛围学生有选择的看课文,独立划出美的词句或段落,然后大家各抒已见,全班交流。
(教师作以适当引导)四、探究,进驻爱的家园学生先把握文中盲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语句,探究其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五、拓展,扩建爱的天堂1、你是那个盲孩子,我是影子,你获得了光明,我获得了新生,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两人对话)2、11月22日湖南卫视《真情》节目报道了一位叫王博的27岁男青年的不幸遭遇……请同学们课外商量出一个爱心救助方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课文主题美、语言美、意境美和人物美四个层面。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和意境美。
2、摘抄优美词语和语句,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会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美的语言和主题。
教学难点:1、品味语言,感悟盲孩子心情变化,把握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⑵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四课。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能感受课文纯真、友好的情感氛围,体会诗情画意,多角度多侧面感受生活的美,理解作品内涵。
2.通过品读语言,能树立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愿望。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今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板书课题、作者)(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当代诗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有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等。
2. 给加粗字注音。
哞哞()咩咩()潺潺()酥酥()踉()踉跄跄()嬉戏()眨巴()红润()孪生()玫瑰()蔷薇()(三)新课讲解(四)当堂训练1. 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有“影子”和“萤火虫”帮助过你?你有曾经作为“影子”和“萤火虫”帮助过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多角度侧面感受作品的美。
3、珍惜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关怀的人,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自主预习1、自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哞哞.( ) 咩咩.( ) 潺潺.( ) 酥.( ) 嬉.戏( )情不自禁.( ) 旷.野( ) 踉踉跄..跄( ) ( )泥泞.( ) 孪.生( )2、理解词义。
嬉戏:潺潺:踉踉跄跄:孪生:情不自禁:3、走近作者。
金波,原名王金波,__________代诗人,著名儿童文学家,出版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哪些盲星?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句。
3、是什么改变了盲孩子?(二)深层探究:1、文章写影子最后变成真人,该如何理解?2、盲孩子真的会看到光明吗?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三)语言品析:1、那光点渐渐地变亮了。
他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光。
他分辨不清那是幽蓝的光,还是翠绿的光,他只知道,在他这永久的黑夜里,此时此刻有了一颗米粒儿大小的光点了。
2、“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
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
”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四、当堂评价精读课文“他呼唤他的影子,没有回应……月亮出来了。
今天的月亮特别亮”,回答下列问题。
1、“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该句中“踉踉跄跄”“跌跌爬爬”两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2、“声音越来越大”意味着什么?3、“月亮出来了。
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这是不是盲孩子看见的?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五、拓展提升被交换的影子1 童豆豆生得特别美,可她不爱笑,总是静静地坐着,害怕走路。
因为豆豆的右腿天生比左腿短一些,走起路来有点跛,即使穿上长裙也遮不住。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
2 (新版)新人教版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学习欣赏文章美。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世上!
致的
言及内心旁白来展示不同人
内心世界。
、结合自
如:“牛儿哞哞地叫,羊
组、读课文中“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
选四名同学回答
.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
◆节奏感强。
◆含蓄,有象
你的爱心和光芒!
美
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一群
起当初
,让。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文章主旨。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影子”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揭示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自主学习】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3、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4、本文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合作探究】5.风雨中,盲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但他并未灰心丧气,因为他坚信什么?6.“月亮出来了。
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有什么深层含义吗?7.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请你找出几例并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8.请你试着从两个角度概括本文的主题。
【当堂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哞哞()咩咩()孪()生潺潺()踉踉跄跄()()痒酥酥()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儿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三、填空题。
1、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体裁),文章从“影子”“萤火虫”等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这一主题。
2、本文主要采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种写法与我们学过的课文相似。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1)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
他感觉到手里提的灯晃来晃去。
(2)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3)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4)育孩子手中的灯突然灭了。
随后,影子也不见了。
(5)盲孩子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积累词汇。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朗读和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设计1、激情导入爱让世界充满温暖,爱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因为有了爱,才使贫穷的人对生活充满向往,使犯错误的人有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使那些残疾人心里充满阳光,爱在生活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作家金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童话般的爱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去感受爱的神奇力量吧!2、整体感知⑴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放声朗读、默读等)通读课文,读完后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对于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词典,也可以求助同学,还可以求助老师。
)⑵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并说说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3、主题探究关于课文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下面两种说法,你能同意吗?你还有别的看法吗?简要说说理由。
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采取小组讨论式。
教师先进行方法指导: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再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启发。
最后师生共同整理讨论的结果。
)4、拓展延伸⑴生活中,爱无处不在。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和”的主题。
2、品味文章,着重把握盲孩子的心理描写,体会“和”的主题。
3、呼唤人间真情,以“和”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学重难点】品味文章,探究盲孩子的心声,以及盲孩子期盼的实现过程,升华主题“和”。
【教学方法】朗读法、演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人生难得一知己,在茫茫人海中,你我在此相遇,是一种缘分。
同学们,老师今天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与大家相遇、相识到相知,经历了多少的曲折与磨难,面对这来之不易的相聚,我们要以和为贵,友好相处,共同把这堂课上的圆满好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这篇文章是?(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读,并回答】教师总结: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战胜了黑暗,看见了世界,看见了光明,影子也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孩子。
三、精读课文,探究主题:师:请同学们仔细看标题,盲孩子、他的影子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作者金波是用那个字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生答:和)师:“和”字本意是“相应”,即彼此心声相应,故从“口”,那么,文章当中盲孩子的心声(心里的话,真诚的意愿)如何呢?请大家精读课文,找出盲孩子心声的句子。
【学生读找,并展示,教师分析】师:大家找的很准确,可见大家的心已与盲孩子的心声深深地交融在一起,基于同学们的回答,老师也精心挑选出了三处有关于盲孩子的心声的句子,请看大屏幕。
【PPT展示:盲孩子心声】师:大家一起把这三句话来读一读,(生读),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盲孩子的内心世界。
1、谁跟我一起玩呢?(情感复杂,孤独、期盼伙伴)2、他多么希望看见这只会发光的萤火虫啊!(好奇、期盼光明)3、只有等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影子才会赶来吧?(期盼光明与伙伴,有些自信)师:柯莱西柏在《盲孩》中曾经写道:“你们说的“光”/是什么东西/我永远不可能感觉出来 /你们能够“看”/是什么福气/请告诉我这可怜的盲孩……”,那么谁与盲孩子的心声相应?盲孩子的期盼能实现吗?【生答:能,影子,萤火虫,月亮,太阳】师:盲孩子的第一次心声是他的影子相应。
七年级上册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最新10篇七年级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篇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态度情感目标]:① 学习欣赏文章美。
②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习欣赏文章美。
○课前准备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
——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
——“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
——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篇二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学习欣赏文章美。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投入感情,拿捏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泳法与入情体验法,赏读课文美的语言,感受美的意境;3、理解童话主旨,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爱”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涵泳品味语言感受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盲孩子”和“影子”的所指。
教学方法:诵读涵泳法、点拨法、入情体验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跟我们有点儿不一样,他是一个盲孩子(板书),他的世界一片黑暗。
我们想要认识他,就得先体验一下他的世界。
请大家站起来闭上眼睛,跟着陈老师,我们一起走进盲孩子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读1—6段。
问题:谁能说说你刚才闭上眼睛后的感觉呢?(联系课文,提出“寂寞”)他到底有多寂寞呢?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1—6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1、就在这寂寞的时候,一个影子来到了他的身边。
(板书)。
从“和”字引出盲孩子和影子的朋友关系。
(板书)学生自读课文,做好圈画批注,找出文中可以体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朋友关系的语句。
跟随学生的脚步赏析文本。
赏读盲孩子和影子的认识过程。
品读课文7——17自然段,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个别读。
PPT:盲孩子和影子之间的对话。
由这一段对话加深学生对于盲孩子和影子友情的认识与体会。
2、有人读了这篇童话以后说,“朋友”这两个字还不足以概括影子在盲孩子生活和心灵里的地位。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在盲孩子的生命中,影子还扮演着什么角色?(板书:光明使者)引导学生关注盲孩子和影子遇到萤火虫以后发生的故事。
赏读课文42到44自然段。
引导学生说出盲孩子对看见萤火虫的渴望。
赏读45到48段,引导学生发现并表现出盲孩子“前所未有的快乐”。
教师总结:影子的到来,让原本只会静静坐在一旁听别人说笑嬉戏的盲孩子学会了主动伸手去感受光明,这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大步啊。
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导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有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下面是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教学目标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欣赏文章美。
一、导入由高洪波的《我的太阳》小诗导入。
我的太阳——写给盲童高洪波太阳是圆的,就像你手中的皮;太阳是热的,就像冬天的火炉。
你摸摸玻璃窗,就能摸到太阳;太阳是我的,也是你的,你看不见太阳,却看见了一切。
二、快读感知课文,思考(一)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二)请为本文加五个小标题。
形式如下:____的盲孩子(寂寞的盲孩子快乐的盲孩子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重见光明的盲孩子)三、研读课文(一)寂寞的盲孩子盲孩子的寂寞体现在什么地方?(二)快乐的盲孩子分角色朗读:(1) 谁给寂寞的盲孩子带来了快乐? (2)影子从哪里来?(3)影子说这话时内心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三)见到了一线光明的盲孩子(1)是谁给盲孩子带来了复明的希望?(2)文中叠词运有什么妙处?(飘飘忽忽、幽幽、缓缓、小小)(3)哪一句是中心句?(四)在风雨中挣扎并得到了关爱的盲孩子(1)盲孩子在风雨交加的困境中得到了哪些朋友的帮助?(2)你觉得这风雨交加的困境是对谁的考验?(五)重见光明的盲孩子(1)重见光明的盲孩子看到了周围的哪些景物?(2)美读(3)影子最后变成了什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4)结尾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这句中的“光明”的含义是什么?四、互助合作,探究课文主题1.童话中出现了盲孩子、影子及萤火虫这三个主要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何能成为好朋友?3.盲孩子获得了光明,影子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从中你读到了什么?五、课外拓展,放飞思维1.你有这种永远不忘的朋友吗?你有磷火一般在别人最黑暗时给他光明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摘抄优美语句,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童话特点。
2. 多个角度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
2.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让爱的理解,让爱的清泉流淌心中。
教学重点:1. 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 赏析课文的美点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教法:情感体验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圈点批注法、品评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小鹿金波花的影、叶的影,给你批一件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和无边的森林融合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一会儿和那棵树,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这首诗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他的诗歌被誉为“美的向导,爱的使者”,真挚地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带着童年的感觉写诗,带着写诗的感觉写童话,带着写童话的感觉写生活,于是,我感到到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这就是金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金波的童话作品——《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 作者简介:金波:著名儿童文学家。
出版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眼睛树》等多部童话集。
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嬉.戏xī潺.潺chán 情不自禁.jīn 孤零零.līng踉跄.. liàng qiàng 泥泞. nìng2. 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连读,了解故事。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萤火虫的帮助下,看见了光明,影子同时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
1 (新版)新人教版
题、可以从另外的角
多种解读,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子和他的影子
阳、月亮的
个世界。
关怀和同情。
为我创作这篇童话的感情寄托和孤单冷清。
又义,清静;寂静。
火虫。
你最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解释下面的生词:
痒酥酥
配角色
、同学间互相交流之后,个别同学在班里发
、在文中圈画出盲孩子的心理前后产生的变化,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并作批注。
教师请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同学补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