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ch7
- 格式:pptx
- 大小:476.22 KB
- 文档页数:50
ch7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1. 简介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是指针对特定区域内的测量任务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测量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测量技术和工具,对小区域内的地理信息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进而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支撑。
在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中,主要采用全站仪、GPS测量仪、激光测距仪等现代测量设备,配合数字地图、遥感影像、GIS等信息技术来完成测量任务。
通过这些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成本和测量误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进行详细介绍:1.测量范围和目标2.测量方法和工具3.数据处理和分析4.应用案例和经验总结2. 测量范围和目标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的测量范围通常是一个小区域内的特定地理区域,比如一个建筑物、一片农田、一个小区等等。
测量的目标主要包括地面高程、形状、位置、面积等地理要素的测量和分析。
具体来说,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规划:测量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地理要素,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农田测量:测量农田的地面高程、坡度、面积等信息,为农田水利、施肥、排水等管理提供参考。
•房地产开发:测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区域的地理要素,为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调查:测量土地的地籍界址、面积、位置等信息,为土地交易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3. 测量方法和工具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测量方法和工具来实现: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三个要素,并将其数据记录下来。
全站仪通过旋转测量点附近360度的水平角,并通过上下旋转的垂直角,可以测量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小区域控制测量内业中,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地理要素。
GPS测量仪GPS测量仪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来进行测量的设备。
通过接收多颗GPS卫星的信号,可以确定接收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高程,并进行测量。
第七章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 及其应用应用本章的本章的重点重点重点::(1)掌握8255A 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理解,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8255A 是一种通用的可编程并行I/O 接口芯片,通过对它的编程,芯片可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方式。
在微机计算机系统中,用8255A 作接口时,通常不需附加外部逻辑电路就可直接为CPU 与外设之间提供数据通道,因此它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章介绍8255A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7-1 1 8255A 8255A 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举例和应用举例和应用举例 一、8255A 的性能指标(1)NMOS, 40个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2)A 口,B 口,C 口三个数据端口。
8位,24条I/O 线; (3)可编程工作方式:模式0,模式1和模式2; (4)可用于中断方式; (5)单一+5V 电源。
8255A 的引脚图如下:二、8255A 结构和功能8255A 的内部结构图如下,对照此图分别介绍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1、数据端口A、B和C8255A内部包含3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A、B和C,通过外部的24根线与外设交换数据或通信联络(其中C口被分成C口上半部分和C口下半部分),C口又可分为两个4位端口。
下面介绍每个数据端口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的具体功能。
工作方式工作方式 A口 B B 口口C口0 基本输入输出输出锁存输入三态基本输入输出输出锁存输入三态基本输入输出输出锁存输入三态1 应答式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均锁存应答式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均锁存作为A口、B口的控制位及状态位2 应答双向输入输出输入输出均锁存作为A口的控制位及状态位2、A组和B组控制逻辑两组根据CPU的编程命令控制8255A工作电路。
它们内部有控制寄存器,用来接收CPU的命令字,然后决定两组的工作方式或对C口每一位执行置位/复位的操作。
3、数据总线缓冲器一个双向三态8位缓冲器,用做8255A和系统数据总线之间的接口。
第七章指令系统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机器指令系统的分类、常见的寻址方式、指令格式以及指令系统的设计;此外对RISC、CISC技术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要求:掌握指令的格式、基本的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的设计初步掌握指令的分类和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理解指令系统结构以及RISC、CISC结构的特点7.1指令格式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关系密切,决定着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性能和基本功能,直接影响到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7.1.1指令格式每条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7.1.2操作码操作码:是用来指明该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CPU中有专门的电路来解释每个操作码。
通常,操作码的长度(位数)反映了机器的操作种类,也即机器允许的指令条数,如操作码占7位,则该机器最多包含27=128条指令。
操作码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固定长度操作码:便于进行指令译码和分析、存储可变长度操作码: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能有效地缩短指令字长,提高指令的读取与执行速度,但也增加了指令译码和分析的难度,使控制器的设计复杂。
7.1.3地址码地址码:指出指令中操作数所在的存储器地址或寄存器地址,根据指令中操作数地址码的数目的不同,可将指令分成三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一地址指令、零地址指令等多种格式(地址结构逐步简化)。
三地址指令:(A1)OP(A2)A3分别按A1与A2地址读取操作数,按操作码OP进行运算操作,然后将结果存入A3地址所指定的主存单元或寄存器中。
二地址指令:(A1)OP(A2)A1分别按A1与A2地址读取操作数,按操作码OP进行运算操作,然后将结果存入A1地址所指定的主存单元或寄存器中(A1地址所指定的主存单元或寄存器中原来存放的数据被覆盖)。
一地址指令:一地址指令有两种常见的形态,根据操作码含义确定它究竟是哪一种:1只有目的操作数的单操作数指令,如果操作码含义是加1、减1、求反、求补一类,则该指令是单操作数指令。
Ch7 免疫克隆选择算法7.1生物学知识1、免疫系统免疫力也就是我们俗称“抵抗力”、“体质”等,人体之所以能抵御体内、外的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全仗我们拥有健全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共有三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构成免疫战线上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着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
健康完整的皮肤与粘膜、鼻孔中的鼻毛、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和纤毛,均能阻挡并排除微生物。
皮肤和粘膜还会分泌杀菌的物质,如皮肤的汗腺能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病菌等生长;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灭病菌作用。
胃粘膜分泌的胃液里有胃酸,也具有杀菌作用,但如果暴饮,胃酸就会被冲淡,杀菌能力降低。
这样一来,病菌就有入侵机会,人就容易得胃肠疾病。
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它们会在人体内部处处遭到打击。
遍及全身的像蜘蛛网似的淋巴结,就像撒下的天罗地网,使“敌人”寸步难行。
假使病原体侵入血液或组织中,我们机体仍可沉着应战。
因为人体内有许许多多能够吞噬病原体的吞噬细胞。
它们紧紧缠住病菌,置敌于死地。
战斗进行有时很激烈,以致伤口发生红肿或长成疖肿。
由此可见,吞噬细胞的作用就是把侵入人体的病菌消灭在局部,不使它们向全身扩散。
如果侵入人体的病菌数量多、毒性大,或者在疖肿还没有充分化脓熟透的时候就用手去挤,这些病菌就可能冲破第二道防线,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病变就会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引起全身严重的症状。
如果病原体冲破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在人体中获得了立足点,并大量生长繁殖,就会引起感染。
此时机体与病原体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的胜负取决于第三道防线的牢固与否,以及敌我之间大量的对比。
这道防线上的主力军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据估计,一个健康人体内大约有一百亿的淋巴细胞在活动。
当T和B细胞接到“敌情报告”后马上动员起来,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B细胞装备成能产生抗体(即所说的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
各种病原体碰到这一支多兵种的免疫大军——吞噬细胞、抗体、补体、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只好乖乖地举手投降。
产品说明:数字控制器CH系统操作手册1.产品型号说明CH□02□□□□-□□*□□-□□①② ③④⑤ ⑥⑦ ⑧9① 控制:F:PID动作及自动计数(逆向动作) D:PID动作及自动计数(直接动作)② 输入方式③范围代码:参考8输入范围表*④第一控制输出(OUT1)(加热侧):M:继电器输出 T:三端双向可控开关 V:电压脉冲 B:电流(4到20毫安直流)G:过零(用于三端双向可控驱动)⑤第二控制输出(OUT2)(制冷侧)⑥警报输出[ALM1]N:没有警报 A:高偏差警报 B:低偏差警报 C:偏差高/低警报 D:联合警报 E:高偏差警报并持续F:低偏差警报并持续 G:偏差高/低警报并持续 H:高进度警报 L:低进度警报并持续 J:低进度警报K:高进度警报并持续7:警报输出[ALM1]N:没有警报 A:高偏差警报 B:低偏差警报 C:偏差高/低警报 D:联合警报 E:高偏差警报并持续F:低偏差警报并持续 G:偏差高/低警报并持续 H:高进度警报 L:低进度警报并持续 J:低进度警报K:高进度警报并持续8:交流功能:N:无交流功能 5:RS-485(2-线系统)9:防水防尘结构:N:无防水/防尘结构 1:防水/防尘结构2.安装2.1 安装条件※ 环境温度不低于0度或不超过50度※ 环境湿度不低于45%或不超过85%RH※ 无腐蚀或易燃气体。
※ 无水、油、化学品、蒸汽飞溅的地方※ 无过多感应燥音,静电,磁场。
※ 无热凝聚形成热辐射2.2 尺寸3.警告3.1 接线注意事项(1)对于热电偶输入的,使用特定的补偿线。
(2)对于热电阻输入的,使用低电阻线,并且三个线头间不带电阻差。
(3)将输入信号线绕开仪表电源,电气设备电源及负荷线以防止燥音感应。
(4)对于电流输入,必须由输入端提供一个250欧的电阻器(±0.02%±10ppnm, 0.25W)。
3.2 仪表接线电源供给电压:90至264V交流电50/60HZ 、≤7W警报输出等级:继电器联接输出:250伏交流电,1安(电阻性负载)控制输出等级:继电器联接输出:250伏交流电,3安(电阻性负载)电压脉冲输出:0/12伏直流电(负荷电阻600欧或更多)电流输出:4至20MA直流电(负荷电阻600欧或更少)过零输出(用于三端双向控制驱动):过零触发用4.面板说明1)所测数值(PV)显示单元:显示所测得的数值(PV)、显示仪表的不同参数标记2)设置数值(SV)显示单元:显示设置的数值(SV)、显示仪表的不同设置参数3)指示灯**自动整定指示灯(AT),在自动整定时闪烁控制输出指示灯(OUT1),在控制输出打开时亮警报输出指示灯(ALM1),在警报时亮辅助输出指示灯(OUT2),在辅助输出打开时亮4)设置键(SET):用于输入/调出参数,按二秒以上可以读出表二数据5)转换和R/S键(R/S):在设置改变时转换数字(转换键),用于选择运行/停止功能6)下降键:用于降低数字7)上升键:用于升高数字5.显示模式状态5.1每个模式的开启程序打开电源→显示输入方式→显示输入范围(大约显示4秒钟)→如果按键后没有反应的时间超过1分钟,仪表回复到PV/SV 显示模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