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7
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体现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
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用汉语撰写(外国语相关专业除外)。
硕士学位论文(包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中职硕士等)字数一般为3—5万;专业学位论文(包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字数为2.5万以上;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为8—10万。
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内容一般由13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扉页、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研究生学院规定的统一封面格式,封页上应填写论文题目、研究类型、作者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指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或专业学位方向)、论文提交日期、中图分类号等内容。
2.扉页:扉页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申请学位类别和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等。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明概括论文的内容要点,包含论文的基本信息,体现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并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部分。
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30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的,用以标识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数量为3-6个,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5.目录:目录是将正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
6.符号说明:用于说明论文中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
硕士学位论文规范(理学、工学类学科)硕士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
为了实现学位论文的内容和格式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供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撰写论文时参考。
一、内容要求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或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论点、实验方法、成果或提出的意见,对社会发展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写作条理分明,简练通顺,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为2~4万字。
二、论文组成及规范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论文封面按照学校统一要求。
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准确概括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
英文题目翻译应简短准确,一般不应超过150个字母。
封面上指导教师的姓名一律以批准招生时的为准,如有变动,须以书面报告报批后方可执行。
2、独创性声明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3、版权使用授权书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中文摘要、关键词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和成果、理论与实际意义,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
不宜使用公式、图表、化学结构式,不标注引用文献。
中文摘要约1000字左右。
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点,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
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应另起一行, 排在摘要下方,一般为4~8个关键词。
5、英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相对应。
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正确的格式是至关重要的。
遵守规定的论文格式不仅有助于突显研究内容的重要性,还能够展现作者的严谨态度和学术水平。
下面将介绍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以便作者能够准确地撰写和排版自己的研究成果。
标题页硕士学位论文的标题页是整篇论文的开端,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论文题目: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内容。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学号以及所在学院等信息。
•指导教师信息:列出指导教师的姓名和职称。
•学位类型及授予单位:注明硕士学位类型,以及授予学位的单位(如学院、学校等)。
摘要摘要是硕士学位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包含了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括。
在撰写摘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摘要长度:通常不超过500字,要求内容简明扼要。
•摘要内容:应当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点。
•关键词:在摘要下方列出3-5个关键词,有助于他人更快地理解论文主题。
内容部分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2.文献综述:概述前人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3.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4.研究结果:展示研究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
5.讨论与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引用格式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引用格式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在撰写引用部分时,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点:•采用规范的引文格式,如APA、MLA等。
•引用前人研究成果时,应注明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和所引用内容的具体页面。
•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文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以上是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务必遵循上述要求,以确保整篇论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任务。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和《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等国家标准,制定本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在5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一)前置部分包括:1.封面(包括扉页)2.独创性声明3.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申明4.摘要页(包括中英文摘要)5.目录页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二)主体部分:1.引言(或绪论)2.正文3.结论(三)结尾部分:1.参考文献2.附录(可根据需要)3.插图和附表(可根据需要)4.索引(可根据需要)5.作者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根据需要)6.封底三、编写规范与要求(一)前置部分1.封面:封面包括分类号、密级、校名、学位论文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和专业名称、提交时间等内容(附件1)。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基本规范(标准版)一、各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提交评议和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组成并按先后顺序排列。
封面1.封1.硕士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一)、书脊(见附件三)要求如下:论文题目:不超过26个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
(1)(1)论(2)指指导教师:论文作者本人导师。
未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2)生处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
学科门类: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3)(3)学学等。
(4)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
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5)日(5)(6) 论文封面颜色由专业点自定,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2.独2.附于学位论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
见附件二。
3.中文摘要3.中硕士论文摘要一般为500-1000字。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精炼。
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
见附件三。
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4.英4.与中文摘要对应。
见附件三。
5.目目录5.一般列至二级标题,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
插图和附表清单6.插6.论文中如果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列于目录页之后。
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
正文7.7.正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
论文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公式和数据等部分构成。
写作形式可因学科要求和研究课题的性质不同而异。
参考文献8.参8.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参考与借鉴。
9.附附录9.凡不宜放在正文中,但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均应放入附录。
附件5:**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工作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等相关要求,特做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一)学位论文的组成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包括:论文封面、扉页、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引言、论文正文、参考文献、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另附: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致谢。
(二)各部分具体要求1.论文封面和扉页:采用研究生处统一设计的封面、扉页。
论文题目应以恰当、简明、引人注目的词语概括论文中最主要的内容。
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题名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
中文题目后附英文题目。
2.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后附)。
单独设一页,排在扉页后。
在上交论文时,论文作者和导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签字。
3.目录:将论文各组成部分(1~3级) 标题依次列出,标题应简明扼要,逐项标明页码,目录各级标题对齐排。
4.中文摘要:约500字,要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
并写出论文关键词3~5个。
5.英文摘要:应有题目、专业名称、研究生姓名和指导教师姓名,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语句要通顺,语法正确。
并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论文关键词3~5个。
6.引言:在论文正文之前,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空白,本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
可包括:临床观察、调查资料、实验研究、理论探讨,形成的结论、论点,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等。
论点、论据和观点应力求准确完备,客观清晰,合乎逻辑。
正文中的图、表要符合统计学要求,应精心设计绘制,具有自明性。
图题连同图号置于图下,显微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上。
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等代替,应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相关要求一、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1. 论文的撰写要求文理通顺、文字简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数据可靠、立论正确、逻辑性强。
2. 论文内容应由申请者本人独立完成,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内容应是本人的研究工作为主。
3. 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在3万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在10万字左右。
4. 除目录外,论文每一页均须标出页码,页码需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并在目录中标明。
论文页码位于每页下端居中,页码距页边2cm。
论文目录的顺序为论文摘要(中、英文各一页)、详细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1. 论文题目:是论文全貌的集中全现,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
命题应确切、恰当、简明、引人注目。
题目应力求简短,又不过于笼统。
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工作重心。
长度必须在35个汉字以内。
题目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英文字符、代号、公式和上下标等。
论文题目在学位材料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
2.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
3. 中文摘要:论文目录之后为论文摘要,约300字左右。
它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及意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用语力求简洁、准确。
为便于情报信息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注明本文的关键词(自定义四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4.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之后为英文摘要。
上方应有题目,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最下方一行为关键词(自定义四个)。
5.论文提要:论文提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应将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作一简短明了的缩写。
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及意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要用文字表达,尽量不要附图和照片,要突出重点,阐述清楚,少用数据表格。
硕士论文提要内容控制在2800~3500字,博士论文提要控制在4800~5500字。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1.题目和摘要:
论文题目应准确、明确,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内容。
摘要是论文的主要
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具备准确、简明和完整的特点。
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目录和引言: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应准确描述研究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步骤、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应注意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应以图表、数据等形式进行准确和详细的呈现,并对结果进
行合理分析和解释。
图表应清晰、美观,带有必要的标注和说明。
6.讨论与结论:
讨论与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进行综合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得
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8.学术规范:
以上是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规范。
每个学校和专业可能会
有些许差异,因此在撰写学位论文前,建议详细了解导师和学院的相关规
定和要求,确保论文符合当地的学术规范。
同时,写作过程中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力求论证清晰、有力,以提高整篇论文的质量。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是集中反映作者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评判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为严格学术标准,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特作如下规定: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一〕论文撰写前提学位论文必须是在已经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论文应能够证明作者对所研究的领域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二〕字数和内容硕士学位论文正文必须在3万字以上;应做到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有力,文字简练,行文流畅。
二、论文装订的排列顺序〔一〕封面〔二〕郑重声明〔格式和要求见附件1〕〔三〕中文摘要〔四〕英文摘要〔五〕目录〔六〕绪论〔七〕正文〔八〕中外文参考文献〔九〕后记三、论文写作顺序和要求〔一〕封面:采用学校统一规定格式。
〔见附件2〕〔二〕中文摘要:摘要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500-800字为宜。
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书写3-5个关键词。
〔见附件3-1〕〔三〕英文摘要:要求与中文摘要相同。
〔见附件3-2〕〔四〕目录:论文的提纲,应能够反映文章的基本结构。
目录中标题统一为三级标题,标题的拟定须凝练,字数不超过20个。
〔见附件4〕〔五〕绪论:主要是引出将要论证的问题,包括对已有研究的概述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包括的内容: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工具〔理论工具和方法工具〕、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六〕正文:提出并分析、论证自己的见解,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应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说理透彻、逻辑严谨。
〔七〕篇眉、页码:篇眉即论文题目,位于页面上方居中;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八〕注释、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文中观点和所引用材料的解释和说明,从引言开始允许有注释,为方便查阅,一律采用脚注,用①②③④表示;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整体参考或借鉴的文献资料,应列在正文后面。
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应标准统一〔见附件5〕。
〔九〕后记:回忆写作论文的过程,抒写切身的感想和体会,并对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帮助的组织及人员表示谢意。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统一格式和要求打印,必须正确无误。
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字左右。
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800字左右。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
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
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
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1)题目下空三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其后关键词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目录”两字(三号黑体),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
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目录中章、条的编号和绪论、附录等均顶格排。
章、条的标题及附录等的标题与前面的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的间隙。
前言、章、条等与页码之间用“……”连接,页码不用括号。
目录所列内容回行时顶格排。
5.章、条、段:章、条的编号顶格排,编号与标题或文字之间一个字的间隙。
章的标题占两行。
段的文字空两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6.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或五号黑体左起打印。
换行后打印论文正文。
7.正文:采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
8.图: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纪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1.格式要求:
-纸张尺寸一般为A4,页边距一般为上下2.5厘米,左侧3厘米,右
侧2厘米。
-字体一般为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行间距一般为1.5倍或2倍行距。
2.内容要求:
-论文应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论证思路,结构清晰合理。
-论文应包括摘要、引言、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实验结
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摘要应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引言部分应明确论文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和目标。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部分应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
究的创新点。
-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采用的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并说明为什么选
择这种方法。
-结果与分析部分应展示研究结果,并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解释。
-结论部分应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研究的意义和不足进行讨论。
3.文字表达:
-论文应使用准确、简洁、明晰的语言表达研究内容。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在研究规范要求下,准确、客观地陈述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并遵循学术写作规范进行撰写。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清晰,数据准确可信,文献引用规范,语言表达准确、简洁。
同时,建议根据所在学校或专业的要求,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具体的论文写作。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标准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硕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位论文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外国语学院各专业除外),硕士学位论文文科一般在30000字左右,理工科一般在15000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一)、题目: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二)、摘要(中外文):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500字左右),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或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炼。
为便于文献检索,在摘要的最后另起一行,相应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
外文摘要另起一页打印。
(三)、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
所标页码应与正文一致。
(四)、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和主体。
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观点明确。
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观点论证、计算方法、实验原理和方法、结果及数据处理、结论与讨论等。
(五)、参考文献:学位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与论文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文献,一般要求硕士生30个以上,其中要有一定的外文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d.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2]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六)、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其格式要求是评审和答辩的首要
考量因素之一。
良好的格式规范不仅有利于突显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本文将从论文封面、目录、正文组织结构、参考文献、致谢等方面介绍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论文封面
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是整篇论文的开场,它需要包含以下内容: - 中文题目和英
文题目 - 论文提出者的姓名 - 导师的姓名 - 学校名称 - 时间
二、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纲要和脉络,其编排应该清晰明了,包含以下内容: - 绪论 - 文
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三、正文组织结构
硕士学位论文的正文结构应当合理,内容要求全面详实,一般包括: - 绪论:
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文献综述:评述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详细
描述研究过程和方法 - 研究结果:呈现研究实验结果和分析 - 讨论:对研究结果进
行分析和讨论 - 结论:总结论文研究工作并提出展望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资料来源,应当根据学术规范进行准确标注,包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著 - 网络资源
五、致谢
致谢部分是表达作者对参与论文撰写和研究工作提供帮助的个人和单位的感谢
之词,应当真诚表达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至关重要,作者应当遵循学校和学术机构的
相关规范,力求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表述清晰,从而展现出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为论文的顺利评审和答辩奠定基础。
硕⼠学位论⽂撰写规范河北北⽅学院硕⼠学位论⽂撰写规范⼀、⼀般要求1.硕⼠学位论⽂⼀般由封⽪、扉页、独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录、中⽂摘要、英⽂摘要、英⽂缩写、研究论⽂、综述、参考⽂献、致谢、个⼈简历等内容组成,研究论⽂部分字数在2万字符左右(含图、表),综述部分字数在1万字符左右。
2.采⽤word编辑、排版,A4复印纸打印。
页⾯上、下边距设为2.5cm,左、右边距设为3.0cm,⾏间距设为“固定值23磅”,字间距设为“标准”。
3. 研究论⽂正⽂部分不能分成部分(例如:第⼀部分……,第⼆部分……)或章节,必须整合成⼀部分来写。
4.论⽂封⽪要求采⽤研究⽣部印制的《河北北⽅学院硕⼠学位论⽂》统⼀封⽪。
5.论⽂扉页为“知识产权归属承诺”及“独创性声明”,不编页码。
⽬录单独以罗马数字编制页码。
⽬录之后,从中⽂摘要开始,直到论⽂最末页,独⽴编制页码。
页码位置设为“页⾯底端”,对齐⽅式“居中”。
6.论⽂的页眉⽤横线标出,页脚不⽤标横线。
页眉1.5cm,页脚1.75cm.正⽂(研究论⽂)部分页眉内容均设为“研究论⽂”,其它部分页眉内容与⽬录中相应内容分别对应,如中⽂摘要部分页眉设为“中⽂摘要”,综述部分页眉设为“综述”…… 字体为楷体-GB2312,五号,居中。
“综述”,“致谢”,两字之间空两个汉字符。
7. 打印排版:双⾯打印,奇数页在正⾯出现,要求“独创性声明”、“⽬录”、“中⽂摘要”有题⽬⼀页出现在奇数页(即正⾯);其余的题⽬例如:英⽂摘要、英⽂缩写、研究论⽂(正⽂开始⼀页),附图、附表、讨论、结论、正⽂参考⽂献、综述(综述参考⽂献不另起页)、致谢、及个⼈简历均另起页打印(但不⼀定在奇数页,在偶数页也可以,赶到那页算哪页,这就是说,从中⽂摘要开始就不再出现空⽩页。
个别荧光彩纸打印的,背⾯可以为空⽩。
)材料与⽅法、结果、⼩结等不⽤另起页。
8.论⽂结论内容要求精简扼要,分⼏条(⼀般3~6条)著述,不再有讨论的内容。
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一、学位论文的内容要求学位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十三个部分,依次为封面、中文扉页、英文扉页、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摘要、Abstract、关键词(中英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研究生院统一制定的格式,包含分类号、密级、UDC、编号、论文题目、学位申请人姓名、申请学位学生类别、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
具体样式见附一。
分类号:暂空密级: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涉密论文须标注论文的密级。
UDC:暂空。
编号:暂空。
论文题目:能概括整个学位论文的中心内容,简明、扼要。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在题目下一行以“——”打头,居中)。
学位申请人姓名:填写研究生姓名。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填写博士、全日制硕士、同等学力人员、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或专业学位人员等。
专业学位人员填写具体的专业学位名称,如“教育硕士”。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学术型学位学科专业填写《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或我校自主设置专业,专业型学位学科专业填写专业学位领域,无领域学科不填(如:公共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填写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研究员等)。
2.中文扉页采用研究生院制定的统一样式,内容包括: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作者所在院系、论文提交时间,其中学术型学位学科专业填写《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或我校自主设置专业,专业型学位学科专业填写专业学位领域,无领域学科不填(如:公共管理硕士);作者所在院系须填写院系完整名称。
具体样式见附二。
3.英文扉页具体内容同中文扉页,其中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扉页样式见附三,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扉页样式见附四。
4.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提交论文时,论文原创性声明须作者本人亲笔签名,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须作者本人和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规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3.1-2006第1部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结合我校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
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理学、管理学及人文学科的论文正文应不少于3万字,工学、农学等其他学科应不少于5万字。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12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l.封面(包括扉页),2.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符号说明,7.正文,8.注释,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10.致谢,11.参考文献,12.附录。
二、格式要求学位论文每部分一级标题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1. 封面(包括外封面和扉页)采用研究生处制定的统一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答辩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超过25字),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如题目内容层次很多,难以简化时,可采用副题目补充、阐明题目。
论文应有扉页,按本规定文后附件1、附件2打印。
2.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格式按本规定文后附件3打印。
需作者本人手写签名并注明日期,导师手写签名并注明日期。
3.中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摘要字数一般在300-6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检索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而论文是攻读学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写作规范对于学位论文的通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格式、文献引用、语言表达等方面介绍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一、格式规范1.页码与页眉页脚论文的页码、页眉和页脚要从第一页开始编排,编排方式是阿拉伯数字,一般位于页面的右下角。
页眉和页脚应正确显示论文的名称和作者姓名,以及页面编号。
2.封面论文的封面包括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所属学院、学校名称等基本信息,并附有学位论文评议书。
封面上的信息必须准确完整。
3.目录目录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含所有章节和子章节的标题以及页码。
目录格式应统一,层次分明,字体清晰易懂。
目录应在第一页之后,从第二页开始编排。
二、文献引用规范1.引用格式学位论文的引用格式要求规范,尤其是文献引用的格式,一定要符合规范。
国内外通行的引用格式主要有APA和MLA两种。
其中,APA一般适用于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等领域的论文,而MLA则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引用格式。
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准确无误地列出每一篇引用的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一般为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发表时间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有不同的文献参考格式,一定要查阅相关资料并按照规范格式写作。
三、语言表达规范1.表述准确语言表达要求准确、清晰明了,给人以准确、科学、自然的感觉。
论文中的文字和术语尽量应该通俗易懂,同义词、概念、术语不应混淆。
2.避免复制粘贴学位论文的撰写必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不得直接抄录资料、图表等信息。
同时,论文撰写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副词、短语等,使文章的表述更为简明扼要,容易竖立出清晰的思路。
结论: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是学生攻读学位的重要阶段,论文的写作规范在论文审核和评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为提高学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实现学位论文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的基本要求及内容(一)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数据可靠。
论文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叙述准确、文字简练、文图规范。
对于涉及作者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特点的内容应重点论述,做到数据或实例丰富、分析全面深入。
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二)论文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依据及意义;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及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装置和试验结果;理论的证明、分析和结论;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曲线及相关分析;必要的附录、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等。
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的内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
论文中有关与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试验的部分以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都要明确说明。
二、论文的主要结构及装订顺序完整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包括的内容及装订顺序如下:中文封面英文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图表及主要符号目录(不需要的可不列此部分)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致谢以上各项各自独立成为一部分,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
三、论文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论文的文字及书写1.论文的文字除英文封面、英文摘要外,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其余部分都应该用中文撰写,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留学生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可用英文撰写;但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中英文对照撰写。
(2)外语专业的学位论文的目录、正文和致谢等应用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撰写;但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应用中文撰写,摘要应使用中文和所学专业相应的语言对照撰写。
2.论文的印制论文统一按照A4(210×297mm,70g)标准白纸编制、印刷。
《MBA学位论文规范(修订本)》关键要素提示MBA学院2012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MBA学位论文质量,结合近几年MBA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较普遍问题,特对论文写作规范中的关键要素作出特别提示,请各位同学在论文写作中务必高度重视,并遵照执行。
一、论文封面(请到学院网站上下载)二、论文扉页(扉页内容主要为标题、作者姓名的中外文内容,日期按年、月、日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三、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不能超过20个汉字。
如超过,应归纳、删减或者用副标题。
四、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的字数为800字-1000字。
以A4纸的篇幅,按小4号字和1.5倍的行距编排,应写满一张纸,或至少占5/6的页面。
五、正文的内容及体例正文不少于2万字。
体例方面,应有导论(或绪论)、结论,中间应安排3-5章,每章至少应有两节,每节应根据内容分几个目。
即每章按照“章”、“节”、“目”的层次展开。
文章各级标题表述方式应当按以下顺序依次表达:“第一章 XXXX” “第一节 XXXX” “一、XXXX” “(一) XXXX” “1、XXXX” “(1) XXXX” “① XXXX”。
其中导论、结语部分前面不标章,且文章目录只写到节标题,见附录1。
六、图、表的应用为增强论文的实证性,要求论文平均每章至少有一个图、一张表。
其中表的标题在表的上方,图的标题在图的下方(“表上图下”),若图、表中的数据或内容是来源于有关资料,应当在图、表的正下方写明“资料来源:XXXX”;若是对自己文章内容的总结或者表达,则资料来源可不写。
图、表均应有编号和名称,且要用相应的文字引出,如:XXXX,见图2-1;XXXX,见表1-10,具体写法请参考以下格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流程组成,见图2-1。
(对应的文字)图2-1 构建薪酬体系的基本步骤资料来源:XXXXXXXXX这表示是第2章第1个图。
****请见表1-10。
(对应的文字)表1-10 工作责任心考核指标定义表资料来源:XXXXXXXXX这表示是第1章第10张表。
七、注释与参考文献论文注释原则上不少于20条,用脚注放在每页的下面,采用连续编号的方式,具体写法请参见附录2。
参考文献应不少于30条,其中中文文献25条,外文文献5条。
中文排列在前,外文排列在后。
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列。
具体写法请参见附录3。
附录1:规范的体例绪论 (1)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2)第一章******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每章至少分两节,写8000字) (4)第一节政治法律环境(每节应至少写4000字) (4)第二节社会文化环境 (10)第二章******发展战略的内部条件 (14)第一节历史及现状介绍 (14)第二节SWOT分析 (16)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制定 (23)第一节原则、指导思想与企业使命 (23)第二节战略目标 (25)第三节总体战略 (33)第四章******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38)第一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38)第二节品牌打造与企业文化建设 (40)第三节组织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优化 (49)第四节战略调整与风险防控 (54)结论与展望 (57)参考文献 (58)致谢 (60)附录2:注释的写法a、科技创新鼓励奖基本条件:年创效益20万元以下的,不评等级,由公司技术委员会综合评定奖励金额,一般不超过2万元。
b、科技创新三等奖基本条件:年创效益20-100万(基础性研究成果除外),按8%比例进行奖励。
c、科技创新二等奖基本条件:年创效益100-200万(基础性研究成果除外),超过100万部分按10%比例进行奖励。
d、科技创新一等奖基本条件:年创效益200-500万(基础性研究成果除外),超过200万部分按12%比例进行奖励。
e、科技创新特等奖基本条件:年创效益500万以上(基础性研究成果除外),超过500万部分按15%比例进行奖励。
f、基础性研究成果,由于研究周期长,效益表现延迟等原因,可以评定科技创新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奖励由技术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定,只进行一次性奖励。
g、对其他难以量化的成果,不评科技创新奖等级,由公司技术委员会综合评定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一般不超过2万元。
h、直接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项目、公司产业化后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由公司技术委员会综合评定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一般不超过2万元。
特殊情况除外。
重要的一点,要实施考核的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一定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随时对工作过程进行调整,1员工通过沟通得到反馈信息,可以改进自己的绩效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
2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1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2郭莉:《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实施股权激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5期。
附录3:参考文献的写法(请按照A-Z的顺序排列)[1]陈建光:《股权激励的N个纠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9期。
[2]陈松林:《战略薪酬设计的八对矛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6期。
[3]陈天勇:《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编写浅析》,《盛高管理内参》,2008年第2期。
[4]付博:《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盛高管理内参》,2008年第3期。
[5]郭莉:《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实施股权激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5期。
[6]胡八一:《股权激励9D模型之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
[7]黄惠、陈军吟、谢立新:《新〈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薪酬设计》,《现代商业》,2008年第26期。
[8]蒋迎辉:《浮动提成的累进核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8期。
[9]李学诗:《薪酬劳套改如何安全落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6期。
[10]刘秉泉:《薪酬制度改革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2期。
[11]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孙琳琳:《百变薪酬策略应对企业三项变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12期。
[14]王斌:《莫让KPI走入围城》,《盛高管理内参》,2008年第2期。
[15]文跃然:《企业应对薪酬上涨的五大策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9期。
[16]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17]杨春霞、白宝光:《试论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北方经济》,2006年第24期。
[18]杨景宇、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19]曾湘泉:《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张军:《破解岗位评价难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年第1期。
[21]张立国:《岂能视员工为无情感的机器》,《盛高管理内参》,2008年第3期。
[22]赵淑芳:《20大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全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23]周丙洋:《民营中小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经济纵横》,2007年第22期。
[24]周培煌:《基于绩效工资设计企业年终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3期。
[25]朱飞:《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全程实务操作》,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
[26]左传卫:《股东出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27]David Dinesh and Elaine Palmer. 1998.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nd the BalancedScorecard: Will Rome Fall again. Management Decision, 12(1).[28]Demetrius Karathanos and Patricia Karathanos. 2005. Apply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6(3).[29]Fandray and Dayton. 2001. The New Thinking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 Work Force, 15(2).[30]Michail Kagiolou, Rachel Cooper and Ghassan Aonad. 2001.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Construc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11(5). [31]Pamenter, Fred. 2005. Moving from Appraisal to Employee Enhancement. CanadianManager, 26(3).[32]Spangenberg. A System Approach to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Organizations. 1992. Paperpresented at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russels, Belg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