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方式的治疗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3.02 KB
- 文档页数:2
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3 年3月我院收治1~6月龄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
a组50例为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含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男27例,女23例;b组50例为吸入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男26例,女24例。
两组抗感染、吸氧、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相同。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a组总有效率92%,b组显效总有效率90%。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0.6944,p>0.05)。
结论: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措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加用沙丁胺醇与否,疗效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复方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吸入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6月龄儿高发,以咳嗽、喘憋、发作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病初1~2天可不明显,入院后反逐渐或骤然加重,易引发医疗纠纷。
自新型吸入剂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应用以来,为该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疗法。
为提高医疗认知,对近年来1~6月龄小婴儿相关病例做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2008年1月至2013 年3月我院收治1~6月龄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
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核病等疾病,且剔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病例。
根据吸入剂不同列为两组,a组50例为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含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男27例,女23例;b组50例为吸入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男26例,女24例。
两组月龄、性别、入院前病程、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抗感染、吸氧、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相同。
a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每支2.5ml含异丙托溴铵0.5mg加沙丁胺醇3.0mg,勃林格英格翰公司生产)1ml/次加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同上公司生产)0.5mg/次,b组异丙托溴铵(阿斯利康生产)0.25mg/次加布地奈德0.5mg/次。
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关键词】普米克令舒沐舒坦雾化沐舒坦雾化毛细支气管炎(下称毛支)是婴幼儿冬春季节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症状重,病程长,尚乏特效治疗手段。
我科采用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制药)、沐舒坦针剂(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研制),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照全国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毛支的诊断标准”[1],选择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住院的毛支患儿60例,年龄55天~11个月,其中<6个月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两组均有咳嗽、气喘、气急、两肺可闻及喘鸣音、中小湿啰音。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抗感染、激素、吸氧、平喘等常规治疗,合并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相应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每次1 ml(含布地奈德0.15 mg)、沐舒坦7.5 mg/次,压缩泵(由德国百瑞公司生产)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吸入约10~15 min,疗程5~7天。
观察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资料经SPSS 11.0统计软件计算机分析处理。
2 结果2.1 疗效判断显效:治疗5天以内,咳嗽消失,气急缓解(呼吸<40次/min),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有效:7天内上述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效:7天以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观察组气急缓解时间为(4.43±1.28)天,喘鸣音消失时间为(5.03±1.25)天;对照组分别为(6.17±1.64)天,(7.07±1.2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我院临床确诊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镇静、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2ml及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每天2次,每次15-20min,治疗7天。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对症治疗,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疗程结束后收集两组相关数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咳嗽、憋喘消失,两肺听诊无哮鸣音及湿罗音;有效:咳嗽、憋喘减少,两肺听诊哮鸣音及湿罗音减少;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3]。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7天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2.4%,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显效率为31.0%,总有效率为81.0%。
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约占54-70%;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107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组52例,观察组5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综合性治疗,分别给予两组患儿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每次0.5mg,每日3次;观察组每次1.0mg,每日3次。
采用病房供氧装置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q6h-q8h/日,氧流量控制在6-8L/分,吸入时间15-20min,疗程为5-7天。
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气促缓解,咳嗽及哮鸣音消失,两组患儿比较,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与剂量有关,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标签: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多发生在两岁半以下的小儿,以6个月以下的小儿居多,发病快,呼吸急促、咳嗽可在短时间内出现,食欲减退、激惹、呕吐等表现也随之而来,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急症,其主要治疗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抗病毒治疗[1]。
此病是病毒感染所致,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均可能是病原体;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只占极少数[2]。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冬春季节最常见,经上呼吸道感染后,低热、鼻塞、干咳可在2-3天内出现,渐渐加重,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可能危及生命。
该病病程较长,多为5-9天。
目前,布地奈德是当前用的最多的雾化液,它具有高效抗炎作用,在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得到了认可[3]。
我院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7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时都有肺部有干湿啰音、气促、咳嗽等症状,均符合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沐舒坦三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平喘、止咳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沐舒坦。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02%和62.79%,在咳嗽、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剂量内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好、方法簡单、不良反应少,可缩短病程,是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09~2010年收治86例患儿,入院时均有咳嗽、喘憋及三凹征,双肺闻及喘鸣音等,全部病例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并除外哮喘及其他疾病,如原发性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异物吸入及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等可导致喘息的疾病。
年龄1个月~2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
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如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镇静等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普米克令舒1ml(含布地奈德0.5mg);特布他林1ml(含博利康尼2.5mg);沐舒坦针15mg,加氯化钠溶液至5~6ml,由空气压缩雾化器雾化吸入,2~3次/日,10~15分钟/次,疗程5~7天。
雾化后注意给患儿喂温开水,雾化连接管及面罩均一人一具,以避免交叉感染。
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治疗7天内,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近期喘息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1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急性期均给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3~5天,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出院后酌情吸入辅舒酮2~4周;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予以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出院后未进行吸入治疗。
结果:实验组急性期止喘效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出院3个月内实验组再次发生喘息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喘息,急性期效果确切,坚持吸入可预防喘息再发作,疗效确切。
【关键词】吸入糖皮质激素;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预防喘息发作【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77-01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以往在喘憋高峰时静脉予以糖皮质激素,目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被多数人认可,但在基层医院,仍缺乏正确认识。
本研究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155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喘息再发情况。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1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83例,女72例。
155例患儿均有咳嗽、喘憋、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呼气相延长伴有肺部哮鸣音(或喘鸣音),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异物吸入、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哮喘等情况,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5例,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6个月28例,6~12个月55例,1~2岁22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个月15例,6—12个月25例,1~2岁10例。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引言】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往往有一些副作用,并且疗效不稳定。
近年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对于改善细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丙酸倍氯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主要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经呼吸道进入肺部的治疗手段。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细支气管炎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验证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共招募了10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持续4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分别测定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和临床症状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如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的改善幅度较小。
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
临床症状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不明显。
8周后的随访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持续稳定,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有所下降。
【讨论】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
床效果
引言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征是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当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以口服和雾化吸入为主,其中乙酰半胱氨酸与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的机制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在体内具有抗氧化、解毒、抗炎作用。
在氨基酸的进程中乙酰半胱氨酸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坏死和凋亡,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
而丙酸倍氯米松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黏膜水肿、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与丙酸倍氯米松经过雾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黏膜,发挥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从而减轻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和炎症程度。
临床研究证实的临床效果
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组合疗法与单独使用丙酸倍氯米松相比,疗效更为显著。
在治疗后的刻画中,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后的FEV1指数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丙酸倍氯米松组。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酸倍氯米松。
许多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姜10 g,粳米50 g。
做法:将车前子洗净,装入纱布袋内,加清水煎煮后,取出药袋。
在药汁、粳米、生姜中加水煮粥。
功效:解表利尿。
3)山药枸杞炖鸡。
选用食材:山药15 g,枸杞子15 g,当归10 g,鸡肉75 g,生姜2片,大枣2枚,盐适量。
做法:将上述原料一起炖熟。
功效:健脾利湿。
4)鲫鱼汤。
选用食材:鲫鱼1尾(100~200 g),去皮紫蒜半头,生姜3片。
做法:将鲫鱼去鳞片以及内脏,将去皮紫蒜、生姜置入鱼腹,文火炖熟。
功效:健脾化湿。
5)生血粥[21]。
做法:将适量的黑米、红枣、板栗、桂圆肉、枸杞子、葡萄干、山药、花生、莲子、薏苡仁等放入凉水中煮熟(不宜煮烂)。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
5 小结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大量的文献指出,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较好。
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1] 姜淼,张海波,丁樱.雷公藤多苷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3[2020-11-03].ki.ne t/ kcms/detail/21.1546.R.20200817.1322.196.html.[2] 黎磊石,刘志红.雷公藤在肾脏病领域应用的前景[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3):3-4.[3] 董兴刚,安增梅.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9,14(8):2233-2236.[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7.[5] 宋增杰,曾佳丽,陈洪宇.黄蜀葵花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2):89-91.[6] 徐柏颐.黄蜀葵花醇提物治疗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1996(3):42-44.[7] 王学珍,郑红光.黄葵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1):1342-1344.[8] 杨丽梅,顾军,林明建,等.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1):56-60.[9] 王晶,马桔云.翻白草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23(1):16-18.[10]朱祎,李晓华.叶氏益肾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0,33(7):118-121.[11]夏海岩,周家俊,龚学忠,等.沈丕安运用金雀根汤治疗膜性肾病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1):19-20.[12]刘童童,丁英钧.赵玉庸治疗膜性肾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0):4064-4066.[13] 王钢.肾衰药方外敷穴位治疗8例尿毒症[J].医学文选,1990(2):37-38.[14]金海林.穴位敷贴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2):9-11.[15]朱雪萍,孙玄厹,叶景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12):715-716.[16] 米杰,刘慧,王冬燕,等.中药脐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影响[J].山西中医,2015,31(7):32-33,35.[17]邓宝华,李雪珍,周慎,等.稳肾汤合中药灌肠、足浴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61-63.[18] 卢守谦,王艳秋,崔永顺.中药“浴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J].中国医药学报,1989(3):45-46.[19]杨志海.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和针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234-235.[20]邓特伟,唐芳,邓丽丽,等.温阳固肾灸干预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评价[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6):336-339.[21]李晓翠,郭永红,吕仁和.吕仁和关于慢性肾脏病饮食治疗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6,31(4):485-487.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马如青,韦冬梅(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溶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溶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64例我科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溶液联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吸氧,吸痰镇静,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菌素治疗。
1.2.2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每次1ml(含布地奈德0.5mg),万托林溶液每次0.03ml(0.5%沙丁胺醇溶液),加生理盐水至2-3ml,采用空气压缩泵(parzboy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通过面罩持续加压雾化吸入,每次吸入时间5-10min,将泵内药液雾化完为止,2次/d,5-7天后进行疗效观察。
1.3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7天以内咳嗽,喘憋,气促消失,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②好转:治疗7天,咳嗽,喘憋减轻,气急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减少;③无效:治疗7天仍咳嗽,气急,肺部湿啰音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p<0.01),见表1。
2.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方法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表现骤起喘憋,呼吸增快,三凹征阳性,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的现象,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如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缓解喘憋症状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的深入,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由免疫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三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三药联合雾化吸入。
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在各项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近年来我院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三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儿科近年来收住入院并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共124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入院时均有咳嗽、气促、喘憋、肺部有哮鸣音及中、细湿啰音。
其中男75例,女49例,年龄2-24个月。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2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吸氧、吸痰、镇静、静脉补液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爱全乐联合雾化吸入。
普米克令舒(吸入用布德奈德混悬液,1mg/2m1)0.5mg/次,博利康尼(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mg/2m1)2.5mg/次,爱全乐雾化溶液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500ug/2m1)125ug/次。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氧气流量5-6/L,每次吸入时间5~10min,将泵内药液雾化完为止。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研究
王晓;张冰;张微;赵益伟;金道龙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06(028)004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多数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许多患儿日后可可反复发生喘息,22.1%-53.2%可在将来发生哮喘病。
本研究对202例毛支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丙
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辅舒酮,葛兰素史克公司提供)进行治疗,同时观察其在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等方面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3页(P289-291)
【作者】王晓;张冰;张微;赵益伟;金道龙
【作者单位】325600,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325600,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325600,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325600,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325600,乐清市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可必特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式、时机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 付蓉;陈莉;贺荣莉;欧仁兵
2.3%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周大权
3.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再发反复喘息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研究 [J], 张磊;陈超辉
4.妥洛特罗贴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J], 王菲;赵红丽;杨波;姚臻
5.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后喘息疗效及愈后研究 [J], 魏丽华;卢敏君;林立;周鸿;唐飞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3昆明市吴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650000摘要:雾化吸入是一种将物理和化学药物直接注入呼吸道以达到祛痰、缓解哮喘和咳嗽效果的方法。
目前,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药物和各种类型的雾化吸入器。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肺部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单、对肺部疾病影响迅速、副作用发生率低而广泛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研究进展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1、小儿支气管肺炎小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并伴有喘息和气短。
长期发作可导致儿童缺氧,并损害心脏、肺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是儿童肺部不成熟,光线狭窄,气管上的睫毛流动性差,血管容易充血,炎症刺激引起的粘液分泌增加,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咳嗽困难。
目前,乙酰半胱氨酸是降低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液粘度的主要喷雾剂。
该药可通过糖蛋白中多糖纤维的分解来调节原始腺体的粘液分泌特性,有效降低痰液粘度,从而改善肺通气;此外,乙酰半胱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可通过刺激囊泡上皮的II型囊泡细胞,通过分泌合成囊泡活性物质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关科学家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在儿童支气管炎治疗中,在控制炎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一些科学家在对不同给药方法的研究中发现,雾化吸入的总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口服给药,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远短于口服给药。
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重组人干扰素α等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支气管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同时,沙丁胺醇的雾化吸入能抑制呼吸过度反应,减少腺体分泌,修复呼吸道,缓解哮喘,放松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1]。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反复出现胸压、气短、咳嗽等。
布地奈德组合具有短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的症状。
短期和长期影响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