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复习课
- 格式:pptx
- 大小:726.01 KB
- 文档页数:24
034 圆的方程复习课【学习目标】1.掌握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般方程.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处理较为简单的有关圆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般方程难点: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学法指导及要求】熟练记忆并理解两种圆的方程,体会待定系数法和轨迹法求圆的方程的一般方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或者新课引入)知识点一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其中圆心为(,)A a b ,半径为r .特别地,当圆心为原点O (0,0),圆的标准方程为222x y r +=.知识点二圆的一般方程:当D 2+E 2-4F >0时,二元二次方程x 2+y 2+Dx +Ey +F =0称为圆的一般方程.二、典型例题:(2-3个例题)例1.已知圆C 经过点A (0,-6),B (1,-5),且圆心在直线l :x -y +1=0上,求圆C 的方程.变式训练 求经过点P (1,1)和坐标原点,并且圆心在直线2x +3y +1=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例2.如果圆的方程为x 2+y 2+kx +2y +k 2=0,那么当圆的面积最大时,圆心坐标为________.变式训练 已知定点P 1(-1,0),P 2(1,0),动点M 满足|MP 1|=2|MP 2|,则构成△MP 1P 2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2 B .2 2 C.233D .23反思:(也可留白让学生总结)四、课堂反馈:(2-3个题)1.以两点A (-3,-1)和B (5,5)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2.与y 轴相切,且圆心坐标为(-5,-3)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总结:1、2、智慧作业:(30分钟, 2--3个单选+1--2个多选+1--2个填空+1--2个解答)(总共6-8个题)一、单选题1.圆心为(1,-2),半径为3的圆的方程是( )A .(x +1)2+(y -2)2=9B .(x -1)2+(y +2)2=3C .(x +1)2+(y -2)2=3D .(x -1)2+(y +2)2=92.点P (1,3)与圆x 2+y 2=24的位置关系是( )A .在圆外B .在圆内C .在圆上D .不确定3.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A .x 2+(y -2)2=1B .x 2+(y +2)2=1C .(x -1)2+(y -3)2=1D .x 2+(y -3)2=1二、多选题4.已知方程x 2+y 2+3ax +ay +52a 2+a -1=0,若方程表示圆,则a 的值可能为( )A.-2B.0C.1D.3三、填空题5.已知点A (3,-2),B (-5,4),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6.若点(a +1,a -1)在圆x 2+y 2-2ay -4=0的内部(不包括边界),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四、解答题7.已知一圆的圆心为点A (2,-3),一条直径的端点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求圆的标准方程.。
《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1、《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今天,对圆这一部分进行了一下复习,我觉得效果不太好:(1)由于时间紧张,没有给学生系统的将知识串一下,只是就题讲题,只是给学生了几条鱼,而没有给他们渔;(2)在检查学生做题情况这一块,自我感觉还不错,学生基本能讲的出来,但不是很系统;(3)学生思路有了,但证明过程书写不够规范,课上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订正,很迷惑;反思:(1)切记:不能为了赶课程而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夹生饭”应让学生自己先整理一下知识点,上课教师再补充一下,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知识;(2)备课要充分,虽然检查学生做题,让学生讲解很浪费时间,但我觉得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能更主动些,所以要坚持!(3)上课一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或学生的一些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4)要留个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一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2、《圆》复习课教学反思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乐学数学。
我在讲授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4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圆》时,以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为主线,创设了畅游数学乐园的动画情景。
通过动画演示圆的形成过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很顺利的探究出定义一。
定义二的探究我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圆上,突破了用集合定义圆的难点。
在学习圆的相关概念—弦的时候,借助《几何画板》直观地表现了圆中有无数条弦,而且可以让学生来演示,画出直径,从感官上区别了弦与直径。
对于弧的教学打乱了课本的顺序,认识了弧后没有揭示表示方法,而是认识半圆,再认识优弧和劣弧及记法,有效的区分了优弧和劣弧的不同表示方法。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案篇1教学素材:根据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圆的相关知识自行开发的教材。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知识熟练、正确解答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课型。
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回顾整理,讨论交流。
1、怎样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有几种情况?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精彩会放。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4、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学习的启示。
(转化思想)5、学生交流: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怎样能够提高计算速度?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结合图片演示,让学生提出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图片内容:农村的喷灌、碾子、拴在木桩上的小羊。
四、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教师通过一些圆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变化,形成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五、开心词典以开心词典的形式,让学生做六道选择题。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教案(市公开课)第一章:圆的定义与性质1.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1.2 圆心:圆的中心点称为圆心。
1.3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半径。
1.4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
1.5 圆的性质:(1)圆是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
(2)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即半径相等。
(3)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第二章:圆的周长与面积2.1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称为圆周率,用符号π表示。
2.2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
2.3 圆周率π的值:π约等于3.14159。
第三章:圆的方程3.1 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方程为(x-a)²+(y-b)²=r²,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3.2 圆的一般方程:圆的方程也可以表示为x²+y²+Dx+Ey+F=0,其中D、E、F为常数。
第四章:圆的弧与弦4.1 弧:圆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弧。
4.2 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称为弦。
4.3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4.4 圆心角与所对弧的关系:圆心角等于所对弧的两倍。
第五章:圆的相交与切线5.1 圆与圆的相交:两个圆的边界相交称为圆与圆的相交。
5.2 圆与圆的切线:与圆相切的直线称为圆的切线。
5.3 切线的性质: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半径的斜率的负倒数。
第六章:圆的相切与内切6.1 圆的相切:两个圆仅有一个公共点时,称为相切。
6.2 内切:一个圆内含于另一个圆时,称为内切。
6.3 相切关系的应用:相切圆的半径之和等于两圆心距离。
第七章:圆的方程应用7.1 圆的方程求解:通过给定的条件,求解圆的方程中的未知数。
7.2 圆的方程应用实例:求解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交点坐标。
第八章:圆的弧长与角度8.1 弧长:圆周上的一段弧的长度称为弧长。
8.2 圆心角与弧长的关系:圆心角的大小等于所对弧的长度与半径的比值。
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教案(市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2)掌握圆的性质,如:圆是对称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面积计算等;(3)学会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运用实例演示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基本性质;(2)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2)圆的面积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圆形模型等;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回顾圆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有哪些性质吗?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复习资料,自主回顾圆的基本性质;(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如:圆是对称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面积计算等;(2)结合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圆的性质;(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基本性质及应用;(2)强调圆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圆的基本性质,整理成思维导图;(1)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为10米,求花坛的面积;(2)一条圆形铁路轨道的直径为20米,求轨道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