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多彩的生活 预习
- 格式:ppt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44
《多彩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对前面色彩知识的一次深化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把色彩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应用色彩搭配出和谐、恰当的色彩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游戏:让学生蒙上眼,给一张白纸,并说是一张非常漂亮的画,让他(她)去感受。
结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漂亮。
欣赏ppt各种色彩丰富的图片,刺激学生感官,提出课题——多彩的生活。
展开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相关色彩知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配合12色相环图片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又称色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无色彩明度最高为白,最低为蓝)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指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因此也有称作艳度、浓度、彩度或饱和度的说法。
色彩的对比知识:(通过课件展示,讲解色彩的对比知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同时对比、面积对比、空间混合等。
色彩心理:每种色彩表现一种情绪,能使你体验到各种色彩象征的美感。
色彩心理感应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各种颜色对自己产生的感觉。
师生共同归纳:红:红色象征热情、性感、权威、喜庆、兴奋、热烈、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别人注意你。
不过有时候会给人血腥、暴力、忌妒、危险、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与人谈判或协商时则不宜穿红色;预期有火爆场面时,也请避免穿红色。
当你想要在大型场合中展现自信与权威的时候,可以让红色单品助你一臂之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预习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应当怎样写?同学们想要提高作文分数,应当怎样进行预习呢?下面是由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预习范文,盼望对您有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预习范文一今年的暑假,过得既轻松又开心,还很有意义,是属于我自己的暑假。
你们瞧:刚放假,爸爸就带我去了横店影视城,我们游玩了江南水乡,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景点,我还穿上小格格的服饰拍了照,这儿别有一番农村风味和山城气息呢,游完了影视城,我真正体会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7月13日至15日,我去参与了"英勇者夏令营',这次夏令营不仅让我增长了学问,锻炼了胆识,更是让我学会了自己照看自己,懂得了如何跟同学们相处融洽,协作默契。
8月中旬,我又到四明山森林公园观光了一番,领会了XX山绿水的风光,享受了秋天般的凉快。
巡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给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几分精彩,而学习和运动也让我的暑假充满欢乐与活力。
我每个星期天上午都去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班学习,这样既培育了我学英语的兴趣,又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
我还坚持天天练习电子琴,让我高兴的是,在8月13日的四级考试中,我顺利地通过了。
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7月17日至31日,我参与了游泳的培训,在学游泳中我体会到了"我锻炼,我欢乐'的味道。
为了增添我的体质,每天晚饭后,我和爸爸或打羽毛球或跑步或到小区健身场所活动。
暑假里,学习和锻炼的收获可真不小呀!这就是我今年的暑假生活,一个多彩又有意义的暑假,而我更盼望以后的寒暑假都能这样,让我们小学生真实感受到"减负'后带来的欢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预习范文二自然界中的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让我们静下了心仔去细倾听一下那奇异无比的声音,去见识另一个奇异的,五光十色的世界吧。
早晨,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那动人的旋律是如此的奇异,如此的独一无二,使人听了整个人都处在一个十分轻松的状态中,不需要想些什,也不需要么做些什么。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3《多彩的学习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彩的学习生活》是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学辅助材料。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精彩的动画案例,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学会学习、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学习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珍惜学习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预习单】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朗读1、打开课本第2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提示:扫描右侧二维码,学习更多关于课文的朗读技巧。
)家长签字:识字写字2、给下列生字注音,按笔画顺序书写生字,组词。
生字注音按正确笔画书写组词生字注音按正确笔画书写组词宿蜓徐茅篱檐疏翁杂锄稀赖蜻剥写作背景3、《宿新市徐公店》作者,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作者,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
南宋诗人。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5、《清平乐·村居》作者,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期间。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主旨理解6、《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之情。
7、《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用、、、,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之情。
8、《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的生活的喜爱。
扫我获取更多学习功能9、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10、通过预习,对这篇课文还有疑问吗?写下来,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效率更高。
【预习单参考答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朗读1、打开课本第2页,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提示:扫描右侧二维码,学习更多关于课文的朗读技巧。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预习自学辅导一、单元预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默写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长歌行》。
3.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课文时,体会课文的写法,能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5.学会在习作中抓住重点写,并写出特点。
二、预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预学《北京的春节》两课时,2. 预学《《腊八粥》》两课时3. 预学《古诗三首》3课时4. 预学《藏戏》两课时5. 预学“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1课时6. 自主习作《家乡的习俗》两课时北京的春节(一)课前预习1.搜集了资料,了解作者老舍和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把课文读两遍,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认写生字:醋、饺、拌、擦、眨、宵、燃、戚、旦、贩、摊、轿、骆、驼、浒(2)会写新词: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3.阅读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写北京的春节的?(二)自学内容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2.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主要写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细读课文第3、6、9、10、11自然段,(1)说一说:这些段落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2)找出段中关键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三)作业1. 写生字,抄写课文的新词。
2.阅读斯妤《除夕》,再读《北京的春节》,比较下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腊八粥(一)课文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沈从文和腊八粥。
2.把课文读两遍,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认写生字:腊、粥、腻、栗、咽、匙、灌、搅、稠、嘟、熬、褐、缸、脏、筷(2)会写新词: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3.阅读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一内容给你留下印像最深刻?(二)自学内容: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2.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给你留下印像最深刻是什么内容,为什么?3.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第一单元导读课《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教学目标:1.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小组内预习,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
2. 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坪坝”的书写,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既能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朗读,又能初步学会默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使其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步入了三年级,三年级就意味着我们是大孩子了,在学习上、生活上,我们都要以大孩子的姿态来进行。
也就是说,我们长大了!长大了的我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二、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1、谁来读一读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2、交流汇报:通过读导语,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们还知道了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本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学生齐读课题)3、课前我们按照小组分工,对本单元进行了预习。
(出示预习卡)三、检查交流字词1课: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2课:盛开玩耍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谢廖沙3课:铁链攀着似乎辫子笔陡发颤汲取4课:花苞耷拉黎明缕缕炊烟满载而归小组展示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读熟练了吗?1、出示词语“坪坝”是什么意思?(平坦的场地)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工具书、查电脑)是的,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要利用好工具书或者到电脑上查查,这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坪坝”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左右),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2、看看我们的民族小学里都有那些民族的孩子?让学生读一读课本上出现的少数民族的词语。
我国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3、出示词语:铁链发颤攀登笔陡,谁来读?这几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看,读词语也能让我们读出画面感来,这就是我们汉字的精妙之处。
第一讲多彩的生活知识归纳一、重点生字词:(括号中的字是与生字组词的字)坪坝穿戴招呼蝴蝶孔雀跳舞铜钟玩耍使劲绒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乐趣仰头奋力辫子勇敢居然二、重点多音字:假:( jiǎ)假装好:(hǎo )问好发:(fā)发现( jià)假日(hào )好奇(fà)白发晃:(huǎng)晃眼朝:(cháo)朝向似:(sì)似乎(huàng )摇晃(zhāo)朝霞(shì)似的相:(xiāng)相信晃:(huàng )摇晃(xiàng)照相( huǎng )晃眼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吵闹张开—合拢黎明—黄昏仰—俯笔陡—平坦甜蜜—苦涩劳累—清闲四、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观察—观测鼓舞—鼓励纪念—怀念勤劳—勤奋五、多义词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②兴奋;振作。
热闹:①热闹的的景象。
②(景象)繁盛活跃。
完全:①全部;全然。
②齐全;不缺少什么。
六、用减一减的方法认字珠(珍珠)去王——朱桥(天桥)去木——乔停(停车)去亻——亭襟(衣襟)去衤——禁亿(亿万)去亻——乙谋(计谋)去讠——某障(保障)去阝——章诗(古诗)去讠——寺绿(绿色)去纟——录考点分析(题型分析)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问:这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呢?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课下孩子们尽情玩耍,招来许多小动物赶来看热闹的场面,可见,孩子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多么自由自在。
什么是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练习: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拟人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人教版三年级第一单元单元预习课【教学内容】多彩的童年【教学目标】1.会认1-3课 13个生字,会写1-3课36个生字;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单元导语导入法)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就像七彩的童话,我们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等等,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本,一起来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请大家自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及学习方法。
(一)明确单元预习目标。
本节课的预习目标是: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写好生字。
(二)自主预习。
自读要求:1.读整组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读准字音。
2.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二、认读检测,生字归类。
1.我会认1课:坝、傣、昌、昂、跤2课:钓、拢3课:陡、链、颤、攀、鲫、呵2.我会读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爬、峰、顶、似、苍、仰、咱、奋、辫、勇、居3.小组内合作交流。
解决存在困难的生字。
4.小组长检查每一名组员的认读情况。
5.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6.小组合作,将生字归类。
每组一张卡片,小组内合作,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
7.展示字卡。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拿出练字本。
2.浏览第一、二、三课要写的生字。
把生字按结构分类书写在练字纸上。
左右结构的字:坪、坝、招、蝶、孔、铜、粗、劲、绒、朝、钓、拢、峰上下结构的字:耍、装、些、苍、奋、勇、雀、舞、察等。
半包围结构的字:戴、尾、趣、居等。
3.书写前18个生字。
用钢笔书写,注意顿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4.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的字:戴、孔、假、雀、耍。
5.多音字:1.假.()2.好()3.发.()4.晃()5.朝()四、读文检测第1课第3、4自然段,第2课第2-4自然段。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本单元的生字词,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内容,去感受课文的更大魅力。
《多彩的学习生活》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多彩的学习生活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学习生活可以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教学内容:a.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b. 学习方法的丰富性:阅读、讨论、实践、思考等。
c. 学习资源的广泛性:书籍、网络、社会实践等。
3. 教学活动: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第二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a. 自主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b. 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等。
c. 自主学习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b. 教师示范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c.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第三章: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a. 合作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b. 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分配任务、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c. 合作学习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b. 教师示范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c.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探究学习方法的掌握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a. 探究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b. 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等。
c. 探究学习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一单元多彩的儿童生活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单元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水平,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
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个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设计理念: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要增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说明: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