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综合护理干预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迷走神经紊乱恢复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3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病情。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腹部手术;胃肠功能腹部手术为临床外科常见的手术,然而相关报道指出,由于麻醉、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可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排便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干扰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1]。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用于临床干预。
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情志护理等为中医常用的护理干预方式,在多种疾病的干预中取得较好的效果[2]。
本文将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观察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年龄23~75(42.06±9.68)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0例、胃次全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术15例、其他3例。
对照组年龄22~77(42.98±9.15)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8例、胃次全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16例、其他5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遵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抗感染、止血、止痛等,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应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及术后运动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孙亚超1,孟园2*,牛小霞2(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10085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40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
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对实施射频消融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稳定的精神支柱,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05.013文章编号:1006-7256(2012)05-0027-03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after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Sun Ya-chao,Meng Yuan,Niu Xiao-xia(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851,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fter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Methods:40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20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eneral nursing care.The SF-36short-form questionnaire on health statu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scores in each dimension of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to the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n make patients receive adequate material and stable spiritual support,so that their mental pressure can be eased and quality of life be improved.【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Primary liver cancer;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Quality of life2009年6月 2010年12月,我们对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项目学习《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处理策略新进展》答案:"房颤的发生机制的“四小假说”不包括()" "A""房颤常见的病因不包括()" "C""房颤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证实术后房颤发生机制不包括()" "C""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小时内复发者" "C" "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小时" "D""目前大切口房颤消融的主流术式是()" "A""迷宫Ⅲ手术的缺点不包括()" "B""下列关于心脏手术同期外科房颤消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房颤显示f波者,心房周期长度通常<()ms" "C""房颤的危害不包括()" "D""术后房颤的预防方法不包括()" "A""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术后房颤预防性策略是()" "B""和术后房颤有关的术前危险因素不包括()" "C""左心房内径扩大,大于()mm诱发AF的重要因素" "C""关于术后房颤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D""下列哪项不属于房颤的症状()" "B""对药物治疗不能纠正的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或意识丧失的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用()J电能进行电复律。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的效果分析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而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快速康复手术(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方式,其目的在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本文旨在通过对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这种护理方式对胃癌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一、快速康复手术的特点和方法快速康复手术(ERAS)是一种以最小侵袭为原则的手术方式,旨在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手术后患者尽快进行康复活动。
快速康复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方法:1. 术前准备:患者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营养支持、术前情绪疏导、术前康复锻炼等,以提前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2. 麻醉管理:采用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阻滞等局部麻醉方式,减轻全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3. 术中操作: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4. 术后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早期脱管、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活动。
二、实施快速康复对胃癌患者的影响1. 减轻术后并发症:实施快速康复手术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2. 促进术后康复:实施快速康复手术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3. 缩短住院时间:实施快速康复手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因术后住院导致的院内感染、心理压力等不良影响。
三、实施快速康复的难点和挑战1. 难以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快速康复手术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而有些患者和家属对这种新的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理解。
2.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实施快速康复手术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患者认知干预、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行为干预及出院护理与随访干预等全面护理干预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要点及影响房颤属于心内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出现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疾病影响患者也存在焦虑与抑郁等情况,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房颤的患者,我们采取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射频消融术治疗虽然取得较好效果,但手术存在并发症,且术中释放高频电流属于强大应激源,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治疗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
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良好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全面护理是给予患者较为全面的护理,从而提升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治疗的效果。
1、心理干预:房颤患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且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临床症状反复发作,且患者内心常伴有怀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手术费用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负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耐心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对其进行术前与术后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身体情况与心理状态等为患者制订负面心理干预计划,给予其心理支持,使患者手术前后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与进行康复。
2、饮食干预:手术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手术需要为其制定饮食干预,加强饮食指导,做好健康宣教,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及术后康复。
手术后,因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的解剖位置在食管附近,应做好患者的进食、饮水等生活护理,以防止心房食管瘘的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应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体内造影剂排泄,同时给予患者温凉清淡软食,饮食宜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吃多餐,易于消化。
同时加强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积极改善患者术后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3、患者认知干预:手术前及术后开展房颤与射频消融术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制作视频等,向患者与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射频消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易复发、疗效确切等优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与手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积极配合手术。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作者:张凡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
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2000年,Pappone等首创了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经过环肺静脉口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获得成功,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1]。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护理房颤分类的定义没有统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1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2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有成功的转复史;3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4年龄小于75岁;5 对于发作频率很小的阵发性房颤,或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需要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的房颤患者,目前暂不推荐采用导管射频消融。
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心绞痛得到控制后也是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的指征。
1 护理措施1.1 术前护理1.1.1 心理指导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药物治疗无法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时,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房颤最好的办法,要有信心,由于对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不了解,术前均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的存在[2]。
因此,根据评估情况和患者家属的文化层次,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因此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心理指导,详细介绍射频消融手术的大致过程,房颤治疗的新进展,介绍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房颤时心房失去收缩功能,血液易淤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脑栓塞和血栓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7倍,病死率增加1. 5-2. O倍,房颤对公共健康的挑战不容小觑。
心脏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房颤方面发展迅速,研究证实其节律控制的有效性显著优于药物。
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是将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送到左心房,经电极导管输入射频电流,对左心房内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环肺静脉口或心房内线形消融,通过热效应造成局部心肌组织变性、坏死,破坏折返途径或异位兴奋灶,达到根治或控制房颤的目的,是房颤主要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易复发、疗效确切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房颤的首选,并发症发生率为6%—6.5%, 包括心包积液、急性心脏压塞、急性左心力衰竭、出血、气胸、肺静脉狭窄等,如未及时发现进行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做好术中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血栓栓塞血栓栓塞是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以脑栓塞和肺栓塞常见。
据统计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可达0.5% ~2.8%[6]θ因此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和血气指标的变化,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注意肢体有无肿胀和疼痛,以便及早发现栓塞的发生。
术前充分抗凝,常规行食管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
术中鞘管内需高浓度肝素盐水留置,在更换电极导管时鞘管要严格冲洗。
术后24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处理。
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最重要、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0.17%o 多发生于放置冠状窦电极、房间隔穿刺及左心房内放电次数较多时,由于局部结构异常或导管操作不当导致冠状窦静脉撕裂,左心房或左心耳穿孔造成心包,填塞;术后4h内也是发生心包填塞的危险期。
中医药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之前,我院收治了一个患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已经接受了相应的手术治疗,但在吃饱之后就会胀胃和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的一个孩子。
虽然小女孩手术之后一直都是使用胃管进行肠胃引流减压,但是孩子还是处于痛苦的状态,没办法,家长又领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出现“胃轻瘫”的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肠道动力障碍,完全好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在治疗之后,家长就领着孩子回了家,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孩子的父母于心不忍,就到处打听,最终经过朋友介绍来到我院。
我院医生在对孩子进行详细的检查,在确定了病情之后,采取相应的中医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一天后,吃流食就没有呕吐了,第三天胃不胀了,肚子不疼了,之后就可以正常吃饭了,然后进行复诊,又吃了一段时间,就没有出现状况了,在这个治疗过程中,一共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花费半年的时间。
在我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很多人就会产生疑问了,这种医药治疗真的那么有效吗?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疑问呢?还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不知道中医药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吧。
要想知道中医药的优势,那么就要先了解一下围手术期术后出现的肠胃问题都有什么吧?1、胃肠功能问题是什么?主要有哪些病症?在病人接受肠胃手术治疗之后,病人在恢复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病人的肠胃功能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的时候,就是胃肠功能问题。
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被称为胃肠功能障碍,也叫围手术期间常见的并发症统称。
这些症状经常会出现在剖宫产手术和腹部以及腔镜手术之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并发症呢?主要是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麻药的作用和术中刺激以及疼痛应激反应,还有术后的创面渗液刺激和炎性反应等多个因素导致的,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不说,还会使得患者身心受到伤害。
我们都知道,在手术之后,恢复胃肠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如果病人的肠胃功能被压制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其运动降低,促使管腔内的积气和积液不断增多,最终导致肠胃扩张的问题,严重的人还会出现粘连性的肠梗阻,不利于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力下降,甚至是器官衰竭的问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房颤患者的康复路径改善《房颤患者的康复路径改善》一、项目背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心房不规则收缩,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其康复路径面临很多挑战,现有的康复方法和流程导致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或无法排出血栓,加大了治疗成本和社会医疗压力。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优化房颤患者的康复路径,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二、项目目标1. 优化房颤患者的康复路径,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分析房颤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病情特点,构建个性化康复路径,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康复过程,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2. 降低房颤患者的康复失败率:通过评估房颤患者的康复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避免康复失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3. 减少房颤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成本:通过改善康复路径,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为患者和社会节约资源。
三、项目内容与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房颤患者的临床数据、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找出患者康复路径存在的问题和病情风险因素。
2. 构建个性化康复路径:根据患者的数据分析结果及规范化指南,构建个性化的康复路径,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心理康复等环节,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康复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建立康复风险评估模型,对房颤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建立追踪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4. 康复效果评估与追踪:通过相关评估工具,对康复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追踪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康复跟踪服务。
四、项目预期成果与影响1. 提供房颤患者个性化的康复路径,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康复失败率,减少并发症风险。
2. 缩短房颤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为个人和社会节约资源。
3. 为房颤患者提供长期的康复跟踪服务,保障患者的长期康复效果。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4.01.017·论著·ERAS 干预措施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胡静 江赟 曹群 项丹项目来源: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第一批)项目(编号:202104j07020053)作者单位: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手术室 【摘要】 目的 观察ERAS 护理干预措施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行胆囊切除的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RAS 理念的护理措施。
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 )、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 )评估干预效果,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GSRS 量表评分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干预后GIQLI 量表评分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ERAS 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胃肠道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降低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胃肠功能;护理【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4)01-0075-05Effect of ERAS⁃based care on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olecystectomy HU Jing ,JIANG Yun ,CAO Qun ,et al.Operating Room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Anhui ,Anqing 2460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based care on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olecystectomy.Methods A total of 106patients who underwent cholecy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to May 2022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3patient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managed by conventional care ,and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additionally received ERAS⁃based care.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 (GSR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GIQLI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The time of first oral feeding ,time of first anal exhaust ,time of first bowel movement ,length of stay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GSRS and GIQLI scal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ll P <0.05).The time of first oral feeding ,time of first anal exhaust ,time of first bowel movement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ligh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lthou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detectable (P >0.05).Conclusion ERAS⁃based care can improve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symptoms ,increase 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and reduce length of st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olecystectomy.【Key words 】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holecystectomy ;perioperative perio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care 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检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以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检出率不断升高,而胆囊切除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已成为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1]。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的分析【摘要】目的:讨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的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房颤患者366例,均对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预防并发症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
对照组的满意率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P<0.05)。
结论:在使用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中使用预防并发症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术;并发症;护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会增加。
房颤是一种快速的心律失常,在发病后会出现心室收缩不规律,心悸等症状[1]。
在治疗中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疗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用预防并发症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
本文中选取我院治疗的房颤患者366例,均对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房颤患者366例,均对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91例,男性92例,平均年龄为53.9岁。
对照组患者有女性90例,男性93例,年龄的平均数为52.1岁。
1.2方法选取的两组患者均需要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华法林(口服服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抗凝。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在此不作赘述。
在实验组中使用预防并发症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患者使用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治疗可以溶解心房内形成的血栓,避免出现急性心包堵塞。
如果房颤患者没有血栓的风险,使用华法林治疗同时检测INR,在手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在射频消融手术中大多数操作在左心房进行,需要进行放电,并且手术时间较长,因此,在左心房出现血栓的概率较高。
在手术中持续进行抗凝治疗,指导手术结束。
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张琴;鞠红;张春霞;朱蕾【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05(019)005【摘要】[典型病例]患者,女,56岁。
因阵发性胸闷、心悸8年于2004年10月14日入院。
既往体健,ECG提示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旁路)。
入院次日行射频消融术(标测靶区以15W反复放电4次,共162秒),术中静注肝素5000U,术后平卧12h,口服阿司匹林,嘱尽早活动。
术后第5天患者诉腰痛,右下肢肿胀,呈渐进性加重,累至腹股沟处。
急做下肢静脉彩超:右侧骼总静脉见血流信号,骼外静脉血流信号消失,股静脉实变厚约1.48cm,大隐静脉自隐股瓣起始长约3.3cm范围见血栓回声,隐股瓣口实变增厚约1.19cm,印象:右骼外及股静脉、大隐静脉上段血栓形成。
凝血常规:PT12.5s,INR1.039,APTT29.1s,PAgT30%。
诊断: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页数】1页(P438)【作者】张琴;鞠红;张春霞;朱蕾【作者单位】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250031;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250031;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250031;山东省交通医院,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射频消融术后应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J], 成厚丕2.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J], 童丽娇;周晓娟;张理想;詹玲;王中华;方储馨3.非瓣膜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应用间歇性加压充气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J], 彭大艳; 肖永佳; 覃松柏; 杨华4.血栓弹力图参数联合D-二聚体对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作用 [J], 宋永财;卫永鲲;杨立峰;杨斌辉;于洋5.循证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症的影响 [J], 黄欢;李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P物质、5⁃羟色胺的影响宋鸿寅1,2王震华1*李艳2杨杨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1(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康复科2背景:脑卒中后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探讨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胃肠康复治疗(内脏筋膜手法+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血清P物质(SP)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上海市同仁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乳果糖治疗)和治疗组(胃肠康复治疗)。
评估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Wexner便秘评分量表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P、5⁃HT水平。
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无明显差异,SAS评分、SDS评分、GSRS评分、Wexner评分和PAC⁃Q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MoCA评分、BI评分、GSRS评分、Wexner评分和PAC⁃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组血清SP和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便秘症状,“内脏筋膜手法+中频电刺激”的胃肠康复治疗方法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当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卒中;便秘;胃肠康复治疗;生活质量;P物质;血清素Effect of 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Substance P and5⁃Hydroxytryptamine in Constipation Patients After Stroke SONG Hongyin1,2,WANG Zhenhua1,LI Yan2,YANG Yang2.1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Renji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127);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ongren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Correspondence to:WANG Zhenhua,Email:*******************Background:Post⁃stroke constipation is a commonly seen complication,which can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Therefore,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constipation.Aims: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visceral fascial manipulation plus middle⁃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on quality of life,substance P(SP)and5⁃hydroxytryptamine(5⁃HT)in constipation patients after stroke.Methods:Seventy constipation patients after stroke from Oct.2020to Oct.2011at Shanghai Tongren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lactulose treatment)and treatment group(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Barthel index(BI),self⁃rating anxiety/depression scale(SAS/SDS),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Wexner constipation scale,and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quality of life(PAC⁃QOL)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erum SP,5⁃HT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CA score was found in both two groups,and SAS score,SDS score,GSRS score,Wexner score and PAC⁃QOL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Repeated measures ANOVA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 score,SDS score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nd the decreases of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were more obvious in treatment group.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CA score,BI score,GSRS score,Wexner score and PAC⁃QOL score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Serum SP,5⁃HT level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In the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the 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visceral fascial manipulation plus middle⁃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ha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equivalent to drug therapy,and is worthy for promot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2.04.004*本文通信作者,Email:*******************Key words Stroke;Constipation;Gastrointestinal Rehabilitation;Quality of Life;Substance P;Serotonin脑卒中是由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会导致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突发性疾病[1]。
射频消融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全文)一、术前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2.术前检査是否正常:常规化验,特殊检查包括甲状腺全套,24小时动态心电图,TTE、TEE,其它检査:X线、B超、ECG等。
房扑房颤患者是否完善食道超声。
3.有无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禁忌症:血栓、出血性疾病。
二、术前干预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简要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并发症,消除顾虑。
2.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前需要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训练床上大小便,建立静脉通路,术前留置导尿。
3.术前暂停抗凝药物使用,如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通常术前三天停用华法林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若术前服用华法林,INR监测至合适范围。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三、术后评估1.了解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抗凝药物用量、术后效果等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神志、心电图变化3.穿剌部位情况:出血、疼痛等,足背动脉搏动4.药物疗效及副作用观察5.并发症观察:如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血栓与栓塞、气胸、心脏压塞等。
6.心理支持四、术后干预措施1.休息与活动:经股静脉穿刺者卧床休息6小时,无特殊后可室内缓慢活动。
经股动脉穿刺者,拔鞘后沙袋压迫止血6-8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24小时。
2.饮食:房扑房颤消融术后冷流质饮食1周,其他射频消融术后进食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
3.病情观察:术后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持续心电和血氧饱监测。
密切观察有无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急等症状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如:血管并发症。
血栓栓塞、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等。
4.伤口的护理(1)术后回病房时平移患者。
(2)按医嘱压迫术口、制动肢体。
(3)严密观察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4)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周围有无瘀斑或血肿,24小时内急性血肿可使用冰袋外敷,发现皮下血肿应给予标记,动态观察渗血有无扩大,必要时重新压迫止血,观察肢端血运及皮肤温度。
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1T03:11:28.035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7期作者:周乐薇[导读] 分析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
周乐薇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
方法:此次研究选择的对象是80例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笔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成参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参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电话随访,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实验组则给予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出血发生率、房颤复发率等都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降低疾病的复发概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房颤射频消融术;护理管理;有效性心房颤动(房颤)其实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而治疗该疾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但术后大多数患者因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服药依从性差,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延续护理能够将医院护理延伸到社区或者家庭,以便患者出院后仍旧感受到医院的护理指导。
本研究主要分析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了80例实施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组,一组为参照组,分入此组的患者有40例,男与女的性别分别有19例、21例,统计年龄值发现,最大值是79岁,最小值是38岁,平均年龄(61.52±3.24)岁。
另一组是实验组纳入40例患者,男与女的人数分别是20例、20例,统计年龄值发现,最大值是77岁,最小值是39岁,平均年龄(61.66±3.1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