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肝脏手术实施的难点与技术进步_陈孝平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4
消化外科 2003年第2卷第2期151-152Digestive Surgery,2003,2(2):151-152文章编号:1671-4555(2003)02-0151-02·文献综述·超声刀及水射刀在肝脏外科的应用张志伟 陈孝平 肝切除术中如何有效地减少出血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
有许多方法及手术器械是专为减少手术出血而设计的。
除常用的Pringle手法外,在离断肝实质时使用指捏法或钳夹法可避免损伤较大的血管而减少出血。
即使如此,上述方法仍不能完全满足肝外科发展的需要。
因而,外科医生除了不断地改进手术方法外,还应用了许多新的手术器械以减少切肝时的出血,如超声刀(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及水射刀(water-jet dissector)就是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二种肝实质分离器械。
1 超声刀在肝脏外科的应用 超声刀是由振动、灌注和吸引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空的钛管沿纵向振动,平均幅度为100μm,频率大约为23kHz。
在接触肝组织时,薄壁组织被捣碎,肝组织被分离,细胞碎片经灌注的盐水冲洗后再经中空钛管吸去。
同时,比较坚韧的结构如血管、胆管不易被振碎而保留下来。
临床应用时,首选用电刀切开肝包膜,然后用超声刀分离肝实质,逐渐由浅层向肝实质深部分离。
一般所遇见的细小血管可用电凝止血,2mm以上血管则需用钛夹或结扎止血。
遇到更大的血管时,宜先将输出功率调低,然后使刀头移动方向与血管方向平行,将血管周围的肝实质游离后,就能显露出该血管并很容易即可将血管结扎剪断。
1979年,美国的Hodgson[1]首先使用超声刀进行猪的肝脏切除,至1984年他已用超声刀在临床上行肝切除33例,平均手术失血量仅925ml,大大地减少了肝切除手术出血[2]。
在使用超声刀行肝切除时Fan ST[3]的经验是:输出功率的大小应根据肝脏的质地来调节,对正常肝脏,输出功率为40W较适宜,而硬化肝脏输出功率可调高至70 W,但不宜过高,否则,同样会造成大血管的损伤。
院士陈孝平:突破“生命禁区”的创新勇者文/本刊记者 陈文英到田间地头挖中草药,为百姓看病开药。
1970年6月的一个晚上,他突然收到通知,组织告知他有一个上大学的指标,要他连夜去县医院体检。
不成想,这一通知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当年8月,陈孝平接到了蚌埠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一名医学生。
然而直到1979年,他连一台真正的人体肝脏手术都没见过。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储存功能,储藏着大量的气、血、水。
更重要的是,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
这么大一个器官,处于人体腹腔中,在右侧横隔膜之下,胆囊前端,右肾脏前方,胃上方,方寸之间,被挤压成一个“V”字形,却承载着机体的很多重要功能。
然而,就是在这前后夹击的方寸之间,陈孝平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20世纪70年代,我国居民因为营养不良等因素,肝炎、肝硬化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在当时,肝脏外科更是以难度大、危险性高,被公认为手术“禁区”。
这激起了陈孝平的探索欲望和挑战激情。
年轻的他,选择了将肝脏外科作为主攻方向,并于1979年考取“跟着国外走,永远只能做老二。
”“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从医生涯的行动指导。
行医47年,施行和指导施行各种肝胆胰手术2万多例,带领团队打破五大肝脏手术“禁区”,在世界上首创三项以其名字命名的肝脏手术方式,成功攻克了肝脏手术中出血的难题……一项项创新成果无不彰显着陈孝平的果敢和严谨,也将他推上了国家创新争先奖的领奖台。
勇闯“禁区”,创新不止上世纪60年代,陈孝平的姑姑和舅舅就相继因外科疾病去世。
姑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当时心脏外科手术还开不了刀。
舅舅则因患有肠梗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
两位亲人的离世让年少的他深感痛苦和无助,也唤醒了他想成为一个医生的梦想。
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的体会
陈孝平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4(2)4
【摘要】肝切除治疗直径10cm以上的巨大肝癌38例.切除的标本湿重750~5000g.平均1050g。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1、2、3a生存率分别为63%、10.5%和5.3%.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效果是明显的.并对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的可行性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1页(P193)
【作者】陈孝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5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J], 曾三平;曾志峰
2.腹腔镜下肝脏离断、门静脉结扎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癌的效果 [J], 王锋
3.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治疗肝右叶巨大肝癌30例 [J], 张旭;刘清泉;徐崇松
4.逆行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J], 陈少珑;黎乐群
5.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癌54例 [J], 范仁根;单湘湘;查文章;蔡云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肝切除的几个技术问题
陈孝平;张志伟;裘法祖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01(004)003
【摘要】@@ 自1888年德国医生成功地施行首例肝切除以来,肝切除的手术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近20年来肝切除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但肝脏质脆、对缺血敏感、生理功能重要,且许多医生对肝脏内重要结构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书本.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肝切除术,有必要对肝切除术中某些重要的技术问题再加以讨论.
【总页数】2页(P129,132)
【作者】陈孝平;张志伟;裘法祖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湖北,武
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湖北,武
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湖北,武
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肝切除相关的几个问题 [J], 赖佳明;梁力建
2.涉及肝切除手术安全性的有关技术问题 [J], 姜洪池
3.有关肝切除术的几个问题 [J], 陈孝平
4.立磨系统生产镍渣微粉的几个工艺技术问题 [J], 黄敏荣; 殷素红; 梁坤跃; 马健; 李水生
5.有关肝切除术的几个问题 [J], 陈孝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年##月第!$卷第##期其他肝病肝脏吲哚菁绿荧光染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肝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傅修涛!张欣!黄傲!史颖弘!丁振斌!!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吲哚菁绿染色技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肝外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年#月/!"!#年#!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人%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加肝切除手术带教方法教学$实验组#&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增加吲哚菁绿荧光染色的肝脏手术理论与术中带教&两组均采用理论笔试与口试%了解对肝脏解剖知识获取的效果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医师对肝脏解剖结构有更深的印象和认识&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技术能够使外科医生更直观准确深入地理解肝脏解剖知识&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肝脏$手术教学744*%&)'%,/)/$#J 4*,")'%,/,-*%(#"%/$,&1)/%/#0"##/-*+,"#.&#/'.')%/%/0%/&*%/%&)*'#)&6%/0,-*%(#".+"0#"1%/.')/$)"$%Q #$'")%/%/0,-"#.%$#/'.:7,-L 0D ./%'()*+,-3%(7)*+)/%A ($M -340</34%5$*+'<230?-3@!52C .B D E 23D /1;-P 2B A L B 42B F .3HO B .3&C 6.3D .D -/3%'</34&<.3(/&C -D .6%:L H .373-P 2B &-D F %A <.34<.-!"""'!%#<-3.#/B B 2&C /3H -34.L D </B !5$*+'<230?-3%8E .-6!H -34@S <23?-3!S &0</&C -D .6@&<@I 3178.'")&'2!983#&'%(#!;'$(F 957$)#797A 99**9-7'*%$F 9G $(I '-&#($(9)G 99(*%J 'G 95-9(757#$($()79-A ($8J 9$(7A 9-%$($-#%79#-A $()'*G 95$I 9(75$(57#(I #G I $S 9I 7G #$($()'*%$F 9G 5J G )9G &,:#'6,$.!;A 9G 95$I 9(75N A 'G 9-9$F 9I 57#(I #G I $S 9I 7G #$($()$('J G I 9E #G 7"9(7*G '"K #(J #G &!"!#7'19-9"B 9G !"!#N 9G 9G #(I '"%&I $F $I 9I $(7'7N ')G 'J E 5,;A 9-'(7G '%)G 'J E '*#&G 95$I 9(75N #57#J )A 7B &7A 97G #I $7$'(#%79#-A 9G 509+E %#(#7$'(#(I 7A 9A 9E #79-7'"&5J G )$-#%7G #$($()$7A 99+E 9G $"9(7#%)G 'J E '*#&G 95$I 9(75N #5)$F 9(7A 97G #I $7$'(#%79#-A $()"97A 'I E %J 5$(I '-&#($(9)G 99(*%J 'G 95-9(757#$($()'*%$F 9G5J G )9G &7G #$($(),0'7A )G 'J E 57''R 7A 9'G 97$-#%N G $779(#(I 'G #%795757'-A 9-R 7A 99**9-7'*#-8J $G $()R ('N %9I )9'*%$F 9G #(#7'"&#(I 7A 9$G5#7$5*#-7$'(N $7A79#-A $()"97A 'I 5,;#.+*'.!D 95$I 9(75$(7A 99+E 9G $"9(7#%)G 'J E A #I#I 99E 9G $"E G 955$'(#(I J (I 9G 57#(I $()'*7A 9#(#7'"$-#%57G J -7J G 9'*7A 9%$F 9G ,<,/&*+.%,/!>(I '-&#($(9)G 99(*%J 'G 95-9(-957#$($()79-A ('%')&-#("#R 95J G )9'(5"'G 9$(7J $7$F 9%#--J G #79#(I $(6I 9E 7A J (I 9G 57#(I $()'*%$F 9G #(#7'"&,1=#15,"$.2!>(I '-&#($(9)G 99($?%J 'G 95-9(757#$($()$:$F 9G $H J G )$-#%7G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内管道系统极为复杂%由门静脉'肝动脉以及胆管组成的@%$55'(系统与肝左'肝中'肝右静脉组成的静脉系统相互交织成肝脏血管循环网及胆管系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叶分区法根据肝静脉系统及门脉系统的走形划分%是肝脏手术的解剖基石(!)&由于肝脏管道系统包裹于肝实质中且变异较为常见%其特殊的形态和解剖特点使得临床肝脏解剖教学成为带教难点(')&目前以吲哚菁绿为代表的术中实时荧光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肝外科手术%其在肝肿瘤边界界定(()'解剖性肝段切除(&)以及可视化肝内外胆管())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一'肝脏吲哚菁绿染色的教学设计吲哚菁绿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可被$&"#%#"("波长的外来光激发%发射约%("("波长的近红外光&这种红外光可被荧光显像系统接收%并在显像设备显示(()&吲哚菁绿经门静脉入肝后可快速被肝细胞摄取%在激发光的照射下显示荧光%随着其排泄入胆道%胆道可显影($)&其可以清晰直观地在术中显示肝肿瘤的界限'实时导航解剖性肝切除以及使肝内外胆管可视化%便于在手术中即时讲解演示%加深学员对肝脏解剖的理解(%)&因此%我们将肝+'!!#+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959/9E#7'%')&%2'F,!"!!%4'%,!$%2',##脏吲哚菁绿染色延伸至教学层面%以助住院医师的肝脏解剖培训&二'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对象为!"!#年#月/!"!#年#!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人%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加肝切除手术带教方法教学$实验组#&人%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增加肝脏吲哚菁绿染色的手术带教%主要教学思路如下!"一#肝肿瘤边界界定!术前!(#(%A%经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剂量!",!&")*R)#(+)%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第二或者第三助手%术中利用腹腔镜荧光成像系统%对肿瘤进行观察"图##%由主刀进行讲解如何确定最佳切缘%划定切除范围后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后切开标本%查看切缘及肿瘤内部荧光染色情况"图!#&图>!术前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术中可见肿瘤绿色荧光染色3!白光视野$0!荧光视野图A!切除的肝肿瘤标本"二#解剖性肝切除!目前我们术中利用吲哚菁绿染色导航进行解剖性肝切除一般采取负染法%即术中阻断预切除肝段相应的门静脉血流%通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吲哚菁绿",!&")(+)%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第二或者第三助手%利用腹腔镜荧光成像系统进行观察%可清晰显示预保留肝段&其可在肝实质内部产生一个肝段与肝段间不规则的荧光面"图'#%主刀在外科手术切除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讲解肝内解剖路径&学员可通过荧光显影范围有效区分相邻肝段并界定肝切除范围%以实现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肝切除的临床解剖教学&图B!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通过吲哚菁绿染色在肝实质内部产生肝叶之间的荧光面%实现精准的术中导航"三#可视化胆管!术前!(#(%A%经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剂量!",!&")*R)#(+)%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第二或者第三助手%术中利用腹腔镜荧光成像系统%可清晰显示肝门部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以及胆囊"图(%图&#%主刀可演示并讲解胆管走行及可能存在的变异%避免临床操作误伤&图C!术前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由于其通过胆汁排泄%术中可见胆囊荧光染色图D!术前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由于其通过胆汁排泄%术中可见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肝脏!"!!年##月第!$卷第##期三'提出问题并讨论实验组临床带教老师结合临床实际%通过查看患者腹部影像向住院医师回顾手术中所见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再次加深学员对肝脏解剖的理解%并在回顾结束后针对学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四'效果评价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住院医师进行理论笔试"满分%"分制#'口试"满分!"分制#以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满分#"分制#&五'统计学方法两组住院医师的笔试'口试成绩以及满意度数据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D检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笔试和口试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两组住院医师的笔试'口试得分及满意度比较"分%&9-&#组别例数笔试成绩口试成绩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D值!,+"',!"',%"%值",""$",""'",""#讨!!论肝脏解剖结构复杂'内部管道变异度高%其解剖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直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肝脏的分段分叶是基于肝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立体走行来划分%肝段与肝叶之间的界面并非平面%而是不规则的曲面%进而导致很多学员对肝脏解剖知识掌握不扎实%甚至在进入肝外科工作后仍然对肝脏解剖不是十分熟悉%而只能行肝脏局部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无法实施精准肝切除手术%这直接导致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肝脏手术教学方面%传统方式是跟着带教上台手术%边手术边教学%主刀针对所遇到的解剖结构进行讲解(#!)&但是由于手术不具有重复性%且肝脏手术种类较多%住院医师如果术前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带教手术台上的讲解容易一晃而过%学员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如何使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在有限的肝外科轮转期间能更好地理解肝脏的临床解剖以及肝肿瘤的精准切除是我们临床带教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以吲哚菁绿荧光显像为代表的荧光显像技术%为实现精准肝外科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吲哚菁绿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既能显示肝脏表面和深部的肿瘤又可以标注肝脏平面的肝叶肝段分界%持久提供肝断面的三维界限且不受出血及组织焦痂的影响(#&)&这项技术可以使年轻医师对术前规划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和术者的手术意图%让自己更好地进入到术者的角色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员通过吲哚菁绿染色能清晰观察到肿瘤的边界%并在肝切除的过程中感知切缘的大小与肿块边缘荧光强弱的相关性%加深对肝肿瘤切缘重要性的认知$又例如在左半肝或者右半肝的切除中%通过吲哚菁绿染色导航%可以精准地在肝内识别左右肝的分界面%实现精准的解剖性肝切除$此外%因吲哚菁绿经胆汁排泄%可清楚地显示一级及二级胆道的走行%帮助带教在肝手术中讲解如何准确识别胆道以避免误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方法上增加肝脏吲哚菁绿染色的手术带教可以大大加深住院医师对肝脏解剖结构的理解%并增加对肝外科教学的满意度&学员也认为肝脏吲哚菁绿染色能促进他们对肝脏外科解剖和手术知识的掌握%让枯燥冰冷的解剖学知识变得直观且易于记忆%激发学习主动性&但是这类手术教学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能独立开展肝脏术中吲哚菁绿导航的医院不多%无法在所有的教学医院中应用$'具有丰富的应用吲哚菁绿染色的肝脏外科医生较少%而我国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群体较大%因此其能直接参与并观摩的机会非常有限&为了尽可能推广此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来可能还需要通过录制手术视频以及书面形式尽可能为手术教学提供高质量素材%使得手术教学过程具有重复性&综上所述%将肝脏吲哚菁绿染色加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肝外科手术带教内容%将极大地促进住院医师对肝脏外科解剖和手术知识的掌握&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谢干%周海涛%郑四鸣,精准肝脏解剖的研究进展,现代实用医+&!!#+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959/9E#7'%')&%2'F,!"!!%4'%,!$%2',##学%!"!#%''"'#!(##6(#',(!)!宋天强,肝脏解剖分区及命名的历史演变与展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耿磊%邓俊芳%胡晨%等,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术教学和技能培训实践的探讨,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6 !(+%!)',(()!李成刚%赵之明%胡明根%等,吲哚菁绿在机器人肝脏?2/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6 #%,(&)!姚韩%王健东,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肝脏%!"!#%!)"###!#!$!6#!$&,())!杜金柱%高才植%高允海,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观察,中华肝胆外科杂志%!"!"%!)"%#!&+&6&++,($)!金法%胡朝%吴可人%等,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6#$#', (%)!谢国伟%吴泓,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打开Y肝脏四扇门Y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腹部外科%!"!"%''"'#!#%(6#%+, (+)!王潇宁%吴硕东%汪聪%等,:.术中经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最佳给药剂量的探讨,肝胆胰外科杂志%!"!!%'("##!(6+, (#")!姜子铭%杨帆%徐海峰%等,综合教学方法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医学研究杂志%!"!#%&""###!#&%6#)!,(##)!陈孝平%陈义发,熟悉肝脏解剖及合理选用控制出血技术以提高肝切除成功率,临床外科杂志%!"#"%#%"+#!&%!,(#!)!吴仲敏%李伯友%梁勇%等,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整合教学改革研究,局解手术学杂志%!"#&%""##!#")6#"$,(#')!石梦尧%黄歆%胡尊琪%等,临床解剖教学在普外科专培手术教学中的实施,中国继续医学教育%!"!#%#'"!'#!%"6%!,(#()!马晨辉%温军业%郭怀斌%等,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微创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进展,山东医药%!"!"%)""#+#!%&6%+,(#&)!张成武,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肝胆胰外科杂志%!"#+%'#"+#!&#'6&#)%&!#,(#))!刘永昌%赵殿堂%孙启峰%等,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和三维可视化腹腔镜精准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6&)(,"收稿日期!!"!!6"(6#!#"本文编辑!钱燕#上接第#!"!页(!)!张睿,糖皮质激素对胆红素血症合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学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6&)&, (')!刘师伟%梁静%唐飞%等,人工肝支持系统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天津医药%!"!#%(+"$#!$!'6$!), (()!L#(O Q%:$O/%C JM O%97#%,;A9G#E9J7$-E%#5"#9+-A#()9 F9G5J5I'J B%9E%#5"#"'%9-J%#G#B5'G E7$'(5&579"$(A9E#7$7$50 F$G J56$(*9-79I#-J796'(6-A G'($-%$F9G*#$%J G97G9#79I B& 9(79G-#F$G!#E G'5E9-7$F957J I&,K.%$(3E A9G%!"#$%'!")#!(&'6 ()#,(&)!李文庭%杨亮%何宏亮%等,药物性肝损伤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时机与指征,肝脏%!"!"%!&"$#!)$)6)$%,())!O(7'H0%3(I G S9W H=%;A'"#5K T%97#%,?9#7J G95'* #J7'$""J(9A9E#7$7$5$(E#7$9(75N$7A I G J)6$(I J-9I%$F9G$(W J G&, .%$(@#57G'9(79G'%/9E#7'%%!"#$%#&"##!#"'6##!,($)!于乐成%茅益民%陈成伟%等,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6!$(,(%)!.A#%#5#($2<%/#A$</%0'(R'F5R&/:%97#%,3.@ .%$($-#%@J$I9%$(9!7A9I$#)('5$5#(I"#(#)9"9(7'* $I$'5&(-G#7$-I G J)$(I J-9I%$F9G$(W J G&,3"K Z#57G'9(79G'%% !"#(%#"+"$#!+&"6+)),(+)!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6!), (#")!张杰%李璐%刘晖%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的药物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成功救治#例报告,临床肝胆病杂志%!"!"%')"(#!%$)6 %$%,(##)!贺娜%郑洋洋%齐云飞%等,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疗效及安全性,肝脏%!"#$%!!")#!&"+6 &#!,(#!)!许何明%张骏飞%董静%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实用医学杂志%!"!"%')"##!##&6 #!",(#')!3(#57#5$'JZ!%1')#(.0%=J-J R')%JZ%97#%,.'G7$-'579G'$I 7A9G#E&$"E G'F957A9'J7-'"9'*#J7'$""J(9A9E#7$7$56$(I J-9I #-J79%$F9G*#$%J G9,1$)957$'(%!"#%%+%"!#!#"(6###,(#()!.A9C P%:$M P%.A9(M%97#%,<%#5"#9+-A#()9-'"B$($() N$7A E%#5"#B$%$G J B$(#I5'G E7$'(9**9-7$F9%&G9"'F957'+$-5J B57#(-95#(I$"E G'F95%$F9G*J(-7$'(5'*A9E#7$-*#$%J G9 E#7$9(75,!J GD9FQ9I<A#G"#-'%H-$%!"#%%!!"(#!###%6##!&, (#&)!朱绍华%郭长存%刘志国%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肝脏%!"!"%!&"##!$%6%#,(#))!.A9(<%L#()O O%.A9(.%97#%,;A9$""J('%')$-#%G'%95$( #-J796'(6-A G'($-%$F9G*#$%J G9!3(J E I#79,/9E#7'B$%$#G& <#(-G9#71$5>(7%!"#+%#%"&#!("'6(##,(#$)!M A#'P%L J.H%?#()O%97#%,@%J-'-'G7$-'$I G9)J%#7952:D<' $(#-J796'(6-A G'($-A9E#7$7$50%$F9G*#$%J G9,>(7KQ9I H-$%!"#+% #)"'#!()#6()+,(#%)!黄春洋%单晶%廖慧钰%等,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6!##,(#+)!张育安%吴成云%陈波%等,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比较,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J':%L#()1%Z J O#()C<%97#%,D9-9(7#I F#(-95$(/04 G9#-7$F#7$'(G959#G-A,0$'"9ID95>(7%!"#%%!"#%"!#!#6+,"收稿日期!!"!#6#!6'"#"本文编辑!钱燕#+)!!#+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肝叶段切除治疗复杂型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讨(附119例报告)米自强;陈贵银;李正平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我院自1980.1—1994.10共收治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210例,其中119例属复杂型多部
位不同梯度的胆管狭窄和结石分布,采用肝叶段切除加合理的配套手术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米自强;陈贵银;李正平
【作者单位】解放军四十七医院;解放军四十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腹腔镜区域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附122例报告) [J], 尹新民;沈贤波;易为民;厉鸥;成伟;王方明;刘昌军;吴金术;李浩
2.纤维胆道镜在肝叶(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 [J], 戴文宇;张雷达
3.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浅析(附12例报告) [J], 游锡清
4.肝叶切除或肝切开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142例报告 [J], 樊献军;耿协强;周致益
5.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附30例报告) [J], 高乃荣;陈怀仁;王尔惠;杨德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挽救病人生命是激励我不懈创新的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陈孝平教授从医40多年,截至目前已完成近2万例肝胆胰疾病疑难手术。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陈孝平教授不断创新,提高了肝胆胰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安全性,在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使我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陈孝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医生要有娴熟的技术、聪明的头脑和对病人的关爱,虽然无法记住所有病人的姓名,但应该记得的是病人的病痛。
肝胆胰外科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但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激励我不懈创新的最大动力。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1982年,我国国内恢复博士研究生招生,当时全国只有7个外科专家能够招收博士生,陈孝平有幸成为裘法祖院士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是国内第一批本土外科学博士研究生。
裘法祖院士告诫年轻的陈孝平说,选课题一定要对病人有意义,不能赶时髦,要在临床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转化医学思想的内涵提出比美国早了10多年。
裘法祖院士“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教诲,为陈孝平40多年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取得领先世界的创新成果指明了方向。
陈孝平教授介绍说,我国最早在1977年开展肝移植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将病变的肝脏整体切除后植入一个新的供体肝脏,但其存在的问题是供肝严重不足,大约只可以满足1%的病人,而99%的需要换肝的病人没有肝脏来源,临床现实中需要创新解决这个问题。
陈孝平教授在临床上发现,很多中晚期的良性肝病病人,如Wilson病和糖原储积症,都是先天性肝脏单一代谢功能的缺陷,只要治好这一缺陷就无需切除肝脏。
理论上,辅助性肝移植应该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是,传统的辅助性肝移植是不切除原有的肝脏,再移植一个整体的肝脏到腹腔,这就带来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病人肝脏不切除,腹腔里没有空间放置新的供体肝脏;二是不利于建立可靠的血循环和通畅的胆道引流,影响新移植肝的长期存活,手术2个月失败率高达90%。
肝脏移植手术的技术进步与挑战肝脏移植手术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也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医学实践。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肝脏移植手术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那些因为肝脏疾病而濒临生命危险的患者。
但是,肝脏移植手术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不断地提高手术技术和完善手术流程。
第一,肝脏移植手术的技术进步。
肝脏移植手术是一种高度技术化、复杂的手术。
对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现在,随着科技进步,肝脏移植手术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一方面,在肝脏筛查和受体选择方面,医生们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如肝脏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扫描和肝功检测等,可以更加精确地筛选患者,并且提高了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另一方面,在肝脏移植手术操作上,医生们使用更加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技术,并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手术操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治疗效果。
第二,肝脏移植手术面临的挑战。
肝脏移植手术在技术上可能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肝脏移植手术需要供体与受体血型相同,因此,供体显得格外紧缺。
此外,仍有一些疾病或情况限制了肝脏移植手术的适用范围。
如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疾病或口腔疾病,以及年龄偏大或偏小的患者,都可能无法适用肝脏移植手术。
另一方面,肝脏移植后的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免疫抑制治疗,这些药物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关键的影响,容易导致许多免疫系统相关的问题。
因此,在肝脏移植治疗的操作或后续维护中,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医生需充分了解这些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肝脏移植手术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完善的手术流程和先进的手术技术上,这是医学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限制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及其后续维护的各种因素中,有些甚至难以克服,这也是当前阻碍肝脏移植手术发展的一些主要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治疗效果,医生和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强配合性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为肝脏移植治疗提供更为完善的技术支持。
院士述评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难点与争议陈孝平㊀张万广㊀㊀陈孝平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㊁肝脏外科中心主任ꎬ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ꎬ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ꎬ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ꎬ中国科学院院士ꎬ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兼任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席ꎬ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ꎬ亚太肝胆胰协会前任主席ꎬ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ꎬ亚太肝癌协会常委ꎬ美国外科学会HonoraryFellowshipꎬ美国外科学院Fellowshipꎬ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肝脏学组组长ꎬ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ꎻ国家973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ꎻ«FrontiersofMedicine»主编㊁«Langenbeck sArchivesofSurgery»等4种国外杂志副主编和编委ꎻ«腹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50多种国内杂志的主编和编委ꎮ先后获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㊁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㊁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10余项ꎻ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ꎻ主编全国高等学校第8版5年制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ꎻ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㊁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㊁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ꎬ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ꎬ2013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ꎮ㊀㊀ʌ摘要ɔ㊀随腹腔镜肝切除经验的积累和设备的改进ꎬ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指征与开放手术已基本相同ꎮ但由于肝癌肝切除本身就面临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等主要问题的争议ꎬ加上腹腔镜肝切除固有的较难控制出血㊁显露困难等问题ꎬ使腹腔镜这项技术应用在肝癌根治性切除中存在更多值得磋商的事项ꎮ本文就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㊁切除范围及困难部位的肝切除等问题做一述评ꎬ以期对上述问题引起重视ꎬ使腹腔镜肝切除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合理ꎮʌ关键词ɔ㊀癌ꎬ肝细胞ꎻ㊀腹腔镜检查ꎻ㊀肝切除术Controversiesanddifficultiesoflaparoscopicresectionoflivercancers㊀ChenXiaopingꎬZhangWanguang.HepaticSurgeryCenterꎬtheaffiliatedTongjiHospitalꎬTongjiMedicalCollegeꎬ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Hubei430030ꎬChinaFunding:KeyclinicalprojectofaffiliatedhospitalofMinistryofHealth(NO.439-512010)ꎻKeyspecial12th5 ̄year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SupportingProject(2012ZX10002016-004)Correspondingauthor:ChenXiaopingꎬEmail:chenxpchenxp@163.comʌAbstractɔ㊀Withrapidlyimprovementofsurgicalinstrumentationandaccumulationofsurgicalexperienceꎬindicationsoflaparoscopichepatectomyarebasicallythesameasthoseofopensurgery.Howeverꎬseveralproblemsremaincontroversialsuchassurgicalindicationsandtheextentofliverresectionꎬthereforelaparoscopichepatectomyismoredifficultthanothersurgeryꎬwhichrequiredbetterskillsofbleedingcontrolandsurgicalexposure.Thisarticlereviewedtheindicationsoflaparoscopichepatectomyꎬtheextentandthedifficultiesoftheresectionꎬwhichrequiredmoreattentionꎬinordertomakelaparoscopichepatectomymorereasonableinclinicalapplication.ʌKeywordsɔ㊀CarcinomaꎬHepatocellularꎻ㊀Laparoscopyꎻ㊀Hepatectomy㊀㊀自1991年美国Reich等率先报道腹腔镜下肝脏良性肿瘤切除术以来ꎬ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㊀㊀DOI:10.3877/cma.j.issn.1674 ̄3946.2018.05.001.㊀㊀基金项目:卫生部属医院临床重点项目(NO.439-512010)ꎬ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2X10002016-004)㊀㊀作者单位:430030武汉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㊀㊀通信作者:陈孝平ꎬEmail:chenxpchenxp@163.com疾病中的应用日渐广泛[1]ꎮ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也从良性疾病拓展到恶性肿瘤ꎬ切除范围亦由局部切除㊁肝段切除逐步扩大至半肝切除ꎬ甚至可以采用腹腔镜实施供肝的切取ꎮ在2008年美国Louisville和2014年日本Morioka来自全球的专家分别对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㊁手术难度及技术制定一系列的规范ꎮ但由于肝癌治疗的复杂性及肝切除手术困难性均高于其它肿瘤的治疗ꎬ因此腹腔镜肝切除尤其在肝癌的外科治疗方面仍有较多的争议[2 ̄4]ꎮ一㊁手术适应证在2008年Louisville第一届世界腹腔镜肝切除大会上ꎬ人们提出比较严格的手术适应证:(1)肿瘤标准:肿瘤<5cmꎬ与大的管状结构有一定的安全距离ꎬ不需要血管或者胆管的重建ꎻ(2)肝脏标准:非肝硬化或者代偿期肝硬化病人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ɤ1级ꎬ血小板ȡ80ˑ109/LꎬASA评分<3ꎮ因此ꎬ筛选适合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肝脏肿瘤患者ꎬ主要遵循两个标准: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ꎮ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ꎬ肿瘤必须位于安全的地带ꎬ即肿瘤必须与大的血管结构保持一定的距离ꎮ被广泛接受的肿瘤位于肝脏2㊁3㊁4b㊁5和6段是腹腔镜肝切除最好的适应证ꎮ随着近年来腹腔镜设备的改进以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ꎬ只要肿瘤位置允许术者在腹腔镜下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ꎬ肿瘤的大小已经不是限制腹腔镜肝切除的条件[2]ꎮ至2014年日本Morioka第二届世界腹腔镜肝切除大会除对活体肝移植供肝的切取具有争议外ꎬ对于肝细胞癌的腹腔镜肝切除已没有过多的限制了[3]ꎮ总体来说ꎬ腹腔镜肝切除适应证与开腹肝切除适应证几乎没有区别ꎬ只要做好全面的术前评估ꎬ包括肝功能㊁基础肝脏疾病㊁肝硬化㊁门静脉高压㊁残肝体积等ꎬ腹腔镜肝切除应该是不受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的限制ꎮ我们认为当并发肿瘤破裂时ꎬ建议辅以小切口ꎬ以便反复彻底的冲洗流入腹腔内的肿瘤细胞ꎮ尽管对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没有过多的限制ꎬ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ꎬ目前就肿瘤治疗的远期生存来讲ꎬ即便是在腹腔镜切除方面极具优势的结直肠癌手术中ꎬ其5年生存率也未明显提高[5 ̄6]ꎮ因此ꎬ基于我国大多数的医疗中心腹腔镜肝切除的水平还未能达到与开放手术水平相媲美的高度ꎬ我们应明确的一点是:追求腹腔镜肝切除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病人的生存率为前提ꎮ二㊁术中超声的使用开腹肝切除超声的使用最早由Makuuchi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应用于肝脏外科ꎮ我们也早在80年代开始利用术中超声指导下行肝段切除ꎮ由于腹腔镜下缺少术者手的触觉ꎬ术中借助超声高分辨率的图像ꎬ可以定位肿瘤的位置ꎬ肿瘤与主要管道的关系ꎮ还可发现术前未能发现的小的病灶ꎮ在我们研究的一组110例机器人手术病例中ꎬ由于腹腔镜下超声的使用ꎬ6%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需要改变ꎮ熟练掌握术中超声者ꎬ还可以利用超声行肝段门静脉亚甲蓝或吲哚箐绿染色ꎬ以指导解剖性肝切除ꎮ对目前的肝脏外科医生而言必须要熟练掌握术中超声ꎬ这可以替代术者的手感ꎮ三㊁术中出血的控制技术术中控制出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难点ꎮ随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积累ꎬ超过800ml的大出血已不常见ꎬ但小的出血时时发生ꎮ大出血可导致中转开腹㊁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加㊁影响肿瘤病人预后ꎬ严重者偶见气体栓塞ꎮ如何合理地控制血流是肝切除的重点ꎮ术中低中心静脉压是减少腹腔镜肝切除出血的关键因素ꎮ主要途径可由麻醉师通过限制液体入量及应用利尿剂㊁血管活性药物等手段达到低中心静脉压[5cmH2O(1cmH2O=0.098kPa)]ꎮ术者也可采用头高脚低位和阻断肝下下腔静脉ꎬ以降低中心静脉压[7 ̄8]ꎮ四㊁切除范围如同开放肝切除ꎬ解剖性肝切除尽管已被广泛接受ꎬ但仍存在争议ꎮ基于日本全国肝癌数据库的72744例病人统计结果ꎬ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在总体生存率方面二者无差别ꎬ但无瘤生存期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ꎮ此研究再按照肿瘤的大小进行分层分析ꎬ结果提示对于肿瘤直径2~5cm病人ꎬ解剖性肝切除可以提高此类病人总体生存期ꎬ而对于直径<2cm或>5cm的肿瘤ꎬ肝切除方式对病人的生存预后没有影响[9]ꎮ肝内胆管癌(ICC)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癌ꎮ研究显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ICC同样具有腹腔镜手术的相关优势ꎬ而且远期效果与开腹手术类似ꎮ研究还显示同样适合于较大或多发的ICC[10]ꎮ但相关文献报道数量有限ꎬ可能与ICC相对预后较差ꎬ技术复杂有时需要胆管及血管重建和淋巴结清扫受限有关ꎬ腹腔镜ICC切除占腹腔镜肝恶性肿瘤切除的比例不到7%[11]ꎮ因此ꎬ对外科医生的腹腔镜技术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除切除肿瘤外ꎬ我们还应该对肝门的淋巴结进行清扫ꎮ对于转移性肝癌ꎬ但也有研究显示肿瘤距切缘的距离大小并不影响肿瘤的复发和患者的生存率ꎬ多数研究均行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转移性肝癌ꎮ非解剖性肝切除的病人生存与解剖性相当ꎻ以前较多的文献报道1cm切缘可以足够达到肿瘤根治的要求ꎮ对于常见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ꎬ手术切缘ȡ1cm㊁<1cm和手术切缘阳性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5个月㊁42个月和30个月[12]ꎮ但最近报道对于K ̄Ras突变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解剖性肝切除效果优于局部切除ꎬ但需要多中心和大样本量的验证[13]ꎮ五㊁肝癌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肝切除是否受益我国肝癌多合并肝硬化ꎬ目前肝脏外科核心的问题是术前准确地评估肝脏的耐受情况ꎮ腹腔镜肝切除对腹壁损伤更小ꎬ形成的腹壁侧支循环得以保留ꎬ术后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更低ꎬ部分严重肝硬化(Child ̄B或C级)病人甚至能够耐受手术切除ꎮ对于肝硬化较重的病例ꎬ病人不能耐受大范围的肝切除ꎮ位于肝脏边缘的肿瘤可行局部肝切除ꎬ但需要保证足够的切缘ꎮ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的标准之一是肝脏切缘距肿瘤边界>1cmꎮ一项纳入7个临床试验1932例肝细胞癌病人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ꎬ肝脏切缘距肿瘤边界ȡ1cm的病人肝癌肝切除术后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㊁1㊁3㊁5年无瘤生存率均优于肝脏切缘距肿瘤边界<1cm的病人[14]ꎮ六㊁困难部位的腹腔镜肝切除肝中叶㊁右后叶㊁7段和8段肝脏由于位置深在ꎬ视野显露困难ꎬ或断肝切面大ꎬ术中难以寻找正确的切肝平面ꎬ并且与第一㊁二㊁三肝门关系密切ꎬ或手术操作空间狭小ꎬ术中出血难以控制ꎮ紧邻主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时ꎬ一旦破裂有空气栓塞风险ꎮ解剖性肝切除仍是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的最难点ꎮ解决的办法可有以下途径:1.在腹部常规Trocar布孔的基础上ꎬ加用1到2个第7肋间经胸Trocarꎬ以便于7段和8段肝脏实质的离断ꎬ及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的显露ꎮ2.结合术中超声ꎬ可以明确肿瘤与主要管道的毗邻关系ꎬ并能较好地标记肝静脉和7段及8段肝蒂的走形ꎬ可以快速就近找到其肝蒂ꎬ阻断后ꎬ可以根据缺血线进行肝切除ꎮ3.肝脏段与段之间的界限在肝实质中很难区分ꎬ即使我们进行亚甲蓝染色ꎬ有时也很难显示清楚ꎮ现在以吲哚箐绿为代表的荧光染色技术ꎬ则为我们很好地区分段与段之间的界限提供了简单的视觉区辨[15]ꎮ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技术ꎬ技术的使用一定要病人的好的预后作为第一目标ꎬ避免因为手术技术没用达到要求而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ꎮ术中如果不能达到开腹手术的要求ꎬ我们一定要设计好手术的防备措施ꎬ中转开腹ꎬ或创面采用微波固化或射频消融ꎬ以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ReichHꎬMcGlynnFꎬDeCaprioJꎬetal.Laparoscopicexcisionofbenignliverlesions[J].ObstetGynecolꎬ1991ꎬ78(5Pt2):956 ̄958.[2]BuellJFꎬCherquiDꎬGellerDAꎬetal.Theinternationalpositiononlaparoscopicliversurgery:TheLouisvilleStatementꎬ2008[J].AnnSurgꎬ2009ꎬ250(5):825 ̄830.[3]WakabayashiGꎬCherquiDꎬGellerDAꎬetal.Recommendationsforlaparoscopicliverresection:areportfromthesecondinterna ̄tionalconsensusconferenceheldinMorioka[J].AnnSurgꎬ2015ꎬ261(4):619 ̄629.[4]陈孝平ꎬ张万广.肝癌切除技术创新与发展[J/CD].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ꎬ2017ꎬ11(5):361 ̄363. [5]DiBꎬLiYꎬWeiKꎬetal.Laparoscopicversusopensurgeryforco ̄loncancer:ameta ̄analysisof5 ̄yearfollow ̄upoutcomes[J].SurgOncolꎬ2013ꎬ22(3):e39 ̄e43.[6]ZhangFWꎬZhouZYꎬWangHLꎬetal.Laparoscopicversusopensurgeryforrectalcance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AsianPacJCancerPrevꎬ2014ꎬ15(22):9985 ̄9996.[7]YonedaGꎬKatagiriSꎬYamamotoM.ReverseTrendelenburgposi ̄tionisasafertechniqueforloweringcentralvenouspressurewith ̄outdecreasingbloodpressurethanclampingoftheinferiorvenacavabelowtheliver[J].JHepatobiliaryPancreatSciꎬ2015ꎬ22(6):463 ̄466.[8]ZhangWꎬWangJꎬLiCꎬetal.InfrahepaticinferiorvenacavaclampingwithPringlemaneuversforlaparoscopicextracapsulare ̄nucleationofgiantliverhemangiomas[J].SurgEndoscꎬ2017ꎬ31(9):3628 ̄3636.[9]EguchiSꎬKanematsuTꎬAriiSꎬetal.Comparisonoftheout ̄comesbetweenananatomicalsubsegmentectomyandanon ̄ana ̄tomicalminorhepatectomyforsing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sbasedonaJapanesenationwidesurvey[J].Surgeryꎬ2008ꎬ143(4):469 ̄475.[10]WeiFꎬLuCꎬCaiLꎬetal.Canlaparoscopicliverresectionpro ̄videafavorableoptionforpatientswithlargeormultipleintrahe ̄paticcholangiocarcinomas?[J].SurgEndoscꎬ2017ꎬ31(9):3646 ̄3655.[11]NguyenKTꎬGamblinTCꎬGellerDA.Worldreviewoflaparoscop ̄icliverresection ̄2ꎬ804patients[J].AnnSurgꎬ2009ꎻ250(5):831 ̄841.[12]AbdallaEKꎬAdamRꎬBilchikAJꎬetal.Improvingresectabilityofhepaticcolorectalmetastases:expertconsensusstatement[J].AnnSurgOncolꎬ2006ꎬ13(10):1271 ̄1280.[13]MargonisGAꎬBuettnerSꎬAndreatosNꎬetal.AnatomicalResec ̄tionsImproveDisease ̄FreeSurvivalinPatientsWithKRAS ̄muta ̄ted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J].AnnSurgꎬ2017ꎬ266(4):641 ̄649.[14]ZhongFPꎬZhangYJꎬLiuYꎬetal.Prognosticimpactofsurgicalmarginin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Ameta ̄analysis[J].Medicineꎬ2017ꎬ96(37):e8043 ̄e8043.[15]TerasawaMꎬIshizawaTꎬMiseYꎬetal.Applicationsoffusion ̄fluorescenceimagingusingindocyaninegreeninlaparoscopichepa ̄tectomy[J].SurgEndoscꎬ2017ꎬ31(12):5111 ̄5118.(收稿日期:2018 ̄06 ̄01)㊀㊀陈孝平ꎬ张万广.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难点与争议[J/CD].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ꎬ2018ꎬ12(5):361 ̄363.。
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4月第15卷第10期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5No.10April 2018·封面报道·挽救病人生命是激励我不懈创新的动力———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潘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陈孝平教授从医40多年,截至目前已完成近2万例肝胆胰疾病疑难手术。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陈孝平教授不断创新,提高了肝胆胰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安全性,在肝胆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使我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陈孝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医生要有娴熟的技术、聪明的头脑和对病人的关爱,虽然无法记住所有病人的姓名,但应该记得的是病人的病痛。
肝胆胰外科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但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激励我不懈创新的最大动力。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1982年,我国国内恢复博士研究生招生,当时全国只有7个外科专家能够招收博士生,陈孝平有幸成为裘法祖院士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是国内第一批本土外科学博士研究生。
裘法祖院士告诫年轻的陈孝平说,选课题一定要对病人有意义,不能赶时髦,要在临床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转化医学思想的内涵提出比美国早了10多年。
裘法祖院士“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教诲,为陈孝平40多年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取得领先世界的创新成果指明了方向。
陈孝平教授介绍说,我国最早在1977年开展肝移植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将病变的肝脏整体切除后植入一个新的供体肝脏,但其存在的问题是供肝严重不足,大约只可以满足1%的病人,而99%的需要换肝的病人没有肝脏来源,临床现实中需要创新解决这个问题。
陈孝平教授在临床上发现,很多中晚期的良性肝病病人,如Wilson 病和糖原储积症,都是先天性肝脏单一代谢功能的缺陷,只要治好这一缺陷就无需切除肝脏。
肝脏移植手术的新进展及挑战肝脏移植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脏移植手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肝脏移植手术的新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新进展1. 器官捐献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器官捐献。
近年来,随着器官捐献宣传和意识的提高,有更多的器官可用于移植手术。
此外,亲属捐献、血缘外移植、脑死亡捐献等多种捐献方式的广泛应用也为肝脏移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移植技术肝脏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为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微创技术的应用,如腹腔镜辅助肝移植和单孔腹腔镜肝移植,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此外,重点器官保护、移植术前精确评估和术中操作技巧的改善,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
3. 免疫抑制肝脏移植手术后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患者排斥新的肝脏。
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发出更加精确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这使得患者在术后不仅存活率提高,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挑战1. 器官短缺尽管器官捐献意识提高,但仍然存在器官短缺的问题。
许多需要移植手术的患者需要在等待名单上等待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合适的肝脏。
因此,如何扩大器官供给,缩短等待时间成为迫切的问题。
2. 免疫抑制副作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患者患癌、感染等其他疾病的风险。
免疫抑制副作用的控制和管理成为一个长期的挑战,需要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
3. 移植后并发症肝脏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如血管狭窄、感染、排斥反应等。
这些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改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策略是面临的重要挑战。
结论肝脏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外科手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的器官捐献方式、改进的移植技术以及精确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都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以及乙肝复发的预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国外技术的交流, 我国肝移植理论与实践经验日趋成熟, 国内移植界同道越来越深刻认识到, 肝移植的研究关键不再仅仅集中在外科技术及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而主要着眼于如何提高长期生存率。
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第四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暨2008医学前沿论坛及肝移植会议的专家, 并精选部分内容呈献给广大读者。
对于原发性肝癌, 您是如何选择其治疗的适应证的?杨甲梅教授:肝癌的治疗重点还是大肝癌,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 效果也都不错, 但是大肝癌局部治疗就受到了限制, 如射频消融, 5cm以上的癌肿就很难破坏掉。
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当中, 疗效最肯定的还是手术切除, 所以大肝癌的治疗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单独应用一种治疗方法, 可能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
另外, 有些学者主张大肝癌应行肝移植术, 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合并有门静脉大血管癌栓的大肝癌, 我认为做肝移植是不合适的, 那样很快就会复发。
如果肝癌患者没有血管癌栓, 没有肝外转移且已经发生肝功能失代偿, 那么这种情况下去做肝移植, 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而对于非常明确已经发生转移的, 血管内已经形成癌栓的肝癌, 肝移植的疗效就不确定了。
所以对于一个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患者, 首先应该考虑进行肝癌切除手术, 这样可以提供一个病理诊断依据。
其次, 观察手术之后是否复发, 如果复发, 根据前面病理诊断来确定是直接进行肝移植, 补救性肝移植还是继续按照复发性肝癌进行手术切除。
如肝癌的包膜比较完整、切除也比较彻底, 那么这类肿瘤第二次复发的时候还可以争取再次切除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如果复发不能控制, 再进行补救性肝移植。
所以我们总的原则就是按需治疗,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目前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那么预防乙肝复发的关键是什么?卢宠茂教授: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乙肝的复发。
科创中国·人物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3年第10期9月28日,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官方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荣获2023年度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他是2023年度全球唯一获此殊荣者,也是目前中国大陆的唯一一位获奖者。
颁奖词中说,陈孝平毕生致力于肝胆胰外科领域,为全球肝胆胰外科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孝平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40余年,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他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技术;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吻合技术等。
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9月23日,第一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工程与材料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获颁第一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工程与材料科技奖。
丁文江长期致力于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方面研究,创制了世界上性能最优、质量最轻、最耐热的镁稀土合金,建立了中国自主的镁稀土合金技术标准体系,率先实现了镁合金从非承力结构件至主承力结构件应用的颠覆性跨越,为我国新一代“大国重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
当天,丁文江以“轻氢之镁,创新栽培”为题作“交大·睿远讲坛”主旨报告。
他讲述了带领团队将中国优势资源稀土与镁相结合来研制具有中国特色高性能镁合金的技术攻关过程,详细阐释了镁内禀功能特性拓展中的科学问题,介绍了镁氢材料应用于能源、医学、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分享了自己四十年来从事镁材料研究的感悟和体会。
近日,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在美国夏威夷公布2023年诺伯特·维纳奖(Norbert Wiener Award)获奖者,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秘书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高会军因对先进系统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作出的杰出贡献获此殊荣。
不断提高复杂肝切除术治疗水平
陈孝平;张志伟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13)6
【摘要】1888年德国医师Langenbuch首次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肝切除术,
时至今日,肝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
尤其是近二十余年以来,随着肝切除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日益完善,肝切除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5%的较低水平,甚至有连续110例肝切除0手术死亡率的报道。
但由于肝脏是一个很特殊的器官,除了解剖结构复杂、解剖结构变异较多外,它还像是一团充满血液的“海绵”,极易出血。
同时它的生理功能极其复杂,如受到不可逆损害,可遭致生命危险。
上述特点决定了作任何肝切除术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尤其是在施行一些复杂的肝切除时,即使是对于较有经验的肝脏外科医生,也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总页数】3页(P401-403)
【作者】陈孝平;张志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不断提高我国胃癌规范化治疗水平 [J], 季加孚
2.不断提高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的外科治疗水平 [J], 汪建平
3.不断提高我国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 [J], 张嘉庆; 王殊; 谢菲
4.不断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水平 [J], 李世拥
5.规范肺结核活动性的判断流程不断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J], 邓国防;路希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陈孝平;张万广
【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8(15)4
【总页数】3页(P231-233)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难点;对策
【作者】陈孝平;张万广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 [J], 叶胜龙
2.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及术后肝功能的影响观察[J], 陈铁军;李红伟
3.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微血管侵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KONG De-shuai;YUAN Jun-jian;CHEN Xiong-fei;ZHANG Lei;ZHAO Xiu-lei;LI Feng-shan;LIU Ru-hai
4.基于病例分析解读2017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介入栓塞联合外科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一例 [J], 陈曦;杨继金
5.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切入点与难点 [J], 钊梦媛;张国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张伊凡;陈义发;陈孝平
【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6)1
【摘要】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随后的20年里腹腔镜在普外科各种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肝脏解剖生理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器械的局限性,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一直被看作是风险极高的手术,故相对于其他腹腔镜手术,其发展相对缓慢。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以及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将腹腔镜用于肝切除术,特别是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已有较多的病例报道,虽然初步的临床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须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张伊凡;陈义发;陈孝平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射频凝血器断肝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J], 王海溥
2.三维腹腔镜和二维腹腔镜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J], 李少明;汤万荣;李薇;杨荣彬
3.3D虚拟手术规划在腹腔镜小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J], 罗来斌; 车河龙; 王克强; 林洪武; 江爱俊; 戴文鹏; 黄湖南; 刘国保
4.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J], 刘佳佳;臧莉;蒋琬
5.射频凝血器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崔虎啸;侯森;王耀东;王芳杰;张建松;时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技术与肝脏外科:现状及展望
陈孝平;张必翔
【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6)1
【摘要】严格说来,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是指非开腹状态下、由影像学技术(B超、CT、腹腔镜等)引导所进行的诊疗过程。
尽管微创技术如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置管引流、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瘤内酒精注射等应用于肝脏外科已有很多年,但真正改变肝脏外科治疗格局的,则是近10余年来随着影像学和物理工程技术的发展,冷冻、射频、微波、激光、电视腹腔镜等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
【总页数】2页(P3-4)
【作者】陈孝平;张必翔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武
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微创肝脏外科现状及展望 [J], 陈孝平;韦伟
2.下腰椎精准微创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J], 潘志敏;程细高;高贵程;程联智
3.肝脏外科微创治疗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J], 裘法祖
4.普通外科微创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J], 陈训如
5.肛肠微创技术高级论坛暨EPH治痔微创技术推广应用学习班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述评文章编号:1005-2208(2010)08-0629-04复杂肝脏手术实施的难点与技术进步陈孝平,何松青【摘要】肝脏外科的进展大大增加了各种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使复杂性肝切除得以安全地开展。
这些进步归功于术前CT对肿瘤血管及胆管的重建与评估、术中B超的应用等增加了对肝脏解剖的认识,采用更好的术中血流阻断技术以及旨在控制肝断面出血的新型断肝器械的应用。
术前门静脉栓塞可能增加正常肝脏的体积从而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术中麻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以及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安全有效。
手术、局部化疗以及局部消融治疗的联合应用扩大了手术切除的适应证。
对疾病分期的评估有效性以及新型腹腔镜断肝器械的有效应用开拓了腹腔镜在肝脏外科领域的应用。
随着技术与设备的进步,腹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将在复杂肝切除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脏血流阻断;断肝器械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CRecent advances and difficulties in techniques of the complex and extended liver resection CHEN Xiao-ping, HE Song-qing.Hepatic Surgery Center,To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30,ChinaAbstract Advances in liver surgery have increased the safety of all types of liver resections and have made complex and extended hepatectomy performed successfully with low operative mortality.The progresses achieved are attributable to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hepatic anatomy using computer-aid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umor zones,vascular and biliary anatomy,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and other new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 better method of vascular clamping,vascular reconstruction and better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 to achieve more precise liver transection with a good haemostasis on the cut surface.Preoperative manipulation of the liver volume with hypertrophy of the future liver remnant(portal vein embolization)has made complex and extended hepatectomies feasible.Control bleeding during hepatic resection using low CVP anesthesia with selective vascular inflow and outflow control before parenchymal transection is a safe,reliable and effective plex combinations of surgery,chemotherapy and local ablation are used in advanced disease,extended the limits of resectability for liver tumors.Hepatic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gaining popularity due to the useful for staging purpose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new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for liver transection.Advances in laparoscopic 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and telerobotic surgery will undoubtedly expand the use of the techniques and become the next frontier in hepatic complex resectional surgery.Keywords hepatectomy;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liver transaction instrument迄今为止,肝切除术仍然是治疗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最主要方法[1]。
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加深、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术中血流阻断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断肝器械的应用,肝切除术适应证有很大的扩展,手术无禁区,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
需要正视的是:肝脏作为全身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任何肝切除术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施行复杂性的肝切除术。
如何定义复杂肝脏手术,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我们初步建议将下述情况列入复杂肝切除术的范畴[2]:(1)肿瘤巨大(直径>10cm)需行右半肝切除;或行左或右三叶肝切除术;(2)肝4、5、8段联合切除术;(3)肿瘤侵犯第一、二肝门或下腔静脉时施行的肝切除术;(4)肝癌合并胆道或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的肝切除术;(5)特殊部位的肝切除术,如肝1、8段切除术。
其原因在于:(1)肿瘤体积巨大或位置特殊,术中显露困难,手术操作难度加大;(2)肿瘤紧邻或已侵犯肝脏主要的脉管结构;(3)肿瘤挤压致使正常肝脏结构的位置变化,或肝脏脉管系统结构本身的变异。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实施肝脏手术就有可能导致重要血管或胆管的损伤,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或术后肝功能衰竭。
术前门静脉栓塞可使栓塞后的切除叶萎缩,而使其他叶代偿增生,从而保证了剩余正常肝的体积,不仅增加复杂性肝切除的手术机会,也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
对于晚期不能切除的肿瘤,经局部化疗、消融治疗,可以使部分肿瘤缩小,从而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4-5]。
总体来说,如何精确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湖北武汉430030通讯作者:陈孝平,E-mail:chenxp@评估肝脏手术的切除范围,采用有效的肝脏血流控制方法,合理利用断肝器械和材料,对于提高复杂肝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1复杂肝脏手术术前及术中影像学评估的重要性肝脏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较多的解剖结构变异。
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对掌握相关解剖十分重要。
尤其对于复杂肝脏手术,术前CT、MRI影像资料和术中B超的实时导航以及必要时的术中造影非常关键。
Kazuhiro等通过术前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及计算机模拟三维容量分析,重建肝静脉系统的3D影像,并估算出各分支静脉的流出容积,根据这些参数精准地确定了切除的范围和需要保留的静脉分支,从而避免了由于剩余肝充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
文献[6]报道,运用作者自主研发的虚拟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软件Liv1.0对142例行复杂肝切除手术的肝肿瘤病人进行虚拟肝脏手术规划,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减小手术损伤、增加了执行复杂肝切除的手术机会。
Torzilli等[7]认为,B超引导的肝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剩余肝体积,可以避免门静脉栓塞的施行。
术中B超探头直接置于肝脏表面,可更清晰地了解到肝脏肿瘤及管道走行情况。
Torzilli等[8]还提出借助术中超声,通过双手压迫肝脏,可以灵活地准确定位各段及亚段的解剖区域,以期达到解剖性肝切除。
我们认为,对于复杂肝脏手术,术中B超探查应特别留意位于第一、二肝门区肿瘤或巨大肿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及血管受侵犯的程度,以便再次确认或重新调整手术切除路径,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Gotoh等[9]利用一种新型吲哚青绿荧光显像技术,施行了十余例肝癌切除术,该技术的特点在于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肿瘤与正常组织间的边界,同时可以发现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术中超声所遗漏的小病灶,并且可以为肝切除提供实时导航。
2复杂肝切除术中的血流阻断技术肝脏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血管体系,实施复杂肝脏手术的难点就在于血流阻断技术的选择,以达到对出血量的有效控制。
对于控制出血方法的选择,阻断腹主动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或静脉-静脉分流下的简化全肝血流阻断,因手术过程复杂且费时,且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已少有应用。
目前常温下肝血流阻断仍以Pringle法阻断为首选。
Pringle法阻断主要用于未累及肝静脉主干和(或)肝腔静脉结合部的病变的肝较小或较大的肝切除术,一般认为持续阻断的安全时限是30min,有肝硬化者不>15min[10]。
而对位于肝静脉主干和(或)肝腔静脉结合部的病变、有发生逆流性出血或空气栓塞的病人宜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或改良的全肝血流阻断技术[10]。
我们曾报道一种改良的全肝血流阻断技术[11],即术中仅阻断第一肝门和肝下下腔静脉,这样既控制了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的出血,也可减少肝静脉系统的出血。
这种方法简化了手术步骤,但部分病人会出现肝静脉反流性出血,这时应同时阻断肝上下腔静脉。
术中无论是Pringle法阻断还是改良的全肝血流阻断,在手术过程中都会导致健侧余肝缺血,再灌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脏局部和全身反应,因此,位于边缘部分病变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肝病者可考虑采用半肝或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
文献[12]报告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行连续246例大范围或复杂肝切除,其研究表明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安全、有效,对下腔静脉附件但未侵犯下腔静脉的肿瘤仍然适用。
规则肝切除,可考虑采用处理肝门部病侧入肝血流的方法。
预先处理病侧肝血管分支控制出血的方法,是在断离肝实质前,先结扎或结扎并切断病侧肝的血管支,以达到减少断离肝实质过程中肝断面出血的目的。
其方法有两种,即解剖肝门法和不解剖肝门法。
1952年Lortat⁃Jacof 和Rofert首先报道了右半肝切除时,通过解剖肝门的方法,预先结扎、切断相应的血管及胆管以控制断离肝实质过程中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