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考研复试使用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3
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专业初试)入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2、掌握分析化学中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局限性,正确处理分析数据与信息,并具有选择分析化学方法、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的公式应用及应用条件,概念要明确,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二、考试内容及复习范围无机、分析化学部分1.物质结构简介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
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
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7)熟悉和掌握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离子键和离子晶体,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滴定分析概述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
3)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了解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概念及计算。
4)掌握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G检验法)。
了解显著性检验方法(F检验法、t检验法)。
苏州大学化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考试大纲: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20 综合化学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各50%)④806 综合化学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各50%)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笔试)2、综合(面试)参考书目:备考建议:考研建议有机化学:1、首先,看一看真题的选择题,推断题,可以对比出选择题每年经常考什么(一般考亲电活性,亲核活性,SN2反应速率,哪些具有芳香性,哪些具有手性,酸性碱性最大的是哪个,那个结构稳定等),(推断题一般考①已知化学位移值,有几个H,几个峰,然后推断结构,也就是光谱那章②推断糖的结构)2、看李景宁的书,看完一章,就做课后习题,不会做没关系,可以对着答案做,然后做完以后再回忆一遍。
(注意:苯,醇,醛酮,羧酸,含氮化合物是比较重要的哦,要重点看,最好在把邢其毅书上的这几章也看一遍)3、看完第一遍以后,要把所有涉及到机理的知识挑出来,主要在醇,醛酮,羧酸,N那几章。
一般包括①-OH得H+变成-OH2,脱去水,就形成C+离子,这就具有了亲电性,就可以由一些亲核试剂进攻C+离子了。
②弄懂=O 接受H+,是要怎么变③ -CHn 失去H 就变成C-离子了主要把涉及到这三种的都找出来,弄懂就可以4.接下来,可以坐一坐题库,练习一下。
然后就可以可以边做真题,边再把书看一遍了。
真题大概八月份做,时间充足点。
三四天一套,要保证全部弄懂。
然后真题大概做到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建议做真题时,不要直接写上去,写到空白纸上,方便下次再做。
做透,做熟,做烂。
5.真题边做边总结,把选择题的考点总结下来背会。
就差不多了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上册考的计算题多,基本每章一道,下册的计算题主要是色谱那章,萃取率,还有电化学那里,重点看看。
2.自己安排一下哪天看分析,哪天看仪分,分析重点看,课后习题一定要做,很多原题的,第一阶段主要做课后题。
3.仪分的话,书上其实内容太多,可以大致过一下,可以看仪分习题库,每章的选择题都很多,可以无聊的时候多刷一刷,记一记,有个印象,对以后做题有帮助,主要看真题里的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因为那是仪分的常考点。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 课程试卷 ( 第13卷 ) 共 7页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一、命名下列有机化合物:1、2、3、C HCC HCC H 3C H 3C H2C lC lB rB rB r4、5、6、CH OOHCH 3CH=N 一OH OO7、8、9、C H 3C H C H C H 3C H 3O C H 3OOOCOOHCOOHHO H HC l(R/S) 10、11、12、N+N C Cl lCH C CH 3NH 2OCH 3COC H 3C H 313、14、 15、OOH 3C(CH 3)3CCOCHCH3CH 2CH 2CH 3OOHOCH 3OHOHCH 2OH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半胱氨酸、半胱氨酸2、D-果糖(开链式)果糖(开链式)3、1,4-二氧六环二氧六环4、 2-甲基吡咯甲基吡咯5、胍、胍6、氯化苯铵、氯化苯铵7、苯甲酰苯胺、苯甲酰苯胺 8、 R –氯溴碘甲烷–氯溴碘甲烷 9、Z-1-苯基丙烯苯基丙烯10、α-溴代丙酮溴代丙酮 11、草酸氢乙酯、草酸氢乙酯 12、 2-丁烯-1-醇13、丙甘肽、丙甘肽 14、油脂通式、油脂通式 13、对氨基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三、选择题:1、化合物a.CH 3CHO b.CH 3COCH 3 c.C 6H 5COCH 3 d.C 6H 5COC 6H 5 与HCN 的反应活性顺序为:( A )A.a>b>c>d B.b>a>c>d C.c>a>b>d D.b>a>d>c E.d>b>a>c 2、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B ) A.苯酚苯酚 B.间甲苯酚间甲苯酚 C. 间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 D. 2,4—二硝基苯酚—二硝基苯酚 E. 2,4,6—三硝基苯酚—三硝基苯酚3、最容易发生脱羧反应的是(C )A. C OOHB. C OOHOH C. C OOH OD. C OOHOE. C OOHO H4、能与I 2/NaOH 发生碘仿反应,并能与NaHSO 3加成的化合物为:( B ) A. CH 3CH 2CHO B. CH 3CH 2COCH 3 C. CH 3CH 2OH D. (CH 3)2CHOH E. CH 3COOCH 3 5、可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可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 B ) A.康尼查罗反应康尼查罗反应 B.羟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C.碘仿反应碘仿反应 D.克莱门森反应克莱门森反应 E.缩醛的生成缩醛的生成6、具有变旋光现象的化合物是(、具有变旋光现象的化合物是( A ) A.果糖果糖 B.蔗糖蔗糖 C.淀粉淀粉 D.糖原糖原 E.多糖多糖7、下列化合物既有顺反异构,又有对映异构的是(、下列化合物既有顺反异构,又有对映异构的是( B )A. C HC H 2C H 3B. C H 3C H C H C H C H 3C lC. C H2C H 3D. C H 2C H C H C H 3C H 3E. C H 2C H C H C H 3C l8、有芳香性的化合物是(、有芳香性的化合物是( C )A. NHNB. OC. ND. OE. 9、下列含氮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下列含氮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B ) A.乙醇胺乙醇胺 B.乙胺乙胺 C.乙酰胺乙酰胺 D.六氯吡啶六氯吡啶 E.苯胺苯胺10、重氮盐与苯胺的偶联反应属于(、重氮盐与苯胺的偶联反应属于( B ) A.亲核取代亲核取代 B.亲电取代亲电取代 C.游离基反应游离基反应 D.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E.亲核加成亲核加成11、能与苯磺酰氯反应,所得产物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酸的是(、能与苯磺酰氯反应,所得产物既不溶于碱也不溶于酸的是( A ) A. N-乙基苯胺乙基苯胺乙基苯胺 B.乙胺乙胺 C.三甲胺三甲胺 D.二甲基正丁胺二甲基正丁胺 E.甲胺甲胺12、有一等电点为9的蛋白质溶于pH=7的纯水中,将使该水溶液的pH 值(值( E ) A.小于7 B.大于7 C.小于9 D.大于9 E.大于7且小于9 13、某羟基酸依次与HBr ,Na 2CO 3和KCN 反应,再经水解,得到的水解产物加热后生成甲基丙酸。
有机化学考研题库用什么书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选择
合适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的
有机化学考研题库书籍。
1. 《有机化学》(第三版):作者为邢其毅,是很多考研学生的首选
教材。
书中内容详尽,覆盖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反应。
2. 《有机化学习题精选与解析》:这本书通常包含大量的习题和详细
的解析,适合用于练习和巩固知识点。
3. 《有机化学考研辅导与全真试题解析》:这本书针对考研的特点,
提供了历年考研真题的解析和模拟题,有助于考生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
4. 《有机化学考研指导与全真试题集》:作者通常会根据考研大纲,
精选历年考研真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掌握考试重点。
5.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这本书适合初学者和中级学者,内容由浅入深,习题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6. 《有机化学考研一本通》:这本书集合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重
点难点解析以及历年真题,是考研复习的综合性资料。
7.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这本书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
内容贴近考研实际,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
在选择考研题库书籍时,需要考虑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复习进度。
同时,
结合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此外,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考研辅导班,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最后,不要忽视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这有助于拓宽思路,加深理解。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在考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考研大纲.doc1.烷烃(1)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法(2)烷烃的构型和烷烃的构象(3)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烷烃卤代反应历程2.单烯烃(1)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3)诱导效应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3.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和二烯烃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共轭效应,速率控制和平衡控制4.脂环烃(1)脂环烃的命名(2)环烷烃的性质和结构(3)环己烷的构象5.对映异构(1)物质的旋光性(2)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含一个和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4)构型的R、S命名规则(5)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6)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7)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6.芳烃(1)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2)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芳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7.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2)红外光谱(3)核磁共振谱(4)质谱8.卤代烃(1)卤代烃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2)一卤代烷、一卤代烯烃、一卤代芳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9.醇、酚、醚(1)醇酚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光谱性质(2)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3)消除反应机理10.醛和酮(1)醛、酮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2)醛、酮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3)醛、酮的化学性质和制备(4)亲核加成反应历程(5)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11.羧酸(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制备(4)羟基酸和羰基酸的化学性质(5)酸碱理论12.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和光谱性质(2)酰卤、酸酐、羧酸酯、酰胺的化学性质及制备(3)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4)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5)有机合成路线13.含氮有机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胺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性质(4)分子重排机理14.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1)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硫醇、硫酚、硫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3)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4)磺酸酯和磺酰胺的性质(5)含磷有机化合物命名和化学性质15.元素有机化合物(1)有机锂化合物的结构、化学性质(2)有机硼在合成中的应用16.周环反应(1)电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规则(2)环加成反应规则(3)迁移反应(4)周环反应的理论17.杂环化合物(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物理性质、光谱特征、化学性质和制备(3)吲哚、吡啶和喹啉的性质(4)Skraup合成法18.糖类化合物(1)单糖的构型和反应19.蛋白质和核酸(1)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性质20.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异戊二烯规律和萜的分类《仪器分析》部分一、光学分析法(一)光学分析法导论1、电磁辐射的基本特征,电磁辐射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以下为全国所有招收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不包括中科院),对其考试科目进行分类,分为要考:物化和无机、物化和分析、物化和综合化学、有机和无机、有机和物化、有机和分析、有机和综合化学、综合化学Ⅰ和综合化学Ⅱ,以及其他等。
注意:1、“985”代表“985”工程大学,“211”代表“211”工程大学郑重声明:本文几乎全部信息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要考数学的学校:1、大连理工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含有机实验)}2、南京理工大学{211、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有机或①高等数学②分析或①高等数学②无机}3、江苏工业学院{考试科目:①理学数学②有机或①综合化学②有机}4、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或①有机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5、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无机或①高等数学②物化或①生物化学②无机或①生物化学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或①分析②无机或①分析②物化}要考物化和分析的学校: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仪器分析}2、东北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3、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4、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5、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6、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要考物化和无机的学校:1、厦门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基础化学}2、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大学化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4、南京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5、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6、华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7、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8、云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注意:由于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把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归为无机化学!!!要考物化和综合化学的学校:1、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含结构化学)②无机和分析}2、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及分析}3、安徽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4、西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大学(无机和化学分析)}5、宁夏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有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6、河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和有机}7、浙江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8、烟台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化学综合(分析、无机、有机)}9、黑龙江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无机、有机、分析)}注意:《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参考书。
胺的性质实验注意事项
一、与亚硝酸的反应
1、本组实验每个都要用到亚硝酸钠溶液,故采用统一配制方式:2gNaNO2+10mLH2O,大试管中溶解,冰水浴中冷却备用。
2、反应完成后亚硝酸钠溶液等均要及时处理,倒入废液缸,实验中注意各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
3、重氮盐制备的关键:一是控温(用冰水浴),二是酸量控制(过多对下步偶联反应不利,过少会使重氮盐易分解,也会使未反应的芳胺与重氮盐发生自偶合)。
具体操作如下:(1)苯胺+酸+水→苯胺盐酸盐,冰水浴冷却备用;
(2)苯胺盐酸盐中慢慢加3-4滴亚硝酸钠溶液,搅匀,再加1滴亚硝酸钠溶液,搅拌一分钟,即可使KI-淀粉试纸变蓝(过量的亚硝酸将KI氧化成碘是淀粉显蓝色),这样得到的酸度较合适。
(3)制备得到的重氮盐必须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备用,涉及重氮盐的实验完成后立即将剩余的重氮盐分解处理,废液倒入废液缸,不可久置。
二、兴斯堡反应
过程中需要“振摇下在水浴上温热”,这一步注意温热要完全,直至酰氯的特殊气味消失,使酰氯完全水解。
若水解不彻底,酰氯与N,N-二甲基苯胺混溶,但若进入下步用盐酸酸化时,N,N-二甲基苯胺可溶于盐酸,酰氯将仍以油状物存在,会产生误导。
其余实验均按讲义进行,现象亦较明显,在此略过。
苯甲酸的重结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式滤纸折叠的方法。
[教学重点] 重结晶提纯法原理,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抽滤、热滤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纯度与收率如何保证。
[教学方法] 比较法,陈述法,讲演法。
[教学过程][讲述]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大家掌握用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熟悉抽滤和热滤等操作技术。
[提问] 【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演示] 【实验装置图】[讲述] 【实验步骤】在250 mL的锥形瓶中,放入2 g粗苯甲酸,加入适量水(15 mL)1-2和1-2粒沸石。
加热至沸,并不时搅拌,以加速溶解。
若在沸腾状态下,未完全溶解,可每次加入3-5 mL水,加热搅拌至溶解。
但特别注意粗品中是否有不溶杂质,以免溶剂过多。
待溶解完成后,再多加20%的水。
移去热源,稍冷后加入少量活性炭3,继续加热沸腾5-10 min。
在加热溶解苯甲酸的同时,准备好热水漏斗与折叠滤纸4,将上述脱色后的热溶液尽快倒入热水漏斗,滤入100 mL 烧杯中。
每次滤液不可太满,也不可等滤液完全滤完再倒入。
为保持溶液温度,应将未过滤部分继续用小火加热5。
滤毕,将盛有滤液的烧杯盖上表面皿,放置自然冷却后,再放入冷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析出。
如希望得到较大晶体颗粒,可将滤液重新加热溶解,再在室温冷却结晶。
抽滤6-7,用空心塞挤压晶体直至无水滴下,以尽量除尽母液。
停止抽滤,加少量水到漏斗中,使晶体润湿(用玻璃棒或刮刀松动),然后重新抽干。
重复1-2次,最后将抽干晶体转移至表面皿,自然晾干或红外烘干[6],称重,计算回收率。
[讲述] 【注释】[1] 溶剂的筛选:1. 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
2. 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易溶于热溶剂中,而在冷溶剂中几乎不溶。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概论2007公共管理基础理论2007(A卷),2007(B卷)公共部门管理(行政管理)2007(A卷)公共部门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理论)2007管理学(行政管理专业)2000,2001,2002,2003(A卷),2003(B卷),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专业)2004(A卷)行政法学与管理学原理2006管理学与行政法学2005行政管理学1998,2000,2001,2002,2003(A卷),2003(B卷),2004(B卷),2005,2006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专业)2000——2004行政管理学2003年复试试卷(含行政法学、政治学原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育学2000——20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05——2006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200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2马克思主义哲学1999——2000西方哲学史1999——2000,2002,2004——2006现代西方哲学2006西方现代美学与哲学2005中国哲学原著解读2006伦理学原理1999——2000辩证唯物主义原理1999——2000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999——2000政治学原理1998,2000,2004——2007西方政治思想史1998,2000,2004,2006中西政治思想史2007思想政治教育学2004,2006——2007邓小平理论2000法学院专业基础课(法学各专业)2007(A卷),2007(B卷)基础课(法学)2000——2001基础课(国际法专业)2002基础课(国际法专业)(含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2004——2005基础课(诉讼法学专业)(含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2003——2006基础课二(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2006(A卷)专业课(国际法学专业)2007(A卷),2007(B卷)专业课B(法律史专业)2007(A卷),2007(B卷)专业课C(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7(A卷),2007(B卷)专业课D(刑法学专业)2007(A卷)专业课E(民商法学专业)2007(A卷)中国法律史2006(A卷)西方法律思想史2006(B卷)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2006(A卷)经济法学专业(经济法学)2007(A卷),2007(B卷)中国刑法学2002国际法学与国际私法学2005(B卷),2006(B卷)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2000——2002法理学1999——2002,2004——2006国际经济法学2000——2002民法学2000——2002,2004——2006民商法学2002民事诉讼法学2002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2003——2006法理学与经济犯罪学2004——2006(A卷)刑法总论与刑法分则2004——2006(A卷)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2005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2006(A卷)法理学与宪法学2006(A卷)中国刑事诉讼法2002宪法学2000——2002行政法学2000,2002综合卷(法学、法学理论专业)1999——2001综合卷(理论法学)2002综合卷(行政法专业)2002综合课(民事诉讼法专业)2002法学综合(国经方向)2002综合法学2000,2002体育学院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07(A卷),2007(B卷)运动生理学2002——2005人体生理学2005运动训练学2002,2004——2005运动解剖学2005体育概论2003——2005体育社会学2005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0——2005教学论2000——2001中外教育史2000——2005高等教育2000——2001教育心理学2000——2002,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5教育心理学(含发展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05——2006心理学研究方法2007(A卷),2008(A卷)普通心理学(含实验心理学)2000——2007心理统计与测量2003——2004心理统计2002管理心理学2000——2002公共管理基础理论2007(A卷),2007(B卷)教育经济学2005教育管理学2000——2002,2005文学院文学基础综合2007(A卷),2007(B卷),2008(A卷)评论写作(1)(美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专业)2007(A卷),2008(A卷)评论写作(戏剧戏曲专业)2004评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3评论写作(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0,2002评论写作(2)(新闻学、传播学专业)2007(A卷),2007(B卷)评论写作(3)(文艺学专业)2002评论写作(5)(新闻学、传播学专业)1999——2002新闻传播基础2007(B卷)新闻传播理论2004——2006新闻学基础1999——2006大众传播理论1999——2006古代汉语2001——2008现代汉语2002——2008语言学概论2002,2005(复试)中外文学与比较文学综合考试2005中外文学综合知识200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0,2003——2004,2006中国现代文学史2002文学理论2003——2006文学概论2002中国古代文学2001——2006中国文论2003——2006中国文学史2002外国文学史2002——2006文艺理论2000,2002,2003比较文学原理2002——2006美学原理2004——2005中西美学史2004——2005,2007戏剧理论基础2005,2007中国戏剧2005中国戏剧(古典戏曲或现代戏剧)2006中国现代戏剧史2004语文教学论2004——2005教学论2000——200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0——2005社会学院社会学原理2002——2005,2006(A卷),2007(A卷),2007(B卷)社会研究方法2002——2005,2006(A卷),2007(A卷),2007(B卷)社会调查方法2002中国历史文选2004——2005中国通史2004历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卷)2007公共管理基础理论2007(A卷),2007(B卷)公共部门管理(社会保障学)2007(A卷),2007(B卷)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2007管理学原理A(社会保障专业)2004(A卷),2004(B卷),2005(A卷),2006(B卷)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专业)2004(A卷),2004(B卷),2005(A卷),2006(A卷)信息检索2007(A卷),2007(B卷)信息资源管理2007(A卷),2007(B卷)档案管理学2004——2005档案学原理2004——2005外国语学院二外法语2001——2002,2004——2008二外日语2000,2002——2008二外俄语2005——2006基础英语1997,1999——2008(1997有答案)翻译与写作1997,2003——2008(1997有答案)英汉双语翻译1999——2002英文写作1999——2002英美文学1997(1997有答案)英语语言学1997(1997有答案)二外英语2005——2007基础俄语2004——2007现代俄语2004——2005综合俄语2006——2007日语写作与翻译2008日语翻译与写作2007综合日语2007——200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0——2005数学科学学院高等代数2000——2002,2004——2007数学分析2000——2002,2004——2007(2004——2005有答案)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2003(A卷),2003(B卷)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育学2000——200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2003——200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999——2002信号与线性系统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2007(其中2005试卷共3页,缺P3)高等数学2003——2007普通物理2004——20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育学2000——2005信息光学工程、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2003——200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999——2002信号与线性系统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2007(其中2005试卷共3页,缺P3)普通物理2004——2007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2007(A卷)有机化学1999,2001,2003,2004,2005(第1种,代码为456),2005(第2种,代码为360),2006有机化学(1)2001——2002化学原理2007(A卷)化学(2)2004——2005化学(3)2003——2006化学四(含无机、分析)2005分析化学2003分析化学(含定量分析、仪器分析)2005无机化学(1)2001——2002无机化学2003——2005物理化学2000——2002,2004——2005高分子化学1999,2003——20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育学2000——20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3——2007数据结构与编译原理2005操作系统原理1998——2002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1998——2002数据库2003年复试电子信息学院半导体物理与集成电路设计原理2006——2007半导体物理2004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2003——200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999——2002信号与线性系统1997——2002自动控制原理2004——2007(其中2005试卷共3页,缺P3)机电工程学院理论力学2000——2001,2004——2007自动控制原理2004——2007(其中2005试卷共3页,缺P3)电子技术基础2007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结构与性能(含高分子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两者任选一门考)2007 专业课程考试(高分子物理或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2005纺织材料学1999,2004——2007纺织工艺学1999服装材料学2004——2005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学1999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2007(A卷)化学原理2007(A卷)有机化学1999,2001,2003,2004,2005(第1种,代码为456),2005(第2种,代码为360),2006有机化学(1)2001——2002高分子化学1999,2003——2005化学(2)2004——2005化学(3)2003——2006化学四(含无机、分析)2005自动控制原理2004——2007(其中2005试卷共3页,缺P3)商学院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2004——2006管理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7(A卷),2007(B卷)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专业)2002——200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2007(A卷),2007(B卷)经济学原理2004——2005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2002经济学A2002世界经济1998(B卷),1999(A卷),1999(B卷),2000 世界经济理论2003——2005国际经济合作1999——2000财政学2002——2005金融学联考2002——2007(2002——2005有答案)会计学(含财务管理)2002——2005区域经济学2005企业管理专业复试试题2003艺术学院绘画基础(色彩画)2007绘画基础(美术学专业)2003——2006(设计系)色彩2003——2005艺术史2007设计艺术史2005美术史2003——2005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病理学1994——2005流行病学2005儿科学2002妇产科学2001内科学2002生理B2002生理学2003——2008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药理学2002药学综合2002,2007肿瘤学2002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细胞生物学2004——2007遗传学2005动物生理学2007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0——2005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病理学1994——2005预防综合2007流行病学2005儿科学2002妇产科学2001内科学2002生理B2002生理学2003——2008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药理学2002药学综合2002,2007肿瘤学2002普通物理2004——2007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系病理学1994——2005流行病学2005儿科学2002妇产科学2001内科学2002生理B2002生理学2003——2008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药理学2002药学综合2002,2007肿瘤学2002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病理学1994——2005流行病学2005儿科学2002妇产科学2001内科学2002生理B2002生理学2003——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药理学2002药学综合2002,2007肿瘤学2002药学院药学综合2002,2007药理学2002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化学(2)2004——2005化学(3)2003——2006化学四(含无机、分析)2005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2007(A卷)化学原理2007(A卷)有机化学1999,2001,2003,2004,2005(第1种,代码为456),2005(第2种,代码为360),2006有机化学(1)2001——2002城市科学学院生物化学2008生物化学(生)2003——2007生物化学B 2001——2002,2004——2005。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糖、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糖、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单糖和双糖、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掌握鉴别氨基酸、蛋白质的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 区别单糖和双糖、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氨基酸、蛋白质。
[教学方法] 讲演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引言] 【实验目的】本次的实验内容是糖、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通过实验,要掌握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单糖和双糖、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掌握鉴别氨基酸、蛋白质的实验方法。
[讲述] 糖的性质实验一:Molish试验—α-萘酚试验出糖[1]在试管中加入1 mL5%葡萄糖,滴入2滴10% α-萘酚和95%乙醇溶液,将试管倾斜45o,沿管壁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观察现象?若无颜色,可在水浴中加热,再观察。
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
[讲述] 糖的性质实验二:间苯二酚试验[2]在试管中加入间苯二酚2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 mL,混匀,沸水浴中加热1-2 min,观察颜色有何变化?加热20min后,再观察,并解释。
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讲述] 糖的性质实验三:Fehling试剂、Tollen试剂检出还原糖(1)与Fehling试剂反应:Fehling试剂A和B各3 mL,混匀后等分6份分别置于6支试管中,标名号码。
加热至沸,分别滴入试样0.5 mL,观察并比较结果。
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2)与Tollen试剂反应:取6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5 mLTollen试剂,分别加入试样,在60-80 o C热水浴中加热,观察并比较结果,解释为什么?试样:5%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液。
[讲述] 糖的性质实验四:糖脎的生成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苯肼试剂,分别加入5%葡萄糖和乳糖,沸水浴中加热,观查晶体形成及所需时间[3]。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七年制有机实验思考题答案有机实验思考题解析实验一熔点的测定(P56-60)思考题P.60 (1),(2),(3)题。
(1)如何验证两种熔点相近的物质是否为同一种物质?答: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
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
(2)熔点毛细管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答:不可以。
(3)测溶点时,如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①溶点管太厚②溶点管不干净③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④样品研得不细⑤样品装得不紧密⑥加热太快⑦样品装得太多⑧读数太慢答:①溶点管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②溶点管不干净,能产生4-10℃的误差。
③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④样品研得不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⑤样品装得不紧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⑥加热太快,熔点偏高。
⑦样品装得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⑧读数太慢,熔点偏高。
实验二蒸馏和沸点的测定(P78-81)思考题P.81(1),(2),(3)题。
(1)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偏高和偏低,馏出液的速度太慢或太快,对沸点的读数有何影响?答:沸点的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2)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答: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必须选择无明火操作的热浴;尾气通入下水道,收集瓶放在水浴或冰水浴中。
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可在收集瓶中预先加入干燥剂。
(3)蒸馏时为什么要加沸石,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未加入沸石,应该怎样处理?答:蒸馏过程中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出瓶外,这种不正常的沸腾称为“暴沸”。
为了防止在蒸馏过程中的“暴沸”现象,常加入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以引入汽化中心,产生平稳沸腾。
当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时,千万不能匆忙加入沸石,会引起猛烈的暴沸,液体易冲出瓶口。
苏⼤有机题库有机化学习题(上册)校名:苏州⼤学系名:化学化⼯学院适⽤专业:化学,应⽤化学,化⼯,环境化学⼀、命名或写结构式1. 2.3C HH C CH CH 3C 2H 5C 2H 53. 4.HC 2H 5Br5. 6.H3CH2CHCHCH2CH3CH(CH 3)2CH(CH 3)2OCH 3OCH 37. 8.CH 39. 10.OH11. 12OHNO 2 CH 3H 3C13. 14CH 3H 3CH CH 3ClC 2H 515. 16.No 2No 217. 18.CH 319. 20.NH 2OHOHNO 2O 2NNO 221. 22.COCH 3OCH 3CHO23. 24.OCH 3OCH 3Cl25. 26. OH 3CBr27. 28.CHOO 2NHBr C 2H 5CH 32H 5H29. 30.COCH 2CH 3OH CHO31. 联苯32.. ⽯碳酸33.. 顺-1-甲基-4-叔丁基环⼰烷的稳定构象 34.. 15-冠-5 35. 对硝基苯甲醇 36. ⼄烯酮37.1,1,2,2-四溴⼄烷的最稳定的构象式(⽤Newman 式表达).38. 2-硝基-3,5-⼆溴甲苯 39. TNT40. 对羟基苯甲醛 41. 18-冠-642. 顺式-1-甲基-4-叔丁基环⼰烷43. 内消旋2,3-⼆氯丁烷的优势的最稳定构象式 44. 4,4’-⼆羟基⼆苯酮 45.18-冠-646.写出4-叔丁基环⼰醇的稳定构象47.三苯甲烷48. 顺式⼗氢萘最稳定的构象式49. 写出(R)-4-甲基-2-⼰烯酸的Fischer 投影式 50.苦味酸⼆、选择题1.区别丙烯、丙炔、环丙烷时鉴别丙炔最好的办法是采⽤:() A. Br 2,CCl 4 B. KMnO 4, H + C. 臭氧化 D. Cu 2Cl 2, NH 3溶液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性的是()3.烯键上加成常常是反式加成,但是下列加成中哪⼀种是顺式的:()A. Br 2 / CCl 4B. ( 1 )浓H 2SO 4, (2)H 2OC. H 2 / PtD. Cl 2 / OH –4.下列化合物与NaI-丙酮溶液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rBrADOA B C5.下列碳正离⼦最稳定的是()A B CD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性的是()7.威廉森反应是合成哪⼀类化合物的⽅法() A 酮 B 卤代烃 C 混合醚 D 简单醚8.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 B CDOHOHNO 2NO 2O 229.下列化合物发⽣S N 1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BCDBrBrBrBr10. 下列碳正离⼦中最稳定的是()11.下列化合物在OH ¯中⽔解速度最⼤的是()A B C D H 3C C CH 3CH 3+++A B C D A B DC CH 2H 3C C HCH 3C 2H 5++++12. 下列化合物中有芳⾹性的是()13.下列⾃由基最稳定的为()A,B,C,D,CH3CH2CCH2CH3CH 3CH3CCH3CH 3CH3CH2CHCH3CH314.下列化合物中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速度最快的是()15.下列碳正离⼦最稳定的是()16.格⽒试剂主要⽤来直接合成哪⼀类化合物() A 酮 B 卤代烃 C 醇 D 混合醚17.PhCH=CHCH3与Cl2在⼤量⽔存在时的主要产物为()PhCl Cl CH 3H HPhCl OH CH 3H HPhOHClCH 3H HHC CHCH 3ClA,B,C,D,18.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性的为()BrBrBrBrABCD A B C DBr Br Br BrA BC D ++++A B C DA,B,C,D,HO 2CHO 2CNO2NO2O 2NHO 2CCO2HNO2O 2NHO 2CNO2NO2HO 2CHO 2CCO2HNO2A,1>2>3>4; B,2>1>4>3; C,2>4>1>3; D,3>4>1>219.下列化合物不能发⽣付-克烷基化反应的为()20.按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排列下列化合物:()a. 丙醛b. 丙酮c. 苯甲醛d. 苯⼄酮A. a>b>c>dB. b>c>a>dC. c>b>d>aD. a>c>b>dA,B,C,D,C 2H 5ClNO 2三、完成下列反应,如有⽴体化学问题请注明(10分) 1.BH 3)2222,2.2BrNaI ,CH 3COCH 33.HC CH 3CH2CH 3+NBS ROOR4.+Mg, Et 2OH5.(CH 3)3C-Cl + Mg Et 2O D 2O 6.H SO 1607.H 2ClClNaCN8.C CCH 2CH 3+H 2OHgSO 4H 2SO 49,9.OH 3CHO 2CPPA10.H 2Ni11.32,Zn,H 2O12.+HBrROOR13. + C 6 H 5 3P CHCH 2 CH 314.H 2NO 2+C2H5C(CH3)3KMnO4 H+16.17.COH3COH3H+18.SO8019.H NNH,NaOHHOCH2CH2OCH2CH2OH20.2ClNaI, CH COCH21.+C22.+Br2HClZnCl +HCHO+24.NaOH25.2CCl 426.2ClNaOH+27.H 2OHCHOH CH 2CH 2OHHIO 428.+cH 3OCl329.OCHO_30.Br 231.Brt-BuONa t-BuOH3HNO32433.3C2H5OC2H5H3O+34.+35.+C2H5BrAlCl3四、(⼀)完成下列转变1.2.3.CCH3BrHBr4.H3C COCH3H3CH3C5.HC CHHC2H5CH2CH2OH6.7.8.CHO+(⼆).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由丙烯为原料合成1,2,3-三溴丙烷 2. 由⼄炔为主要原料合成顺-2-丁烯 3. 由丙烯为原料合成1-戊醇5.由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2-硝基-4-叔丁基苯甲酸6.由⼄炔为主要原料合成反-2-⼰烯7. 由苯,⼄炔为原料合成苯基异丙基醚 8. 由环⼰酮合成OHC(CH 2)4CHO 9.由环戊酮为原料合成五、机理题1.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H 3C CH 3+ Cl 2△or hv2.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Br 2+Br 24.OH+5.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分步的反应机理。
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全国有机化学考研学校排名及所需考的专业课以下为全国所有招收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不包括中科院),对其考试科目进行分类,分为要考:物化和无机、物化和分析、物化和综合化学、有机和无机、有机和物化、有机和分析、有机和综合化学、综合化学Ⅰ和综合化学Ⅱ,以及其他等。
注意:1、“985”代表“985”工程大学,“211”代表“211”工程大学郑重声明:本文几乎全部信息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要考数学的学校:1、大连理工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含有机实验)}2、南京理工大学{211、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有机或①高等数学②分析或①高等数学②无机}3、江苏工业学院{考试科目:①理学数学②有机或①综合化学②有机}4、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数学二②有机或①有机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5、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无机或①高等数学②物化或①生物化学②无机或①生物化学②物化或①有机②无机或①分析②无机或①分析②物化}要考物化和分析的学校:1、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仪器分析}2、东北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3、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4、河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5、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6、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分析}要考物化和无机的学校:1、厦门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基础化学}2、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大学化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4、南京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5、南昌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6、华南师范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7、中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8、云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注意:由于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把基础化学和大学化学归为无机化学!!!要考物化和综合化学的学校:1、复旦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含结构化学)②无机和分析}2、华中科技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及分析}3、安徽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4、西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大学(无机和化学分析)}5、宁夏大学{211、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有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6、河南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无机和有机}7、浙江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普通化学(有机、分析、仪器分析)}8、烟台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化学综合(分析、无机、有机)}9、黑龙江大学{考试科目:①物化②综合化学(无机、有机、分析)}注意:《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为参考书。
有机化学习题(下册)校名:苏州大学 系名:化学化工学院 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环境化学一、命名或写结构式1. 2.COOCH 3N CH 3H 3C3. 4.H COOH OH CH 3H C 2H 5COOH 5. 6.HS COOHCOOHOCH 37. 8.OCHONOH9. 10.NCO HOO NHCH 311. 12COOHNO 2COOH13. 14N HCOOHH CH 3C 2H 515. 16.N HCOOH BrCOOH COOH17. 18.CH 2CHCOOHNH 2SCOOH19. 20.NH 2OHOHNO 2O 2NNO 221. 22.OCOOHH 2N SO 2NHCOCH 323. 24.NHCH 3SCH 3CH 3I -25.26. 3H 3CN 2+Br -27. 28. SCH 3COOCH 3O 2N29. 30.N+H 3C3CH 3I_OHCO 2H31. NBS32.. DMF33.. DMSO34.. 对甲苯磺酰氯35. 碘化三甲基锍4.碳酰氯(光气)36. 9-BBN37. 对氨基苯磺酰胺38. 2-硝基-3,5-二溴苯甲酸39. 水杨酸40. 对羟基苯甲酸41. 邻苯二甲酸酐42. 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胺43. α-萘乙酸44. 重氮甲烷45. β- D-吡喃葡萄糖的哈武斯式46. β-吲哚乙酸47.α - D-吡喃果糖的哈武斯式48. 糠醛49. (2R,3S)-酒石酸50.THF二、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大的是()A B CHN2.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A.CH3CH2COOHB. ClCH2COOHC.Cl2CHCOOHD. Cl3CCOOH3. 下列化合物活性最强的是()A. RCOORB. RCONR2C. RCOClD. (RCO)2O–4. 对氨基苯磺酸熔点高达228℃,是由于该分子:()A 对称性好B 形成氢键C 分子量大D 生成内盐5.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 )N N HA.B.C. D.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2COOHNO 2COOHNO 2B.C.7. 涤纶的单体是: ( ) A 乙二醇,对苯二甲酸 B 丙三醇醇,对苯二甲酸 C 乙二醇,邻苯二甲酸 D 乙二胺,对苯二甲酸8. 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 A. 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羧酸所组成的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