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玉皇庙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四教五学二评”式教学设计课题 1.长城和运河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我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PPT教学流程教法学法一、明确目标1.激情导入: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2.生齐读课题,有感情的读课题,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3.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读完后解决了哪些问题?4.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揭题设疑。
2.齐读课题,交流质疑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
4.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二、点拨指导活动一:自主学习,多元选择1.自读课文2—3遍,画出生字,标自然段序号,用“—”画出优美句子,然后查、写、记。
活动一:自主学习,多元选择1.自读课文2—3遍,画出生字,标自然段序号,用“—”画出优美句子,然后查、写、记。
2.小组内合作找出近反义词、多音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将本课生字写在横线上)2.小组内合作找出近反义词、多音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近义词:(2)多音字:三、精讲释疑活动二: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小组内给生字注音,之间互读、互考、纠正生字发音。
2.小组之间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小组之间比赛字词部分的学习情况。
活动二: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请小组之间互读、互考、纠正生字发音。
2.请小组之间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小组之间比赛字词部分的学习情况。
四、测评小结活动三: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同学练读课文(练读要求:注意力集中,大声、动作、表情到位。
1、长城和运河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及理解相关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长城、运河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体会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感悟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准备:有关运河和长城的资料、图片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运河和长城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简介运河和长城的有关知识。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
明代18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2、板书课题 1、长城和运河二、指导初读课文(一)自渎课文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录音示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感受范读的语调、语感。
3、学生反复练习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将课文读清楚、读明白、读流利,对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二)检查自读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正音。
3、检查课文读的情况。
(1)、指名分两部分读。
及时正音。
对生字可从字的音、形、义等方面去识记,让学生口头组词,体会字词意思。
驾(驾驶)(驾御)(驾车)折(折纸)(曲折)(打折)嘉(嘉奖)(嘉宾)(嘉峪关)谱(谱写)(歌谱)(2)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多种形式指名练读课文,直至读通顺、读流利,读明白。
(4)指导读好有关句子,如:我/ 驾驶着飞机/ 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 出现在/ 我的眼前:像/ 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时编号: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长城,理解长城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齐读出示的词语
(4)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看地图长城运河)知道这是什么吗?2、全名叫: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它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
你们都了解长城和运河些什么吗?3、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进一步了解感受。
二、初读指导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2)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诗篇民族绸带天堂杭州嘉峪关三、理清脉络四、品析诗歌(诗歌讲究节奏、韵律、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一)读出节奏:指名读出示第一节节奏自读第二节(二)读出韵律:押韵反复(三)读出感情色彩:结合内容理解3、出示长城图,让学生看图填空说话:万里长城坐落在__,它就__,弯弯曲曲,__,非常__。
每隔一段,就有__,那是为了__。
它是__结晶,更是__象征。
连绵起伏:接连不断。
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
奇异:奇特,特别。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不朽:永不磨灭。
(例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5、补充介绍建造长城的资料: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
明代也进行了修缮,前后修筑18次,总长6700千米,称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6、学习京杭大运河方法同前补充资料:京杭大运河在隋朝时期开始大规模开凿,由于它贯通南北,又称南北大运河,分为四段: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乾隆皇帝七下江南,走的就是运河水路。
随着运河的诞生,运河沿岸的港口、码头、城镇,经过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日益兴起和繁荣。
7、运河的壮观和长城的壮观一样吗?(壮丽,雄伟)五、教学生字:蜒创折与析辨析1、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和课文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4)读文,纠正默读课文,了解诗歌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采取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朗读,评读1、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2、你觉得长城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联系上下文找全结合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异奇迹4、为什么不直接写长城很长很长,而要这样进行描写?这是对长城的赞美(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不朽4、作者想表达的仅仅是对长城的赞美吗?(对民族祖先的歌颂)从哪里看出来?练习有感情朗读:赞美、自豪7、看到运河,你想说些什么?填空: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就像__,__的水面上来往__,两岸是__,一派__景象。
1 长城与运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长城与运河的史实,反复品读课文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5.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关于长城与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2.《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视频。
3.课文插图及有关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图片。
4.有关长城的诗歌(古代现代)【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奇迹”吗?在词典里它的解释是“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今天教师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国土上去看两个建筑工程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1)先来看第一幅图,瞧,这是一道城墙,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她的名字叫——(长城),全名——(万里长城)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她的名字!(课件出示:长城图片)相机板书:长城(2)再来看第二幅,这是一条河流,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
有谁知道她的名字?(京杭大运河)让我们骄傲地呼喊出她的名字!(课件出示:运河图片)相机板书:运河2.资料交流:课前教师让大家搜集资料,你对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互动交流。
3.教师补充介绍长城与运河的相关内容。
(课件显示补充资料)4.揭示课题:大家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她们吗?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走近——(课件出示:1.长城与运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 自主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3.引导学生收集长城、运河以及祖先建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先总写后分写,写出长城运河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
(一)记忆回放:
1.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我领大家读一读”或“我给大家提个醒”。
出示:
驾驶蜿蜒谱写创造曲折不朽诗篇民族绸带
3.听写。
4.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提出问题: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内容?
2.通过预习,你们认为应该探究哪些问题?
二、探究问题:
(一)自主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共性问题:课文是怎样写长城和运河的?)
(二)知识和技能应用: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长城和运河的?
三、实践运用:
(一)进行应用、分析、评价
1.我们班可能有同学去过长城,到过运河;有的同学可能在电视或者画册中见过;相信大家在预习时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们眼中的长城和运河呢?(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眼中的长城和运河是多彩多姿的,那么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和运河 (师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交流生字词。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
谱写民族创造奇迹不朽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开火车读。
(4)指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5)齐读生字词
(6)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蜒族
蜒:左窄右宽,第10画是竖折。
4.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交流,教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1)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的?
(2)作者是如何写长城和运河的?
(3)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理请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交流。
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2)作者是如何写出长城的特点?
交流、讨论
(先总写后分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3)指导朗读
像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读出诗歌文字之间的韵律美,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要学会一个词组一个词组连贯地读。
(二)迁移和调整
1.会读会背课文。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写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的?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本文先概括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再写长城和运河奇异在哪儿,最后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