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5.33 MB
- 文档页数:54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及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包括两条主线:线索一: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演变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制内阁。
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线索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成为共和国。
(2)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复辟,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3)结果:1688年,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王权的法案。
2.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结果: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
(3)影响:资产阶级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核心论点: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了专制王权向民主政治的过渡,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英美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内容和特点。
议会主权、法律至上、分权制衡、公民自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点。
线索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线索2 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纲清单]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1688年“光荣革命”1.背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
2.经过: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3.影响: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此后,议会的权力大增。
二、《权利法案》1.颁布时间:1689年。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力等。
3.影响:限制了君主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误区警示《权利法案》≠英王“统而不治”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权力职责(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2)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影响:为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三欧美代觀牖立与发展第1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君丄立宪制丿英国君主立制的确咅Z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 I两党制法国共和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宪制的确"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光荣革命1. 英国议会的起源与发展: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
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分别称贵族院和平民院。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 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及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统治。
(2) 直接原因:17世纪以来,国王詹姆士一世和其继承者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⑴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2)由于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
(3) 光荣革命:①原因: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朝的统治,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②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③含义: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O④实质:是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
⑤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标志着革命的完成。
二、君主立宪制1. 确立:(1)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o(2) 主要目的:限制王权。
(3) 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