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类型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117.13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水稻一、无盘旱育秧技术(一)、选准种衣剂型号。
“旱育保姆”有两种剂型。
旱育抛秧要选用抛秧型“旱育保姆”,才能使秧苗带土,达到无盘旱育抛秧的目的;旱育手插秧和直播,选用旱育秧型“旱育保姆”可节省成本。
早、中、晚稻分别选用早、中、晚稻专用型“旱育保姆”。
(二)、确定用量。
每袋抛秧型“旱育保姆”包衣稻种1kg。
用“旱育保姆”包衣稻出苗率高、成秧率高、分蘖多,需减少播种量。
秧大田比1:12—15。
(三)、浸好种子。
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至吸足水为好。
春季气温低,早稻种应浸24小时左右;晚稻浸1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中稻浸种时间介于旱、晚稻之间,8—10个小时。
浸种时间过短,出苗较慢,发芽率较低。
浸种时间过长,易发生烂种。
(四)、包衣方法。
将浸好的稻种捞出,用清水冲洗后,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
按每袋“旱育保姆”包衣稻种1kg的比例,将种衣剂置于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地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拌种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五)、选好育苗场地,施足基肥,整好秧厢。
进行旱育抛秧的秧床不宜选用含砂量大或粘性太重的土壤作育秧场地,而应选用水源近,疏松肥沃,杂草较少,偏砂性的壤土田(或泥土田)、旱地作苗床,又以菜园熟土为******,并适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等化肥作基肥。
一般一亩大田需备秧厢40—50m2,翻梨起厢时一并施入足够的腐熟农家肥,同时,还应施放2—2.5kg 含量45%以上复合肥与泥土充分混合,起厢后耙平厢面即可。
(六)、浇足底水。
旱育秧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使苗床0—10cm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浇水时要注意不能一次浇足水,要实现多次浇水方可浇足。
(七)、均匀播种和盖种。
将包衣好的种子及时均匀播种,播种后轻度镇压覆盖一层1—2cm 厚的细土出苗快且整齐。
早稻育秧播种后要架拱盖膜保温。
中稻播种后应盖青草防烧苗为宜。
(八)、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
试验场TRIAL2020.11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宋建农教授团队研发。
该技术结合了毯状苗育插秧技术和钵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增加了个体秧苗有效营养供给、减少了机插秧植伤、栽插无反青期、延长了水稻生长有效期、提升了稻米品质和产量,同时可利用现有毯状苗插秧机进行机插秧作业,减少了种植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018年,重庆市首次引进该技术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改进,同时在垫江县开展了试验,经实收测产大钵体毯状苗亩产621.4kg,相同条件下常规毯状苗测产结果为520.1kg/亩,亩增产101.3kg,增产率达到19.5%。
2019年,重庆市继续在巴南、永川、垫江、梁平、涪陵等区县进一步开展对比试验,实收测产大钵体毯状苗平均亩产610.5kg,常规毯状苗平均亩产542.2kg,平均亩增产58.3kg,增产率12.6%。
2020年,重庆市配套300万元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在全市大面积推广该技术,万州、巴南、永川、潼南等15个项目示范区县推广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轻简育插秧超过1.3万亩。
经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形成了适宜于重庆市水稻生产的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轻简育插秧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 、秧盘准备1.秧盘规格 采用专用塑穴软盘,规格为:长580±5.0mm,宽280±5.0mm,高24mm,其中钵体深度16mm,钵体穴数14×30=420穴。
2.秧盘用量 每亩本田计划的插秧穴数除以每个秧盘钵体穴数,即为所需秧盘的理论用量。
一般购盘时应在上述理论值的基础上增加10%的秧盘数,以便备用。
每亩本田秧盘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每亩本田所需购盘数=×(1+10%)每亩本田栽插秧苗穴数每盘钵孔数(420)例:按每亩本田1.1万穴计算,所需购买秧盘数29盘。
科技成果——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技术类别减碳技术适用范围农业,水稻种植行业现状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4亿亩,每年甲烷排放量高达790多万t,而且稻田生长过程还会产生大量N2O排放。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多、种植效益差等问题较为普遍。
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是由低甲烷排放品种选育、节水灌溉和三控施肥技术组成的一项综合减碳栽培技术。
该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稻田甲烷和N2O排放,其推广应用对实现我国粮食增产和稻田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广东、广西、江西、海南、浙江等10多个省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该技术通过选育低碳高产品种和优化水、肥管理措施,一方面充分挖掘水稻品种的减排潜力,另一方面协同提高稻田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稻田灌溉水和氮肥的投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甲烷和N2O排放,并提高水稻产量。
解决了水稻生产上的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问题,实现水稻的绿色增产。
2、关键技术(1)低排放品种选育技术通过检测CH4排放,综合考虑产量、米质、抗性等,筛选一批甲烷排放低、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水位管观测稻田水分状况,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增加土壤氧含量,减少甲烷的生成和排放;(3)三控施肥技术该技术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效施肥新技术。
通过控肥,减少氮肥用量,从而减少N2O排放。
3、工艺流程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减排机理详见图1。
图1 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实施流程主要技术指标1、节水率:≥20%;2、稻田甲烷排放量减少量:≥30%;3、稻田氮肥用量和N2O排放量减少:≥20%;4、稻谷产量提高:5-10%。
技术水平该技术已制定地方标准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2007年“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13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水稻无盘旱地育秧轻简栽培技术作者:赵卫谢永江叶华刚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8期摘要介绍水稻无盘旱地育秧轻简栽培技术,包括旱地育秧技术、起苗移栽、本田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对于缓解大春生产期间农村人工和水源紧张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稻;无盘;旱地育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33-01西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偏北部,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66万hm2,大面积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水稻育秧方式主要以水田盖膜保温育秧为主。
近年来,针对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当地大多数地方3月初育秧期间水源紧张,秧田管水十分困难,加之育秧时节气温偏低,在家从事生产的老年人下田劳作较为困难,秧田管理和起秧、运秧劳动强度大等实际情况,研究人员积极探索育秧方式变革,先后尝试推广了温室两段育秧、水稻软盘水育秧、水稻软盘旱育秧、水稻无盘旱育秧、湿润育秧等多种不同方式水稻育秧新技术。
实践证明,水稻无盘旱地育秧是最适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的一项经济适用、节本增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对于解决下田困难、缓解大春生产期间劳力和水源紧张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稻无盘旱地育秧技术是采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进行旱育秧,起秧后直接进行大田栽培的一项水稻轻简节本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增收等优点,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还可规模化育秧。
经测产统计,旱育秧与水育秧相比,平均增产6%~10%。
主要增产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返青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节位分蘖多生快发,增加水稻有效穗,形成大穗增加产量[1-2]。
1 旱地育秧技术1.1 苗床选择及准备1.1.1 地块选择。
苗床选择的好坏是旱育秧成败的关键。
苗床应尽量选择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菜园地或带沙性的干田坝,苗床要长期固定,常年培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沿淮地区粳糯稻-小麦周年轻简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沿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特别是在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盛产粳稻和小麦等农作物。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探索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栽培技术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沿淮地区粳糯稻和小麦周年轻简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一、土地选择和准备1.选择土地:选择新鲜、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土质宜轻宜疏松,土层良好,排水条件优越的沿淮地区河滩地和沼泽地适宜种植粳糯稻和小麦。
2.土地准备:在春季播种之前,应对土地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准备工作,包括翻耕、平整土地、施肥和开沟排水等,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1.粳糯稻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好的粳糯稻品种,如水稻品种“淮优953”、“淮优952”等。
2.种子处理:粳糯稻种子应在播种前进行精选、浸种、熏蒸等处理,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产量,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小麦品种选择:选用当地适应性强、耐寒性好、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如“盐渎411”、“淮麦618”等。
4.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应进行脱荧光剂处理,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
三、适时播种1.粳糯稻播种:选择4月下旬至5月初,气温适宜、水分充足的时候进行粳糯稻的直播,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公斤。
四、科学施肥1.粳糯稻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粳糯稻的生长期需要,科学施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促进粳糯稻的生长和发育。
2.小麦施肥: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促进小麦的根系生长,同时在分蘖期进行追肥,提高小麦的籽粒饱满度和产量。
五、科学灌溉1.粳糯稻灌溉:根据水稻的生育期和土壤水分情况,合理施行水田灌溉,以保证水分充足,同时避免水湿过多引发病虫害。
2.小麦灌溉:在小麦的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加强灌溉,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水分。
六、病虫害防治1.粳糯稻病虫害防治:采用轮作种植、间作套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等方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水稻三种栽培模式效益对比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栽培模式对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栽培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
本文将对水稻的三种主要栽培模式进行效益对比。
首先是传统栽培模式。
传统栽培模式是指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如手工种植、施肥、除草等。
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技术要求低,适用于规模小、劳动力充足的农户。
传统栽培模式的缺点是效率低下、成本高、易受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
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传统栽培模式的产量和品质往往较低。
其次是精细化管理栽培模式。
精细化管理栽培模式是指利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精准施肥、精细化灌溉等方法,对水稻生长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的栽培模式。
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精细化管理栽培模式的缺点是技术要求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和维护农业信息技术设备。
精细化管理栽培模式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技能和农业知识。
最后是有机栽培模式。
有机栽培模式是指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虫害的栽培模式。
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无污染食品的需求,有利于环境保护。
有机栽培模式的缺点是产量相对较低,应用面相对较窄。
水稻的栽培模式对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栽培模式适用于规模小、劳动力充足的农户;精细化管理栽培模式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但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技能和农业知识;有机栽培模式能够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有利于环境保护,但产量相对较低。
农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水稻的潜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多以尿素人工撒施为主。
这种表施方式肥料利用率偏低,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容易带来农业面源污染。
生长中后期,机械化追肥操作往往比较困难,大多仍然采取人工撒施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肥料损失也多。
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包括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
一次性施肥和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兼顾到了不同区域水稻品种、种植方式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生产情况,可以选择缓释肥或水稻专用肥,施肥方式上采用机械撒施后翻耕或机插侧深施肥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施肥量,同时减少追肥次数。
采用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可以让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在秧苗侧面3-5厘米的位置开沟施肥,施肥后两侧土壤在水压作用下回填覆盖肥料,故名“侧深施肥”。
侧深施肥插秧机在传统插秧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肥料斗和开沟施肥机械。
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主要针对规模化水稻种植大户施肥量大、养分利用率低、追肥困难和劳动力成本高等现状,通过缓释氮肥品种筛选和施肥方式优化,为区域水稻化肥减施和水稻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跟常规人工施肥相比,侧
深施肥平均每亩可减少氮肥10%-15%,若使用缓控释肥则每亩可减施氮肥15%-20%。
2018-2024年度,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已被列为农业主推技术。
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是以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和专用缓混肥为核心、结合穗肥精确诊断,达到水稻“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技术效果,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的轻简高效管理技术。
水稻五种育秧技术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有效地进行育秧对于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水稻育秧技术,包括湿床栽培、水中育秧、浸种育秧、营养液育秧和有机育秧。
1. 湿床栽培湿床栽培是一种传统的育秧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将稻谷直接撒在湿润的床面上进行育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湿润的床面,保持适宜的湿度。
- 将稻谷平均撒在床面上,保证每平方米的密度约为150-170克。
- 在撒谷后轻轻拍实,使秧苗与床面接触更紧密。
- 保持床面湿润,根据需求进行适时浇水。
优点: - 湿床栽培简单易行,适用于小面积种植。
- 不需要专门的育秧设备,成本低。
- 有利于促进秧苗的生长和发育。
缺点: - 对湿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容易造成秧苗倒伏和生长不均匀。
- 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需要控制床面的湿度和温度。
2. 水中育秧水中育秧是一种将稻谷直接种植在水中进行育秧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适量的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 将稻谷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 将浸泡后的稻谷均匀撒在水稻田中,保持水深在5-7厘米左右。
- 定期更换水源,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秧苗生病。
优点: - 水中育秧有利于鼓励秧苗的根系发达。
- 水中育秧可以节约用地,增加稻田的利用效率。
- 适用于水稻生长季节较短或灌溉条件不便的地区。
缺点: - 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育秧,对水资源有一定的要求。
- 需要定期更换水源,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浸种育秧浸种育秧是一种将稻谷浸泡在水中,然后将其移植到育秧田中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稻谷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 取出浸泡后的稻谷,进行沥水处理。
- 将浸泡后的稻谷均匀撒在育秧田中,保持适宜的湿度。
优点: - 浸种育秧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通过浸泡处理,有利于去除种子壳上的抑制物质,促进种子的出芽。
缺点: - 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进行播种和管理。
浙油33示范表现及轻简直播栽培技术浙油33是一种优质的水稻品种,具有丰产、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一优质水稻品种,近年来,农业专家们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总结出了一套轻简直播栽培技术。
这项技术在提高浙油33水稻产量的也能够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双赢。
下面将就浙油33示范表现及轻简直播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浙油33的示范表现1.丰产:浙油33水稻品种属于中熟籼稻,生育期适中,既能够适应我国江南地区的气候环境,又能够在黄淮海地区等北方地区获得不错的产量。
在适宜管理条件下,浙油33的单产可以达到750-825千克/亩,比传统水稻品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2.抗倒伏:浙油33水稻植株粗壮,茎秆粗硬,抗倒伏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倒伏导致的产量损失,给农民带来了更可观的经济收益。
3.抗病虫害:浙油33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主要表现在抗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有效降低了对农药的需求,减少了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轻简直播栽培技术1.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深翻和整地,保持土壤松软通透。
2.浸种:选用浙油33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提高发芽率和苗子的成活率。
3.轻简直播:将浸种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田间,避免过密播种,保证每株水稻间距均匀,有利于光照和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的使用。
5.合理灌溉:及时浇灌,保证水稻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但也要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土壤板结和缺氧。
6.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病虫害菌种的种类和用量符合国家标准,避免过量使用农药。
7.及时收割: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及时进行收割,保证水稻籽粒的充分饱满和产量的最大化。
通过轻简直播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浙油33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负担,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学生:向依20叶苗20指导老师:杨国正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1月12日摘要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会增至89亿左右,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有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提高水稻产量对于保障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为育秧移栽,需要很大的劳动投入。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
另外,加上粮食价格太低等原因,从事水稻生产的人也越来越少。
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必须进行水稻轻简化栽培。
上个世纪以来,我国从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并发展了许多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包括机械移栽、水稻抛栽、直播栽培、免耕栽培、再生稻栽培及水稻的智能化栽培等。
本文将对以上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综述,详细介绍各种栽培技术的概况、发展、优缺点等。
关键词:轻简化育秧移栽机插秧抛秧直播免耕再生稻智能化AbstractThe total population on earth will constantly increase to 8.9 billion by 2050, the demand for foods will also increase. Rice, as the staple food in the world,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n the earth take rice as their main foods, and in China, this ratio is about 65%. Improving rice yield is vital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global and Chinese food security. Chinese traditional rice cultivation pattern is seedling transplanting, which consuming a lot of labors.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faster and faster, a lot of farmers transfered from rural to the city, result in rural labors decreased a lot. Moreover, the price of rice kept in a low level for a long time, people engaged in rice production less and less. In order to im prove ric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it’s necessary to simplify rice’s cultivation pattern. From last century, our nation has import- ed and developed many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summarize some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including machine transplanting culture, throwing culture, direct seedling culture, no-tillage culture, retooning rice and Intelligent cultivation.Keywords:simplified cultivation, raising seedling, machine culture, throwing culture, direct seedling culture, no-tillage culture, retooning rice and Intelligent cultivation.1.前言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9亿(Lutz et al., 2001;Cohen, 2003),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61-NONG JIA CAN MOU沿淮稻麦轮作麦稻轻减栽培技术简介邵之生(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蚌埠,233400)【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年轻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力呈老龄化。
为了适应新时期粮食生产,经过多年农民的摸索,在淮河中下游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一种小麦免耕、水稻直播的种植模式,现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小麦;水稻;种植技术1 小麦免耕种植技术1.1 播种期选择在水稻黄熟期即在水稻收割前7-15天播种,一般在10月15日前后;1.2 品种选择选择适宜于黄淮海播种的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
1.3 墒情选择在播种时,如田间墒沟中有浅水层,土壤潮湿,即可立即播种;如遇干旱天气,土壤干旱,应及时田间灌跑马水,墒沟留有浅水。
1.4 种子处理用小麦种子种衣剂处理。
1.5 播种量与常规小麦播种方式相比,免耕麦用种量应适当加大,一般亩用种量在20-25kg 之间。
原因:1)部分种子夹在稻叶鞘间,落不到田间;2)有部分种子落入田间低洼处,积水不能及时落干,造成种子不能发芽。
1.6 开沟免耕麦一定要做好田间开沟工作,做好畦田化。
3-3.5m 开一道墒沟;40-50m 开一道腰沟。
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渍防涝。
1.7 除草1)封闭除草:在播种前,稻田田间潮湿,集合小麦施底肥,亩用尿素5-7.5kg 加50%异丙隆120克拌匀撒施,可有效防除看麦娘、菵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2)芽后除草:在分蘖期至拔节前,选择晴好天气,气温稳定在8℃左右,根据田间草相,选择适用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
1.8 施肥1)未施底肥的,在水稻收割后,遇雨及时追施分蘖肥,亩用尿素5kg,复混肥(15-15-15)30kg;2)重施拔节肥:在拔节初期即3月10日前后,亩用尿素7.5-10kg,复混肥(15-15-15)20kg。
1.9 病虫害防治4月上中旬重点防治小麦蚜虫、灰飞虱、白粉病、锈病;下旬重点是做好小麦赤霉病即一喷三防。
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摘要】原旱稻3号是一种优质水稻品种,其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原旱稻3号的特点、直播栽培技术步骤、轻简化栽培技术的优势、注意事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轻简化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稻米产量和质量,还节约了农民的劳动力和成本。
对于推广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该技术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应用,为稻米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有助于提高稻米产量和农民收入。
【关键词】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特点,步骤,优势,注意事项,应用,推广前景,总结。
1. 引言1.1 关于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稻米产量、节约水资源、减少劳动力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
使用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稻米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这种栽培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水稻生长所需的灌溉水量,有利于节水减排。
采用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还能够减少劳动力成本,简化种植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栽培技术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原旱稻3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原旱稻3号的特点原旱稻3号是一种优质水稻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旱稻适应性强:原旱稻3号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干旱、短期水淹等环境下生长良好。
2. 产量稳定:原旱稻3号水稻产量稳定,不受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因其抗病性强,生长期间不需要大量施用农药,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味道鲜美:原旱稻3号水稻籽粒饱满、米质细嫩,口感好,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