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2021秋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附复习要点及练习课文目录单元知识点梳理《三峡》知识点一、1、文学常识:①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3、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先总写三峡总体形势,后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层次分明。
(2)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描写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
(3)语言精炼准确,清新优美。
4、重点字词: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6、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隔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阙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清①回清倒影清(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7.词类活用:8、重点句翻译: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单元统编版54阅 读第三单元10 三 峡a郦道元预 习◎ 三峡景色奇绝,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江中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历代文人多有吟咏。
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
◎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
自b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d亭午e 夜分f ,不见曦月g 。
至于夏水襄陵h ,沿溯阻绝i 。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j ,暮到江陵k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l御风,不以疾m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n 绿潭,回清o 倒影,绝p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a 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b〔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d〔自非〕如果不是。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要点:理解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
学习本单元的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学习本单元的文言文,理解并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本单元的现代文,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了解本单元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包括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等。
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包括句子结构、词语搭配、修辞手法等。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学会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记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涉及的是现代诗歌,特别是抒情诗。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欣赏现代诗歌,理解其深层的含义和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能自己创作简单的抒情诗歌。
二、课文讲解1、《雨巷》《雨巷》是一首具有浓郁象征主义色彩的抒情诗。
诗中描述了一个悠长又狭窄的雨巷,以及在雨巷中徘徊的“我”和一位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乐美,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现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和音乐性。
2、《蒹葭》《蒹葭》是一首追求爱情的抒情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清晨,河边的芦苇上沾满了白霜,一位痴情的男子在河边等待心爱的女子。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现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描述抗日战争时期人们苦难生活的抒情诗。
诗人通过自己被日军打伤后的一只手,描绘了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独特,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顽强。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现代诗歌中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意识。
三、写作指导本单元的写作指导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习如何创作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是一种直接表达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诗歌形式,强调个人经验和情感的真实表达。
在写作抒情诗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材:选择自己有切身感受的材料,这样才能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
表达:尽可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避免过于直白或过于晦涩的表达方式。
意象: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歌更具有形象感和画面感。
节奏:注意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可以通过押韵、反复、排比等手法来营造出诗歌的音乐美感。
情感:情感是抒情诗歌的核心,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注意情感的层次感和变化感。
四、课外拓展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作品: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进行阅读,例如徐志摩、戴望舒、海子等诗人的作品。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1)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后出师表》)1.(2)捐躯赴国难 _______________ (曹植《白马篇》)1.(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 (李纲)1.(4)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 (陆游《病起书怀》)【答案】(1)死而后已【解析】(1)注意“已”的正确书写【答案】(2)视死忽如归【解析】(2)注意“忽”的正确书写【答案】(3)不可以尺寸与人【解析】(3)注意“尺”“寸”的正确书写【答案】(4)忘忧国【解析】(4)注意“忧”的正确书写2.(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2.(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2.(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_______________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2)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3)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3.(4)八方各异气 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3.(5)_______________ 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3.(6)黄鹤一去不复返 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_______________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答案】(1)仍怜故乡水【解析】(1)注意“怜”的书写【答案】(2)归雁入胡天【解析】(2)注意“雁”的书写【答案】(3)岂不罹凝寒【解析】(3)注意“罹”的书写【答案】(4)千里殊风雨【解析】(4)注意“殊”的书写【答案】(5)馨香盈怀袖【解析】(5)注意“袖”的书写【答案】(6)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6)注意“载”的书写【答案】(7)如琢如磨【解析】(7)注意“琢”的书写4.(1)_______________ 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4.(2)_______________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4.(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 _______________ (鲁迅《学界的三魂》)【答案】(1)无情未必真豪杰【解析】(1)注意“豪”的正确书写【答案】(2)世界上本无路【解析】(2)注意“世”“界”的正确书写【答案】(3)中国才有真进步【解析】(3)注意“进”的正确书写5.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①晓战随金鼓 ________ (李白《塞下曲》)②蒌蒿满地芦芽短 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③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④________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⑤那________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⑥________ 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⑦________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⑧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________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⑨浮光跃金 ________ (________《岳阳楼记》)【答案】①宵眠抱玉鞍②正是河豚欲上时③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④月黑雁飞高⑤那清脆如弹拨者⑥从流飘荡⑦屋舍俨然⑧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⑨静影沉璧范仲淹【解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宵、鞍、豚、羌、凉、州、拨、俨、诈、璧,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七岁善书()②不盈期月()③书便大进()④流涕曰()6.(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6.(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②此子必蔽吾名!6.(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①②两小题用自己的话回答)①作为王羲之启蒙老师的卫夫人“流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除了老师和父母教导得当王羲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③文中形容王羲之书法笔力健劲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擅长(善于), ②满, ③书法, ④眼泪【解析】(1)①句意七岁就擅长书法善擅长(善于)②句意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盈满③句意书法便大有长进书书法④句意流着眼泪说涕眼泪【答案】B【解析】(2)该句句意为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笔力渗入木板三分“晋帝时”作句子的状语其后可断开排除A、D两项“笔入木三分”中“笔”作“入木三分”的主语结构完整应在“笔”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答案】(3)①(父亲)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②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超越(掩盖过)我的名声【解析】(3)①语告诉尔人称代词你授教授传授②必一定蔽遮蔽掩盖【答案】(4)①为自己教出一个好弟子而感到欣慰(为王羲之成材而感到高兴), ②天资聪颖好学上进, ③入木三分【解析】(4)①结合卫夫人的话“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以及注释④可知卫夫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看到他的老成大器作为他的师傅卫夫人为自己教导出一个好弟子感到欣慰为王羲之成材感到高兴②从“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可知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就偷来读并且很快就掌握了书法的要领因此王羲之的成功原因是他天资聪颖好学上进③“入木三分”指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健劲7.(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从流飘荡从 _______________②鸢飞戾天者戾 _______________7.(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7.(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答案】(1)①随着顺着, ②至到达【解析】(1)①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从随着顺着②那些像鸢鸟一样想要一飞冲天极力高攀的人戾至到达【答案】D【解析】(2)A项凭借/背东西B项绝妙/断C项笔直/一直D项皆都故选D【答案】(3)①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②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解析】(3)①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上名作状上面的蔽遮蔽句子翻译为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②经纶治理筹划反通假字同“返” 返回句子翻译为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答案】(4)示例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解析】(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说追求名利和忙于事务的人都会因这美丽的景色而放下自己的功名利禄之心由此可归纳出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怀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态度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8.(2)结尾长叹“青衫湿”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 “秋容如拭”一句传神地写出明丽的秋景表现了中秋佳节的美好B.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表现了词人与不公的命运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C.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一组三字短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D.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意在表明自己素有的济世情怀关注世事民生痛恨封建专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有误“秋容如拭”意思是秋色明净拭是“擦”的意思写的秋天十分迷人BCD.正确故选 A【答案】(1)A(2)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走向社会【参考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秋色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突破了家庭的牢笼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我的一颗心那些俗人怎么能懂我呢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注意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概括词句表达了一种知音难遇的情怀下片主要是词人回想以前的生活表达了词人没能冲出家庭、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答案(1)A(2)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走向社会【参考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秋色明净四面的歌声渐歇突破了家庭的牢笼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我的一颗心那些俗人怎么能懂我呢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9.(1)下面是对本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9.(2)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A. 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借物以喻人“松”“风”等均别有深意B. “亭亭”二字点出了松的坚劲端直而“瑟瑟”则交代了松所处环境的险恶C. 五六句通过冰霜之“惨凄”衬托松之“端正” 突出了环境的恶劣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事雕琢自然紧凑无一闲笔可谓言简义丰【答案】A【解析】(1)A项“此诗名为赠答其实更近乎咏物”表述有误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答案】(2)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希望【解析】(2)解答本题需要读懂诗歌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松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成为秉性坚贞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象征作者咏松柏咏它们的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也表明自己对堂弟寄寓了无限希望据此分析概括答案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名著阅读(1)班级开展名著《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就“怎样阅读《西游记》原著”这一问题大家观点不一有人建议从西游记中“品读诗意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有人建议“精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请仿照前面的形式写出一条你的阅读建议要求不能和前面内容雷同字数大致相同 ____________(1)阅读选段填空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此段是《西游记》第 27回节选该节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唐僧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点(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写出两条你认为取经成功的原因________【答案】跳读奇幻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示例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无主见无原则的仁慈等 , 要有信仰、有理想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领头人品质优良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有高人指导和帮助【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我们可以得知动宾短语+动宾短语然后结合《西游记》相关内容提出阅读建议进行仿写即可示例速读故事情节领略神话世界(2)本题是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考查从“一堆骷髅”“白骨夫人”可知这是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从“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可知唐僧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从“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由此分析可见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对《西游记》内容分析能力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有远大的理想” 唐僧有远大理想目标清晰善于激励而且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气神猪八戒要闹分裂唐僧不为所动最有本事的孙悟空发脾气回了花果山唐僧也是下定决心一路向西毫不动摇其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上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都没有放弃所以最终取得了成功。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三峡》的作者郦道元、《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等。
2. 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阙”、“嶂”、“湍”、“漱”等,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3. 重点句子:背诵并默写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等。
4. 主题思想: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如《三峡》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色,《答谢中书书》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5. 写作手法:分析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手法,如《三峡》中的对比、夸张等手法,《答谢中书书》中的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
6. 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本单元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籍,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注重背诵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写作、交流等,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4. 注重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5. 注重课堂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三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阙.(quē)襄.陵(xiāng)御.风(yù)素湍.(tuān)绝巘.(yǎn)怪柏.(bǎi)飞漱.(shù)峻.茂(jùn)涧.肃(jiàn)凄.异(qī)石壁.(bì)欲颓.(tuí)沉鳞.(lín)未寝.(qǐn)藻荇.(xìng)缥.碧(piǎo)轩邈.(miǎo)泠.泠(líng)横柯.(kē)经纶.(lún)薄.暮(bó)徙.倚(xǐ)落晖.(huī)驱犊.(dú)采薇.(wēi)萋.萋(qī)征蓬.(péng)都.护(dū)荆.门(jīng)沙堤.(dī)重岩叠嶂.(zhàng)鸢.飞戾.天(yuān)(lì)鹦鹉..(yīng wǔ)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2)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此处指蝉鸣)拓展2(3)窥谷忘反(同“返”,返回)2.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也许。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意为“到了”。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4)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5)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坍塌、衰败、萎靡。
)(6)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无关的人。
)(8)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人家、住户。
)(9)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称赞,承认优点;答应;允许;也许。
)(10)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第三单元复习9.三峡❶生难字阙.(quē) 嶂.(zhànɡ) 曦.(xī)襄.(xiānɡ)溯.(sù) 御.(yù) 湍.(tuān)(yǎn)涧.(jiàn) 属.(zhǔ) 转.(zhuǎn)❷重点词语解释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山陵),指水漫上山陵。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⑥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⑦不以疾..也(比得上;快)⑧素湍.绿潭(急流)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绝,极高的山峰。
⑩飞漱.其间(冲荡)⑪清荣.峻茂(茂盛)⑫良.多趣味(甚,很)林寒.涧肃:(肃杀、凄寒)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凄惨悲凉)⑭空谷传响.(回声)⑮哀转久绝.(停止,消失)❸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略无,完全没有。
❹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己)②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多生怪柏(极)沿溯阻绝.(隔断)③疾⎩⎨⎧不以疾.也(快)君有疾.在腠理(小病)❺古今异义①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②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关系③属.引凄异属⎩⎨⎧古义:连接今义:属于❻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放晴;名词作动词,结霜)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❼特殊句式省略句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❽重点句子默写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节能已成习惯
武穴市实验中学教科室陈水明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2008年12月31 日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
教材名称人教版语文
八年级上册
学习单元
第三单元说明文
设计者武穴市实验中学教科室陈水明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11、《中国石拱桥》、22、《苏州园林》、13、《故宫博物院》、
14、《桥之美》、15、《说“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请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说明语言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1、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请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体会说明文在准确的基础上平实或生动的语言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目标能力)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2、理清说明顺序;
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学生通过小学和七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能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初步具有了品析语言的能力。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1、八年级学生能正确理清说明顺序,判断说明方法,但不易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某处说明方法的好处。
2、品味语言容易流于空泛,不能针对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以说明文《日本:节能已成习惯》为阅读文本,创设了便于
探究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达到本单元能力目标。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1、概括出本文的基本内容的基本特点。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理清说明顺序的能力)2、深入探究文章的内容(分析问题的能力)3、明确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
(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的能力)4、品析关键字词。
(品味说明文准确周密语言的能力)
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表述目标分类层次最低/完美标准
1、文本理解理解最低标准
2、答案意义理解、应用和分析最低标准
3、表达能力应用最低标准
4、语言质量应用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
理解说明文说明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顺序;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品味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日本:节能已成习惯
①日本是个岛国, 能源匮乏使日本人都有一种能源危机感,他们从小就开始被灌输和培养节能意识。
节能在日本已经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并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②记得笔者首次受邀参加日本中小企业家的聚会,会上收到不少制作精美的名片。
不小名片都在正下方印着“再生纸利用”的字样。
后来才明白,原来这是名片主人在向每一位名片接受者表明:自己名片的纸板使用的是旧报纸、旧杂志等废纸加工而成的“再生纸”。
日本人倡导节约资源的意识和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据说,日本地铁站内、公园中的椅子、凳子,还有花店里的花盆等,也有不少是用废纸等加工制作而成的。
③日本的垃圾回收处理分类相当仔细,有“资源垃圾”、“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危险垃圾”、“粗大垃圾”等。
因此,走进任何一户日本家庭,都摆有分放不同的垃圾的几个垃圾桶。
有些废弃物究竟该归哪一类垃圾,即便是谙于此道的家庭主妇,有时也不得不查看居委会发下来的垃圾分类表,或是打电话到区政府相关部门咨询。
不仅如此,不同的垃圾只能在规定的不同日期、不同的时段内,扔到指定的不同场所。
特别是所谓的“粗大垃圾”,如旧冰箱、旧电视、旧书橱等,必须提前在便利店等处买好印有编码的“准扔证”并贴好后,才能被允许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其搬到指定的地点。
使用年代越久的家电、家具等,也许是因其回收利用的价值小,买“准扔证”所需费用也就越高。
一台10年前花3万左右日圆购买的小型家用电冰箱,如今要作为垃圾扔出去,有可能需花1万日圆去买“准扔证”。
即使是相对便宜的专门回收处理“粗大垃圾”的个人业主处,至少也得要八九千日圆。
④日本人节能的意识和智慧,还体现在房舍楼宇的建设和管理方面。
⑤对建筑物特别是高大建筑物来说,最为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是空调、照明等机器设备,因此,日本环保节能型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日本横滨市的东京煤气公司北NT大楼,除了在室内装修上大量采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壁纸、现场废弃的混凝土再生品等以外,更是从设计伊始,即在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空调、照明等机器设备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方面下足了功夫。
为了减少照明的负荷,大楼南面大的展厅采用了全玻璃的屋面和棚顶;北面的办公间则通过设置中间庭院,自然采光充足。
为减少空调特别是夏天空调的负荷,南面玻璃墙面和棚顶采用的全是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展厅内还设置了室内绿化,用以净化室内空气,降低室内温度。
经检测证明,此大楼较之一般大楼,不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34%,而且能耗量也大为减少。
⑥正因为如此,有些大型建筑的地下室照明系统,也开始使用太阳光能。
它的特点是用导管将太阳光传输到安装在地下室天棚上的白色丙烯树脂光板上,太阳束光经过光板扩散后再照射到地下室的水泥上面。
光板上还同时装有电灯和地面亮度激光感知器,每当夜晚或是传输进来的自然光线不足时,激光感知器便会自动启动电器照明系统。
据统计,这一举措能够满足地下室60%的照明需求。
(选自《新民晚报》)
■问题
Q1.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___________。
(4分)
Q2.细读第二段,品析加点词“记得”和“据说”的表达作用。
(2分)
Q3.细读第三段,指出日本在垃圾回收处理上有哪些措施?(2分)
Q4.细读第五段,指出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Q1.废纸利用(加工)、垃圾回收处理、房舍楼宇的建设和管理;节能在日本已经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并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Q2.“记得”表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据说”表明是间接听来的(表明材料的来源),尊重事实,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同时,“记得”的内容详写,“据说”的内容略写,也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
Q3.⑴垃圾回收处理分类相当仔细;⑵不同的垃圾只能在规定的不同日期、时间段内扔到指定的不同场所。
Q4.举例子,使被说明的对象更加具体。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指标
最低标准完美标准文本理解答案意义表达能力语言质量
Q1 概括说明的事物及其
特征、清说明顺序/2 找到三个以上的
相应词/2
无改标记,书写
规范整洁/
Q2 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
的语言/1 结合具体语境有针对性分析/1
Q 3 深入探究课文/1 表述清晰/1
Q 4 理解常见说明方法/1 表述清晰/1
总分 5 3 2 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