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活处处有哲学2018
- 格式:ppt
- 大小:503.50 KB
- 文档页数:17
高中政治专题1.1生活处处有哲学(讲)(提升版)4讲解第一篇:高中政治专题1.1生活处处有哲学(讲)(提升版)4讲解专题1.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理解:哲学的本义和任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分析: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二、能力目标举例说明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
国外一本工具书说,哲学家是那些“爱提出令人烦恼的问题,并给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
人们未必能够同意这个“稀奇古怪”的定义,但它传达出的哲学应当让人“惊讶”的信息,则是人们必须充分注意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补充: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课堂探究]:(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2)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3)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 探究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
(2)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板书设计】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产生)(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2)哲学能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一提起哲学,很多同学都很打怵,觉得哲学很难,很深奥,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家们研究的学问。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个哲理小故事,走进古希腊哲学家的日常生活,一起感悟哲学,体味哲学。
首先,给大家出一道难题,看大家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合作探究一:有四个业务员同时从老板那里接受了一项任务,分别到四个寺院去推销梳子给和尚,并且不能推辞。
无奈,各自回去策划营销策略,分头准备。
第一个业务员虽然有点打怵,但还是直接上门去推销。
结果被寺院僧众骂个狗血喷头,轰出山门。
第二个业务员走在寺院的山路上,看到一个小和尚又热又累,不住用手挠油腻腻的脏头,灵机一动,劝小和尚买把梳子权当痒痒挠。
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2)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重点:哲学的起源;难点:哲学的本义和起源。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哲学,在大家看来,哲学是比较玄妙,甚至是很深奥的,哲学究竟是不是那么深奥、那么玄妙的呢?(引导部分学生来谈谈,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作为自己的专业课呢?,答案无非就是“兴趣”“基础较好”“家里原因”“其他科目都不好”……)从以上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作出选择的时候,依据是不一样的,但无一例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这就恰恰符合哲学中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刚才的讲述中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我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了。
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生活处处有哲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首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
(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一框题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