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41
自发性气胸的健康宣教1、休息与活动不稳定气胸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搬动,因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所以对于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
如有胸腔引流管,病人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扭曲及脱落。
2、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避免便秘,如2日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引起胸痛或伤口疼痛。
3、胸腔闭式引流(1)体位与活动:手术后病人通常采取半卧位,使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2)引流装置的位置:为防止引流液倒流入胸腔及利于引流,引流瓶应放在低于病人胸部的地方。
(3)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留出适宜长度的引流管,以利于病人翻身,同时注意避免扭曲、受压或脱落。
(4)引流记录:注意观察引流管的量、色、性状和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5)预防感染:在插管,引流排气和伤口护理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伤口敷料每1—2日更换一次,如有分泌物渗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6)拔除导管:引流管未见气泡溢出,病人无胸闷、呼吸困难,可能病人的肺组织已复张;无气体溢出后24小时后再闭管24小时,复查胸片,肺全部复张后可拔管.4、用药指导病人疼痛剧烈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止痛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胸腔引流的病人,在肺完全复张后可引起胸痛,向病人做好解释,以消除病人紧张心理。
刺激性咳嗽较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咳药。
5、心理指导本病起病急骤,病人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会因疾病的困扰而焦虑不安,更多因缺乏知识,对排气治疗充满担心、恐惧;病人常困紧张或疼痛而畏惧活动、失眠、烦燥等。
药多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内心感受,及时解答病人的疑惑,做各种检查前,向病人做好必要的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
病人呼吸困难期间应可能床旁陪伴,积极协助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宣教疾病知识及闭式胸腔引流的目的,消除病人的恐惧及担心。
6、疼痛指导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利于休养的病房环境,指导病人卧床休息,与病人共同分析疼痛的病因,如为引流管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教会病人床上活动的方法,如改变体位时,用手固定好胸腔引流管,避免其移动而刺激胸膜,深呼吸,咳嗽或活动时可用枕头或手护住引流管处的伤口,半卧位时,可在引流管下方垫一毛巾,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及防止引流管受压,教会病人自我放松技巧,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广播或看书看报,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一、概念气胸是由于肺泡连同脏层胸膜破裂,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负压变为正压,导致肺脏萎缩,甚至纵隔移位。
病人可有胸痛、气急、窒息感。
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
二、病因1、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
2、航空、潜水作业如无适当防护措施,从高空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或持续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高时都可发生气胸。
3、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有时也可以诱发气胸。
三、临床表现1、症状(1)胸痛:多在剧咳、用力、剧烈体力活动时,偶在休息时,突感一侧胸痛,如刀割样或针刺样,多伴胸闷、气促。
(2)呼吸困难:有作者统计,发现老年人80%以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不如青年人多见,可能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张力性气胸的病人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紫绀。
(3)刺激性干咳:大约66%的病人出现,多由于胸腔内气体刺激胸膜而产生。
此外,张力性气胸可有烦躁不安,呼吸衰竭、意识丧失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表现。
2、体征:呼吸增快,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患者胸部隆突,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
3,、并发症:有脓气胸、血气胸、纵膈气胸、皮下气胸及呼吸衰竭。
四、辅助检查1、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可见患侧透光度增强,内无肺纹理,肺被压向肺门,呈高密度影,外缘成弧形或分叶状,如胸腔有积液或积血,可见液平面。
2、肺功能检查:急性气胸,肺萎陷>20%时,肺活量、肺容量下降,呈限制性通气障碍。
3、血气分析: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五、护理(一)症状护理1、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病人采取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2、并发症的护理(1)血气胸:气胸发生后短时间为大量出血,常因壁、脏层胸膜粘连部位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当有血性引流液时应严格记录引流量,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待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如继续出血不止,要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以备手术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发表时间:2010-08-10T11:33:03.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初世宏[导读] 胸膜腔为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之间的密闭腔隙,不含气体,呈现负压,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初世宏 (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245-02 【摘要】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其心、肺基础功能较差,当并发气胸后病情大多较为危重,其预后较差。
现就我科收治的13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体会胸膜腔为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之间的密闭腔隙,不含气体,呈现负压,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气胸发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压缩肺,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因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气胸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突发胸痛、胸闷、气急,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气胸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即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的胸腔积气和肺压缩。
外伤性气胸是胸壁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的气胸。
医源性气胸是指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的气胸。
本文重点讨论自发性气胸。
一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57~72岁;病程5~26年。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1例(其中合并肺心病4例),肺结核2例。
在活动后所有病例均出现呼吸困难加重,10例X线胸片有肺气肿征象表现,6例伴有双下肢水肿,5例伴有口唇、面部紫绀。
均为单侧气胸(右侧7例,左侧6例),肺部压缩为25%~80%,入院时均有呼吸困难,4例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气胸的护理常规
【定义】胸膜腔为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腔隙
【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疼痛、胸部损伤、胸廓活动受限或肺萎缩有关。
2.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或胸腔感染。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休息与卧位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力、屏气、用力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一次
并取半卧位。
2.吸氧根据病人的缺氧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吸氧方法和氧流量
90%
予吸氧以促进气胸吸收。
3.维护呼吸功能
咳出时根据医嘱应用祛痰药及雾化吸人,保持气道湿化和做好拍背咳痰的护理鼓励病人做深而慢的呼吸。
可充分扩张肺泡防止肺泡萎陷
4预防感染: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5.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从而取得配合。
6向病人简要说明排气疗法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
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为确保病人胸
须将水封瓶内引流管管一端置于水面下2—3cm。
护理
1术后予半卧位;
2①保证有效、安全的引流引流瓶应放置在低于病人胸部
60cm。
②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溢出。
③防止胸腔积液
或渗出物堵塞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脱落。
3如无多发性肺大泡患者应鼓励多进行深呼吸、
轻咳和吹气球练习
4观察引流管拔除指征1~2
天24小时后
5.。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自发性气胸是指因多种原因造成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疱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自发性气胸为内科急症,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窒息感、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
危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休息与卧位:急性自发性气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血压平稳者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
如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翻身时应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
(二)給氧:根据病人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給氧方式和吸入氧流量,保证病人>90%。
对于保守治疗的病人,需给予高浓度吸氧,有利于促进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
SaO2(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胸痛的程度、治疗后反应和治疗后患侧呼吸音的变化等,有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的征象。
大量抽气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次出现胸闷,并伴有顽固性咳嗽、患侧肺部湿性啰音,应考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能,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根据病情准备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相关处理。
1、保证有效引流(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应放在低于病人胸部且不易踢到的地方,任何时候其液平面都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以防瓶内液体反流进入胸腔。
引流管长度适宜,妥善固定于床旁,既要便于病人翻身活动,又要避免过长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
必要时,可请病人做深呼吸或咳嗽,如水柱有波动,表明引流通畅。
简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自发性气胸一般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原发病引起,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突然用力、大笑、剧咳、憋气等,导致肺大泡内压突增而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
这是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以突然出现症状而急诊就医。
患者及其家属处于应激状态,一般相关知识缺失,所以护士及时地实施全面细致科学准确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现简谈几点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1心理护理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消沉、抑郁等是病人常出现的心理反应。
当病人出现如胸闷、呼吸困难、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以及心律不齐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时,无论病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护士都要表现镇定不慌张,给病人以信赖和希望,使病人心态尽量平和放松,暗示病人危机很快过去,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抢救和治疗;护士要深入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各方面关心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多与病人交谈,语言要轻柔简单明了,告知病人和家属有关病情及检查治疗方案;有意识的让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出现在病人床前,给病人以积极的影响,减轻其焦虑、烦躁不安和恐惧程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的病人一般都比较消沉、抑郁、悲观,甚至有自杀倾向,护士除做好上述护理外,还要做好应急预案,加强防护,同时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给病人更多的关怀爱护鼓励和体贴,让病人享受更多的亲情,更好的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宣教,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和恐惧,让他们以稳定、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对于个别家庭特困病人,安慰好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以治病救人为目标积极治疗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联系解决住院费用问题。
2一般护理病室:一定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尽量在21:30时左右熄灯,以保证病人睡眠和休息。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自发性气胸是指由于肺的脆弱性或其他原因导致肺表面膨胀和破裂,使空气进入胸腔,并造成肺的部分或全部塌陷。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应包括早期发现、迅速处理和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对自发性气胸护理的详细描述。
早期发现:1. 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和体征,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和劳力,以及是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2. 注意病人是否出现一侧胸廓抬高或膨隆的异常体征,可能伴有激动时的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3. 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肺部呼吸音,如发现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自发性气胸。
迅速处理:1. 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动急救人员,确保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和设备。
2. 协助病人维持休息的姿势,一般是半坐位或坐位,有助于减少肺受压,改善呼吸。
3. 不要给病人口服固体食物,以免影响气道通畅或加重症状。
4. 在等待救护车或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病人可通过柔和的轻拍或振鼓激活呼吸肌肉,促进气体排出。
有效的治疗:1. 经过临床评估后,医生可能会决定行胸腔闭塞或抽气治疗。
胸腔闭塞是通过插入导管或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
抽气治疗是通过针刺胸腔,抽取气体,使胸腔扩张恢复正常。
2. 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氧气,保持通畅的呼吸道,以提高氧合和降低肺过度膨胀的风险。
3. 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4. 提供病人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恐惧,同时向他们解释并稳定他们的情绪。
5. 饮食护理: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病人体力恢复,并加强免疫系统。
自发性气胸的康复护理:1. 患者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
2. 避免高强度锻炼和剧烈运动,以免再次诱发气胸。
3. 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如不吸烟、不饮酒、避免寒冷刺激等。
4. 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在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中,护士是重要的角色之一。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