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泽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419.04 KB
- 文档页数:19
渔泽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A.B.C.D.【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3x=6,解得:x=2,把x=2代入②得:2﹣y=3,解得:y=﹣1,即方程组的解是,故答案为:B.【分析】由题意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可求得x的值,再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求得y的值,则方程组的解可得。
2、(2分)在,,,,,,7.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这7个数中,无理数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2 π,7.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一共3个。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或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有规律但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就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
3、(2分)-2a与-5a的大小关系()A.-2a<-5aB.2a>5aC.-2a=-5bD.不能确定【答案】D【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当a>0时,-2a<-5a;当a<0时,-2a>-5a;当a=0时,-2a=-3a;所以,在没有确定a 的值时,-2a与-5a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答案为:D.【分析】由题意分三种情况:当a>0时,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判断。
当a=0时,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作出判断即可。
当a<0时,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判断。
4、(2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推出∠2与∠1相等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1与∠2是对顶角,因此∠1=∠2,故A不符合题意;B、∵a∥b,∴∠1+∠2=180°,故B符合题意;C、∵a∥b,∴∠1与∠2的对顶角相等,∴∠1=∠2,故C不符合题意;D、、∵a∥b,∴∠1=∠2,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瓦市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一点,DE∥AC,若∠C=50°,∠BDE=60°,则∠CDA 的度数等于()A. 70°B. 100°C. 110°D. 120°【答案】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DE∥AC,∴∠CDE=∠C=50°,又∠CDA+∠CDE+∠BDE=180°,∴∠CDA=180°﹣50°﹣60°=70°,故选A.【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CDE的度数,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出∠CDA+∠CDE+∠BDE=180°,然后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2、(2分)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A、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A不符合题意;B、是分式方程组,故B不符合题意;C、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C不符合题意;D、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再对关系逐一判断,可得出答案。
3、(2分)如图,,=120º,平分,则等于()A. 60ºB. 50ºC. 30ºD. 35º【答案】C【考点】角的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BGH+∠GHD=180°,∠GKH=∠KHD∵HK平分∠EHD∴∠GHD=2∠KHD=2∠GKH∵∠BGH=∠AGE=120°∴∠BGH+2∠GKH=180°,即120°+2∠GKH=180°,∴∠GKH=30°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BGH+∠GHD=180°,∠GKH=∠KH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GHD=2∠KHD=2∠GKH,然后可推出∠BGH+2∠GKH=180°,即可得出答案。
瓦都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A. 2B. 3C. 4D. 5 【答案】B【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
2、(2分)“a<b”的反面是()A.a≠bB.a>bC.a≥bD.a=b【答案】C【考点】命题与定理【解析】【解答】解:a<b的反面是a=b或a>b,即a≥b.故答案为:C【分析】a<b的反面是a=b或a>b,即a≥b.3、(2分)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A. ∠1=∠2B. ∠2=∠4C. ∠3=∠4D. ∠1+∠4=180°【答案】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1=∠2无法进行判断;B.∠2和∠4是同位角,但是不能判断a∥b;C.∠3和∠4没有关系,不能判断a∥b;D.∠1的对顶角与∠4的和是180°,能判断a∥b,故答案为:D【分析】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4、(2分)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析】【解答】解: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正确;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个.故答案为:B.【分析】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且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由此可知①和②均错误;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由此可知③正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可知④错误.5、(2分)若m<0,则m的立方根是()A.B.-C.±D.【答案】A【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所以无论m取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故答案为:A【分析】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所以无论m为何值,m的立方根都可以表示为6、(2分)某商人从批发市场买了20千克肉,每千克a元,又从肉店买了10千克肉,每千克b元,最后他又以元的单价把肉全部卖掉,结果赔了钱,原因是()A.a>bB.a<bC.a=bD.与a和b的大小无关【答案】A【考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0a+10b)÷30﹣= = ,当a>b,即a﹣b>0时,结果赔钱.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两次购买肉的总价(20a+10b),再求出卖肉的总价×30,根据肉全部卖掉,结果赔了钱可知(20a+10b)-×30<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瓦溪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1、(2分)对于不等式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不等式组无解B. 此不等式组有7个整数解C. 此不等式组的负整数解是﹣3,﹣2,﹣1D. 此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答案】B【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①得x≤4,解②得x>﹣2.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5<x≤4,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2,3,4.故答案为:B【分析】先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判断所给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2、(2分)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x﹣3y=4的解的是()A.B.C.D.【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A、将x=1,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3=4,右边为4,符合题意;B、将x=2,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2﹣3=﹣1,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C、将x=﹣1,y=﹣2代入方程左边得:x﹣3y=﹣1+6=5,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D、将x=4,y=﹣1代入方程左边得:x﹣3y=4+3=7,右边为4,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由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将选项中的x、y的值代入已知的方程检验即可判断求解。
3、(2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由得:1+2x≥5x≥2,因此在数轴上可表示为:故答案为:C.【分析】首先根据解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得出不等式的解,然后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表示的时候根据界点是实心还是空心,解集线的方向等即可得出答案。
4、(2分)如图,在三角形中,=90º,=3,=4,=5,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A. 3B. 4C. 5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解析】【解答】解:∵∠C=90°∴AC⊥BC∴点A到直线BC的距离就是线段AC的长,即AC=3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求解即可。
瓦恰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A.x>-2B.x<-2C.x≥-2D.x≤-2【答案】C【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解答】解:图中数轴上表达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C.【分析】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都在-2的右边且用实心的圆点表示,即包括-2,应用“ ≥ ”表示。
2、(2分)已知且-1<x-y<0,则k的取值范围是()A. -1<k<-B. 0<k<C. 0<k<1D. <k<1【答案】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由②-①得:x-y=-2k+1∵-1<x-y<0,∴-1<-2k+1<0,解之:<k<1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方程组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及已知条件-1<x-y<0,因此将②-①,求出x-y的值,再整体代入,建立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果。
3、(2分)已知x,y满足关系式2x+y=9和x+2y=6,则x+y=()A. 6B. ﹣1C. 15D. 5【答案】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2x+y=9即2x+y﹣9=0……①,x+2y=6即x+2y﹣6=0……②,①×2﹣②可以得3x﹣12=0,∴x=4,代入①式得y=1,∴x+y=5,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求出方程组的解,再求出x+y的值即可;或将两方程相加除以3,即可得出结果。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B. 0的倒数是0C. 4的平方根是2D. -3的相反数是3【答案】D【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倒数,平方根【解析】【解答】A、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得|﹣2|=2,不符合题意;B、根据倒数的定义可得0没有倒数,不符合题意;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4的平方根为±2,不符合题意;D、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为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对选项A作出判断;利用倒数的定义,可对选项B作出判断;根据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对选项C作出判断;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对选项D作出判断。
瓦马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5和B. -|-5|和-(-5)C. -5和D. -5和【答案】B【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它们相等,因此A不符合题意;B、-|-5|=-5,-(-5)=5,-|-5|和-(-5)是相反数,因此B符合题意;C、=-5,它们相等,因此C不符合题意;D、-5和是互为负倒数,因此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相反数的定义,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2分)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娜娜得分要超过90分,则她至少要答对()A. 10道题B. 12道题C. 13道题D. 16道题【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她至少要答对x道题,则答错或不答(20﹣x)道.由题意,得10x﹣5(20﹣x)>90,解得:x>.∵x为整数,∴x至少为13.故答案为:C【分析】先设出她答对的题数,即可表示她的得分情况,再根据“得分要超过90分”即得分大于90即可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答题的最少数目.3、(2分)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A. -2018B.C.D. 2018【答案】A【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2018<-<<2018,∴最小的数为:-2018,故答案为:A.【分析】数轴左边的数永远比右边的小,由此即可得出答案.4、(2分)下列各式计算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
瓦斜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A.x>-2B.x<-2C.x≥-2D.x≤-2【答案】C【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解答】解:图中数轴上表达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C.【分析】用不等式表示如图所示的解集都在-2的右边且用实心的圆点表示,即包括-2,应用“ ≥ ”表示。
2、(2分)小亮在解不等式组时,解法步骤如下:解不等式①,得x>3,…第一步;解不等式②,得x>﹣8,…第二步;所有原不等式组组的解集为﹣8<x<3…第三步.对于以上解答,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解答有误,错在第一步B. 解答有误,错在第二步C. 解答有误,错在第三步D. 原解答正确无误【答案】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8,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答案为:C【分析】不等式组取解集时:同大取大,即都是大于时,取大于大的那部分解集,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两个解集,取公共部分.3、(2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CD与点C,若∠BOD=38°,则∠A等于()A. 52B. 46C. 48D. 50【答案】A【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解:由对顶角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以求出∠A的度数为52.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可知∠AOC=∠BOD,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求出∠A的度数.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一定是正数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④16.8万精确到十分位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A. ①②③B. ④⑤C. ②④D. ③⑤【答案】D【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近似数及有效数字,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①∵|-|=,|-|=∴>∴-<-,故①错误;②当m=0时,则=0,因此≥0(m≥0),故②错误;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故③正确;④16.8万精确到千位,故④错误;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⑤正确;正确的序号为:③⑤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对①作出判断;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求法,可对②⑤作出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近似数的知识可对④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纳瓦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x的5倍与它的一半之差不超过7,列出的关系式为()A.5x-x≥7B.5x-x≤7C.5x-x>7D.5x-x<7【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列关系式为:5x-x≤7,故答案为:B.【分析】先求出x的5倍与它的一半,再求差,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注意“不超过”用数学符号表示为“≤”.2、(2分)已知且-1<x-y<0,则k的取值范围是()A. -1<k<-B. 0<k<C. 0<k<1D. <k<1【答案】D【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由②-①得:x-y=-2k+1∵-1<x-y<0,∴-1<-2k+1<0,解之:<k<1故答案为:D【分析】观察方程组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及已知条件-1<x-y<0,因此将②-①,求出x-y的值,再整体代入,建立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果。
3、(2分)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A、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A不符合题意;B、是分式方程组,故B不符合题意;C、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C不符合题意;D、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再对关系逐一判断,可得出答案。
4、(2分)2010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各学科及满分值情况如下表:()度.A. 72B. 144C. 53D. 106【答案】A【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根据表格,得总分=150+150+120+100+200+30=750.所以数学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 ×360°=72°.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表格先计算总分值,从而得出数学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根据圆心角的度数=360°×数学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结果.5、(2分)如图,在某张桌子上放相同的木块,R=34,S=92,则桌子的高度是()A. 63B. 58C. 60D. 55【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木块的长为x,宽为y,桌子的高度为z,由题意得:,由①得:y-x=34-z,由②得:x-y=92-z,即34-z+92-z=0,解得z=63;即桌子的高度是63.故答案为:A.【分析】由第一个图形可知:桌子的高度+木块的宽=木块的长+R;由第二个图形可知:桌子的高度+木块的长=木块的宽+S;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桌子的高度。
吉瓦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若x2m-1-8>5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0B.1C.2D.3【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得:,故答案为:B.【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不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且一次项的系数不为0的不等式。
根据定义可知2m-1=1,解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2、(2分)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如[4]=4,[ ]=1,[-2.5]=-3.现对82进行如下操作:这样对8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121只需进行多少次操作后变为1()A. 1B. 2C. 3D. 4【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对121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故答案为:C【分析】[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依据题目中提供的操作进行计算即可。
3、(2分)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A.a-1>b-1B.a+1>b+1C.2a>2bD.【答案】D【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知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因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知D不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因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2分)若方程mx+ny=6有两个解,则m,n的值为()A. 4,2B. 2,4C. -4,-2D. -2,-4【答案】C【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把,代入mx+ny=6中,得:,解得:.故答案为:C.【分析】将x、y的两组值分别代入方程,建立关于m、n的方程组,再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m、n的值。
瓦泽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当x+y=3时,求a的值()A. -4B. 4C. 2D.【答案】B【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解方程组得:又∵x+y=3,∴a-3+2=3,∴a=4;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解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得出x,y的值,再将x,y,的值代入x+y=3,得出一个关于a 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出a的值。
2、(2分)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加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1mL水的体积为1cm3)()A. 20cm3以上,30cm3以下B. 30cm3以上,40cm3以下C. 40cm3以上,50cm3以下D. 50cm3以上,60cm3以下【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玻璃球的体积为x,则有,解得40<x<50.故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40cm3以上,50cm3以下.故答案为:C【分析】先设出一颗球的体积,利用条件(2)可列出第一个不等式,利用(3)可列出第二个不等式,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范围.3、(2分)如图,∠A0B的两边0A,0B均为平面反光镜,∠A0B=40°.在射线0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0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0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A. 60°B. 80°C. 100°D. 120°【答案】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QR∥OB,∴∠AQR=∠AOB=40°,∠PQR+∠QPB=180°;∵∠AQR=∠PQO,∠AQR+∠PQO+∠RQP=180°(平角定义),∴∠PQR=180°﹣2∠AQR=100°,∴∠QPB=180°﹣100°=80°.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QR=∠AOB=40°,∠PQR+∠QPB=180°,再根据平角是180°,得出∠PQR=100°,最后算出∠QPB=80°4、(2分)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c的值是()A. 3B. 2C. 1D. 无法确定【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将代入方程得,①+②+③得4(a+b+c)=12,∴a+b+c=3,故答案为:A.【分析】将x、y、z的值代入方程组中,再观察方程组中各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相同字母的系数之和都为4,因此由(①+②+③)÷4,就可求得a+b+c的值。
列瓦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6xy+9=0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方程两边都是整式,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有两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次,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即可得出答案。
2、(2分)如图,,、、分别平分的内角、外角、外角.以下结论:①∥;②;③;④;⑤平分.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解析】【解答】解:延长BA,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F.①∵BD、CD分别平分△ABC的内角∠ABC、外角∠ACP,∴AD平分△ABC的外角∠FAC,∴∠FAD=∠DAC,∵∠FAC=∠ACB+∠ABC,且∠ABC=∠ACB,∴∠FAD=∠ABC,∴AD∥BC,故①正确;故①符合题意,②∵BD、BE分别平分△ABC的内角∠ABC、外角∠MBC,∴∠DBE=∠DBC+∠EBC=∠ABC+∠MBC=×180∘=90∘,∴EB⊥DB,故②正确,故②符合题意,③∵∠DCP=∠BDC+∠CBD,2∠DCP=∠BAC+2∠DBC,∴2(∠BDC+∠CBD)=∠BAC+2∠DBC,∴∠BDC=②∠BAC,∵∠BAC+2∠ACB=180∘,∴∠BAC+∠ACB=90∘,∴∠BDC+∠ACB=90∘,故③正确,故③符合题意,④∵∠BEC=180∘−(∠MBC+∠NCB)=180∘−(∠BAC+∠ACB+∠BAC+∠ABC)=180∘−(180∘+∠BAC)∴∠BEC=90∘−∠BAC,∴∠BAC+2∠BEC=180∘,故④正确,故④符合题意,⑤不妨设BD平分∠ADC,则易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推出△ABC是等边三角形,这显然不可能,故⑤错误。
瓦古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已知5x2m+3+ >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 B. - C. 1 D. -1【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解:∵原不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m+3=1解之:m=-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可得出x的次数是1,建立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可。
2、(2分)如图,已知AB∥CD,∠1=56°,则∠2的度数是()A. 34°B. 56°C. 65°D. 124°【答案】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1=56°,∴∠2=∠1=56°.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3、(2分)把长宽分别为7和4的长方形经过割补变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在()A. 5与6之间B. 4与5之间C. 3与4之间D. 2与3之间【答案】A【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 = .∵25<28<36,∴5<<6.故答案为:A【分析】把长宽分别为7和4的长方形经过割补变为一个正方形,从而知道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得出其边长应该为根号28,而根号28的被开方数28,介于两个完全平方数25与36之间,根据算数平方根的意义,被开方数越大其算数平方根也越大即可得出根号28介于5和6之间。
4、(2分)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y=8的解的是()A.B.C.D.【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先把原方程化为y=2x-8,然后利用代入法可知:当x=1时,y=-6,当x=2时,y=-4,当x=0.5时,y=-7,当x=5时,y=2.故答案为:C.【分析】能使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首先将方程变形为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分别将每个答案中的x的值代入算出对应的y的值,将计算的y的值与每个答案中给出的y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相等,该答案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就不是方程的解。
瓦日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某车间工人刘伟接到一项任务,要求10天里加工完190个零件,最初2天,每天加工15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以后每天至少加工零件个数为()A. 18B. 19C. 20D. 21【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平均每天至少加工x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要求10天里加工完190个零件,最初2天,每天加工15个,还剩8天,依题意得2×15+8x≥190,解之得,x≥20,所以平均每天至少加工2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故答案为:C【分析】设平均每天至少加工x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要求10天里加工完190个零件,最初2天,每天加工15个,还剩8天,从而根据前两天的工作量+后8天的工作量应该不小于190,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2、(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D,CE平分∠ACD,当∠A=120°时,∠ECD的度数是()A. 45°B. 40°C. 35°D. 30°【答案】D【考点】角的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A=120°,∴∠DCA=180°﹣∠A=60°,∵CE平分∠ACD,∴∠ECD= ∠DCA=30°,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CA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CD= ∠DCA,计算即可求解。
3、(2分)学校买来一批书籍,如图所示,故事书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A. 45°B. 60°C. 54°D. 30°【答案】C【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15÷(30+23+15+32)×360°=54°.故答案为:C【分析】计算故事书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可得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2分)设方程组的解是那么的值分别为()A.B.C.D.【答案】A【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解方程组,由①×3+②×2得19x=19解之;x=1把x=1代入方程①得3+2y=1解之:y=-1∴∵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组的解,∴,解之: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将x、y的值分别代入第一个方程组,然后解出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出答案。
瓦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个笔记本2元,她买了4个笔记本,则她最多还可以买()支笔A. 1B. 2C. 3D. 4【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可买x支笔则有:3x+4×2≤21即3x+8≤213x≤13x≤所以x取最大的整数为4,她最多可买4支笔.故答案为:D【分析】设出可买笔的数量,根据花费小于21元可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得买笔的最大数.2、(2分)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b>0B. ab>0C.D. a+ab-b<0【答案】C【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知:b<-1<0<a<1,A.∵b<-1<0<a<1,∴a+b<0,故错误,A符号题意;B.∵b<0,a>0,∴ab<0,故错误,B不符号题意;C.∵b<0,a>0,∴原式=1-1=0,故正确,C符号题意;D.∵b<0,0<a<1,∴a-1<0,∴原式=b(a-1)+a>0,故错误,D不符号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由数轴可知b<-1<0<a<1,再对各项一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2分)如图所示为某战役潜伏敌人防御工亭坐标地图的碎片,一号暗堡的坐标为(4,2),四号暗堡的坐标为(-2,4),由原有情报得知:敌军指挥部的坐标为(0,0),你认为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概()A. A处B. B处C. C处D. D处【答案】B【考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解析】【解答】解:∵一号墙堡的坐标为(4,2),四号墙堡的坐标为(−2,4),∴一号暗堡的坐标和四号暗堡的横坐标为一正一负,∴B点可能为坐标原点,∴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B处。
哇赛乡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答案】D【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析】【解答】解:A、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不符合题意;B、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不符合题意;C、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不符合题意;D、数轴上表达的解集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满足x<-2 的点都在-2的左边,不包括-2本身,应用“<”表示。
2、(2分)下列命题: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的符号一致;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它一定是1或0.其中正确有()个.A. 1B. 2C. 3D. 4【答案】A【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①负数没有立方根,错误;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0,故原命题错误;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的符号一致,正确;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它一定是±1或0,故原命题错误;其中正确的是③,有1个;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我们可知:1.正数、负数、0都有立方根;2.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仍为0;与0的立方根都为它本身。
3、(2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A. 5B. 4C. 3D. 2【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x、y、z,根据已知条件,得:,(1 )×2﹣(2)×5,得:2x=5z,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可知两个天平是平衡的,据此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即可得出答案。
瓦坊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代入法解方程组有以下步骤:(1)由①,得2y=7x-3③;(2)把③代入①,得7x-7x-3=3;(3)整理,得3=3;(4)∴x可取一切有理数,原方程组有无数组解.以上解法造成错误步骤是()A.第(1)步B.第(2)步C.第(3)步D.第(4)步【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错的是第步,应该将③代入②.故答案为:B.【分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由原方程组中的①方程变形得出的③方程只能代入原方程组的②方程,由原方程组中的②方程变形得出的③方程只能代入原方程组的①方程,不然就会出现消去未知数得到恒等式。
2、(2分)把方程改写成含的式子表示的形式为()A. B. C. D.【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把y当做未知数,通过移项,系数化为1,解关于y的方程即可得到.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把x看着已知数,把y当做未知数,通过移项,系数化为1,解关于y的方程即可求解。
3、(2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A. 5B. 4C. 3D. 2【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x、y、z,根据已知条件,得:,(1 )×2﹣(2)×5,得:2x=5z,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可知两个天平是平衡的,据此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即可得出答案。
4、(2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到y=2,把y=2代入①得到x=4,∴,故答案为:B.【分析】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x的系数相等,因此利用①﹣②消去x,求出y的值,再将y的值代入方程①,就可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方程组的解。
哇赛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与的和是有理数B. 的相反数是C. 与最接近的整数是4D. 81的算术平方根是±9【答案】B【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A.∵是无理数,∴3与2的和不可能是有理数,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2-的相反数是:-(2-)=-2,故正确,B符合题意;C.∵≈2.2,∴1+最接近的整数是3,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81的算术平方根是9,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由于是无理数,故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和不可能是有理数;B.相反数:数值相同,符号相反的数,由此可判断正确;C.根据的大小,可知其最接近的整数是3,故错误;D.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断对错.2、(2分)的平方根是()A. 4B. -4C. ±4D. ±2【答案】D【考点】平方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解答】解:=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将化简,再求化简结果的平方根。
3、(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D,CE平分∠ACD,当∠A=120°时,∠ECD的度数是()A. 45°B. 40°C. 35°D. 30°【答案】D【考点】角的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A=120°,∴∠DCA=180°﹣∠A=60°,∵CE平分∠ACD,∴∠ECD= ∠DCA=30°,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CA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CD= ∠DCA,计算即可求解。
撒瓦脚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某商人从批发市场买了20千克肉,每千克a元,又从肉店买了10千克肉,每千克b元,最后他又以元的单价把肉全部卖掉,结果赔了钱,原因是()A.a>bB.a<bC.a=bD.与a和b的大小无关【答案】A【考点】整式的加减运算,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0a+10b)÷30﹣= = ,当a>b,即a﹣b>0时,结果赔钱.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两次购买肉的总价(20a+10b),再求出卖肉的总价×30,根据肉全部卖掉,结果赔了钱可知(20a+10b)-×30<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2、(2分)x=3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的解()A.x+2>4B.x2-3>6C.2x-1<3D.3x+2<10【答案】A【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析】【解答】解:根据不等式的解的定义求解【分析】把x=3分别代入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3、(2分)若m>n,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A. m+2>n+2B. 2m>2nC.D. -3m>-3n 【答案】D【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A、m>n,不等式两边加2得:m+2>n+2,故此选项成立;B、m>n,不等式两边乘2得:2m>2n,故此选项成立;C、m>n,不等式两边除以2得:>,故此选项成立;D、m>n,不等式两边乘-3得:-3m<-3n,故此选项不成立.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各选项逐一判断。
4、(2分)如图,直线相交于点于点,则的度数是()A. B. C. D.【答案】B【考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解:,,,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B.【分析】因为OE ⊥AB ,所以根据余角的意义可得∠ A O C = 90 ∘−∠ C O E = 90 ∘−61 ∘= 29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AOC=29。
瓦多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①∠1和∠2互为对顶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④∠1=∠3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①∠1和∠2互为邻补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180°,④∠1=∠3.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形得到∠1和∠2互为邻补角,∠1+∠2=180°,∠1和∠3互为对顶角,∠1=∠3.2、(2分)如图,AB//CD,那么∠A , ∠D ,∠E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 ∠A+∠D+∠E=360°B. ∠A-∠D+∠E=180°C. ∠A+∠D-∠E=180°D. ∠A+∠D+∠E=180°【答案】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过点E作EF∥AB∵AB∥CD∴AB∥CD∥EF∴∠1+∠A=180°①,∠2=∠D②由①+②得:∠1+∠A+∠2=180°+∠D∴∠A-∠D+∠AED=180°故答案为:B【分析】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A=180°①,∠2=∠D②,由①+②,即可得出结论。
3、(2分)在实数0、π、、、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0是一个整数,所以不是无理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是一个开方开不尽的数,所以是无理数,,所以不是无理数。
故答案为:B【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包括开方开不尽的数,看似有规律实则没有规律的数及含有π的数,所以题目中π与都是无理数。
瓦泽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x>2a﹣1的最小整数解为x=3,则a的取值范围是()A. 0<a<2B. a<2C. ≤a<2D. a≤2【答案】C【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1的最小整数解为x=3,∴2≤2a﹣1<3,解得:≤a<2.故答案为:C.【分析】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组2≤2a﹣1<3,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2、(2分)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64,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4B. 8C.D.【答案】A【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正方体的体积是64∴正方体的棱长为=4【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的三次方,开立方根求解即可。
3、(2分)对于实数x,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1.2]=1,[﹣2.5]=﹣3,若[x﹣2]=﹣1,则x的取值范围为()A.0<x≤1B.0≤x<1C.1<x≤2D.1≤x<2【答案】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解之得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x]的定义可知,-2<[x-2]≤-1,然后解出该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范围.4、(2分)方程组消去y后所得的方程是()A.3x-4x+10=8B.3x-4x+5=8C.3x-4x-5=8D.3x-4x-10=8【答案】A【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代入②得:3x-2(2x-5)=8,3x-4x+10=8.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整体替换的思想,由于y=2x-5,用2x-5替换②中的y,再去括号即可得出答案。
5、(2分)在4,—0.1,,中为无理数的是()A. 4B. —0.1C.D.【答案】D【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这四个数中,4,—0.1,,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含的数是无理数。
即可得解。
6、(2分)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答案】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A、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A不符合题意;B、是分式方程组,故B不符合题意;C、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C不符合题意;D、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再对关系逐一判断,可得出答案。
7、(2分)若某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则这个数等于()A. 0B. ±1C. -1或0D. 0或1【答案】D【考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立方根及算数平方根的意义,得出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
8、(2分)的平方根是()A. 4B. -4C. ±4D. ±2【答案】D【考点】平方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解答】解:=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将化简,再求化简结果的平方根。
9、(2分)在,1.01001000100001,2 ,3.1415,- ,,0,,这些数中,无理数共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A【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3,=2,∴无理数有:2 ,- ,一共有2个.故答案为:A.【分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知,-是无理数。
10、(2分)一种灭虫药粉30kg.含药率是15%.现在要用含药率较高的同种灭虫药粉50kg和它混合.使混合后含药率大于30%而小于35%.则所用药粉的含药率x的范围是()A.15%<x<28%B.15%<x<35%C.39%<x<47%D.23%<x<50%【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先解出30kg和50kg中的灭虫药粉的含药的总量,再除以总数(50+30kg)即可得出含药率,再令其大于30%小于35%即解得:故答案为:C.【分析】含药率=纯药的质量÷药粉总质量,关系式为:20%<含药率<35%,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11、(2分)如图,已知∠B+∠DAB=180°,AC平分∠DAB,如果∠C=50°,那么∠B等于()A.50°B.60°C.70°D.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解答】解:∵∠B+∠DAB=180°,∴AD∥BC,∵∠C=50°,∴∠C=∠DAC=50°,又∵AC平分∠DAB,∴∠DAC=∠BAC=∠DAB=50°,∴∠DAB=100°,∴∠B=180°-∠DAB=80°.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AD∥BC,再由平行线性质得∠C=∠DAC=5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DAB=100°,根据补角定义即可得出答案.12、(2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给出下列说法:①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2的一个解;②当x-2y>8时,;③不论a取什么实数,2x+y的值始终不变;④若,则。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当a=1时,方程x+y=1-a=0,因此方程组的解不是x+y=2的解,故①不正确;通过加减消元法可解方程组为x=3+a,y=-2a-2,代入x-2y>8可解得a>,故②正确;2x+y=6+2a+(-2a-2)=4,故③正确;代入x、y的值可得-2a-2=(3+a)2+5,化简整理可得a=-4,故④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将a代入方程组,就可对①作出判断;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y的值,再将x、y代入x-2y>8 解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就可对②作出判断;由x=3+a,y=-2a-2,求出2x+y=4,可对③作出判断;将x、y 的值代入y=x2+5,求出a的值,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出说法正确的序号。
二、填空题13、(1分)已知那么|x-3|+|x-1|=________【答案】2【考点】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代数式求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2x-2<x+1解之: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即x-3<0,x-1>0原式=3-x+x-1=2故答案为:2【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然后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可得结果是214、(1分)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最大的是351,最小的是75,组距为25,可分为________组.【答案】12【考点】统计表【解析】【解答】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351,最小值为75,它们的差是351﹣75=276,已知组距为25,那么由于276÷25=11.04,故可以分成12组.故答案为:12.【分析】求组数,先算极差:最大值减最小值,再定组距,后算组数(极差除以组距,注意除不尽结果采用进1法)。
15、(10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于点于点F,求证:证明:已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垂直的定义;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证明:已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故答案为: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定义,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1=∠DBC,由垂直的定义可得BDF=∠EFC=90,所以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E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DBC,由等量代换可得∠1=∠2。
16、(1分)要反映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________统计图.(扇形、条形、折线中选一个填入)【答案】折线【考点】统计图的选择【解析】【解答】解:由于要反映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所以要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分析】折线统计图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反映各组数据的具体数目,扇形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百分比,可根据实际需要恰当选择。
17、(10分)如图,AE、BF、DC是直线,B在直线AC上,E在直线DF上,∠1=∠2,∠A=∠F.求证:∠C=∠D.证明:因为∠1=∠2(已知),∠1=∠3________得∠2=∠3________所以AE//________ ________得∠4=∠F________因为________(已知)得∠4=∠A所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所以∠C=∠D________【答案】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F;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1=∠2(已知),∠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AE//B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F (已知)∴∠4=∠A∴DF//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由对顶角相等可得∠1=∠3,所以结合已知可得∠2=∠3,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E//B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4=∠F,于是结合已知可得∠4=∠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DF//AC,所以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D。
18、(1分)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答案】3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直尺的两对边互相平行∴∠3=∠1=60∘,∴∠2=90∘−60∘=30∘【分析】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3=∠1=60∘,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