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汇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汇编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板块一:“同义词”】一、课本例句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这三个词语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XXX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XXX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XXX 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这四个词语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二、知识点总结我们把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叫做“同义词”。
在相同语境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三、跟踪练1.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替换句子中的“一瞬间”?天上的流星,一瞬间就不见了。
...。
2.请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1)节日时代,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多量国内外旅客。
XXX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文句段运用汇总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南锣鼓巷(),什刹海()。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热情的杜鹃花(),美丽的海棠(),到处花香醉人。
(答案):(1)、(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2)、(吐露芬芳)(绽放笑脸)(傲然盛开)3.请你用一组表达相同意思,但说法不同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板块二:俗寓意】1、讲义例句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修建上雕镂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运到来二、知识点总结很多的传统俗寓意着吉祥如意,大家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
三、跟踪练1.你晓得这些俗的吉祥寓意吗?(1)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2)端午节赛龙舟:(3)过年倒贴福字: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汇总2.你还晓得哪些寓意吉祥的俗?请写出两条。
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填写完整。
青青(),()待日晞。
()布德泽,万物()。
常恐(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老大徒伤悲!我还知道这首诗中描写好好学习的诗句是:二、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
三、抄写一首劝诫人们惜时奋进的古诗。
【参考答案】一、园中葵朝露阳春生光辉秋节至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三、《杂诗》(节选)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家乡的特产我住在安溪的一个小农村里。
在我们安溪有很多特产,比如:安溪铁观音、莲美豆干、湖山面线……很出名,然而在我们村最有名的是山珍豆签。
豆签主要是由比黄豆小的米豆所制成的,它营养丰富,不论是老人和小孩都合适。
山珍豆签历史悠久,是当代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一不可缺的特色食品。
它具有清凉可口、解暑祛热、四季皆宜等功效。
豆签它制作的过程很多,而且无法用机器来操作完成。
在我们村,一个手艺娴熟的师傅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十多公斤的豆签。
豆签的煮法它不像其他食品有那么多的做法它只有一种做法——做汤。
先将水烧开,然后依次放下豆签、虾米、或肉,芹菜、姜丝等调味品。
熟了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你如果哪天有空到我们村走走,我会请你尝尝我们的特产——豆签。
(作者:黄含静)1. 小作者介绍了哪些家乡特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你的家乡特产有哪些?请你说一说。
(至少写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春天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
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
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地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上课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备栏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句子,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
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中国各地的习俗还有很多。
如在瓷器绘画,玉器上雕刻雕刻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过年燃放爆竹,寓意除旧迎新。
过年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三、书写提示1.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你观察后,你收获了什么?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练字的时候一是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2.我拓展,我积累。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
”读帖是基础,要仔细观察字在方格中的高低位置、笔画的连贯映带、疏密和长短等,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对字形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大致相同的字合成一类,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日积月累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语文园地一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作都要分清主次。
在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习俗及其寓意,并学会在习作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为习作增色。
“书写提示”则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长歌行》。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多角度了解了中国的一些民风民俗。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科和内容的整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
古诗《长歌行》是一首劝诫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发向上的诗,要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背诵。
1.交流平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读文章和习作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词句段运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阅读中,体会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语表达的妙处。
3.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先按自己平时写字的方法写教材上的书写内容,再照着书写模板写一写,对比两次的书写速度。
4.日积月累:先理解诗歌大意,再结合图画,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外书和请教长辈,了解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2.体会词语表达的妙处,平时养成多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3.拓展课文内容,感知本单元课文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特点,继续增加对古诗词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难点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或向长辈了解到的节日风俗,特别是一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2.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收获,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知识点梳理一、交流平台是咱第一单元语文要素重点。
咱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分清内容主次,体会作者如何详写,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来进行的。
说白了就是“详略得当”。
交流平台从举例《北京的春节》来介绍,为什么要进行“详略得当”的写法、详略得当有什么好处。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了表现北京的春节这一节日习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它的日子则一带而过。
在写腊八和除夕这几天的活动时,也做到了有详有略。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同理,详略得当得使用,能中心突出,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是近义词,“全、都”的意思。
“勇得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是近义词,都是“取得第一名,得冠军”的意思。
这是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这样写的好处使得语句不重复,词汇丰富,语言丰富多样。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过年吃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糕”与“高”谐音)过年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鱼的谐音“余”,代表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是福、福气临门(蝠同“福”谐音,蝙蝠蝠在中国古代被赋予了人们"福"的意义。
)除了课本上涉及到的。
我们可以再多积累一些。
过年给压岁钱:寓意走财运。
过年守岁:寓意辞旧迎新。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圆幸福。
三、书写提示不难发现,给出的这段文字,不是我们常见的楷书,也没有草书那样张狂。
是的,这是行楷。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
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四、日积月累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后习题及答案词句段运用1.注意加点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是近义词,是“都,全部”的意思。
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达同样的意思,词汇丰富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②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是近义词,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达同样的意思,词汇丰富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仿写:①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南锣鼓巷摩肩接踵,什刹海熙熙攘攘。
②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吐露芬芳,热情的杜鹃绽放笑容,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到处花香醉人。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吉祥寓意的习俗?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我还知道:①新春扫尘,寓意除陈(尘)布新;②给孩子发压岁钱,寓意压祟(岁);③张贴有大公鸡的年画,寓意大吉(鸡);④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倒)。
⑤除了谐音,还有其他一些习俗,比如:⑥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⑦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⑧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⑨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语文园地一》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 等级: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除之夜,家家户户d ēn ɡ hu ǒ t ōn ɡ xi āo ( ),喜气洋洋。
我们一家人各自忙碌着:大门外,爸爸负责贴duì lián( )厨房里,奶奶忙着包ji ǎo zi ( )妈妈忙着炒菜,汤在锅里 fèi ténɡ( )着;9岁的弟弟在院子里rán fànɡ( )鞭炮,处处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A.蒜瓣 陈醋 轻盈 万象更新B.浓稠 轿车 惊异 各形各色C.乌鸦 栖息 骆驼 无瑕顾及D.哭泣 汤匙 褐色 能歌善舞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请你尽快把这些零七八碎....的东西收起来。
B.等我付完了所有的欠款,我就身无分文....了。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游。
D.烈日炙烤着大地,柳条生机勃勃....地低垂着。
3.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D.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A.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B.我们只有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C.为防止台风过后发生疫情,防疫部门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
D.产品博览会上,新研制的抗流感病毒药吸引了群众的目光。
5.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春风又绿江南岩,明月何时照我还。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6.下列有关“行楷”这一汉字字体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形体方正、笔画平直B.笔画多变、自然相连C.随意灵活、书写较快D.运笔轻盈、线条流畅7.文章内容详写略写的安排取决于( )A.文章的字数B.作者的喜好C.内容的多少D.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略写的内容表达清楚,中心才能突出。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作都要分清主次。
在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习俗及其寓意,并学会在习作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为习作增色。
“书写提示”则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长歌行》。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多角度了解了中国的一些民风民俗。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科和内容的整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
古诗《长歌行》是一首劝诫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发向上的诗,要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背诵。
1.交流平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读文章和习作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词句段运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阅读中,体会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语表达的妙处。
3.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先按自己平时写字的方法写教材上的书写内容,再照着书写模板写一写,对比两次的书写速度。
4.日积月累:先理解诗歌大意,再结合图画,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外书和请教长辈,了解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2.体会词语表达的妙处,平时养成多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3.拓展课文内容,感知本单元课文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特点,继续增加对古诗词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难点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或向长辈了解到的节日风俗,特别是一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教学重点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师:同学们,谁还记得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呢?出示: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结合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学完之后,相信你们对本单元的课文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师:咱们来个快速抢答,谁来说一说本单元的课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预设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让人印象深刻。
预设2 :《腊八粥》对八儿等粥的过程进行了详写,而全家人喝粥的部分则略写,突出了腊八粥的香甜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预设3 :《藏戏》介绍藏戏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的部分详写,其他方面,比如舞台唱腔、剧情等都是略写,突出了藏戏的特点。
师总结: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所以在写作时,表达主要内容的部分要写得具体一些,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1.课件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部分的内容。
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上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预设;(1)全部。
(2)取得第一。
2.师:请同学们把加点的词都换成一样的词语,然后再来读一读,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预设:我更喜欢课本上的表达方式。
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还能避免用词的重复和单调,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能在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4.了解行楷的一些常识,提高书写水平。
5.背诵古诗《长歌行》,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分清文章的主次。
2.积累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3.理解《长歌行》的主要意思,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1.学会在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会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语言重复。
一、交流平台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我们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怎样才算善于阅读呢?那就是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内容——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以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导方法。
(1)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预设: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实际来进行。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结束,老舍先生截取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来写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2)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呢?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区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预习单】【预习单参考答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预习单】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阅读15 页“交流平台”内容,说说为什么有的文章,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
我知道:。
词句段运用2、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片段,一起来发现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吧!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你从这几个加粗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你从这几个加粗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我发现:3、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书写提示4、先观察,再照着写一写。
看看你的书写速度有所提高吗?日积月累5、朗读背诵16 页古诗词《长歌行》,说说大意。
【预习单】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阅读15 页“交流平台”内容,说说为什么有的文章,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
我知道:写文章先想好文章的主次,才能安排好详略,这样中心才会突出,表达才会清楚。
词句段运用2、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片段,一起来发现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吧!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你从这几个加粗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你从这几个加粗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表示“得了第一”的意思。
3、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书写提示4、先观察,再照着写一写。
看看你的书写速度有所提高吗?5、朗读背诵16 页古诗词《长歌行》,说说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