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通常由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的核心部件,物镜接近标本,目镜接近人的眼睛。
二、显微镜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取出显微镜后,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然后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遮光器、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压片与低倍镜下观察
将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下观察
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请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5、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需要注意的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方法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成像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学习临时装片及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用品] 材料:水绵营养体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小烧杯、滴管、尖咀镊子、滤纸条、。
[方法与步骤]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显微镜的光学部分1.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也叫接目镜。
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
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2.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在转换器上,又称接物镜,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做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
从形态上看,接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观察时所用接物镜为40×、接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3.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
由二、三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聚集来自反光镜的光线,使光度增强,并提高显微镜的鉴别力,集光器下面装有光圈(可变光阑),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可以调节进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
若光线过强,则将光圈孔口缩小,反之则张大,集光器还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宜的光度4.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其用途是收集光线。
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有些显微镜可自带光源,因而没有反光镜)(二)机械部分1.镜座:在显微镜的底部,用于支持整个显微镜。
2.镜柱、镜臂和倾斜关节: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3.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
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为我们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也需要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生物显微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显微镜通常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利用透射光通过样品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目镜、物镜等光学元件放大样品中的光线。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代替光线,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镜、目镜、机械部分、光源和聚光系统。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镜头,能够放大样品中的光线;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机械部分包括支撑和调节装置,使样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光源提供照明,聚光系统通过调节光线的强弱和聚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将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物板或载玻片上。
首先,将载玻片固定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调节好位置。
然后,用净化过的滴管滴一滴水样液在载玻片上,再取一片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水样液上。
接下来,调节物镜和目镜,通过转动聚光系统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显微镜时要避免用手触摸光学镜片,以免留下污渍对观察造成影响。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物镜和目镜的倍数决定。
常见的物镜倍数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目镜倍数一般为10倍。
这样,使用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时,总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细胞结构。
5. 显微镜调焦技巧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掌握一些显微镜调焦的技巧。
首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样品并大致聚焦。
然后,通过细微调节机械装置或镜筒附近的焦距微调装置,缓慢转动聚焦系统,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高一生物物镜目镜知识点在高一生物学的学习中,物镜和目镜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物镜和目镜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生物细胞和微观的生物构造。
本文将介绍物镜和目镜的知识点,包括它们的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物镜的原理和种类物镜是显微镜中的一个组件,其作用是放大被观察物体。
物镜的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聚焦作用,使得经过物镜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从而放大了物体的细节。
在常见的显微镜中,物镜有三种种类:低倍物镜、中倍物镜和高倍物镜。
低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倍之间,适合观察较大的物体;中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倍至40倍之间,可以观察中等大小的微生物细胞;高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40倍以上,适合观察微小的细胞和细胞内部的结构。
二、目镜的原理和种类目镜是显微镜中的另一个组件,其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放大的物体。
目镜的原理也是利用光的折射和聚焦作用。
目镜通过放大物镜所聚焦的物体,并将放大的影像传送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与物镜一样,目镜也有不同的种类。
在一般的显微镜中,常用的目镜有两种:10倍和20倍。
这表示目镜本身放大的倍数为10倍或20倍。
一般来说,10倍目镜适合常规观察,而20倍目镜适用于观察微小的细胞结构,但观察视野会相对较小。
三、物镜和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之前,首先要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一般来说,先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确定样本的位置后再逐渐切换到中倍或高倍物镜进行更加精细的观察。
在调整焦距时,可以通过转动显微镜上的焦距调节轮来实现。
当焦点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可以通过转动目镜来调整样本的清晰度。
同时,在观察时应保持光线的充足,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样本上,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另外,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也需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特别是在更换物镜和目镜时,应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防止灰尘污染镜片。
总结: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中非常重要的组件。
通过物镜的放大和目镜的进一步放大,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构造。
生物显微镜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组织的结构。
以下是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 检查显微镜的外观,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取出面镜,用棉纱轻轻擦拭镜片,使其干净透明。
3. 打开光源,调节亮度,以保证照明充足但不过亮。
4. 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节好目镜的高度,使其适合视觉。
二、操作步骤1. 将待观察的生物标本放置在显微镜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2. 调节物镜头,先使用低倍物镜(如4倍或10倍)进行初步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倍数。
3. 调节焦距,首先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与标本较远的部分调整清晰,然后使用细调焦轮将物镜与特定部分调整清晰。
4. 调节照明,根据标本的特性和需求,可选择透射照明或反射照明。
5. 观察镜头,清洁镜头并保持镜头透明,以确保观察到清晰图像。
6. 调整视场,通过调节目镜的间距和瞳孔距离,以获得清晰、舒适的视场。
7. 使用目镜校准尺度,将目镜中的标尺与图像上的尺度对准,以便进行测量。
三、注意事项1.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镜头清洁时要轻手轻脚,用棉纱或无纺布轻轻擦拭,以防刮伤或带来静电。
3. 使用后要记得关闭光源,避免浪费资源和意外事故。
4. 镜头物镜不同,调焦的方式也不同,要根据具体的显微镜型号和说明书进行操作。
5. 镜头调节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眼睛和颈部的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不适姿势下。
四、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图像模糊:可能是镜头未清洁或未调焦,需重新清洁镜头并调节焦距。
2. 图像过亮或过暗: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显微镜的光圈大小。
3. 目镜标尺无法与物体对齐:使用目镜调节目镜的焦距,使其与标尺对齐。
4. 视场不清晰或有杂质:检查镜头和样本是否清洁,清洁后重新定焦。
以上是关于生物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通过正确使用和调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显微镜图像,并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工作。
实验二、三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取材:取一片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的新鲜黑藻。
用镊子夹取一片幼嫩的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注意: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观察1.调整显微镜,学会使用高倍镜。
高倍镜2.找到叶片细胞,进一步找到叶绿体,详细观察其形态、分布情况。
3.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情况,判断其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及速度变化。
绘图(略)实验中的注意点:1.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
流动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2.观察时注意两种细胞器:叶绿体(作移动的标志物)液泡(细胞质流动是围绕液泡进行的。
3.促进流动的方法:光照15-20min;调节水温在25℃左右;切伤部分叶片。
【例析】.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CA.光照B.温度C.酶D.细胞含水量.黑藻叶片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A.大体一致B.不一致C.相邻细胞一致D.无法确定附加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显微镜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等。
(1)对物镜目镜等的认识有螺纹物镜接物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物镜长度:长度大的高倍物镜,短的为低倍物镜。
工作距离: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约为5mm左右,高倍物镜约为1mm。
无螺纹目镜接目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目镜长度:长度大的低倍目镜,短的为高倍目镜。
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筒升降的关系;使用高、低倍镜时使用螺旋的类型和方法。
反光镜:平面镜与凹面镜及何时使用的问题。
2.显微镜的成像(1)成倒立虚像:成像过程略【例析】.我姓邱,若在载玻片上用钢笔写一个“邱”字,在显微镜目镜中观察到的是怎样一个字?.若在显微镜下发现黑藻细胞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则细胞质流动的实际方向如何?(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变化:不同长度目镜、物镜、不同透镜口镜、不同工作距离的组合。
专题0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结构认识2.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第一步: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拖镜座取出显微镜,将其平稳放到实验台上,略偏左,保持显微镜距离桌边缘大约7cm,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第二步:使用①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让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聚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睁开,调节反光镜让光线通过通光孔进去镜筒。
②低倍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体位置(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快接触标本为止,再缓缓升起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最后稍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③高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移动标本使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化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3.放大倍数与观察效果的关系4.(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需要考虑长度或宽度,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如图1所示)。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如图2所示)。
5.判断污渍的位置——视野中的污物有三种情况:①物镜上;②目镜上;③装片上Ⅰ移动目镜,异物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Ⅱ转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只有在物镜上。
污点是不可能在反光镜上的,因为反光镜不位于观察者眼睛与载物台之间,它是用来调节视野亮度的,出现污点只会使视野亮度整体变暗。
6.注意事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2)凡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观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
可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节光线。
1.(2016·上海·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答案】B【解析】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A正确;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不需要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B错误;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测量细胞长度时,应尽量使目镜测微尺与被测细胞平行并重叠,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