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物理化学(二) (1)
- 格式:doc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4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三)课程代码:(四)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
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
(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
(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物理化学》(下册)试卷(A卷)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液固间的接触角&值为:( )(A)6t>90°(B)凸90°(C) 笑180°(D) % 90°2.298K、0.1 mol?dm3的HC1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0为:( )(A)大于-0.06 V (B)等于-0.06 V(C)小于-0.06 V (D)不能判定3.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D)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4.同一固体,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其溶解度哪个大?( )(A)大块颗粒大(B)粉状颗粒大(C)—样大(D)无法比较5.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kg1和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Q和500Q,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 (B) 5 : 1(C) 10:5 (D)5 : 106.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Z: = 0.1dm3?mor,?s-1,起始浓度为0.1 mol?dm'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1/4时,所需时间为:( )(A) 0.1 s (B) 333 s (C) 30 s (D) 100 s7.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和活化焙Z间的关系是: ( )(A) E a=A"//m(B) E a=^H m~RT(C) E a=^H m+ RT(D) RT& 400 K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紿二10 ?C3(k Pa) J?s",如速率常数用表示,则匕应为: ()(A)3.326 (mol?dm y ?s"(B)3.0 X 1CX4 (mol?dnfy ?s"(C)3326 (mo^dm'3)'1?^1(D)3.0X 10'7 (mol?dm3)・i?s“9.简单碰撞理论属基元反应速率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分子是无相互作用的刚性硬球(B)反应速率与分子的有效碰撞频率成正比(C)从理论上完全解决了速率常数的计算问题(D)反应的判据之一是联线上的相对平动能大于某临界值10.同一个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加催化剂吋平衡常数及活化能为鸟及E a,加入正催化剂后则为心、E ,则存在下述关系:( )(A)Q =k. Ea=E(B)Q HR, E# E(C)Q =k, E.d> E(D)f < k, E < E.a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反应需激发能量为126kJ?mol",相当于入射光的波长A/n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考通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是【】A.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C.是否具有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折中主义观点7.“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相和假象的区别的是【】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C. 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9.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一种【】A.客观的物质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1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12.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具有宗教信仰 B.具有思想意识C.具有语言文字 D.制造使用工具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C.合作互助关系 D.思想交往关系14.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5.社会革命是【】 A.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B.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 D.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代码:0205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基础课,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化学现象并用物理学中的方法来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的理论逻辑性非常之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
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学生在掌握了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化学等课程基础上,通过对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以及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对生物产业中的转化反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化学动力学更是对这些反应进行现实性以及效益的研究。
了解电化学的有关知识有助于熟练掌握运用生物产业中用到的有关分析检测仪器。
学习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则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意义所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较强的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化学;相关课程:发酵工程与设备、化工原理;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先修课程是学习的基础,相关课程可增进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后续课程则是本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原理的具体应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热力学的有关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可逆过程的特征、几种反应热的概念、熵的有关概念。
2、要求学生能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热、功、热力学能及焓的改变量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熟练掌握熵的改变量的计算以及熵增加原理的应用。
绝密★启用前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代码0020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已知市场无风险报酬率为4%,市场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10%,A股票的β系数为2.5,则投资者投资A股票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A.10%B.15%C.20%D.25%2.下列不属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的是A.指导性B.支持性C.动态性D.全员性3.产品开发期的预算管理模式的战略重点是A.销售预算B.资本预算C.成本控制D.现金流量4.下列不属于生产部门财务预警管理范畴的是A.材料管理B.产品管理C.负债管理D.成本管理5.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中的收益指的是A.税后营业利润B.营业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6.财务预警模型中的Z计分模型没有涉及的财务报表项目是A.营业成本B.营运资本C.资产总额D.负债总额7.甲公司利润表上显示其当年营业利润为1500万元,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净利润为750万元,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500万股,则甲公司的每股收益为A.1元/股B.1.5元/股C.2元/股D.3元/股8.下列关于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说法正确的是[自考书院]A.两者承担的角色相同B.两者面向的市场相同C.商品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D.资本经营排斥商品经营9.财务会计主要的计量属性是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公允价值D.可变现净值高级财务管理试题第1页(共3页)10.下列关于企业估价方法中的市场法表述正确的是A.市场法在实际中被广泛使用B.市场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C.市场法主要用于衡量控股股东的价值D.理论上讲,市场法能很好地体现企业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教材与学习参考书1、傅献彩等:《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上海师大等校:《物理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考试纲要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学基本内容:(一)热力学概论1、热力学的目的和内容2、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3、一些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过程与途径,热力学平衡态,状态函数,状态方程式,体系的性质,功、热、能)(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三)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四)焓(五)热容(六)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1、盖·吕萨克—焦耳实验2、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3、绝热过程的功和过程方程式4、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七)实际气体1、焦耳—汤姆逊效应2、实际气体的ΔH与ΔU(八)热化学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2、反应进度3、热化学方程式(九)盖斯定律(十)几种热效应1、物质的生成热(化合物和离子)2、键焓3、燃烧焓(十一)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十二)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十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1、内能、功、热2、能量均分原理考试基本要求:1.了解热力学的内容、方法和特点。
2.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热力学平衡态、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体系的性质、功、热、能等。
3.明确体系的内能、焓、热容的意义。
4.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及其表示法:熟知功与热的符号惯例,从微观上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5.明确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和热力学平衡态的意义,以及最大功的概念。
6.较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等容、绝热等过程和卡诺循环的ΔU、ΔH、W和Q。
7.能较熟练地应用生成焓、燃烧焓来计算反应热,学会用键焓估算反应热的方法。
8.明确Hess定律与Kirchhoff定律的意义,并学会这两个定律的应用。
物理化学试卷(A )41. 5 分 (6698)有一吹肥皂泡装置,下端连有一个一端通大气的 U 型水柱压力计,当肥皂泡的直径是 5×10-3 m 时,压力计水柱高度差为 2×10-3 m ,试计算该肥皂液在直径为 1×10-4 m 的毛细管中的升高值。
设皂液对毛细管壁完全润湿,且密度与水相同。
41. 5 分 (6698)[答] p s = 2×2γ /R ' = ρgh γ = 0.01225 N ·m -1 (3分)h = 2γ cos θ /ρgR 2= 0.05 m (2分) 135. 5 分 (7035)在298.15 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吸附服从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当苯蒸气压力为760 Pa 时,石墨表面覆盖率θ=0.5,求苯蒸气在石墨表面上的吸附系数a 。
135. 5 分 (7035)[答] 1ap apθ=+ 将θ=0.5 p =760 Pa 代入解得a =0.001 315 Pa -1 (5分)7. 10 分 (4813)298 K 时, 以Pt 为阳极, Fe 为阴极, 电解浓度为1 mol ·kg -1的NaCl 水溶液(活度系数为 0.66)。
设电极表面有H 2(g)不断逸出时的电流密度为0.1A ·cm -2, Pt 上逸出Cl 2(g)的超电势可近似看作零。
若Tafel 公式为 η =a+blg(j /1A ·cm -2), 且Tafel 常数 a=0.73 V, b=0.11V , φ (Cl 2/Cl -)=1.36 V ,请计算实际的分解电压。
7. 10 分 (4813)[答] E 理论 =φ +-φ -=[φ (Cl 2/Cl -)-RT F ln α (Cl -)]-[(φ (H +/H 2)+RT F ln α (H +)) =1.36 - 0.01 - 831429896500.⨯ln10-7 =1.76 V (3分) η阴= a + b lg j =0.73+0.11× lg0.1 =0.62 V (2分) η阳=0 (2分)E 分解 =E 理论+η阴+η阳=2.38 V (3分)213. 10 分 (4710)有电池Hg(l)|Hg 22+(a 1)||Hg 22+(a 1),Hg 2+(a 2)|Pt 。
物理化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物理量中,为体系广度性质的是( D )A.W B.Q C.T D.G2.在1-1级平行反应(1)A→B和(2)A→C中,已知Ea1>Ea2,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改变产物B与C的比例的是( C )A.提高反应温度B.降低反应温度C.延长反应时间D.加入对反应(1)合适的催化剂3.根据下图1所作出的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B )A.蒸馏组成为K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气相中B的浓度大于液相中B的浓度B.蒸馏组成为M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气相中A的浓度小于体系中A的浓度C.精馏组成为K的体系,最后蒸干的一滴液体的组成为eD.蒸馏组成为M的体系,两相平衡时液相中A的浓度大于气相中A的浓度图14.江、河水中含的泥砂悬浮物质在出海口附近都会沉淀下来,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胶体化学有关的是( B )A.盐析作用B.电解质的聚沉作用C.破乳作用D.敏化作用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为许多小水滴,经过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D )A.表面Gibbs能B.比表面C.表面张力D.液面下的附加压力6.工作在100℃和25℃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 )A.20% B.25% C.75% D.100%7.理想气体在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 B )A.内能增加B.熵不变C.熵增大D.温度不变8.下列哪一个反应可能是基元反应( B )A.N2 + 3H2 = 2NH3B.Pb(C2H5)4 = Pb + 4C2H5 C.CO(g)+ NO2(g) = CO2 (g)+ NO(g) r = k[NO2]2 D.H+ + OH― = H2O r = 1.4×1011[H+][OH―]9.已知电极Tl3+,Tl+çPt和Tl+çTl的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1.250 V和–0.336 V,则电极Tl3+çTl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B )A.0.305 V B.0.721 V C.0.914 V D.1.586 V 10.气相反应aA+ bB = gG + hH,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T1时的转化率比T2时大一倍(T2=2T1);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总压p1时的转化率比p2时低(p2 > p1);则该反应的特征是( D )A.吸热反应,体积增大B.吸热反应,体积缩小C.放热反应,体积增大D.放热反应,体积缩小11.某一浓度Cu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S·m2·mol-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3的纯水,CuSO4的摩尔电导率将( B )A.降低B.增高C.不变D.无法判断1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 C ) A.Q>0 W>0 ΔU>0 B.Q=0 W=0 ΔU>0C.Q=0 W=0 ΔU=0 D.Q<0 W>0 ΔU<013.101325 Pa下,C(石墨)+ O2(g)→ CO2 (g)的反应热为Δr H m,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Δr H m是C(石墨)的标准燃烧焓B.Δr H m是CO2 (g)的标准生成焓C.此反应的Δr U m=Δr H m D.Δr H m相当于两倍C=O 键的键能14.表面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物理化学》样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每题2分)1. 理想气体反应CO g H g CH OH g ()()()+=223的r m Δ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66052.92G ∆⋅=-+(T /K),若使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应的温度: ( )(A )必须高于409.3 K (B )必须低于409.3 K(C )必须等于409.3 K (D )必须低于409.3 °C2.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________。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 (C) 各向同性特性 (D) 等电子特性3. 在 298 K 时,气相反应H 2+I 2=2HI 的Δr G m =-16 778 J ⋅mo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为: (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4. 已知 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 5×104 Pa ,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为105 Pa ,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1/1.5 (B) 1/2 (C) 1/2.5 (D) 1/35. 某气体在恒压升温和恒容升温过程中(无非体积功)所吸收的热量相同,试比较恒压过程体系升高的温度d T p 与恒容过程体系升高的温度d T V 的大小。
( )(A) d T p > d T V (B) d T p = d T V (C) d T p < d T V (D) d T p d T V6. Ag 2O 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Ag O s Ag s O g 22212()()()→+ K P ()1 2422Ag O s Ag s O g ()()()→+ K p ()2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 )(A )K K P P ()()2112= (B )K K p p ()()21=(C )K p ()2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O 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7. 已知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 kPa,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 kPa 。
绝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代码0020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关于经济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相同B.经济利润就是税后经营净利润C.经济利润有考虑占用资本的机会成本D.经济利润从会计公允价值出发2.根据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不同的分类,下列不属于责任网络中心的是A.收入中心B.投资中心C.利润中心D.成本费用中心3.下列不属于均衡记分卡在评价企业业绩时考虑的维度的是A.顾客B.内部作业C.创新与成长D.行业景气度4.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必须借助的表单是A.产品成本单B.现金预算表C.销售预算表D.人工工资表5.下列属于企业业绩评价中非财务指标的是A.剩余收益B.现金回收率C.投资报酬率D.市场占有率6.下列关于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自考书院]A.都是绝对数指标B.都是相对数指标C.都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D.都是基于会计利润计算7.流动比率计算过程中的“分母”是A.期初流动负债B.期末流动负债C.期初非流动负债D.期末非流动负债8.下列关于剩余收益的表述正确的是A.剩余收益是一个比率指标B.剩余收益与净利润是相同的C.剩余收益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D.剩余收益会带来部门业绩评价的次优化选择问题9.假定甲企业总资产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万元,托宾Q值为2,则按托宾Q模型估计,甲公司企业价值为A.150万元B.160万元C.180万元D.200万元10.在集团内部,集团财务公司的功能取向不包括A.费用中心B.融资中心C.信贷中心D.结算中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159答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字真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
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
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
某某师X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化学专业《有机化学选论》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的《中级有机化学》,陈乐培、董玉环等编,2004年版。
本课程在基础有机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立体化学、取代基效应、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重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及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本课程每章在扼要介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结合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级有机化学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化学的理论及反应进行阐述,内容上并不象高等有机化学难度较高,主要是基础有机化学中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反应,进行更系统、全面地阐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理论上掌握有机化学,对学习过基础有机化学,掌握的知识又较薄弱的学生,学习这门中级有机化学较适合。
教学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中级有机化学的基本现论和原理,对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立体化学、取代基效应、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一些重要有机反应有较系统的掌握,对有机合成设计有初步掌握和认识。
学习对象:本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立体化学、取代基效应、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和重要有机反应,如取代反应、消失反应、加成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及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
本课程适合学习的对象为师X院校函授本科,自考本科、网络本科的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教材。
学习方法介绍:本课程共分十章,除了第五章第二节芳环上的取代反应和第九章周环反应为自学内容外,其它各章节均有电子课件,学生可结合教材和电子课件有针对性地学习,主要掌握好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每章节均有较多的练习题,还有综合练习,这些练习和习题就是本课程的一些主要内容,所以学生要掌握好习题和综合练习。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基础有机化学基础上,对基础有机化学中一些基本理论和重要反应系统的阐述,所以本课程与基础有机化学密切相关,许多知识与基础有机化学是相互渗透的。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化学高考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制漠化氢的还原剂D.明矶能水解生成Alg敝体,可用作净水剂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与脱水性无关,故A错误;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两性无关,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漠单质具有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能够还原漠单质生成漠化氢和硫酸,所以二氧化硫可用作制漠化氢的还原剂,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D.明矶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中固体杂质颗粒,可用作净水剂,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D。
2、已知反应:(①2C^s)+02^g)—2C0^g)A H—221kJ/moI),反应进行不完全;(②贝矽+△H=-393.5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能量变化用图象可表示为图(a)B,反应①中能量变化用图象可表示为图(力)C.反应筋蜀+顷2("阳分的培变为心H=-172.5kJ/moI)D.反应CO^g)+机(令一C()2(前的反应热口H>-283kJ/mol')【分析】本题考查反应热与嬉变,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恰变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
【解答】A.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①中能量变化用图象可表示为图》故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①中能量变化用图象可表示为图力,故B正确;C,由①%(s)+。
2①一2顷曲△H二一221kJ/mol②C(s)+O^g)—CO^g)△H二一393.5kJ/mol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①X日得到CC^g)+{。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物理化学(二) 》试卷(课程代码0205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Q是状态函数B.对外做功W是状态函数C.Q+W是状态函数D.内能U是状态函数2.H2和02在绝热钢筒中反应生成水,则下述状态函数的增量为零的A.△U=0 B.△H=0 C.△S=0 D.△G=03.下列各关系式,哪个不受理想气体条件的限制?4.元素S的燃烧焓等于A.S0生成焓B.S02生成焓C.S03生成焓D.H2S04生成焓5.某化学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是6.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他状态函数方为定值?A.P B.V C.T,U D.P,V7.下列偏微分中,大于零的是9.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B.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C.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D.平衡时,气相与液相的组成相同10.水蒸气通过灼热的C(石墨)发生下列反应:H2O(g)+C(石墨)=CO(g)+H2(g),此系统组分数k、自由度数f各为A.3,3 B.3,2 C.2,1 D.2,211.在溶液的pH测量中,常用到饱和甘汞电极,其特征是溶液______不变,其电极电势保持不变。
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四幅书本插图中,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物理思想的是(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把地球视质点B. 研究1F 、2F 与F 的关系C. 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 燃气灶支架有很多种规格和款式。
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款不同的燃气灶支架,它们都是在一个圆圈底座上等间距地分布有五个支架齿,每一款支架齿的简化示意图在对应的款式下方。
如果将质量相同、尺寸不同的球面锅置于两款支架上的a 、b 、c 、d 四个位置,则锅对各位置的压力分别为a F 、b F 、c F 、d F ,忽略锅与支架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为A. a b F F =B. a b F F <C. d c F F =D. d c F F <3.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并正式服役。
已知“山东舰”在某次试航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变化v ∆时,“山东舰”沿直线运动的距离为L ,在接下来其速度变化v ∆时,“山东舰”沿直线运动的距离为l 。
则“山东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2(Δ)(Δ)v v L l+ B. 22(Δ)(Δ)v v L l − C. 2(Δ)v l L − D. 24(Δ)v l L− 4. 三位科学家因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
-第 1 页 共 8 页-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物理化学(二) 试卷 (课程代码2051)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在没有其它功的条件下,体系在 过程中,P Q H =∆。
2.对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工作物质在各温度 与温度之比的总和等于零。
3.理想溶液中某组分的偏摩尔体积等于该组分的 体积。
4.体系内,相的数目用Φ表示,一整块的CaCO 3结晶体是一个相,如果把它们粉碎为小颗粒,则仍是一相,因为它们的 。
6.摩尔电导率m Λ指把含有 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 的电导池的两平行电极中间,这时所具有的电导。
7.电极的氢标电势是指所给电极与同温下的 所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
8.我们定义阴极的超电势,=阴η ;阳极超电势,=阳η 。
9.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为 。
10.在化学反应速率方程中,各物浓度项的 就称为反应的级数。
11.溶胶中分散相半径约在 m 之间。
12.在外力作用下,在溶胶体系中,使液体在毛细管中流经多孔膜时,在膜两边产生电势差,称之为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3.n mol 理想气体B ,分别经历两个不同途径从初态A 变化到终态C ,则 【 】 A .Q 1=Q 2 B .W 1=W 2C .2211W Q W Q -=-D .021=∆=∆U U14.在下面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 】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D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第 2 页 共 8 页-A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可逆卡诺热机B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任一可逆热机C .以水蒸气为工作物质的可逆卡诺热机D .所有实际工作的热机17.关于熵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可逆过程体系的熵值不变B .在等温过程中,熵的改变值等于该过程的热效应与温度的比值C .任何一个过程的熵的改变值不能小于该过程的热温商之和D .平衡两相的摩尔熵值相等-第 3 页 共 8 页-25.实际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正者 B .标准电极电势最负者C .考虑极化后的不可逆电势最正者D .考虑极化后的不可逆电势最负者-第 4 页 共 8 页-2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 .能改变反应历程B .能移动平衡向有利产物增多的方向变化C .能降低反应活化能D .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得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物理化学(二) 试卷
(课程代码02051)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Q是状态函数B.对外做功W是状态函数
C.Q+W是状态函数D.内能U是状态函数
2.H2和02在绝热钢筒中反应生成水,则下述状态函数的增量为零的
A.△U=0 B.△H=0 C.△S=0 D.△G=0
3.下列各关系式,哪个不受理想气体条件的限制?
4.元素S的燃烧焓等于
A.S0生成焓B.S02生成焓
C.S03生成焓D.H2S04生成焓
5.某化学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是
6.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他状态函数方为定值?
A.P B.V C.T,U D.P,V
7.下列偏微分中,大于零的是
9.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
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B.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C.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D.平衡时,气相与液相的组成相同
10.水蒸气通过灼热的C(石墨)发生下列反应:H2O(g)+C(石墨)=CO(g)+H2(g),此系统组分数k、自由度数f各为
A.3,3 B.3,2 C.2,1 D.2,2
11.在溶液的pH测量中,常用到饱和甘汞电极,其特征是溶液______不变,其电极电势保持不变。
A.pH B.温度
C.压力D.OH-离子浓度
12.有电池,该电池的电动势E
A.当a=常数,a2增加时,E减小B.当a1减小,a2增加时,E增加
C.当a1减小,a2增加时,E不变D.当a1减小,a2增加时,E减小
13.某反应速率常数为0.099min-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2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1.01min B.4.04 min C.7.00 min D.8.08 min
14.反应A+B→P,活化能E a=85 kJ·mol-1,则该反应在25℃和50℃时的速率常数k1和k2有如下关系
A.k1=k2B.k1>k2C.k1<k2D.k1=2k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B.参加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
C.反应分子数不可能为零,所以反应级数也不可以为零
D.参加基元反应的分子数目称为反应分子数
16.反应aA+bB→dD+eE有如下关系
17.当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表现为润湿时,则杨氏方程中接触角0值为
18. 洗衣粉加入水中,产生的结果是
19.溶胶达重力沉降平衡时,有
A.各不同高度处浓度相等B.不同大小粒子受力相等
C.不同大小粒子沉降速率相等D.溶胶粒子沿高度方向形成浓度梯度
20.对于O/W型乳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相是水相B.导电性差C.油相为连续相D.易于分散在油中
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
错误的将“[B]”涂黑。
21.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22.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改变任一反应物的浓度或反应的温度都会改变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使平衡发生移动。
23.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偏摩尔吉布斯能。
24.因为是平衡状态时吉布斯能的变化。
25.对于绝热可逆过程,系统的熵值不变。
26.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27.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28.对峙反应的特点是中间物B的浓度有极大值。
29.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弱。
30.物理吸附的吸附力较小,吸附速率较慢。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 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条件是系统必须达到________平衡、________平衡、________平衡
和________平衡。
32.在973K时,已知反应C02(g)+C(s)=2C0(g)的K p=90180Pa,则该反应的=
________,K G=________mol·m-3。
33.理想气体的C P与C V的关系式为________,常温下,单原子分子的C v,m=________,
C p,m=________。
34.二元金属相图一般用________法测定,水一盐系统(如水-硫酸铵系统)相图使用________法测定。
35.不可逆电池没有同时具备________和________。
36.平行反应中,任意时刻各反应物浓度之比等于各支反应的________之比。
37.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________反应级数。
38.将一玻璃毛细管垂直插入某液体中,若该液体对毛细管不润湿,则管内液面呈________ 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指向________,管内液面________管外平液面。
39.对于带正电的溶胶,NaCl比AlCl3的聚沉能力________。
40.乳状液有O/W型和W/O型,牛奶能被水稀释,所以它属于________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在充满氧气(视为理想气体)的恒容绝热反应器中,石墨剧烈燃烧,以反应器及其中所有物质为系统,过程的W、Q、△U及△H均为零”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只考虑体积功)
42.一根毛细管中装有不润湿液体,将其一端小心加热,如下图所示,问管内液体朝哪一端移动?为什么?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3.1mol He(g)在400 K、0.5 MPa下等温压缩至1MPa,试计算其Q、W、△U、△H、△S、△A、△G。
He(g)可视为理想气体。
(1)可逆压缩过程;
(2)设压缩时外压自始自终为1 MPa。
44. 某有机物的正常沸点为230℃,当外压减至0.267kPa时,它的沸点为90℃,试计算1.33kPa时的沸点。
(假定90~230℃范围内温度对汽化热的影响可以忽略)
45.某药物水解为一级反应,在40℃经15h,测定此药物水解掉20%;在60℃2经3h测定此药物水解掉20%,试计算此药物在25℃水解掉10%所需的时间。
46.18℃时测得CaF2的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水的电导率为1.5×10-4-1·m-1。
已知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
,.求18℃时CaF2的溶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