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7.2.6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梳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和复习过程,在活动中掌握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4、体会数学思想方法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体积计算的方式,我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运用转换的方式间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初步感悟。
1、温习旧知,体会方法出示:长方体师:这是个什么立体图形?它的体积你会计算吗?生:会。
师:你怎样求它的体积?生(宋笑龙):长×宽×高(其他同学表示赞同)师:还可以怎样求它的体积。
生(袁宁):我们还可以用底面积×高。
(师板书:体积=底面积×高)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计算的方法,一种是长×宽×高,一种是底面积乘高,这两种方法一样吗?活动2【活动】2、沟通本质二、沟通方法。
1、求异思维师:除了这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手势一层一层从下向上叠加的方法),用底面积×高,还可以怎样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生1(吴云涛):用侧面积×长生2(袁宁)正面×宽师: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边说边课件呈现。
)师:是这么想的吗?观察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生1(申家宁):都是用一层的体积×层数生2(吴云涛):知道一个面,去乘一条棱。
生3:(杨航):一个面×垂直的线段师:刚才有同学说,要将图形旋转过来看,多麻烦啊。
其实,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我们不妨把其中一个面叫做底面,与之垂直的线段都叫做高。
(例如三角形的高也不一定都是垂直画的。
) 课件呈现:如果我们用S表是一个面的面积,h表示与之垂直的线段的长度,也就是高。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94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第94-95页“练习与实践”第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理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容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有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计算。
2.使学生在整理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整理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方法。
2.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沟通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揭示课题1.谈话揭示课题谈话:之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整理与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板书: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整理与复习)提问:看到课题,你想整理和复习哪些相关知识。
(板书:意义、计算方法、推导过程、体积和容积单位……)看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里面包括的知识点还是挺多的,课前大家根据学习单已经提前进行了自主整理与复习,那么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主场就是你们自己,大家一起互相分享、交流,交流中我们要学会仔细倾听、对于别人的回答及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立体图形的表面积1.提问:首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出表格和图2.提问:什么是长、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小结: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指(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面积)3.同桌交流:长、正、圆柱的表面积分别是怎么计算的?运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把整体的内容与同桌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教学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二、基本题练习计算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求体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三、综合练习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二十第1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2、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
谁来说一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做练习二十第14题。
指导学生估计这个教室有多大,可以先估计这个教室的长、宽、高各大约多少米?再算出教室里的空间大约多少立方米。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要求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求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关系?求梯形的面积,关键就是求什么?请大家课后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1、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思考题。
【教育资料】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计算
教学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并能
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二、基本题练习
计算下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
求体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
三、综合练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二十第1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2、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
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
谁来说一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做练习二十第14题。
指导学生估计这个教室有多大,可以先估计这个教室的长、宽、高各大约多少米?再算出教室里的空间大约多少立方米。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要求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求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关系?求梯形的面积,关键就是求什么?
请大家课后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1、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