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玉林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先
进单位的决定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玉政发[2014]13号
【发布部门】玉林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05.10
【实施日期】2014.05.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
(玉政发〔2014〕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玉东新区、各开发园区管委,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2013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年度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共新签合同项目583个,合同金额445.97亿元,累计到位招商引资资金510.46亿元(含续建项目),同比增长2.59%,完成510亿元年任务的100.09%;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1 / 1。
2013年广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面对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广西围绕增产增收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好形势。
粮食再获丰收,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产,为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一)农林牧渔业增幅呈V字型发展初步核算,201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4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
其中,农业增加值1285.62亿元,增长4.3%;林业增加值2 15.73亿元,增长6.3%;牧业增加值540.70亿元,增长2.3%;渔业增加值2 48.59亿元,增长5.4%。
从纵向看,各季农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相比整体平稳,增幅呈V字型发展轨迹,即两头高、中间低。
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4%、3.8%、4.1%和4.3%,季度累计增速波动幅度在0.6个百分点以内。
(二)粮食产量实现“三连增”全区各地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作物生产的同时,努力稳定粮食面积攻单产,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千万亩超级稻示范推广行动计划”等示范工程,引导增加用种,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201 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76.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9千公顷,增长0.2%。
粮食总产量1521.80万吨,比上年增加36.90万吨,增长2.5%,粮食产量实现“三连增”。
在高产良种覆盖率高、粮食科技创新、较好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全区粮食每公顷单产达4947公斤,比上年增加109.8公斤,增长2.3%,创历史新高。
(三)特色农作物产量全面增长各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作物生产,主要经济作物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农作物产量增长稳定。
一是蔬菜产量和面积平稳增长。
全年蔬菜面积为1092.7千公顷,增长1.6%,蔬菜产量2391.29万吨,增长3.2%。
2013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一、2013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全县规模企业新增57家,达到184家,规模企业新增数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彻底扭转了近年来的被动落后局面,在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二名。
2013年,全县184家规模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增加值48.5亿元以上。
列入年度快报的137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6.63亿元,同比增长30.66%(未经省统计局审核),完成工业总产值193.46亿元,同比增长29.2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87.25亿元,同比增长28.29%。
从园区经济情况看:2013年,“一区两园”和七个乡镇工业聚集区123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78.36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全县工业产值的92.19%。
其中:县经济开发区58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95.59亿元,同比增长34.4%,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9.4%,完成年度目标的108.6%。
城关民营工业园30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20.85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0.78%,完成年度目标的83.4%。
肖口循环经济工业园6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39.09亿元,同比增长49.4%,占全县工业产值的20.21%,完成年度目标的60.1%。
七个乡镇工业聚集区29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22.83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1.88%。
从主导产业情况看:2013年,六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冶炼、农林副产品加工、发制品、塑化筛网、纺织服装)114家规模企业共完成产值168.65亿元,同比增长32.7%,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87.18%。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2013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发展到54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1家。
列入阜阳市重点监控的我县40家规模企业共完成产值125.67亿元,同比增长27.05%,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64.96%。
2013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2013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增加值比2012年增长12.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7位、西部第4位。
一、工业生产运行基本情况(一)全年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2013年,全区规上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呈现小幅回落特征,但下半年整体呈现企稳态势。
进入下半年,各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波动很小,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12.8%左右小幅波动,平稳增长态势延续至年底,最终以全年12.9%收官。
(二)近九成行业实现增长,重点行业支撑增长有力。
全区39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占行业面的89.7%;5个行业增速超过20%,占行业面的12.8%;16个行业增速在10%-20%之间。
其中,增加值总量前10位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0个重点行业增速实现正增长,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最高,达到22.3%,增速最低的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为5.0%。
上述1 0个行业合计对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67.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个百分点。
此外,2013年12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部湾涠洲作业公司正式纳入我区联网直报统计范围,该企业的入统填补了广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空白,拉动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个百分点。
(三)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全区重点监测的20种主要产品中,有19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占主要产品面的95%,其中,中成药、钢材、饲料、精制食用植物油、发动机、成品糖、塑料制品、化学药品原药、发酵酒精、机制纸及纸板、汽车和十种有色金属等12种产品产量增速超过10%,分别达到43.1%、24.6%、2 1.9%、20.0%、19.1%、17.3%、15.4%、14.8%、14.3%、13.4%、11.7%和11.5%。
2013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和发展规模企业,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198.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从2004年起连续十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8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26.62亿元,增长13.8%,其中工业增加值434.06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28.01亿元,增长7.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65.1%和27.1%,其中工业贡献率为52.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349元。
全年财政收入1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48亿元,增长15.1%;上划中央收入29.34亿元,增长10.8%;上划自治区收入8.99亿元,增长8.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3.73亿元,增长5.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2039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78.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1.73亿元,增长16.4%。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6.26亿元,增长18.0%,其中,中长期贷款384.05亿元,增长10.4%。
二、农业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75亿元, 比上年增长4.1%。
其中,农业产值增长4.1%,林业产值增长15.2%,畜牧业产值增长1.5%,渔业产值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14.8%。
全年粮食总产量193.57万吨,增长2.4%。
蔬菜产量271.47万吨,增长2.9%。
油料产量4.43万吨,增长3.0%。
甘蔗产量166万吨,增长9.3%。
水果产量76.44万吨,增长7.7%。
肉类总产量78.22万吨,增长1.1%;其中,猪肉产量45.87万吨,增长2.7%。
2013年广西玉林市公路运输运行情况分析2013年,玉林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全年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完成55499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
一、公路运输业运行情况1. 公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
2013年,玉林市不断加大道路基础设施投资,调整运输结构,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推动经营方式向集约化发展,引导运输企业做大做强。
全年公路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共投入17.32亿元,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投入18011万元。
全市已开通客运班线798条,市内乡镇通班车率达100%,全市1 372个行政村中已有1287个行政村通班车,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3.65%。
全市拥有客车总数2352辆,比上年增长5.09%,总载客座位75319位, 增长4.7%;货车总数达到56324辆,增长12.33%,载货总量419939吨位, 增长17.81%。
随着玉林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路网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运力结构的调整,运能状况的改善提升,都为玉林市交通综合运输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载体。
2.旅客运输稳步增长。
2013年,玉林市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创新营销旅游产品,调整旅游宣传促销方向,进一步加大在玉林市主要客源地粤港澳的宣传投入,6月28日,玉林至香港豪华直通巴士首航启动开通。
为玉林市持续增长出入境旅游人数带来更大的便利,刺激玉林市出入境人数的增长。
2013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9%;接待国内游客1357.69万人次,增长32.68%。
另外节假日增加和探亲外出、外来打工人数增多及玉博会、药博会等商务活动的影响形成强大客流量,从而促成旅客运输稳步增长。
全年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7614万人、1131230万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为4.59 %和9.4%。
3.货物运输快速增长。
由于玉林市各县(市、区)工业基础较好,产业优势较为突出,在玉柴集团、北流三环企业集团、兴业海螺水泥、福绵服装、陆川小掘、博白编织工艺、容县黑五类等强优企业的带动下,工业产量不断提高,增幅加快,据统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2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8%;另外,玉林市着力抓项目扩投资,项目投资实现大突破,据统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3.59亿元, 比上年增长30.5%。
2013年全市经济情况调研报告2013年,面对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早谋划、早部署,狠抓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2013年,全市农业生产整体形势较好,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扶贫项目大力推进、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增加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农业呈现良好发展。
2、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8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增加值48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其中,20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一是重工业生产提速。
2013年,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增速快于轻工业0.4个百分点。
二是小微企业增势强劲。
2013年,全市小微企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1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
三是园区工业快速增长。
2013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5%。
2013年广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D2013年广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GDP)1437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3.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 6863.04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5171.39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3%、47.7%和36.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6.6%、59.0%和34.4%。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固,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43.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 3%。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28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林业增加值217.73亿元,增长7.3%;畜牧业增加值540.43亿元,增长2.3%;渔业增加值248.26亿元,增长5.3%。
粮食总产量1521.8万吨,比上年增长2.5%。
其中,早稻产量5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9%;夏粮产量36.0万吨,增长24.1%;秋粮产量930.6万吨,增长2.2%。
糖料蔗产量比上年增长3.5%,水果产量增长9.1%,松脂产量增长7.1%,油茶籽产量增长2.3%,八角产量增长4.5%。
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14.2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猪肉产量261.3万吨,增长3.5%。
生猪出栏3456.7万头,比上年增长3.4%;生猪存栏2471.5万头,增长0.2%;活家禽出栏8.22亿只,下降0.5%;禽蛋产量22.71万吨,增长4.1%;蚕茧产量32. 35万吨,增长2.5%。
水产品产量319.06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其中,海水产品170.71万吨,比上年增长3.8%;淡水产品148.35万吨,增长6.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重点行业保持增长8%。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45.8%,自筹资金增长23.4%,国内贷款增长25.0%,其他资金增长10.5%。
历年广西各市GDP排行(单位:亿元)2003年广西各市GDP排行(单位:亿元)1 南宁5012 桂林3973 柳州3274 玉林2465 百色1676钦州1657梧州1638 河池1569北海14910贵港14011 贺州11612 来宾11313 崇左10914 防城港752005年广西各市GDP排行(单位:亿元)1 南宁722.662 桂林536.923 柳州519.964 玉林359.565 百色239.926 梧州230.067 贵港225.668 河池207.849 钦州203.2210 北海183.4511 来宾177.1412 贺州164.313 崇左148.8614 防城港93.242007年广西各市GDP排行(单位:亿元)1 南宁10632 桂林7493 柳州7384 玉林5075 百色3496 贵港3337 梧州3268 河池3119 钦州30310 北海24411 来宾24412 贺州23313 崇左23014 防城港1592013年1.南宁28602.柳州2016.93.桂林16004.玉林12265.梧州9506.百色8287.钦州7978.贵港752.69.北海73010.崇左58011.来宾61012.河池52013.防城港55014.贺州5682006年广西各市人均GDP1、柳州17860元2、北海14827元3、防城港14303元4、南宁13425元5、桂林12558元6、梧州9182元7、贺州8952元8、来宾8153元9、崇左8138元10、百色7580元11、钦州7385元12、玉林6964元13、河池6133 元14、贵港5425元2、2006年广西各市财政总收入1、南宁120.36亿元2、柳州95.2亿元3、桂林59.32亿元4、百色40.02亿元5、玉林33亿元6、河池27亿元7、北海23.1亿元8、梧州23.08亿元9、来宾21.06亿元10、崇左20.5亿元11、贵港19.38亿元12、钦州17.17亿元13、贺州13.3亿元14、防城港10.6亿元3、2006年广西各县财政收入百色市平果县:约13.5亿元田东县:约4.5亿元田阳县:约2.6亿元凌云县:约0.7亿元西林县:约0.8亿元乐业县:约0.55亿元德保县:约1.8亿元田林县:约1.3亿元靖西县:约2.15亿元那坡县:约0.5亿元隆林县:约3.6亿元河池市南丹县:约5亿元天峨县:约1.5亿元凤山县:约0.45亿元东兰县:约0.9亿元罗城县:约1亿元环江县:约1.5亿元都安县:约1.5亿元大化县:约0.8亿元巴马县:约0.8亿元玉林市玉州区:5.3亿福绵管理区:约1亿元北流市:约5.2亿元容县:约3亿元陆川县:约3亿元博白县:约3.5亿元兴业县:约2亿元桂林市临桂县:约3.8亿元阳朔县:约1.6亿元永福县:约2.1亿元灵川县:约3.5亿元全州县:约2.8亿元兴安县:约2.8亿元资源县:约0.8亿元平乐县:约1.4亿元荔浦县:约2.4亿元恭城县:约1.35亿元灌阳县:约1.1亿元龙胜县:约1.35亿元柳州市柳江县:5亿元柳城县:2.5亿元鹿寨县:3.2亿元融水县:1.46亿元融安县:1.37亿元三江县:0.64亿元来宾市合山市:约3亿元忻城县:1.52亿元武宣县:约1.4亿元象州县:约1.85亿元金秀县:约0.45亿元崇左市扶绥县:约4.7亿元江州区:约4亿元宁明县:约3.5亿元大新县:约2.9亿元天等县:约1.4亿元龙州县:约2亿元凭祥市:约1.55亿元南宁市武鸣县:约3.9亿元横县:约4.16亿元宾阳县:约4亿元上林县:约1.4亿元马山县:约1.1亿元隆安县:约1.8亿元邕宁区:约1.9亿元良庆区:约2.6亿元贺州市昭平县:约1.4亿元钟山县:约1.1亿元富川县:约1亿元梧州市苍梧县:约2.4亿元藤县:约2.7亿元蒙山县:约0.9亿元岑溪市:约3亿元贵港市覃塘区:约1亿元平南县:约3.5亿元桂平市:约4.6元港南区:约1亿元港北区:约3.23亿元钦州市灵山县:约4亿元浦北县:约3亿元钦南区:约1.7元钦北区:约1.8亿元钦州港区:约2.4亿元防城港市东兴市:约2.2亿元港口区:约1亿元防城区:约1.8亿元上思县:约2.1亿元北海市合浦县:约3.4亿元铁山港区:约1.2亿元2012年广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年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者:————————————————————————————————日期:22010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83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30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72.05亿元,增长24.1 %,其中工业增加值322.79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292.47亿元,增长12.5%。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5%、44.5%和35.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62.3%和30.4%,其中工业的贡献率51.4%。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7.28万人,比上年增长9.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1%。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355元,比上年增加4220元,增长17.5%。
全年全市财政收入68.96亿元,增长26.1%。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84亿元,增长20.3%;一般预算支出129.37亿元,增长34.5%。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57亿元,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08.38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3.64亿元,增长27.7%;牧业产值140.1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9.69亿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76亿元,增长7.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36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2.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6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0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6万公顷,增加0.08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35万公顷,增加0.03公顷。
2013年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着力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21.78万人,其中,男性271.21万人,女性250.57万人。
2013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单位:万人2013年桂林市各月CPI运行情况年末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80万人,同比下降9.2%。
城镇登记失业率3.76%,比上年末降低0.14个百分点。
全年组织财政收入18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00亿元,增长4.7%。
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37.84亿元,增长17.9%。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2.17亿元,增长8.4%。
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6%。
二、农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
其中,农业产值288.08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29.75亿元,增长4.9%;牧业产值129.17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10.75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16亿元,增长7.2%。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3.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4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31万公顷。
农业机械总动力46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3万千瓦。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41万公顷,增长2.3%。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55万公顷,增长2.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68万公顷,增长4.9%;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4.19万公顷,增长2.0%。
2013年广西玉林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2013年,玉林市紧紧围绕“六个示范市”建设,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消费总量和增速稳中有进。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91亿元,同比增长14.21%,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61个百分点,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2.33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1.从城乡市场看,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消费品市场增幅略高乡村。
201 3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31.83亿元,同比增长14.2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4%,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1.08亿元,同比增长13.9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从总量来看,城镇消费仍占绝对主导地位。
从增速来看,和2012年相比城乡增速差距缩小了0.54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市城乡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协调发展。
2.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九成左右,拉动作用强劲。
批发业零售额69.92亿元,同比增长20.19%;零售业零售额362.44亿元,同比增长12.80%;住宿业零售额3.28亿元,同比增长2.12%;餐饮业零售额46. 62亿元,同比增长17.92%。
批发和零售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5%,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1个百分点。
3.从规模上看,限上规模扩大,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加快发展,我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企业做强做大,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
2013年,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112.92亿元,同比增长14.16%。
限额以下零售额369.99亿元,同比增长13.55%。
年末,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户共284家,比2012年净增加19家。
限上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4.从商品分类看,穿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
2014年1-2月广西玉林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共五篇)第一篇:2014年1-2月广西玉林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2014年1-2月广西玉林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
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重工业2.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
1、六大主导行业支撑全市规模工业继续增长。
1—2月,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生产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配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大主导行业生产仍能继上年生产态势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7.57个百分点。
2、大中型企业生产低缓。
1—2月,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较去年四季度回落了9个百分点。
3、服装皮革行业负增长。
1—2月,五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其中,服装皮革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水泥陶瓷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健康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4、县(市、区)发展参差不齐。
玉州区同比增长3.3%,博白县增长2.5%,兴业县同比增长7%。
其他的县区虽受主导行业影响仍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增势与上年明显回落,福绵区、容县、陆川县和北流市,同比分别增长11.6%、12.5%、11.5%和11.7%,分别比上年四季度低7.2、5.0、4.2和4.5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72亿元,同比增长26.1%。
1、亿元以上项目减少,投资负增长。
1—2月,亿元以上项目97个,同比减少12个,下降11%;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55亿元,同比下降31.22%,比去年同期回落57.96个百分点。
2013年广西梧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以来,花大力气谋发展、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梧州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2013年以来,梧州经济发展“稳”字当头。
经初步核算,2013年梧州市实现GDP991.7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与前三个季度变动不大,显示了稳健的运行特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5%,拉动GDP增长0. 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54.8亿元,增长16.8%,拉动GDP增长10.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7.9%,拉动G DP增长1.9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5.5亿元,同比增长2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
工业经济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2013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了7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
工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贡献大。
实现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297.9亿元,同比增长20.7%,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为13.6%;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447.7亿元,同比增长28.9%,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为86.4%。
(二)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股份制企业表现最好。
2013年,股份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8%,比去年同期增长31.8%,股份制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4. 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表现不俗,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49.7亿元,同比增长30.3%。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增长7.6%、30.5%和23.2%。
(三)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27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
在梧州工业所涉及的34个行业中,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的有27个行业,增幅排名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21.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81.3%;医药制造业增长56.1%。
2013年广西交通运输业运行情况2013年,全区各地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克服资金制约等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交通运输和港口生产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客货周转量增长5.1%。
但铁路、水路运输下滑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运行能力不断增强面对资金紧缺等困难,各地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初步统计(下同),2013年,我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
(一)铁路设施迅速改善,运输水平明显提高。
2013年,我区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高铁里程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随着衡柳线、柳南客专、邕北线、钦防线等几条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高铁的自治区,标志着广西正式迈进高铁时代。
铁路营业里程快速增加,高铁里程飞速发展,复线里程、电气化里程快速增加。
2013年末,广西铁路营业里程达3982公里,比上年增加819公里,增长25.9%,创广西铁路建设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复线里程1377公里,增长154%,电气化里程1622公里,增长74.5%。
铁路运行能力明显增强。
(二)公路网络结构日益完善,通达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3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111384公里,年内新增3478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3305公里,新增422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14706公里,新增1118公里,占总里程的13.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农村公路里程达97050公里,新增3056公里。
城市客运覆盖面逐步扩大,14个市的城区及72个县开通了城市公交。
省际市际道路客运线路增多,农村客运网络更加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支线和节点不断延伸,一些边远山区陆续通达国道省道。
随着公路密度加大、公路等级水平提高,国道省道干线网络化程度不断深化。
(三)水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航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北部湾港吞吐能力增强。
2013年广西桂林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桂林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0%2013年,桂林市以“三个率先”为目标,以“三个全面”为重点,着力抓好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657. 90亿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9.4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792.87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65.59亿元,增长7. 3%。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12年的18.3%、47.0%、34. 7%调整为18.1%、47.8%、34.1%,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2和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70.0%、22.2%,分别推动GDP增长0.8、7.7和2.5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2013年,桂林市以“四个示范市”创建为载体,以深入实施“四大流域”和西部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抓手,打造农业强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平稳发展。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74 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农业产值2 90.09 亿元,增长6.7 %;林业产值28.37 亿元,增长4.4 %;牧业产值130.3 5 亿元,增长3.3 %;渔业产值10.75 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 2.18 亿元,增长7.2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9.44 亿元,同比增长5.2%。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9.73 万公顷,增长2.7 %。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 8.55万公顷,增长2.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72 万公顷,增长5.5%;其他作物播种面积24.47万公顷,增长3.1%,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非粮作物播种面积继续扩大。
2013年广西玉林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玉林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和发展“三上”企业,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198.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从2004年起连续十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8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26.62亿元,增长13.8%,其中工业增加值434.06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28.01亿元,增长7.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65.1%和27.1%,其中工业贡献率为
52.0%。
一、农业保持稳步增长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5.25亿元, 比上年增长4.3%。
其中,农业产值增长4.4%,林业产值增长15.2%,畜牧业产值增长1.5%,渔业产值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14.8%。
全年粮食总产量193.57万吨,增长2.4%。
蔬菜产量273.47万吨,增长3.7%。
油料产量4.43万吨,增长3.0%。
甘蔗产量16 6万吨,增长9.3%。
水果产量76.44万吨,增长7.7%。
肉类总产量78.22万吨,增长1.1%;其中,猪肉产量45.87万吨,增长2.7%。
生猪出栏614.76万头,增长2.3%。
家禽出栏2.26亿只,下降1.6%。
禽蛋产量6.31万吨,增长7.8%。
水产品总产量13.81万吨,增长7.8%。
二、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体较好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 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分轻重看,轻工业持续较快发展。
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0%,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2.8%。
分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主导发展。
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2.1%;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9.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4.1%;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增长26.2%。
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贡献率最大。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9%;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9.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7%;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比增长29.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7%;汽车制造业增长26.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4%。
分县看,大部分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实现较快增长。
玉州区增长15.5%;福绵区增长18.8%;容县增长17.5%;陆川县增长15.7%;博白县增长14.3%;兴业县增长19.0%;北流市增长16.2%。
分产品看,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饲料增长6.8%,人造板增长2 8.4%,纸制品增长17.4%,中成药增长26.1%,水泥增长10.5%,砖增长36.6%,玻璃包装容器增长246.3%,钢材增长18.3%,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增长29.2%,发电机组增长119.7%,电子元件增长21.9%。
从效益看,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3.54,提高11.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3.08亿元,增长16.2%;实现利税总额116.28亿元,增长21. 2%。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固定资产投资9 53.59亿元,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0.93亿元,增长49.8%,第二产业投资591.93亿元,增长36.3%,第三产业投资310.74亿元,增长18.3%;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591.43亿元,增长31.7%。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 1.23亿元,增长3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46.66亿元,增长40.2%,更新改造投资438.05亿元,增长35.6%,房地产开发投资87.09亿元,下降8.0%。
本年施工项目3858个,增长17.9%,本年施工项目投资额866.51亿元,增长36. 2%;其中亿元及以上的项目131个,增长2.3%,完成投资额116.11亿元,增长0.9%。
本年新开工项目2630个,增长8.6%,完成投资额601.63亿元,增长27. 8%;其中亿元及以上的项目29个,下降37.0%。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1%;其中,限上零售额112.92亿元,增长14.16%。
城镇市场零售额431.83亿元,增长14.24%,其中,城区市场零售额225.96亿元,增长14.60%。
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1.08亿元,增长13.93%。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情况来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4.6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78亿元,增长33.86%;化妆品类零售额0.88亿元,增长22.81%;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98亿元,增长62.67%;日用品类零售额2.48亿元,增长8. 58%;书报杂志类零售额2.29亿元,增长34.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9.26亿元,增长3.24%;中西药品类零售额5.11亿元,增长21.4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33.75%,增长20.19%;汽车类零售额21.51亿元,增长8.60%。
五、外贸进出口持续下滑
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67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2%;其中,进口12687万美元,下降44.8%;出口28992万美元,下降19.1%。
实际利用外资2702万美元,增长43.8%。
六、财政收入保持增长
全年财政收入1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 5.48亿元,增长15.1%;上划中央收入29.34亿元,同比增长10.8%;上划自治区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8.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3.73亿元,同比增长5. 8%。
七、金融信贷增长较快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78.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1.73亿元,增长16.4%。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46.26亿元,增长18.0%,其中,中长期贷款384.05亿元,增长10.4%。
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6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72元,同比增长13.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