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讲)
- 格式:docx
- 大小:716.55 KB
- 文档页数:24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考纲: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知识点二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昼长、地势及天气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2.世界太阳年辐射总体分布特征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1)空间分布⎩⎪⎨⎪⎧①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易错排查】1.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因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太阳辐射弱的地区,热量不一定贫乏,如四川盆地,虽然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但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热量资源丰富。
【知识拓展】1.我国部分地区太阳辐射的对比分析2.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就越强,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
比如新疆南部绿洲农业发展瓜果、棉花生产,充分利用的就是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太阳能。
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讲案【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主要特占八、、1.掌握地震波的特性及应用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3.能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结合新发生的地震灾害,考查地震波的特点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一一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横向联系天怵I层次三荃索总星系银河爲「太阳辐射-太阴—L玄阳活劲.八大行呈矗直卫呈小行星、流星、舛■内梆阔尿―外部關加—具劝存在住命的条杵—运动一規口>1球一J1球基毗丁宇宙环境「自转:方向、速庚、周期"L公转:轨道、方向、速屣、周期地理意直—打球基地盂醴満见吋条件口转f赤道平曲f贾道平面——处转-I一, 黄赤交犯譬M 太阳血射点的画归运动走午龙P1福度的变牝提夜艮短的血隹纵向联系划分依据相互吸引外部」宇宙I尊离线地序图天休系统特征系统组咸地球的圈JB结构內部圈层【直击真题剖析高考】一一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2016?上海卷)(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 宇宙辐射太强C. 陨石撞击太多D. 月球引力太小【答案】1、D 2、C【解析】试题分析:X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是岩石组成,熱容量小,昼夜温差大5月岩表面熱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作用强,破坏月球表面岩石形成月壇。
选D正确。
2.月球表面罡真空状态,没有犬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选匚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月球环境。
学生要明确月球是真空状态,大气的作用很重要。
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2016?上海卷)(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乙—二二=-・0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A.满月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日食、大潮 B. 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答案】3、D 4、A【解析】试题分析:乩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麻地球、月球三者的协拖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娈动;月球靠反射阳光躱』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晩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睑"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睑”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圏示中纬度某地清晨E点月亮出现在甲处,应是下弦月。
选D正确。
4.当月球出现在乙位蚩时,呦寸在地球上是看不见月球的』是朔月,月球处在地球与太0吃间』呦寸月球就会拦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容易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
迭A正确。
考点:考查月球环境。
【名师点晴】主组题主要考查月相变化。
学生如果了解月相规律,这道题也是较容易的。
满月以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黄经差0度;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黄经差0度一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黄经差90度;渐盈凸月(农历初九一一农历十四左右):黄经差90度一180度;满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黄经差180度;月相满月以后:渐亏凸月(农历十六一一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180度一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黄经差270度;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一一月末):黄经差270度一360度;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黄经差为360度。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一般多发生在朔日。
(2015 ?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f,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列问题。
32. 图中M 日最接近() A 、春分日B、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 33. a 、b 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 、太阳高度B 、白昼长短C 、海陆位置D 、天气状况 【答案】32.B 33.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題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 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井且根据没有衣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衛口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 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包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川处对应的日朗为夏至日b 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 日,故片正确。
3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 ,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海拔高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故C 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 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 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 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 ab 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 a 纬度较b 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 A 正确。
考点: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材料,考查 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第 1问,关键找到突破口,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说明该时期内,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时期包括冬至日,因而可以推测出图中M 日最接近是夏至日;第 2问,可以使用排除法,结補HISF ;腓閉7合选择项来分析,a点太阳辐射大于b点,图中只有两点纬度差异,其他海陆位置、天气状况都不确定,所以可以很快推出A答案正确。
(2015?山东卷)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 、海拔 C 、下垫面 D 、正午太阳高度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 53%B 、62%C 、70%D 、78 %【答案】7、A 8、B【解析】试题分析:讥同一地区冕响日照时数差异的王要因素是天气心丁月份#雨芾移动到华北、乐北地区,图门江是雨季* 天空云量较釦日照时数少小对。
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有影响,但不是亍月份出现低谷的恿因」E、J D 错。
氐图示日照时数團中,3月份日照时数是230小时。
3月份在春分附近,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小时」整个d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是矽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是日珈,B对。
A. J D错。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中,天气状况、纬度、海拔高度都有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是天空中的云量的多少。
根据图中月份和各月的日照时数,容易判断7月份出现低谷。
结合季风气候区的特点,不难判断是云量。
根据材料中概念,图中表示数值是实际日照时数,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的春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即每天日照12小时,可以计算出理论日照时数,进而求出百分数。
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试题分析:込月球绕地公转周期约为出天,公转方向与地球绕日公丰专方向相同,为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俯视I 卩为 團中逆时针方向。
从该日起4天后,月地连线和日地连^犬体垂直,此时月相应为上弦月。
E 正确。
沫 在望月即阴历応时,日月地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月球位于地球的本影中时,出现月食现象。
结合月球公转周期可知约12天后出现月魚C 正确。
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2014 •新课标I 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 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2题。
1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2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C.误伤途经飞鸟3月份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A 3天B 、8天C 、12天D 、16 天【答案】【解26、 B 27 、 CA 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D.提高作物产量(2015?上海卷)下图所示为某天日、【答案】1.A 2.C【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光 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故从资源条件看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
第2题,考查人类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题意,太阳能光热电站由众多反光板构成,而众多反光 板聚焦太阳能使锅炉加热产生蒸汽,有可能对途经此处的飞鸟造成伤害,故 C 正确。
反光板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会降低地表温度,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故 A 、D 两项错误;飞机飞行高度一般远高于高塔高度,故该电站的建设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航,故B 不正确。
(2013 •江苏卷)下图是我国30° 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