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绪论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6.00 KB
- 文档页数:32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述第二节声母第三节韵母第四节声调第五节音节第六节音变第七节音位第八节朗读第九节语音的规范化第一节语音概述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
风声、雨声、流水声以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不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般也谈不上表示什么意义,当然不是语音;即使是人的声音,如果不能表示意义,也不是语音。
例如,初生的婴儿,不懂语言,他发出的声音没有什么意义,不是语音;人咳嗽的声音,没有意义,也不是语音。
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
意义是语言的内容,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或叫语言的外部形式)。
语言要借助于它的声音来体现其交际功能,一定的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声音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语言在声音里物质化了,借助于声音,语言才能成为人们可以感知到的东西。
如果语言离开有意义的声音,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所以,语音是语言不可缺少的物质外壳,或者说,语音是语言的具体面貌。
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它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还具有生理属性;它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受社会的制约的,所以它又具有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正是因为具有了社会属性,语音才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有了本质的区别,才能具有交流思想的职能。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音波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产生于人体声带的振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一切声音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去分析,语音自然也不例外。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
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声音就低。
由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因此,也可以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大小。
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