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项目地价测算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2
设计企业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企业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项目背景、企业目标、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
以下是一个设计企业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示例:案例名称:某老旧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项目背景:某老旧工业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由于历史原因,该区域存在着大量废弃的工业厂房和破旧的居民区。
这些建筑已经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导致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了城市更新项目。
企业目标:本项目旨在将老旧工业区改造成为一个集创意产业、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通过城市更新,提高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吸引创新企业和人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方面,首先对区域内的建筑进行分类评估,确定保留、改造和拆除的建筑。
保留和改造部分建筑,如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修缮和改造,将其转变为创意产业园区、艺术空间或文化展览馆等。
拆除部分破旧建筑,腾出空间用于建设公共绿地、广场和商业设施等。
在功能布局方面,将区域划分为不同主题的区域,如创意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居住区和公共绿地等。
创意产业园区吸引设计、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和人才入驻;商业街区提供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服务;居住区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配套设施;公共绿地则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和娱乐空间。
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社区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广泛沟通与合作。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拆迁安置、建设时序、资金筹措等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效果评估:项目完成后,对城市更新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
总之,设计企业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需要综合考虑项目背景、企业目标、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
深圳市城市更新问题总结及典型案例分析报告2016-11-16目录一、深圳城市更新问题梳理 (3)(一)价值导向:忽略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思考,缺乏人文关怀 (3)1、当前城市更新处于“见物不见人”的状态 (3)2、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对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传传承重视不够 (3)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不清晰,缺乏有效协同 (3)(二)管理机制:职能配置不清,政策设计滞后 (4)1、职能配置:纵向职责定位不清,横向权责边界模糊 (4)2、制度设计:制度零碎、缺失、缺乏有效协同 (5)3、操作流程:现行零散、复杂的操作流程给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增添压力 (9)二、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模式及评价 (11)(一)特区内城中村改造模式—拆除重建类 (11)1、蔡屋围旧改模式 (11)2、岗厦旧改模式 (13)3、渔农村改造模式 (13)4、大冲旧改模式 (14)5、鹿丹村旧改模式 (15)6、模式特征总结 (18)(二)原集体经济组自改模式——传统旧改类 (19)(三)工改商更新改造模式——功能改变类 (20)1、集体合法用地的旧改:西乡劳动村 (20)2、制度边界上的预期:未经批准改变功能 (22)(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模式——综合整治类 (22)1、沙浦国际艺展中心模式 (23)2、笋岗艺展中心综合整治 (23)3、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三期项目 (24)4、葵涌鸿华印染厂综合整治项目 (25)5、模式特征总结 (26)一、深圳城市更新问题梳理(一)价值导向:忽略了对城市更新本质的思考,缺乏人文关怀1、当前城市更新处于“见物不见人”的状态城市更新是为了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而当前所谓“绅士化运动”的城市更新建设一直是物的视角,缺乏人的考虑,忽略了城市的生命主体——人,尤其是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的生活质量是提高了,但与此也带来了不断增高的生活成本,导致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低收入外来人群如农民工等无法在城市立足,而他们是城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案例解析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计费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通过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计费的案例来进行解析,以探讨如何合理、准确地制定城市规划设计计费。
案例背景某市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面临着城市规划更新的需要。
市政府决定委托专业规划设计机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计费方案。
计费标准该市采用了基于建筑面积的计费方法,即按照规划设计用地的建筑面积计算费用。
具体计费标准如下:1. 商业用地:每平方米10元;2. 居住用地:每平方米5元;3. 工业用地:每平方米8元。
规划设计案例某商业区,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拟规划建筑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
根据市政府的计费标准,该设计案例的计费应如何进行?解析与计算按照计费标准,首先需要明确商业用地的总费用和建筑面积:商业用地总费用 = 商业用地的建筑面积 ×计费标准= 5000平方米 × 10元/平方米= 50000元该商业区的建筑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根据计费标准,商业用地占总面积的比例为5000/10000=50%。
因此,该商业区规划设计的计费费用为商业用地总费用的50%:商业区规划设计计费费用 = 商业用地总费用 ×占比= 50000元 × 50%= 25000元以上是本文对于商业区规划设计计费的解析和计算示例。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计费方法和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方案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结论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在制定计费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情况、人口规模、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确保计费标准合理、公正。
通过本文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案例的解析,我们了解了如何根据计费标准进行准确的计算。
同时也明确了在实际操作中,计费方案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城市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
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分析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经验,为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案例一:纽约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
通过细致的规划设计和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该项目成功地将一片废弃区域转变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户外活动空间。
关键因素包括:精确的规划,注重景观与文化元素的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密切合作。
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同时也带动了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案例二: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西安大雁塔文化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更新项目。
通过对大雁塔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改造,该项目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因素包括:尊重历史文化,注重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协作,该项目成功地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案例三: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建设巨大的公园和温室,使城市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关键因素包括:科学规划和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以及有效的公众教育和参与。
该项目成功地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价值,成为新加坡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城市更新项目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其次,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此外,积极与当地社区、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并增加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成功率。
综上所述,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规划、注重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以及与当地社区的紧密合作。
万科城市更新成都五个优秀案例万科城市更新是成都市首个EPC+O模式下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成都“天府锦城”战略规划下首个呈现的城市更新项目,整体范围1.68平方公里,由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和成华区万科街道办事处主导,万科成都“策划规划、设计建造、招商运营”一体化整体打造,以2.5公里滨水黄金地带为研究范围,重点对下湾区555亩进行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进一步活化空间与产业调整。
其中启动区位于万科-下湾区,包括一街-滨河商业街、一坊-望平坊、三巷-香香一巷、二巷、三巷,共计收储运营面积3.4万㎡,于2018年12月动工,2019年9月30日整体开业。
开业以来项目累计接待600余次,共计3500人次的全国各界领导参观,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国内权威媒体多次报道,获得第八届商业地产西南峰会-2020年度城市更新典范项目大奖。
万科城市更新已成为成都最具代表性的老城区活化名片,具体成果如下:(一)独创“EPC+O”2.0模式,共建共治共享万科城市更新项目强化“市区联动、政企联手”的高效协作模式,实现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模式创新升级。
万科“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实施方式以及“文态、业态、形态”三态融合的打造方案受到成都市委主要领导认可,项目经验发成都全市领导班子学习。
在筹备阶段,万科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和区属国有公司大力实施优质资源“收、租、引”,并成立片区运营专业公司对收储资产整体实施资产管理、项目招引、业态管控、运营管理等工作,完成收储重要节点收储面积约3.4万平方米。
在设计规划阶段,万科深度挖掘和传承成华“工业记忆”和万科“城市乡愁”,采取“修旧如旧”手法进行文化传承,对锦江绿道和滨水空间、特色街区进行同步规划,谋划“绿道+休闲配套”、“绿道+新消费场景”等诸多可能性,将原有机动车道改成慢行空间,高品质外摆融入滨河街区,创成都第一。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在地居民诉求,通过合理规划绕行路线解决停车问题,将靠近河滨的道路打造为慢行观景道路,将美好风景和惬意生活留给市民,实现“回家的路”与社交场景融合。
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案例。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些优秀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我将共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参考。
1. 案例一:上海苏河湾上海苏河湾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通过规划和建设,将原有的老旧厂房和仓库,成功转化为高端商业、办公和居住区域。
在此过程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引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2. 案例二:广州珠江新城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的CBD核心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构建起现代化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
在更新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案例三: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我国知名的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对原有厂房的改造和创意产业的引入,成功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集艺术、设计、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区域。
这种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 案例四:成都出云湖成都出云湖作为成都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发展为理念,通过对湖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态休闲的新景观。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案例五:深圳前海深圳前海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创新中心。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吸引,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6. 案例六: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集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景区。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案例七:武汉东湖武汉东湖作为武汉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综合发展和功能提升为目标,成功打造了城市新的发展极,成为了城市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投资财务测算解析案例广州市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城市更新项目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还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进行城市更新项目投资时,财务测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为您解析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投资财务测算的过程。
一、案例背景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某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原用途为工业用地。
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该地块拟进行更新改造,规划用途为商业、住宅、办公等综合用地。
项目总投资约为20亿元。
二、财务测算方法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开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根据市场行情及项目实际情况,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估算。
(1)土地成本:本项目土地取得成本约为8亿元。
(2)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等,估算约为6亿元。
(3)开发费用:包括规划、设计、报批、招投标等费用,估算约为1亿元。
(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估算为0.5亿元、0.3亿元、0.2亿元。
2.收入预测根据项目规划及市场情况,预测项目销售收入。
本项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约为30亿元。
3.税费计算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计算项目应缴纳的税费。
主要包括土地增值税、契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4.盈利分析通过投资估算、收入预测及税费计算,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
主要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
三、案例分析1.投资估算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的投资估算较为合理,各项成本均根据市场行情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保证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2.收入预测可靠性分析本项目收入预测充分考虑了市场情况及项目规划,预测结果较为可靠。
3.盈利能力分析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约为15%,净现值约为5亿元。
四、结论通过本案例的财务测算分析,可以看出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城市更新中的房地产开发策略与成功案例与实际案例分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房地产开发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中的房地产开发策略,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以供参考。
一、地理位置优势的利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选址是至关重要的。
开发商应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选择那些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房地产开发。
例如,位于市中心附近的废旧工厂区可以被重新开发成为高档住宅区,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追求。
成功案例:上海世博会后,世博园区被更新为世博源住宅区,充分利用了其紧邻黄浦江和便利交通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市内高端住宅区。
二、功能改造与创新在城市更新中,开发商应该注重对旧有建筑功能的改造和创新。
将老旧仓库、厂房改造成为艺术区、文创园区等,既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又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
创新的功能改造能够吸引更多人流和商业资源,提升整个地区的价值。
成功案例: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该美术馆原为一座电厂,经过改造成为现代艺术馆,成为伦敦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
三、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在房地产开发中,重视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建立与居民的积极互动,听取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对于增进居民的满意度和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房地产项目的长期价值。
成功案例:新加坡樟宜机场第四航站楼,该航站楼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太阳能、雨水收集等手段实现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空间和舒适的旅客体验。
四、公共设施与社会责任在房地产开发中,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优质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房地产项目的吸引力。
同时,开发商还需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通过捐赠和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成功案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该项目不仅拥有奥体中心、鸟巢等世界知名的体育设施,还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成为全市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城市更新成本问题案例
城市更新成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拆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
以下是一个城市更新成本问题的案例,供参考:
某城市为了推进城市更新,计划拆除一栋老旧建筑,并建设一个新的商业中心。
该建筑物的所有者要求获得高额的拆迁补偿,而政府则认为该建筑物的价值较低,只愿意支付较低的补偿。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该建筑物的拆除和商业中心的建设被推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对城市更新的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控制。
政府可以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该建筑物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协商一个合理的补偿金额。
同时,政府还需要考虑商业中心的建设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城市更新的顺利进行。
此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和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
政府可以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城市更新项目。
同时,政府也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城市更新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和浪费资源的情况。
总之,城市更新成本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评估和控制城市更新成本,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
同时,市场主体也需要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收储与城市更新好的案例
土地收储与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上海杨浦区旧区改造:上海市政府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对杨浦区旧区进行改造,将原有的老旧房屋进行拆迁,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了多家开发商参与。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升级。
2. 深圳棚户区改造:深圳市政府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将原有的棚户区拆迁,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并保留部分原有建筑风貌。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保留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3. 成都成华区土地整理:成都市成华区政府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对成华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整理和开发,将原有的老旧房屋进行拆迁,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和商业设施。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4. 北京朝阳区CBD区域改造:北京市政府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对朝阳区CBD区域进行改造,将原有的老旧建筑拆迁,建设新的商业设施和高楼大厦。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城市的形象,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入驻。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土地收储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措施。
城市更新项目地价测算案例
一、现状用地及权属性质
项目范围占地面积95161.03平方米,其中非农建设用地4578.07平方米,旧屋村用地26679.73平方米,未征未转土地63903.23平方米。
二、项目改造规划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96283平方米,用地整合后二类居住用地面积约65424平方米,所占比例约为67.95%,体育用地面积约10228平方米,所占比例约为10.62%,小学用地面积约11300平方米,所占比例约为11.74%,道路用地面积约8978平方米,所占比例约为9.32%,生产防护绿地353平方米,所占比例约为0.37%。
图:长坑村土地整备项目用地整合方案建议
规划范围的总建筑面积327804㎡(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307371㎡、商业建筑面积为14453㎡、公共配套设施建筑面积5980㎡;容积率3.9。
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表:规划范围用地拟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基准地价
住宅基准地价取值1732元/㎡,商业基准地价取值20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