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流图到结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16
选课系统的UML的环境图,数据流图,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程序流程图选课系统⼀(1)环境图教务处提供教师信息和学⽣信息和推荐课表。
学⽣进⾏教学质量评价后,⽅可进⼊系统选课,系统⾸先提供给学⽣⼀个推荐课表,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课程。
选定后,系统显⽰具体学科上课时间和教师教室信息,学⽣选课完成后,可以查看⾃⼰的课表。
若选择情况有误,可点击退选进⾏修改。
学⽣选课完成后,教务系统根据课程容量随机选择选课学⽣。
学⽣再根据选定课程情况进⾏退补选。
选课结束后学⽣可查询并打印课表。
学期末进⾏考试,教师输⼊学⽣成绩,学⽣可进⼊系统查询成绩。
教秘输出:教师信息学⽣信息教学计划学⽣输⼊:教师质量评价所选课程输出:最终课表推荐课表( 教师信息教室信息) 成绩教师输⼊:学⽣成绩图1 选课系统的环境图(2)⼀层数据流图对选课系统进⾏分解,从⼤的⽅⾯分解为教务管理,预选课,正选课,成绩管理系统4部分,得到⼀层数据流图,选修课程图2 选课系统⼀层数据流图图3.1选课的⼆层数据流图教学计划验证信息课程信息⽤户名密码学⽣成绩图3.2教务管理的⼆层数据流图图图4.1登录的三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1.数据流词条(a )数据流名:选修课程简述:学⽣根据学分和上学期成绩选修课程。
组成:选择的课程=课程名+教师信息+教室信息+考试时间+学分+选课⼈数来源:学⽣去向:选课流通量:闲时:50 忙时:200峰值:400(b)数据流名:教师信息简述:教秘在给出推荐课表的同时给出教师信息,输⼊到教务管理并保存到推荐课表中。
组成:教师信息=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教师职称+性别+所教授的课程来源:教秘去向:教务管理流通量:闲时:30 忙时:100峰值:1502.加⼯词条(a)加⼯名:正选课编号:1.2简述:学⽣根据预选课课表再进⾏正选课,根据课程情况和学分限制选择跨专业课程,对不满意的进⾏补退选。
教务管理对选修课程的⼈数进⾏限制,取消没有达到⼈数最低要求的那些课程,并在选课结束后进⾏公布。
软件工程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为了进步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进数据作为测试数据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2.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D ) 。
A、需求说明书B、设计说明书C、源程序D、项目开发设计3. 结构设计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设计方法,是以( B ) 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
A、数据流B、数据流图C、数据库D、数据结构4. 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A ) 。
A、模块说明书B、框图C、程序D、数据结构5. 需求分析是由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终极应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B ) 。
A、模块说明书B、软件规格说明书C、项目开发计划D、合同文档6. 注释是进步程序可读性的有效手段,好的程序注释占到程序总量的( D ) 。
A、1/6B、1/5C、1/4D、1/37. 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
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 A ) 。
A、变换型B、事务型8.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是一种(B ) 工具。
A、系统描述B、具体设计C、测试D、编程辅助9. 排错一般是在测试发现错误后进行,其中找到错误位置占排错总工作量( A )。
A、95%B、5%C、50%D、20%10. 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绘了系统的( A ) 。
A、总貌B、细节C、抽象D、软件的作者11. 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B ) 。
A、数据流要命名,文件不必命名B、数据流不必命名,有文件名就足够了C、数据流和文件均要命名,由于流出和流进数据流是不同的D、数据流和文件均不要命名,通过加工可自然反映出12. 分析员是( B ) 。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职员的中间人C、软件的编程职员D、用户和软件职员的领导13. 在软件开发中,有利于发挥集体聪明的一种做法是( A ) 。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选择题选择题:1.软件是一种( B )A.有形B.逻辑C.物质D.消耗2.软件工程学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C )A.计算机的发展B.其它工程学科的影响C.软件危机的出现D.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3.(A)是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的各种文档A.软件B.文档C.数据D.程序4.有关计算机程序功能、设计、编制、使用的文字图形资料称为( B )A.软件B.文档C.数据D.程序5.软件工程是一种(A)分阶段实现的软件程序开发方法。
A.自顶向下B.自底向上C.逐步求精D.面向数据流6.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 C )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
A.详细设计阶段B.概要设计阶段C.需求分析阶段D.测试和运行阶段7.在结构性的瀑布模型中,(C )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中的系统测试的目标。
A.详细设计阶段B.概要设计阶段C.需求分析阶段D.可行性研究阶段8.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下列哪种软件开发方法( C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9.在软件生存周期中,用户主要是在(A)参与软件开发。
A.软件定义期B.软件开发期C.软件维护期D.整个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10.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 C )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A.螺旋模型B.增量模型C.功能模型D.瀑布模型11.对软件的过分分解,必然导致( B )A.模块的独立性差B.接口的复杂程度增加C.软件开发的总工作量增加D.以上都正确12.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 C )需求分析方法A.对象B.数据字典C.数据流D.结构图13.结构化设计方法中把软件结构划分为( B )和( E )两大类,并提出了对应于以上两类结构的分析方法。
A.控制型B.变换型C.模拟型D.处理型E.事务型F.分析型G.通信型H.功能型14.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分别为计划时期、开发时期和(A)A.运行时期B.可行性分析C.详细设计D.测试和纠错15.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C )是不适用的。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模拟题2020年(32)(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选择题1.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SSS_SINGLE_SELA图元关系B数据流C控制流D调用关系分值: 3.5答案:C程序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应用广泛的软件过程设计工具,通常也称为程序框图。
其中,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控制流,用矩形表示加工步骤,用菱形表示逻辑条件。
2.软件设计中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SSS_SINGLE_SEL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分值: 3.5答案:B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
一般一个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和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3.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准则是SSS_SINGLE_SEL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答案:B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
一般一个较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和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4.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系统总体结构图支持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B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C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任务之一DPAD图是软件详细设计的表示工具分值: 3.5答案:A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任务之一;PAD图,即问题分析图,是一种主要用于描述软件详细设计的图形工具。
5.下面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任务的是SSS_SINGLE_SELA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B确定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C需求规格说明书评审D制定软件集成测试计划分值: 3.5答案:D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分为4个阶段: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评审。
6.数据字典(DD)所定义的对象都包含于SSS_SINGLE_SELA数据流图(DFD图)B程序流程图C软件结构图D方框图答案:A本题考查数据流图概念。
结构化设计方法使用的描述方式是系统结构图,也称结构图或控制结构图。
它表示了一个系统(或功能模块) 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流信息的传递关系,它是描述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图表工具。
系统结构图反映的是系统中模块的调用关系和层次关系,谁调用谁,有一个先后次序(时序)关系.所以系统结构图既不同于数据流图,也不同于程序流程图.在系统结构图中的有向线段表示调用时程序的控制从调用模块移到被调用模块,并隐含了当调用结束时控制将交回给调用模块。
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下属模块,这些下属模块的左右位置可能与它们的调用次序有关.例如,在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依据数据流图建立起来的变换型系统结构图中,主模块的所有下属模块按逻辑输入,中心变换,逻辑输出的次序自左向右一字排开,左右位置不是无关紧要的.系统结构图是对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的图形显示。
在需求分析阶段,已经从系统开发的角度出发,把系统按功能逐次分割成层次结构,使每一部分完成简单的功能且各个部分之间又保持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功能设计.在设计阶段,基于这个功能的层次结构把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成为系统.处理方式设计:确定为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评估算法的性能.确定为满足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和模块间的控制方式(性能设计).确定外部信号的接收发送形式.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是什么1.功能结构图就是按照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的每一个框都称为一个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的大一点或小一点,分解得最小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每个处理过程,而较大的功能模块则可能是完成某一个任务的一组程序。
2.功能结构图是对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进行解剖,详细描述功能列表的结构,构成,剖面的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上到下等而描绘或画出来的结构图。
从概念上讲,上层功能包括(或控制)下层功能,愈上层功能愈笼统,愈下层功能愈具体。
功能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数据流图百科名片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目录编辑本段简介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数据流图英文缩写DFD(Data Flow Diagram)它是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
数据流程图包括:a.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这些数据符号也可指明该数据所使用的媒体;b.指明对数据执行的处理的处理符号,这些符号也可指明该处理所用到的机器功能;c.指明几个处理和(或)数据媒体之间的数据流的流线符号;d.便于读、写数据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在处理符号的前后都应是数据符号。
数据流程图以数据符号开始和结束(除9.4规定的特殊符号外)编辑本段数据流数据流是一组数据。
在数据流图中数据流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在其线旁标注数据流名。
在数据流图中应该描绘所有可能的数据流向,而不应该描绘出现某个数据流的条件。
加工(处理)在数据流图中加工用圆圈表示,在圆圈内写上加工名。
一个处理框可以代表一系列程序、单个程序或者程序的一个模块。
编辑本段组成元素数据流图数据流程图中有以下几种主要元素:→: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
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组成。
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数据源(终点)。
代表系统之外的实体,可以是人、物或其他软件系统。
○:对数据的加工(处理)。
第六章一、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1、结构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法方法的结合,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2、结构化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到的成果;•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研制工作;•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
二、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的任务1、系统分析要回答新系统“做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即明确系统功能,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问题空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通讯;–环境的不断变化。
3、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一起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把双方的理解用书面文档(系统分析说明书)表达出来。
4、系统分析的两个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二)数据流图(名词)1、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描述系统。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利用分解和抽象这两个基本手段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
分而治之,工程化的思想。
3、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Logical Data Flow Diagram),一般简称为DFD。
(名称解释)4、数据流图用到4个基本符号,即:(简答)–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过程。
5、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它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处,例如顾客、职工、供货单位等等。
外部实体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信息系统。
用一个正方形并在其左上角边另加一个直角表示外部实体,在正方形内写上这个外部实体的名称,为区分的不同实体,可在正方形的左上角用一个字符表示。
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2018年 2 月 24 日实验原理: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
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等)。
表达的是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系统业务流程图的符号:基本符号系统符号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二、实验结果:工资管理系统流程图:总务办公管理系统流程图:火车票预订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的符号: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2.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流模型图”模板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二、实验结果:工资管理数据流图:总务办公管理系统流程图:火车票预订系统流程图:工资支付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一、操作步骤: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根据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型图:工资支付系统的数据库模型图一、操作步骤:1.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2. 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库模型图”模板3. 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1)绘制实体(表)输入表名输入字段名和数据类型选择主键(2)绘制关系选择外键二、实验结果:1、总务办公管理系统(1)功能结构图:(2)数据库模型图(3)实体表(4)关系2、火车票预订系统(一)功能结构图:(二)数据库模型图(三)实体表(四)关系实验过程与结果:一、操作步骤: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102.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UML模型图”模板3.鼠标点击选择“UML用例”,展开UML用例图的图标4.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5.描述用例用例名称验证用户身份用例编号简要说明验证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有效参与者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图书借阅员、图书借阅者当前状态等待审查使用频率较高前置条件已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置条件登录进入系统基本操作流到“用户信息“数据表中检索是否存在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备选操作流如果“用户名“和“密码“有误,显示提示信息。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2.软件的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利用其定义的映射方法可以把数据流图变换成软件结构:在映射中,一般将数据流分为()和事务流两种。
3.组成数据流图的四个主要成分是数据的源点/终点,()、()和()。
4.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5. 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六项:()、()、()、()、()、()。
6. 结构化设计方法中,要把数据流图转换成软件结构,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来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数据流图。
二、判断题1. 对于DFD图的划分,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一切都应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确定。
2.逻辑输入数据流是离物理输入端最远,且沿同一输入路径输入的数据流。
3.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传输变换过程。
三、选择题1. 关于数据流图正确的描述是()。
A.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B.在数据流图中,*号标识相邻的数据流只取其一。
C.加工是以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作为加工对象的。
D.数据流图的主图中必须包括全部四种基本元素。
2.程序流程图(框图)中的箭头代表( )。
A.数据流B.控制流C.调用关系D.组成关系3.从心理学角度看,对数据流程图的数据处理泡进行分解,一次分解为多少个泡为宜。
()A. 3±1B. 7±2C. 15±1D. 18±24.按软件生命周期方法设计软件的过程中,画数据流图属于下面哪个阶段的工作()A. 需求分析B. 概要设计C. 详细设计D. 软件维护四、简答题1.什么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体现在哪里?2.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3.变换分析设计与事务分析设计有什么区别?简述其设计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