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596.00 KB
- 文档页数:62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教案标题: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一些常见的旅游政策与法规;3. 能够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定义和概述;2. 国家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3. 地方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4. 国际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旅游政策与法规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定义和概述;b. 分析国家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如旅游法、旅游发展规划等;c. 探讨地方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如各地旅游管理局的规定;d. 讨论国际层面的旅游政策与法规,如国际旅游组织的相关规定。
3. 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旅游政策与法规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强调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旅游政策与法规相关的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的题目和问题。
教学评估:1. 案例分析中学生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2. 小组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具体内容;2.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管理机构,亲身感受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情况;3. 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研究并提出一份完整的旅游政策与法规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蔡正敏主讲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一章旅游的法律调整与政策调整第二节旅游的政策调整一、旅游政策及分类政策对旅游的调整构成旅游政策。
(一)旅游政策的含义旅游政策是国家政权为了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根据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二)旅游政策的分类1.按内容划分(1)基本旅游政策(2)具体旅游政策2.按形式划分(1)直接旅游政策(2)间接旅游政策3.按层次划分(1)全国性旅游政策(2)地域性旅游政策(3)社区性旅游政策4.按指涉及对象划分(1)一般性旅游政策(2)行动倾斜政策(3)区域倾斜政策(4)部门倾斜政策(5)行业倾斜政策(6)企业倾斜政策(7)项目倾斜政策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1.概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发布。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课题熟悉《旅游法》主要内容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主要内容,重点熟悉其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与旅游者相关的规定素质目标:了解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深刻理解编纂《民法典》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与旅游者相关的规定、其他规定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案例导入【教师】讲述“案例导入”中的相关内容(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请思考:张女士该如何利用《旅游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学生】聆听、思考传授新知【教师】讲解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与旅游者相关的规定、其他规定一、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旅游法》分为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10章112条。
本节介绍其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人在旅途‘游‘法可依”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三g:《旅游法》的确立对旅游业有哪些影响?【学生】观看、思考、回答(一)立法目的根据《旅游法》第1条,《旅游法》的立法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旅游者的合法权益;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③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④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一项与前三项互为因果关系。
(二)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主体范围和行为范围。
《旅游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旅游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遵守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良好习惯,提高旅游行业的规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旅游政策的定义与分类旅游法规的制定与实施2. 我国旅游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旅游市场监管政策旅游服务设施政策旅游安全管理政策3. 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特点强制性与指导性全面性与针对性灵活性与稳定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旅游行业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特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实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旅游违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违反了哪些旅游政策与法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政策与法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违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最新的旅游政策与法规资讯,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旅游政策制定者、旅游企业、游客等角色,模拟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增强学生对旅游政策法规实际运用的理解。
2. 小组项目:让学生团队设计一项旅游政策改革方案,包括目标、预期效果、实施步骤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了解旅游政策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进学生对旅游行业现状的认识。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第一章:旅游政策概述1.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作用1.2 旅游政策的主体与分类1.3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4 旅游政策评估与调整第二章:旅游法律法规体系2.1 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2 旅游法律法规的构成与层次2.3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4 旅游法律法规的遵守与维护第三章:旅游行业管理政策与法规3.1 旅游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任务3.2 旅游经营者资质与管理3.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3.4 旅游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第四章:旅游市场秩序与监管政策4.1 旅游市场秩序的重要性4.2 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3 旅游市场违规行为的查处4.4 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第五章:旅游者权益保护政策与法规5.1 旅游者权益的保护范围与内容5.2 旅游者权益受损的救济途径5.3 旅游者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5.4 旅游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创新与实践第六章:旅游产业发展政策6.1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导向6.2 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与实施机制6.3 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与优惠政策6.4 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效果评估与调整第七章:旅游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7.1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原则7.2 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7.3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规定7.4 旅游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法律责任第八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政策8.1 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需求8.2 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政策措施8.3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建设8.4 旅游人力资源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第九章:旅游税收政策与财政支持9.1 旅游税收政策的作用与类型9.2 旅游税收政策的内容与实施9.3 旅游财政支持政策与资金渠道9.4 旅游税收政策与财政支持的效应分析第十章: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10.1 旅游国际合作的意义与领域10.2 旅游国际合作的主要机制与组织10.3 旅游国际交流的政策措施与项目10.4 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挑战与对策第十一章:旅游信息化政策与法规11.1 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性与趋势11.2 旅游信息化政策的内容与目标11.3 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实施11.4 旅游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政策法规第十二章:旅游市场营销政策12.1 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与策略12.2 旅游市场营销政策的内容与方法12.3 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2.4 旅游市场营销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第十三章:旅游标准化政策与法规13.1 旅游标准化的概念与作用13.2 旅游标准化政策的内容与体系13.3 旅游标准化制定的程序与实施13.4 旅游标准化评价与监督的政策法规第十四章:旅游规划与管理政策14.1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4.2 旅游管理政策的内容与实施14.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政策14.4 旅游危机管理与风险防范政策第十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未来发展15.1 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政策调整15.2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15.3 旅游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15.4 旅游法规教育与公众意识的提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相关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第一章合同法实务教学目标:了解订立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合同的形式与其内容理解合同生效、无效与法律后果掌握合同履行、变更、转让和解除的含义;合同订立的程序,违约责任重点:合同的形式与其内容合同生效、无效与法律后果合同履行、变更、转让和解除难点:合同无效和撤销的法律后果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免除与赔偿损失的规则学时:8学时第一节旅游合同概述一、合同的概念概念: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二、旅游合同的法律特征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而非人身关系3.合同是两个以上当事人“合意的结果第二节合同订立一、合同订立的程序1、要约A、概念: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即要约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主动的意思表示。
在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中,称为“发价、发盘、出盘、报价”等。
也称“订约提义”。
B、构成要约的条件a.要约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
b.要约必须以缔结合同为目的。
C、要约邀请概念: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特点:a.是一种意思表示。
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处于预备阶段。
b.表达的内容是希望他人向自己要约。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本质区别)在发生要邀请后,要约邀请人撤回其邀请,只要没有给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要约邀请人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2、承诺A、概念:承诺是指受约人无条件地接受要约人所提出的要约条款,并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也称“接受提议”。
B、承诺的条件a.承诺必须由受约人做出。
b.承诺必须在要约有效期内向要约人做出。
c.承诺必须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实质性变更即为新要约,非实质性变更承诺有效)。
d.承诺必须表明与要约人订立合同。
承诺是一种法律行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并送达于要约人,合同便宣告成立。
课题铁路运输法律制度和道路运输法律制度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铁路运输法律制度,包括铁路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铁路运输赔偿责任(2)掌握道路运输法律制度,包括旅游客运经营许可制度,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道路运输中的法律责任素质目标:具备较强的风睑防范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与义务、铁路运输赔偿责任、旅游客运经营许可制度、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道路运输中的法律责任教学难点: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与义务、铁路运输赔偿责任、承运人的权利与义务、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案例导入【教师】讲述“案例导入”中的相关内容(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请思考:依据旅游交通运输的有关法律法规,刘某的要求能否到支持?【学生】聆听、思考传授新知【教师】讲解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企业的权利和义务、铁路运输赔偿责任、道路运输概论、旅游客运经营许可制度、承运人的权利和义务、道路运输中的法律责任任务二铁路运输法律制度一、铁路运输概述(一)什么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以铁道为交通线、旅客列车为交通工具、机车为动力的现代化交通旅游运输方式。
【快问快答】【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迤:铁路运输有哪些优点?【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铁路客运具有很多其他交通客运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包括运载能力大、票价低廉、在乘客心目中安全性较强、可沿途观赏风景、乘客能够在车厢内自由走动和放松、途中不会遇到交通堵塞及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等。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二)铁路运输法律规范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本法进行第二次修正。
旅游政策与法规合同法实务教案第一章:旅游政策概述1.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作用1.2 旅游政策的基本类型与内容1.3 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4 旅游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第二章:旅游法律法规体系2.1 旅游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2.2 旅游法律法规的基本类型与内容2.3 我国旅游法律法规的结构与特点2.4 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旅游合同法实务3.1 旅游合同的定义与特征3.2 旅游合同的种类与内容3.3 旅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3.4 旅游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3.5 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第四章: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实务4.1 旅游者权益的定义与内容4.2 旅游者权益的保护措施与途径4.3 旅游者权益纠纷的处理程序与方法4.4 旅游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第五章:旅游企业经营法律实务5.1 旅游企业经营的法律依据与要求5.2 旅游企业合同的签订与管理5.3 旅游企业经营中的合同风险与防范5.4 旅游企业合同纠纷的处理与应对策略第六章:旅游行业监管法律实务6.1 旅游行业监管的概述与意义6.2 旅游行业监管的法律依据与机构6.3 旅游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方式6.4 旅游行业监管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七章:旅游市场竞争法律实务7.1 旅游市场竞争的概述与影响7.2 旅游市场竞争的法律规制与原则7.3 旅游市场竞争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问题7.4 旅游市场竞争中不正当竞争的法律问题7.5 旅游市场竞争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案例分析第八章: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实务8.1 旅游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类型8.2 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与期限8.3 旅游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与限制8.4 旅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与法律责任8.5 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应对策略第九章:旅游合同纠纷处理实务9.1 旅游合同纠纷的概述与处理原则9.2 旅游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与程序9.3 旅游合同纠纷中证据的收集与使用9.4 旅游合同纠纷中调解与仲裁的应用9.5 旅游合同纠纷处理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章:旅游法律责任与处罚法律实务10.1 旅游法律责任的定义与特点10.2 旅游违法行为的分类与法律责任10.3 旅游行政处罚的种类与程序10.4 旅游刑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10.5 旅游法律责任与处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涉及旅游政策与法规合同法实务,内容涵盖旅游政策概述、旅游法律法规体系、旅游合同法实务、旅游者权益保护法律实务、旅游企业经营法律实务、旅游行业监管法律实务、旅游市场竞争法律实务、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实务、旅游合同纠纷处理实务以及旅游法律责任与处罚法律实务等十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