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29.91 KB
- 文档页数:22
温度计的秘密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材保温杯、小烧杯、水胀缩实验小瓶、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实验过程 1.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
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讨论: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做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学生汇报讨论。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
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实验过程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
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实验材料:
1. 一根直线透明玻璃杆
2. 一束手电筒
实验步骤:
1. 将直线透明玻璃杆放在桌上。
2.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对准玻璃杆的一端。
3. 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杆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在直线透明玻璃杆内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的方向。
光在玻璃杆内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慢。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光线在直线透明玻璃杆内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的方向。
2. 光在玻璃杆内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慢。
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线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导致光的速度发生变化。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看到物体时会觉得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偏移。
参考资料:暂无。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1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环、铜球、酒精灯、水1.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步骤 2.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1.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环;实验现象 2.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加热时,注意不要烫伤手;注意事项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冬天架设电线要使电线绷的紧些。
实际应用夏天架设电线要使电线拉的稍松一些。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热气球实验实验材料塑料袋、木块、瓷盘、酒精、火柴1.将瓷盘放在木块上,往瓷盘里倒入适量的酒精。
2.将塑料袋展开罩在木块上方。
实验步骤3.点燃瓷盘中的酒精。
4.过一会,塑料袋鼓起来,当感觉有种上升的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看到塑料袋充满气后慢慢膨胀变鼓,然后上升。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1.塑料袋和瓷盘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烧坏塑料袋。
注意事项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冒反复盖两次sulfuric acid solution. Nitric-perchloric acid (5+1) mixture. Acetic acid sodium acetate solution: weigh 34 g of sodium acetate (NaAc • 3H2O) dissolved in 450mL water, plus 2.6 mL glacial acetic acid, adjust pH to 5.5, diluted with water to 500 mL. 0.5g/L-chromazurol s (Chrome azurol s) solution: weigh 50mg-free cream s, dissolve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100mL. 0.2g/L trimethylamine 16 alkyl bromide solution (weighing 20 mg16 alkyl bromide trimethylamine, dissolve and dilute with water to 100mL and, if necessary, heat the dissolution. 10g/L Ascorbic acid solution: weigh 1.0g Ascorbic acid dissolve and constant volume to 100 mL with water. available now match. Aluminium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weigh precision 1.0000 g aluminium oxide (purity 99.99%), plus 50mL 6moI/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heat dissolved, after cooling, move into the 1000mL volumetric flask and diluted to scale. Per ml of this solution corresponds to 1 μg g aluminum. Aluminium standa rd solution: lessons1.00mL aluminum standard stock solution, placed in 100mL volumetricflask and diluted to scale and draw 5.00mL 50mL volumetric flask, dilute to scale. Per ml of this solution corresponds to 1 μg g aluminum. 3, instruments spectrophotometer. Food grinder. Electric hot plate. 4, and sample pulled acting will sample (not including sandwich, stuffed part) crushed uniform, take about 30 g reset 85 ? oven in the dry 4 h, saidtake 1.0000 g~2.000g, placed 100mL tapered bottle in the, Addend grain glass beads, added l0 mL~15 mL nitric acid a perchlorate (5+1) mixed Taiwan liquid, cover good glass实际应用排气扇的安装油烟机要安装在厨房上方。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状态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了解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实验材料,水、冰块、热水壶、玻璃杯、温度计、铝箔纸。
实验步骤:1. 将一些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 将热水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同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 用铝箔纸将一个玻璃杯完全包裹起来,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玻璃杯外的变化。
4. 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记录融化所需的时间。
5. 观察热水中水蒸发的情况,记录水蒸发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的状态变化。
当冰块放入玻璃杯中时,温度计显示水温开始下降,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我们记录下了融化所需的时间,并发现在铝箔纸包裹的玻璃杯外并没有水珠出现,说明水没有蒸发出来。
而另一个玻璃杯中的热水在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了水蒸发的现象,记录下了水蒸发所需的时间。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凝固和蒸发过程。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水从固态变为液态;而在热水蒸发的过程中,水从液态变为气态。
我们也明白了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冷水会融化成水,热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小结: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的状态变化是如此神奇和有趣。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继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积极参与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继续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温度计的秘密(必做)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试验方法:1、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
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讨论: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做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学生汇报讨论。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
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3、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
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记录单4、认识岩石(选做)实验名称:采集、观察岩石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实验步骤:1.请你到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4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下册
实验题目: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的发芽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实验材料:豆子、纸巾、透明玻璃瓶、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取一只透明玻璃瓶,放入一层湿纸巾。
2. 将豆子均匀地放在纸巾上,然后再放上一层湿纸巾。
3. 将瓶口用棉线或橡皮筋固定好,保持湿度。
4. 将玻璃瓶放在室温下的明亮地方。
5.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豆子开始发芽。
首先,豆子的外面会裂开,然后从裂开的地方会长出一条嫩绿色的幼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会不断生长,出现根部和叶子。
最终,幼苗会长成一棵完整的植物。
实验结论:
从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植物发芽需要适宜的条件,如充足的水
分和适当的温度。
同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也为幼苗提供了所需的养分。
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了解到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持纸巾的湿度,但不要太湿,以免发霉。
2. 确保玻璃瓶放置在明亮的地方,以便种子能够接受光照。
3. 每天坚持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实验结束后,可以将种子移植到土壤中,继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3)科学实验报告单(4)科学实验报告单(5)篇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情况,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以及不同种子发芽的特点。
三、实验材料绿豆种子、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培养皿、纸巾、水、遮光布四、实验步骤1、准备三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铺上湿润的纸巾。
2、在第一个培养皿中放入适量的绿豆种子,第二个培养皿中放入黄豆种子,第三个培养皿中放入玉米种子。
3、给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适量浇水,使纸巾保持湿润。
4、将第一个培养皿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第二个培养皿用遮光布遮住,放在阴暗的环境中,第三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室内。
5、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种子的膨胀、破皮、长出胚芽和胚根等。
五、实验现象及记录1、第一天绿豆种子:种子开始吸水膨胀,体积变大。
黄豆种子:有轻微的膨胀现象。
玉米种子:种子无明显变化。
2、第二天绿豆种子:部分种子破皮,露出白色的胚根。
黄豆种子:种子继续膨胀,有少数种子破皮。
玉米种子:种子开始吸水膨胀。
3、第三天绿豆种子:大部分种子都已破皮,胚根伸长。
黄豆种子:多数种子破皮,胚根开始生长。
玉米种子:种子膨胀明显,有个别种子露出胚根。
4、第四天绿豆种子:胚芽开始生长,种子长出嫩绿的芽。
黄豆种子:胚芽逐渐生长,芽体变长。
玉米种子:部分种子的胚根和胚芽都有所生长。
5、第五天绿豆种子:芽苗继续生长,叶子开始展开。
黄豆种子:芽苗生长良好,叶子逐渐形成。
玉米种子:多数种子的胚芽和胚根明显伸长。
6、第六天绿豆种子:叶子变得更绿,植株逐渐健壮。
黄豆种子:植株生长旺盛,叶子清晰可见。
玉米种子:部分植株已长出嫩绿的叶子。
7、第七天绿豆种子:植株高度增加,根系发达。
黄豆种子:形成完整的幼苗,具备根、茎、叶。
玉米种子:多数幼苗长出叶子,生长态势良好。
六、实验分析1、种子在吸水后会膨胀,这是因为种子吸收了水分,使种皮变软,为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2、不同种子的发芽时间和速度有所不同。
实验报告单实验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环、铜球、酒精灯、水1. 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步骤2. 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3. 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1. 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环;实验现象2. 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新新&*~版版]3. 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报告单实[新*#@新^版]验[新版%*版新@]实验名称热气球实验实验材料塑料袋、木块、瓷盘、酒精、火柴1. 将瓷盘放在木块上,往瓷盘里倒入适量的酒精。
2. 将塑料袋展开罩在木块上方。
实验步骤3. 点燃瓷盘中的酒精。
4. 过一会,塑料袋鼓起来,当感觉有种上升的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看到塑料袋充满气后慢慢膨胀变鼓,然后上升。
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实验结论升。
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实验材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料木屑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三分之二的清水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实验步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要注意骤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止一会,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现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象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论注意事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项[新~新版^版@]实际应洗衣粉洗衣服用实验名称压缩空气的实验注射器、橡皮实验材料1、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
2、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实验步骤3、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4、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5、反复做3 至4 次。
实验现象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可编辑文档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可编辑文档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可编辑文档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