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高清图片素材精美漂亮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三一文库()〔2017年中考作文素材:5个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经历了两万五千里最终胜利了。
下面语文迷为大家带来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欢迎阅读。
▲神枪手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
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要得——”“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
段落化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
”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
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
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
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三红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
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第一个: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长征手抄报素材红军长征(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以上,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路线: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改道贵州—占领遵义城—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翻越六盘山—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在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1935年1月内容: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政治思想。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指挥。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 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 年 9 月 15 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 1935 年 5 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过草地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
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
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
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
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
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
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
彭德怀率红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
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
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首先是行难。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
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
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
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红军先后逃离追踪。
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
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5万余人,剩余3万余人。
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力军队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长征事迹素材
以下是 8 条关于长征事迹素材:
1. 红军战士们那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就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还记得吗,在过雪山时,有的战士太累了,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呀!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这是多么伟大啊!
2. 长征中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简直就像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比如战士们相互扶持着走过泥泞的草地,难道不比任何剧情都更打动人吗?
3. 飞夺泸定桥那一场战斗,真的是如同虎口拔牙般惊险!战士们勇往直前,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勇气吗?
4. 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那可真是如同无数座大山压在身上啊!但是战士们硬生生地扛过去了,这是怎样顽强的精神力量啊!
5. 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却还能保持高昂的斗志,这难道不令人钦佩吗?就像在茫茫沙漠中寻找绿洲一般坚定。
6. 那漫长的长征路途,简直是对身心的极致考验啊!可是战士们像钢铁巨人一样挺过来了,这怎么能不让人惊叹呢!
7. 长征途中的每一次胜利,都像是在寒冬中绽放的花朵,格外灿烂!像四渡赤水这样的经典战役,不正是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吗?
8. 红军战士们的奉献精神,就如同太阳的光芒,温暖而耀眼!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这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的呀!
结论:长征事迹是无比珍贵和伟大的,它展现了人类精神的高度和力量,永远值得我们去了解、传颂和学习。
行百里者半九十以红军万里长征为素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家喻户晓的诗句正是当年毛主席为红军战士所写的。
如今,离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周年了。
二年的徒步行走,二万五千里的跋涉,这考验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长征,更是心理上的长征。
80年前的今天,红军们正经历着漫漫风雨路,一次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征程。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雪山说不尽的艰难险阻,道不完的智勇多谋。
波涛汹涌的赤水冲走了战士的躯体,却留下了坚强不屈的精神,茫茫雪山冰冻住了战士的脚步,却留下一颗颗如火的心在胸膛里熊熊燃烧,灰暗的沼泽吞噬了战士的身体,却留下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烈士们踏着鲜血和荆棘,用他们的身体铺完了长征之路,铺向了我们美好灿烂的今天,今天,往日的硝烟滚滚已不在,骇人的大炮已不在,无情的枪口已不在,四处吹响着和平的号角,可我们缅怀先烈的真心还在,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还在,那通往光明的前进道路还在。
在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展望未来,再完成一次通往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之路的万里长征。
长征精神人物素材
长征精神人物:驰骋大地,无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伟大人们。
1. 领导者-X同志:他在长征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领导能力激励着队伍前进。
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决策力,在困难的时候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为队伍带来无尽的力量。
2. 红军战士-Y同志: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士兵,年轻而坚定。
在长征中,他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战胜困难。
他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革命事业不计个人付出。
3. 红军女战士-Z同志:她是一位勇敢的红军女战士,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长征途中,她都展现出了勇敢而坚强的一面。
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与同志们并肩作战。
她的忍耐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成为队伍中的灵魂。
4. 无名烈士:在长征的岁月里,有无数的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虽然他们的名字未被记载,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信仰,无疑是长征胜利的坚实基石。
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见证了长征的艰苦和伟大。
他们不是英雄,但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成为了长征精神的象征。
尽管他们的名字未被永远铭记,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红军长征高清图片素材精美漂亮
难忘那一段光辉历程,红军长征的历史,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下面分享一组关于红军长征的图片素材,供大家欣赏。
红军长征图片素材大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
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相关图片:
1.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素材大全关于长征的高清图片
2.长征胜利80周年图片素材大全
3.长征精神图片欣赏长征精带字图片大全
4.2016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报图片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