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剧(节)目(首演作品)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1 KB
- 文档页数:1
***家艺术基金
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滚动资助项目
(大型舞台剧和作品)
评审信息表
申报主体信息
机构(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职务
固定电话
手机
单位地址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剧目或作品名称)
艺术门类 戏曲□ 话剧□ 小剧场戏剧□ 儿童剧□ 木偶剧□ 皮影戏□ 歌剧□ 音乐剧□ 交响乐□ 民族管弦乐□
舞剧□ 杂技剧□ 跨界融合作品□
项
目
负
责
人
姓名 性别
手机 职务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编
项
目
联
系
人
姓名 性别
手机 职务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编
项目主创
编剧
导演
主演
音乐
舞美设计
服装设计
艺术指导
策划人
制作人
出品人
顾问
(可增加)
1.已完成演出情况和市场反馈;2.目前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下一
步实施计划;3.完成滚动资助项目的保障条件和宣传方案。
历届中国戏剧节入选剧目的定量的统计报告中国戏剧节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末,此后每两年举办一届,是一项全国性的戏剧展演和评奖活动,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活动之一。
首届中国戏剧节于1988年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及各省、市、自治区分会主办,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曹禺在献词中指出:“戏剧的生命力在民间,在人民中……让戏剧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人民群众,还戏于民,人民才是戏剧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的真正的沃土。
”25年来,中国戏剧节已举办了12届,始终遵循曹禺先生在首届戏剧节上提出的希望与要求,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为推动中国戏剧发展尤其是戏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就某种意义而言,中国戏剧节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晴雨表,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二十多年来中国戏剧尤其是戏曲的发展历程。
历届戏剧节的入选剧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戏曲发展的总体情况。
鉴于此,笔者拟从历届中国戏剧节入选剧目、剧种、所属剧团及归属地的考察中,深入探寻各剧种20余年来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历程,力图从中总结各剧种勃兴的成功经验和衰落的教训,为一些濒临衰亡的地方剧种的保护和抢救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一、戏曲发展概貌中国戏剧节迄今已举办12届,跨越25年。
正式入选剧目(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滑稽戏、儿童剧)259台,其中,戏曲199台,占所有入选剧目的%;入选戏曲剧种148种次,平均每届入选10多个戏曲剧种,涉及52个戏曲剧种。
(一)入选剧种情况分析为深入了解当前剧种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历届戏剧节剧种入选情况进行了梳理,详见表一、表二:表一是历届戏剧节入选戏曲剧种简表,表二是历届戏剧节入选剧目较多的前12个剧种相关情况简表。
主要反映了以下几方面情况:1、剧种发展不平衡。
历届戏剧节共入选52个剧种,占全国现存260多个剧种的1/5,表明很多剧种多年来一直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
即便入选的剧种,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营业性演出申请登记表(示范文本)营业性演出备案登记表注:1、已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在演出举办单位、参演文艺表演团体及个人、演出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自批准演出活动举办日期起6个月内增加演出地的,应当报演出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2、本表在窗口书面办理需一式2份,办理结果,一份留存并由受理人员输入数据库,一份作备案证明文件交申请人。
营业性演出变更登记表演出活动承诺书兹有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经纪机构”):与演出团体(或个人),就将在举办的演出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共同承诺遵守演出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并承担相关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一、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经纪机构”)承诺:(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营业性演出经营主体举办营业性演出,应当履行办理演出申报手续、安排演出节目内容、确定演出票价并负责演出活动的收支结算、自觉接受演出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具体义务。
据此,本机构承诺,知晓并遵照上述法律规定,依法获得文化主管部门演出项目批准文件的本演出经纪机构是本次演出的法定演出经营主体,对演出活动承担举办责任。
(二)举办涉外或者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由本机构负责统一办理外国或者港、澳、台文艺表演团体、个人的入出境手续,巡回演出的将负责演出团体全程联络和节目安排。
(三)《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有下列情形: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违反宗教政策的;4.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5.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6.宣扬淫秽、色情、邪教、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8.表演方式恐怖、残忍,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9.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观众的;10.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戏剧活动精彩纷呈新创剧目成果丰硕——2017年度江苏戏剧发展综述■许其兵2017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江苏戏剧展演活动空前活跃,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继续保持着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社会各界积极作为,助力江苏戏剧繁荣发展江苏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有关指示要求,为江苏戏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7年12月,江苏省委宣传部在江阴召开江苏省戏曲进校园工作现场会,推进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江苏省文化厅继续实施江苏省舞台艺术重点投入工程,重点资助南京市越剧团的越剧《八女投江》、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昆剧《风雪夜归人》、淮安市涟水县淮剧团的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和盐城市淮剧团的淮剧《送你过江》4部剧目。
江苏省文联举办第八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评选出金奖2名、银奖12名、铜奖16名,推动了江苏戏剧表演专业青年演员队伍建设。
这一年,镇江青年扬剧演员龚莉莉凭借在扬剧《花旦当家》中的精彩演绎成功摘得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7年度,江苏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64项,资助总额4523万元。
其中,戏剧类项目17项,占总数的26.56%;资助金额2738万元,占资助总额的60.54%。
张家港锡剧艺术中心的锡剧《三三》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滚动资助项目。
江苏艺术基金共资助全省艺术项目197项,资助总额4809万元。
其中,戏剧类项目50项,占总数的25.38%;资助金额2553万元,占资助总额的53.09%。
可以看出,虽然戏剧类资助项目在国家、江苏省两级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都只占到四分之一,但获得的资助金额都超过资助总额的一半。
江苏5部剧本获得文化部项目支持,分别是淮剧《十品半村官》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征集新创剧目”项目,《大树成荫》《等你回家》2部大戏和《瓜为媒》《指尖暖流》2部小戏入选2017年戏曲剧本孵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