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6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围绕“自然科技”来编排的.由四篇课文组成.以古诗开始.意在以凝练的语言表现自然景观的神奇秀美.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言精华和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兴趣.同时通过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和诗歌等.使学生不仅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又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科学的意识.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古诗两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杜甫的《绝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雷雨》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本文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太空生活趣事多》本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激发了学生了解科技、探索宇宙的兴趣.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积累古诗中的名句.3.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想象.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了解科技、探究大自然奥秘和神秘宇宙的兴趣.5.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含、迎、永、碰、容、易”等字的笔顺.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先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关注科学的兴趣.课时安排:15.古诗二首……………………………………………2课时16.雷雨…………………………………………………2课时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18.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15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景色醉人.韵味十足.特别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4.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难点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2.指名读.读顺诗句.3.指导读.读出节奏.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3.这首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4.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小组交流.指名说.全班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配乐朗诵).5.背诵古诗.五、指导写字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湖莲穷荷2.学生口头为这些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3.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生字.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六、课外拓展.丰富积累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难点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5.集体背诵.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4.老师范写.(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六、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教学反思16 雷雨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4.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样子的雨.【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句子.体会动词运用的巧妙.难点1.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4个生字.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3.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的雨的情景.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雷、马、黑、压”4个生字.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难点用不同的语调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雨有很多种.你们知道有哪些雨吗?(板书:雨)(学生自由说)2.出示课后练习题的四种雨的名称及动图.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1)学生自己描述一下这几种雨的区别.(2)哪种雨最大?3.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听课文录音.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4.互相交流识字方法.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认读.组词.6.找出这5个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7.认读词语卡片.(出示:雷雨乌云闪电雷声窗户房子)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引读.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5.分组朗读.教师随机指导.四、指导写字1.出示“雷、乌、黑、压”4个生字.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2.教师重点指导“雷、黑”.边讲边示范书写.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2.背诵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3.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重点难点重点1.会写“垂、户、迎、扑”4个生字.2.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难点背诵课文.感悟“压、垂、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有)真是好样的!(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2.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师板书)3.齐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1~3自然段.1.同学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在夏天.你有没有注意过雷雨前的天气变化呢?请你说一说.2.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请你仔细观察.等会儿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课件出示雷雨前的画面)3.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课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生读) 5.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6.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二)自学第4~6自然段.过渡:就在这电闪雷鸣的时候.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那么雷雨中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第4~6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3.过渡: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收获肯定不小吧.谁来读读你画出的句子?4.汇报交流.5.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播放课件)6.看完了雨中的景象.我相信同学们的感受更深刻了.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比刚才还好.我请男生读第4自然段.女生读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三)对比学习第7、8自然段.1.看.雨停了.天亮起来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听老师读课文第7、8自然段.老师一边读一边出示雷雨后的画面.你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好美!谁能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指名读第7、8自然段)(师随机板书:美)4.瞧.(出示课件)雨过天晴.蓝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树上有蝉、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齐读第7、8自然段)(四)回归整体.朗读全文.1.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吧!(播放课件)2.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来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三、填词.比较词句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下来.2.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下来.逃走了.3.一条彩虹________在天空.比较“压”“垂”“挂”3个字的用法.体会这3个字用得巧妙之处.四、指导写字1.出示“垂、户、迎、扑”4个生字.指名读.集体读.再口头组词.2.同桌交流写字方法.全班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写字方法.3.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临摹.4.展示交流.五、课堂小结.背诵课文1.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得这么细致?2.是呀.作者经过了非常仔细地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这样.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3.想把这篇精彩的课文背下来吗?快试一试吧.六、梳理板书教学反思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简明通俗.同时包含丰富的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适合朗读.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四种天然指南针是怎样辨别方向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2.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协作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2.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难点1.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的科学原理.2.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教学准备教师:指南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生字新词.难点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如果我们去郊游.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从中找出一些好办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新词1.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学生朗读课文)2.师:同学们都读完了吗?谁来说一下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全班齐读课文.4.检查自学情况.三、指导书写1.出示“我会写”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结构等方面的特点.(1)上下结构:帮、导.(2)左右结构:指、针、助、碰、特、积.(3)独体字:永.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字的规律.3.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导:上部是“巳”.不是“已”.要封口;下部“寸”要写稳.托住上部.竖钩写在竖中线的右边.这样写才好看.积:禾字旁的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师生评议.评选优秀作业.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齐读课文.交流初读的体会.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请把你了解的和同桌交流交流.2.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3.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并概括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2.探究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的原理.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掌握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难点探究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的原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利用生字词卡片.指读字词.2.分节朗读课文.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小诗.请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将诗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找出来.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注意读课文的时候不读错字、不拖音(生读文——同桌交流——个别汇报——相机贴图)这些天然的指南针该怎么用呢?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2.挑战一:帮小女孩找方向.(课件出示小女孩迷路图)(1)图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迷路了?她该请哪种天然指南针辨认方向呢?(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天然指南针“太阳”)(2)生读第二节.(3)理解词语“忠实”“向导”.并用“忠实”练习说话.(4)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该怎样帮小女孩辨别方向呢?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节.看看谁能第一个告诉小女孩.(5)你们真棒!成功地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大家的心里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就高兴地读读这一节吧!过渡:帮小女孩找到了方向.第一次挑战成功!自己给自己鼓鼓掌.再看挑战二.你们还有胆量挑战吗?3.挑战二: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样辨认中午太阳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北极星枝叶积雪我们知道中午时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可是其他天然指南针在什么时候.怎样帮我们辨认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找一找.将找到的答案填写在表格中.填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老师会为他们颁发“智慧星”(1)小组成员合作填写提前准备的表格.师巡视并随机指导.(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三、拓展延伸1.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生自由交流)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针.教给学生辨认方法.(课件出示.如:树桩、大雁、向日葵等.)四、教师总结今天.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在大自然中处处充满了神奇与奥秘.我们一定要细细观察.多多思考.还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各种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飞翔.五、梳理板书教学反思18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材分析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产生这些有趣现象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自然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学生了解太空.产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大有裨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知识.【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教学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激发学生探索、了解太空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知识.激发学生了解、探索太空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反映太空生活的视频.学生:查阅太空的相关资料.预习新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生字新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生活的有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你们觉得有趣吗?(有趣)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太空的趣事吧!(板书课题)二、识字读词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及多音字“倒”的读音.三、初步感知课文1.先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再向同桌请教.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齐读第2~5自然段.思考: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4.自由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四、指导写字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2.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临写.师生评议.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陈星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会认43个生字,会写5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做事情谦虚诚实,还要关心别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3、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三、本单元的课时安排?画家和牧童2课时我为你骄傲2课时三个儿子2课时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四、针对本单元课文以故事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注意?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语文园地6”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五、教学本单元的生字与成语时的方法?1、以采用多种形式认识生字的教学,如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利用生字卡片,学生相互交流认字经验以共同提高。
2、成语要在朗读中感悟,朗读成语时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
3 、让学生形成搜集成语的习惯,并把自己搜集到的成语和同学互相交流以共同提高。
六、教学语文园地六时重点培养的学生特点是?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具体包括《大象和蚂蚁》、《纸船和风筝》和《石头和小鸟》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了友谊、合作和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学习《纸船和风筝》:(1)学生自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4)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象和蚂蚁》:友谊、合作2. 《纸船和风筝》:比喻、拟人、友谊3. 《石头和小鸟》:关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选择一道课后习题进行解答:(1)在《大象和蚂蚁》中,大象和蚂蚁是如何帮助对方的?答案:大象帮助蚂蚁搬运食物,蚂蚁帮助大象清理身上的泥土。
(2)在《纸船和风筝》中,纸船和风筝分别象征着什么?答案:纸船象征着友谊,风筝象征着快乐。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友谊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友谊、合作、关爱大自然的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3. 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对重点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毛虫、小鹿、大象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认读课文,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3.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2. 生字词:小毛虫、小鹿、大象、青蛙、玫瑰花、耳朵、泥塘3. 重点词语:关爱、尊重、友谊、努力七、作业设计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语、课文内容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理解、合作讨论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如关爱他人、尊重自然等。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 教学难点:针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重点词语的运用,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练习巩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具体包括《古诗两首》、《雷雨》、《掌声》和《给予是快乐》四篇文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不同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学会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完成生字词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精讲: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6. 互动环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古诗两首》雷雨掌声给予是快乐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两遍。
(2)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3)根据课文内容,简述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略。
(2)例句: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
(3)答案开放,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阅读相关文章、进行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的深入性与实际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总课时15课时主备人张兴虎授课人陈万保授课时间单元教学内容简析大自然除了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物,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本组课文选编了《古诗两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
四篇课文或展现着大自然景致的秀美,或揭示着大自然的神秘之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修改批注单元三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2、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2、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同时注意体会文章句式(比喻句式、拟人句式等),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查阅资料学习的方法教法学法生字卡片、相关图片15.古诗二首主备人张新虎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人陈万保授课时间教学课时共3课时累计备课数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秀美。
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
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绝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写景清丽,诗句简单易懂。
三维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4.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单元课题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本单元安排了两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三篇课文《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组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
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要是你在野单元外迷了路》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丰富的知识,秀丽的教材分析小诗,把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小学生好奇心强,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他们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同时应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变乱,适时对学生举行学科学,爱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诲。
1、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造就学生的发明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单元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目标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4、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重美功德物的能力。
1、研究古诗,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重美功德物的能力。
感触感染春季的勃勃生气希望及墨客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教学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3、“必”的卧钩以及书写的笔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初步了解有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15.古诗二首……………………………………………2课时16.雷雨…………………………………………………2课时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18.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场地六……………………………………………3课时单元课时分配1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型新授课课题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读懂诗句,了解诗意,体味“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一缕春风,吹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
本组教材围绕“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给人启迪,让人受益的古今故事。
单元导语为:从古到今,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主题为:做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本组所选的四篇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维妙维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
所以,建议老师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哲理,努力启发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让他们懂得谦虚,勇于承认错误,孝敬父母及关爱他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并愿意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二、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内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画家和牧童------------2课时我为你骄傲------------2课时三个儿子-------------2课时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六---------3—4课时。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春天的脚步》、《春天的颜色》、《春天的歌》,以及语文园地六的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3)分组比赛,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4. 理解课文(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心得。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2. 生字词3. 课文大意4. 拟人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拼音写词语(1)chūn tiān de jiǎo bù()(2)lǜ yīng yīng()(3)hóng qí()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____出来,它们穿着____衣服,绿油油的。
(2)春天的歌在哪里?在____里,在____里,在____里。
答案:1. (1)春天的脚步(2)绿油油(3)红旗2. (1)探出;绿色(2)枝头;田野;小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春天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