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方法概述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ob Hazard Analysis,简称JHA),是一种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
它将一项工作活动分解为相关联的若干个步骤,识别出每个步骤中的危害,并设法控制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辨识出工作中的危害,然后根据风险度二风险发生的概率x后果的公式来计算出数值,确定其数值大小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分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主要步骤,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三四个词表示一个步骤。
分解时应该认真研究这项工作,班组有关人员—起讨论,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待分析的工作,然后将该工作划分为若干个步骤,再辨识出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最后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前应当成立分析小组,确定分析的具体工作,把这项工作分解成若于步骤后,填写到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中。
记录表包括工作步骤,该步骤的潜在危害、主要后果、风险度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内容。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些长期积累的基础数据,并认真总结和统计,在计算时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真实情况;否则由于分析人员认识的不同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
方法应用该方法首先要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十个主要步骤。
分解时,班组有关人员要一起讨论,认真研究该项工作,才能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在辨识危害过程中的方法基本与上期介绍的标准危害(隐患)分析方法一致,结合相关标准和工作经验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
然后,再判断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比照已划分好的标准分别填写相应的数值。
在测算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重点考虑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危险中的频繁程度、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和员工技能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每一因素制定具体的测算标准,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逐项比照标准填写相应的数值。
测算的标准可参照表1所列内容。
在测算危害的后果严重程度时,重点考虑法律影响、人身影响、经济影响、损失工时影响、对环境的影响、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等方面。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 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主要用途和方法JHA 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 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 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 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 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 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ob Hazard Analysis,JHA)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
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工具,旨在保护员工免受工作相关伤害和疾病的影响。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逐步分析,JHA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JHA的核心是通过识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然后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JHA的一般步骤:1. 选择任务,选择要进行分析的特定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
2. 识别危险,对所选任务进行逐步分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
3. 评估风险,对已识别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和频率。
4. 制定控制措施,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
5. 实施控制措施,将确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6. 监督和复查,定期监督和复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工作环境进行持续改进。
JHA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组织全面地了解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护员工。
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逐步分析,JHA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一些隐藏的危险,从而避免潜在的事故和伤害发生。
然而,要想JHA发挥作用,需要组织内部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只有当员工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JHA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贯彻和执行JHA的各项措施。
因此,组织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和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总之,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险和风险。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率。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JHA的实施,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以确保JHA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附件4
工作危害分析(JHA)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
(1)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特点:
①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
②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③分解作业步骤,比较清晰。
④有别于掌握每一步骤的危险情况,不仅能分析作业人员不规范的危害,而且能分析作业现场存在的潜在危害(客观条件)。
(3) R = L × S
式中:R —风险度 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S —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
二、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流程
选定作业活动→分解工作步骤→控制措施→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定期评审。
工作任务的确定与作业步骤划分一览表班组:岗位:分析人员:。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概述
方法概述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ob Hazard Analysis,简称JHA),是一种比较细致的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
它将一项工作活动分解为相关联的若干个步骤,识别出每个步骤中的危害,并设法控制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先辨识出工作中的危害,然后根据风险度二风险发生的概率x后果的公式来计算出数值,确定其数值大小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分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主要步骤,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三四个词表示一个步骤。
分解时应该认真研究这项工作,班组有关人员—起讨论,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先确定待分析的工作,然后将该工作划分为若干个步骤,再辨识出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最后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析前应当成立分析小组,确定分析的具体工作,把这项工作分解成若于步骤后,填写到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中。
记录表包括工作步骤,该步骤的潜在危害、主要后果、风险度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内容。
这种方法需要有一些长期积累的基础数据,并认真总结和统计,在计算时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真实情况;否则由于分析人员认识的不同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
方法应用
该方法首先要把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十个主要步骤。
分解时,班组有关人员要一起讨论,认真研究该项工作,才能分解出合理的工作步骤。
在辨识危害过程中的方法基本与上期介绍的标准危害(隐患)分析方法一致,结合相关标准和工作经验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
然后,再判断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比照已划分好的标准分别填写相应的数值。
在测算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时,重点考虑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危险中的频繁程度、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和员工技能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每一因素制定具体的测算标准,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逐项比照标准填写相应的数值。
测算的标准可参照表1所列内容。
在测算危害的后果严重程度时,重点考虑法律影响、人身影响、经济影响、损失工时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等方面。
针对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划定不同的具体标准,以此来
确定影响的程度,便于在具体分析时操作。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标准,可参照表2。
在选择影响因素时,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无关的影响因素可以去除,有特别影响的因素也可增加。
另外,针对其中的某项因素在测算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符合实际的标准,例如:形象受损程度一项,有的企业只有少数人员,危险性也不大,不可能造成什么国内影响或国际影响,那么这一因素的每一分值的具体标准就应降低;停工时间一项,企业结合国家标准和实际,制定一个符合本企业的工时损失测算标准。
这样,每项因素的测算均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班组在具体应用时才能测算得比较符合实际,不至于出现较大的偏差。
危害辨识还仅仅是企业建立HSE体系的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企业应系统地列出危害清单,制定防范措施,制定关键任务分配表和相应的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负责人,实现风险管理系统化,并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