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 格式:doc
- 大小:547.50 KB
- 文档页数: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平安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平安治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平安分析和掌握的治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掌握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渐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掌握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平安隐患、作业园地平安隐患、员工不平安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假设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危险评价,判定危险等级,制定掌握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掌握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洁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根底上,并应和操作者一起协商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方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显现的结果及其严峻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平安掌握措施,进行危险评估。
如果这些掌握措施缺少以掌握此项危险,应提出建议的掌握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平安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平安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惊?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平安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 方法概述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2 作业活动划分按生产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
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火车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铁路槽车洗车、输煤机检查、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公众聚集活动等;——按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流程划分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表B.1)。
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应包括以下步骤:——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根据GB/T 13861 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根据GB 6441 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识别现有控制措施。
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表B.2或表B.3)中。
表B.1 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No: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表B.2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No: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就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就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得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得管理工具。
就是为了识别与控制操作危害得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得、有危险得工作步骤与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二、主要用途与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得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得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得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得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与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得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得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得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得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得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她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得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得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得控制措施.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得识别,规定标准得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得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a)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g)就是否存在过度得噪音或震动?h)就是否存在物体坠落得危害因素?i)就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就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得可能吗?l)就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2、还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做出提示.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JHA工作危害分析法在现代工作环境中,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为了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工作中的潜在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应运而生。
JHA,即 Job Hazard Analysis,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工作过程中潜在危害的系统方法。
它通过将工作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任务步骤,对每个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风险程度,最终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解。
需要将一项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步骤。
这要求对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清晰地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建筑工人的砌墙工作,可以分解为准备材料、搅拌砂浆、搬运砖块、砌砖等步骤。
第二步,危害识别。
针对每个任务步骤,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可能包括物理性的(如噪音、振动、高温等)、化学性的(如有毒气体、粉尘、腐蚀性物质等)、生物性的(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如不合理的工作姿势、过重的劳动强度等)以及心理社会性的(如工作压力、工作单调等)。
比如在搅拌砂浆的步骤中,可能存在噪音危害、粉尘危害以及机械伤害的风险。
第三步,风险评估。
在识别出危害因素后,需要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通常考虑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可能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严重性也可以根据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通过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第四步,制定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如改进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等)、管理控制(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教育等)和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对于高风险的危害,应优先采取工程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危害;对于中低风险的危害,可以结合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工作危害分析法完整版简介工作危害分析法(Job Hazard Analysis, JHA)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解决工作场所危害的方法。
该方法旨在通过分解工作流程,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并降低风险。
JHA的步骤JHA方法通常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工作流程首先,需要了解要进行分析的工作流程,包括工作流程中涉及的人员和操作过程。
步骤二:分解工作流程将工作流程分解为各个步骤和操作,以便更好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
步骤三:识别危险和安全问题对每个步骤和操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查找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问题。
步骤四:确定控制措施根据识别出的危险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保障工作者安全健康。
步骤五:实施和监测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JHA的要素JHA方法的有效实施涉及以下要素:资源确保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资质,确保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用于JHA 的实施。
培训对员工和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潜在危险和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参与在实施JHA过程中积极参与员工,特别是直接参与工作的员工,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危险和安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沟通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将有助于确保JHA通过各个流程和部门,并在整个组织中得到实施和推广。
JHA的应用场景JHA方法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生产制造业在生产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和安全问题,如机器夹击、化学物质泄漏等。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可行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健康。
建筑业在建筑现场,工人可能遭受脚手架翻倒、高空坠落等风险。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安全方案,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医疗保健行业在医疗保健行业,存在着许多职业危险,如暴露于感染风险、误操作医疗设备等。
JHA方法可以帮助制定恰当的安全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物流运输行业物流运输领域可能存在着许多危险问题,如危险品泄漏、交通事故等。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一、什么是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二、主要用途和方法JHA主要用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作业场所安全隐患、员工不安全行为隐患等的有效识别。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三、作业步骤的划分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作为作业步骤分析。
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和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控制措施。
划分的作业步骤不能过粗,但过细也不胜繁琐,能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可供借鉴。
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果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以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一块为一个大步骤,可以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四、危害辨识对于每一步骤都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危害导致的事件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其严重性也应识别。
然后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统观对这项作业所作的识别,规定标准的安全工作步骤。
最终据此制定标准的安全操作程序。
1、识别各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a)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b)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害因素c)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d)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e)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f)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g)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h)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i)是否存在照明问题j)天气状况是否可能对安全造成影响k)存在产生有害辐射的可能吗l)是否可能接触灼热物质、有毒物质或腐蚀物质m)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以上仅为举例,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远不止这些。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介绍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
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内容。
1.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装卸车、成型包装、库房叉车转运、加热炉点火、机泵机组盘车、槽车洗车、清胶清聚合物、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
(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见表1)。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参见表2-1,2-2)。
表2-1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例如,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3、管控级别就是指按照附录A、7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与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表4-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评价级别就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