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95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类风湿关节炎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一章总论【风湿性疾病分类】风湿性疾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可作以下分类: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系统性硬化病(SSc)、多肌炎/皮肌炎(PM/DM);②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AS)、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关节炎;③退行性变如:骨性关节炎(OA);④痛风、假性痛风;⑤感染因子相关性如: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⑥其他如纤维肌痛、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症等。
【实验室检查】1.抗核抗体(ANA)谱ANA 包括抗双链(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谱。
抗dsDNA抗体多出现在活动期SLE,其特异性强。
2.类风湿因子(RF)见于RA、pSS、SLE、SSc等多种CTD,但亦出现于急性病毒性感染如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流行性感冒等,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血管炎病尤其是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和其活动性有帮助。
4.抗磷脂抗体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反应假阳性等。
本抗体与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有关。
5.抗角蛋白抗体谱是一组不同于RF而对RA有较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AKA)的靶抗原为细胞骨架的基质蛋白,即聚角蛋白微丝蛋白,其抗体AFA与APF、AKA 均可以出现在RA的早期。
【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另有些辅助治疗可应用于某些病况。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二、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许多结缔组织病的一线药物但非根治药物。
第二章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一、感染因子尚无被证实有导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一些病毒、支原体、细菌都可能通过某些途径影响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1 、什么是风湿病答: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肌腱等的疾病。
风湿一词三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临床特点以关节疼痛、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病情反复发作,多呈慢性病程等为主要表现。
属中医学痹症、历节病的范畴。
从发病机理上,现代医学分析皆为免疫功能失调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际上是炎症反应,可导致各种关节炎。
风湿类疾病主要分类如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血管炎、干燥综合症等。
?? 与脊柱有关的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肠病关节炎。
?? 退行性关节炎:如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 代谢和内分泌疾病有风湿病状态:如痛风、淀粉样病变、肢端肥大症。
?? 非关节炎型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纤维肌痛,纤维织炎、肩背痛等。
2 、风湿骨病有何危害答:风湿骨病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
风湿骨病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受累性疾病,研究表明有 80% 的风湿骨病患者有发生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直接危及生命!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更是以其反复发作,直接侵害人体 187 个滑膜关节,致使人体肢体残疾成为现实,号称“致残疾病之首”,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如今已成为 21 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顽疾之一 . 。
风湿骨病,犹如来自地狱的枷锁,桎梏人的生命。
我国各种风湿骨病 . 患者达亿之众,其中有近 8000 万人长期以来与拐杖和轮椅为伴。
由于众多患者对此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每年新增患者群已达 200 万人,因此,风湿骨病权威专家敬告广大患者重视此类疾病,有病及时治疗,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3 、风湿类疾病与中医的“痹”症是什么关系“痹”痛的特点有哪些答:⑴、祖国医学记载,痹症指凡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的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灼热等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A.减轻和缓解症状B.防止反复发作C.心理安慰D.康复E.防止并发症2.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是:A.婴幼儿B.儿童C.青少年D.中年E.老年3.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为:A.指间小关节疼痛B.四肢大关节固定性肿痛C.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D.易出现关节畸型E.R F(+)4.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包括:A.骨性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干躁综合征D.类风湿关节炎E.多发性肌炎5.抗核抗体谱不包括:A.抗双链D N A抗体B.抗单链D N A抗体C.抗磷脂抗体D.抗S M抗体E.抗R N P抗体6.下列疾病中,家族遗传倾向最强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B.强直性脊柱炎C.骨关节病D.增生性关节炎E.大骨节病7.N S A I D s中,对肾脏影响较小的是:A.布洛分B.消炎痛C.奇诺力D.炎痛喜康E.阿西美辛8.H L A-B27抗体常出现在:A.类风湿性关节炎B.强直性脊柱炎C.骨关节病D.硬皮病E.S L E9.抗角蛋白抗体谱不包括A.抗核周因子B.抗角蛋白抗体C.类风湿因子D.抗C C P抗体E.A F A10.p-A N C A阳性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S L EB.W e g e n e r肉芽肿C.显微镜下多血管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干躁综合征11.血清补体水平下降最常见于下列哪种风湿性疾病:A.类风湿关节炎B.皮肌炎C.系统性硬化病D.S L EE.干躁综合征12.在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A.痛风性关节炎B.骨性关节炎C.强直性脊柱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干躁综合征13.最常引起关节畸形的风湿性疾病是:A.S L EB.骨性关节炎C.强直性脊柱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14.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自身免疫病,引起自身免疫的原因不包括:A.病原体B.性别C.遗传基础D.超抗原E.衰老15.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点不包括:A.慢性病程B.均可出现肌肉关节病变C.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D.同一疾病,临床谱和预后一致E.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16.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抗体:A.抗S S A抗体B.抗S S B抗体C.抗心脂抗体D.A N C AE.抗C C P抗体二、多项选择题1.脊柱关节病包括A.强直性脊柱炎B.炎症性肠病关节炎C.痛风性关节炎D.反应性关节炎E.骨性关节炎2.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有: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关节炎C.系统性硬化症D.强直性脊柱炎E.皮肌炎三、名词解释1.风湿性疾病2.结缔组织病四、填空题1.风湿一词是指、、、出现的慢性疼痛。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第一章类风湿关节炎【学习纲要】1.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
2.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1987年分类标准。
3. 理解和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功能障碍分级和X线分期。
4. 了解类风湿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谱的意义。
5.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的和原则,尤其是药物治疗。
【思考题】1.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关节畸形有那些,其机制如何?2. 类风湿结节的的特征和病理基础是什么?3. 类风湿关节炎的功能障碍如何分级?4. 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主要部位是那里?如何分期?5. 类风湿关节炎的1987年分类标准是什么?6. 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和抗角蛋白抗体谱的内容及意义。
7. RA的治疗目的及原则是什么?8. RA的药物性治疗包括那几类药物?【多选题】A1型题(最佳选择题肯定型)9.女性,25岁。
因双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疼肿痛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你认为下列哪种是其关节病理特征性改变: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滑膜炎苏木紫小体类风湿结节洋葱皮样改变10.女性,32岁。
拟为类风湿关节炎,用乳胶凝集法测定下列哪类风湿因子:IgA型类风湿因子IgG型类风湿因子IgM型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和IgA形成免疫复合物C反应蛋白11.女性,19岁,双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痛3月余,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先后用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你认为其目前最佳治疗方案是:首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半年无效再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待关节畸形后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甲氨碟呤10mg,每周1次)加用激素(泼尼松10mg,每日3次),以控制炎症改用理疗和中草药治疗12.男性,40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滑膜炎增强NK细胞活性抑制B细胞抑制T细胞抑制前列腺素合成13.女性,47岁,双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对称性肿痛已2个月,ESR:42mm/h,CRP:100mg/L,WBC:8.2×10 9/L,血红蛋白:11 0g/L,RF(-),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4.女,40岁,四肢大小关节肿痛12年,X线示双手指关节及腕关节有多处骨质破环,关节检查仍有多个关节肿痛,脾肋下2cm触及,质中偏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