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树》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1
《家庭树》第一课时大荔县荔东小学:王维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用合适、正确的称呼2、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懂得尊敬长辈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的称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咱们初次见面,老师没带什么礼物给大家,就送大家一首好听的歌儿,想听吗?不过,听之前,老师可要提个小小的要求哦:找找这首歌里面都提到了哪些家庭成员,把它记在心里,好吗?播放歌曲:《爷爷奶奶和我们》好了,歌曲听完了,谁来说说这首歌里面都提到了哪些家庭成员?(指名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小朋友也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家庭里,谁来说说,你家里有哪些家庭成员?2、小结揭题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幸福的彼岸,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就像是一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板书课题:家庭树)二、感知“家庭”1、谈话:家庭是什么?首先,让我们请出家庭小词典,看看它是怎么介绍的。
(课件出示“家庭小词典”的第一小结内容)(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
我们的家庭一般是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2、提问: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们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综合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强调指出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3、提问:你喜欢这个家庭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老师可以想想你们一家人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和睦,相信你也一定爱他们每一个人。
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都爱自己的家。
因为——(课件出示“家庭小词典”的第二小结内容)(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长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引导,齐读4、完成“家庭树”(1)谈话: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家人,一般都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是构成家庭树的最主要的枝干。
第9课家庭树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追至祖辈,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形成能力。
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调查,收集自己近期的全家福照片。
2、制作家庭成员称呼卡。
3、将图、文、音乐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谜语引路,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猜谜语:这里有温暖的床,这里有丰盛的食物,这里有新鲜的水果,这里更有深爱你的人,这里是什么地方?[点评:通过再现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家的感情。
]2、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呢?学生先自己谈(如: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们生活在一起)师小结:老师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板书:家庭[设计思路:通过猜谜游戏,告诉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
家是大家出生和生活的场所,是他们最熟悉、最亲密的地方。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
而“举例说说自己天天和谁生活在一起”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课前调查工作开展如何,以便他们在完成下一个环节“家庭树”时能更顺利。
](二)画画我的家庭树1、课件出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这棵大树设计成房子形)2、学生人手一张与课件中展示的房子形大树一样的彩纸。
师问:你的家庭有哪些人呢?能和我说说吗?3、举特例:有个孩子叫露露,她的妈妈在她刚出生时就因为难产去世了,而她的爸爸因家庭负担过重也离开了她,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她想:妈妈不在了,爸爸又走了,那还要不要在这棵家庭树上填上爸爸和妈妈呢?学生讨论,老师小结。
师:虽然因为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父母和孩子分开了,可是无论他们是否生活在一起,爸爸永远都是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妈妈,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你,其中血缘关系是永远割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