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油池计算书
- 格式:xls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 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标准文档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污泥斗深度一般为,底宽不小于,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 1 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 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 1 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 20min 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 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 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 3 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 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 ( 一般不大于,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 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污泥斗深度一般为,底宽不小于,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 1 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 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 1 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 20min 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 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 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 3 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 1.0 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 1.0 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 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 ( 一般不大于 0.25m) ,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 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 0.01-0.02 ,污泥斗深度一般为 0.5m,底宽不小于 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 °。
隔油池设计与计算如下:
1,废水流量按设计秒流量计。
2,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5MM/S
3,停留时间为2~10分钟。
有效容积V=60Qt(Q为最大设计秒流量)
算出有效容积后查图集04S519
设计水量的确定按照:①餐厅等对外营业的餐厅按照0.16m3/座•次、一天营业10个小时计算(每一餐营运时间约3到3.5个小时)。
例如,某酒家一共设200个餐座,一天设3餐,则其一天的水量为0.16×200×3=96m3/天。
每小时的水量为96÷10=9.6m3/h。
②内部食堂,按照0.05m3/人•次计、按一天10小时计算。
如某食堂供应三餐,职工人数为100人,则其处理水量为0.05×100÷10=0.5m3/h。
选择处理工艺及设备时所根据的设计水量在上述的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1.2~1.5的系数。
三、设计内容1、隔油池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
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
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
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
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
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
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停留时间小于20min 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
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
而相对密度大于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
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
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
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污泥斗深度一般为,底宽不小于,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