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词判断技巧

虚词判断技巧

虚词判断技巧
虚词判断技巧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6.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人“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7.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8.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观人风者得焉”“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用法呢,以下方法值得参考。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就能确定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李广曰)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出自教材,其用法为介词,翻译为“把”。

二、类比联想法

在答题时用熟悉的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与给定的句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如判断以下“而”字用法:

①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②吾尝终日而思矣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只要我们记住“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和“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这几个典型例子,我们就可以很快判断这三个“而”字的用法了,它们分别是:①连词,如果;②连词,表修饰关系;③连词,表承接关系。

三、语法判断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如:①楚人伐郑以救宋②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①中“伐郑”“救宋”是两个动宾短语,中间的“以”是连词,再从前后语意关系看,是表目的。②中“以义”是在“死难“这一谓语动词前,是状语,从而确定“以”是介词,组成介宾短语。

四、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9题B 项:

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由文中可知,皇帝召樊英,樊英却不至,这使得皇帝很生气,但最终去不能屈其意,皇帝对他因此很敬重,每月给他送来羊酒。由此可以推知,“天子乃为英设坛席”中的“乃”的用法当是“于是”,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选自《石钟山记》,作者对用斧头敲击石头来推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表示了极大的不屑,因此“乃”的用法是“竟然”,表示出作者对此种做法的难以理解。B项中两个“乃”因此分别是:副词,于是;副词,竟,竟然。

五、删除代换法

在给出的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采用“删”“除”“换”等方式,通过比较辨析词义。如:

①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②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③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④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假如把以上各句的“而”全部删去,我们发现读起来也很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作的是连词,因为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语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析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③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它三个“而”再用“而”的常用意项来代换,可知①中可用“可是”换,②用“然后”换,④用“地”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

六、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误区解读】

一、缺失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有些在句中主要起着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解题时的全局意识有时可以说事关成败,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学会借助全文辨析,借助上下文语境辨析,借助相关注解辨析,借助事理辨析。

二、缺失虚词的句位感。在做题时,如果明白每一个虚词的特点,了解一些常见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辨析。但许多同学没有这种意识。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也”,放在句末一般起帮助判断、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出现了,一般就是起舒缓语气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一般不作主语,在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在名词后一般是语气词。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两个句子的辨析,就可以充分利用句位感。

三、缺失抓住特点进行结构的分析。虚词的用法很特殊,由于其有时不表义,因此,对句子进行语法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在审语气的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现代汉语的知识,抓住文言虚词的特点来分析文言句子的结构,从而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公驱,及之康内/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两个句子的分析就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法快速得知是否相同。

四、虚实不分。许多考生面对陌生的语境既不会作出正确的语法分析,也不会区分虚实,一些虚词在特殊的语境中具有实词的意义,如“之”“也”,不能一看到这些词就认为是虚词,如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的C项:公驱,及之康/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之”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说景公跟着晏子出来,在路上尽力追赶,在大路上赶上了他,故第一句中的“之” 是动词,作“到”讲。而第二句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出“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那么该项便不能选。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初中).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

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

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知识点很多,很多都是高考的考点,那么关于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 题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方法一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代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代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 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 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 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 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数学代入法 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 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 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 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代《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 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代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语法切入法 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 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四、语境推断法 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代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代写徐九思筑减水桥, 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 二句,出自课代《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 之实词篇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实词篇一、古今异义,指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例句古义今义 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遂与外人间隔断绝来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 的距离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充足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白色 人物略不相睹一点儿与“详”相对 人物略不相睹人与物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描 写的人 一百许里大约许可 至于夏水襄陵到了……的时候表示另提一事 二、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1.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使动用法) 2.欲穷其林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3.处处志之 (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显出灵异,形容词作动词) 6.无丝竹之乱耳 (使……受到扰乱,使动用法) 7.无案牍之劳形 (使……感到劳累,使动用法) 8.不蔓不枝 (可译为“长枝蔓”“生旁枝”,名词作动词) 9.苔痕上阶绿 (长上,名词作动词)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驰的快马,动词作名词) 11.箬篷覆之(用箬叶,名词作状语)

12.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名词作动词) 13.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名词作动词) 14.听妇前致词(走向前,名词作动词。) 15.石青糁之(用石青,名词作状语) 16.皆披发文身(画着花纹,名词作动词) 三、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3.左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的)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略无阙处 (通“缺”,缺口) 6.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虚词篇 1. 【之】 (一)代词。 1.一般代指人事物。 ①石青糁之(代词,代字的凹处) ②渔人甚异之 (代词,代桃林的奇景) ③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④箬篷覆之(代词,代船舱) ⑤闭之(代词,代窗户) ⑥左臂挂念珠倚之(代词,代左膝) 2.指示代词,这,此。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②能以径寸之木(助词,的) ③春冬之时(助词,的) ④山川之美(助词,的) ⑤浙江之潮(助词,的)

1文言虚词以、之、其、于

文言文虚词用法(以、之、其、于) 一、以 (一)介词 1.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⑥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⑦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4.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④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sǒng lì:恭敬地站着)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⑴、通假字⑵、词类活用⑶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⑴、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窥谷忘反”中的“反”通“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⑵、词类活用: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腰白玉之环”中的“腰”,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挂在腰间”或“腰上系着”;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通过分析比较它的一般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⑶一词多义: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

八大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考查的文言虚词有8个:而乎其为以于则之。常采用客观性试题,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之 (一)代词 ①代人、事、物。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 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二)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 ③调节音节,不译。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 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句:马之千里者 (三)动词,到,往,去。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以 (一)介词: ①用、把、拿。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 ②按照、依照。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凭借、依靠。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以此自终以此夸能 (二)连词: ①表目的,来,用来。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 ②表结果,以致于。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③因为。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了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动词,认为。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 (四)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 3、于 (一)介词: ①到。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在。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欲报之于陛下也 ③从。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④对,向。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 ⑤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 (二)因为。例句: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连词:和、与、同。例句:曹操比于袁绍 4、而 (一)表并列。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溪深而鱼肥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表修饰。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佣者笑而应曰、长跪而谢之、蹴尔而与之

【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文言虚词字的用法举例

【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文言虚词字的用法举例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虚词以作为助词的用法 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记》 2.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3.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4.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能以 文言文虚词以作为动词的用法 1.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2.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3.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4.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5.凭借;仗恃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6.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7.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8.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文言文虚词以作为名词的用法 1.原因,缘故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邶风》

2.无固定职业的人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诗·周颂》 文言文虚词以作为介词的用法 1.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依,按,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在,于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清·姚鼐《登泰山记》

虚词与翻译

文言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中考考查的五个虚词:之、其、以、于、而 1、之: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 (4)作宾语前臵的标志。如:何陋之有。 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 2、其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3、以①介词: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C.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②连词:A.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于”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于介词:A. 作介词,译为“在”“到……时”;或“给、到”;还可以译为“比、对、向、从”等。 5、而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E.表并列。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整理与积累 之:辍耕之垄上(去) 怅恨久之(语助词,不译) 鸿鹄之志(的) 二世杀之(代词,他)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及含义一览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据最新教学大纲要求)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归纳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技巧一: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 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②结构助词,译作“的”; ③助词,不译; 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如昆明中考9题B项“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逍遥游》重点虚词

《逍遥游》重点虚词 篇一:虚词分析 庄子 一、虚词分析 北冥有鱼,其(它的)名为鲲。鲲之(的)大,不知其(它)几千里也。化而(承接)为鸟,其(它的)名为鹏。鹏之(的)背,不知其(它)几千里也;怒而(修饰关系,地)飞,其(它的)翼若垂天之(的)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于(往)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者,志怪者也。之(的)言曰:“鹏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徙于(往)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修饰关系,地)上者九万里,去以(凭借)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取消)以(用)息相吹也。天之(取消)苍苍,其(揣测语气,难道)正色邪?其(揣测语气,难道)远而(因而,因果关系)无所至极邪?其(它)视下也,亦若是则已(则已,而已)矣(罢了)。 且(况且)夫(议论的标志)水之(取消)积也(句中,舒缓语气)不厚,则(那么)其(它)负大舟也(句中,舒缓语气)无力。覆杯水于(在)坳堂之(的)上,则(那么)芥为之(代杯水)舟。臵杯焉(于之)则(就)胶,水浅而(但)舟大也。风之(取消)积也(句中,舒缓语气)不厚,则(那么)其(它,指风)负大翼也(句

中,停顿,舒缓语气)无力。故九万里则(那么)风斯(这)在下矣,而后乃今(然后才,而,承接关系)培 风;背负青天而(而且,递进关系)莫之(宾语提前标志)夭阏者,而后乃今(然后才,而,承接关系)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它)曰:“我决起而(修饰关系,决,迅速地,作起的状语,决起,又是飞的状语,翻译为,迅速地从地上飞起来。)飞,枪榆枋而(承接)止,时则(或许)不至而(因而,因果关系)控于(在)地而已矣(罢了),奚以之(到)九万里而(承接)南为(“奚以……为?”怎么用得着呢?反问)?”适莽苍者,三餐而(修饰关系,地)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这)二虫又何(怎么)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它这样)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的)南有冥灵者,以(把)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把)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然而,转折关系)彭祖乃今以(因为)久特闻,众人匹之(他),不亦悲乎! 汤之(取消)问棘也是已(是也)。穷发之(的)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于之),其(它的)广数千里,未有知其(它的)修者,其(它的)名为鲲。有鸟焉(于之),其(它的)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的)云,抟扶摇羊角而(修饰关系,地)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这样以后)图南,且(将)适南冥也。斥鷃笑之(它)曰:“彼且(将)奚适也?我腾跃而(地,修饰关系)上,不过数仞而(承接,就)下,翱翔蓬蒿之(的)间,此亦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14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代他。)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代人,作宾语。)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指眼前美景,相当于“它”,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这样的) 曾不能损魁父之秋。(《愚公移山》这样的)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主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他们探求思考深邃并且无处不在)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陋之有?《陋室铭》 (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置后的定语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马之千里者。(《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五)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六)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舒缓语气,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久之,目似瞑。(《狼》)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七)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面,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也/在乎山水之 间也。(《醉翁亭记》) 注意:“之”除了作虚词,还可以做实词,翻译成“去、到、往”,如:杜少府之任蜀州。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自己的"。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二)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如: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其视下也。(《北冥有鱼》,译为“它”代大鹏)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一、文言实词、虚词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点是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包括: 1)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反”通“返”,“知”通“智”(通用)。如“蚤”通“早”,“直”通“值”(假借)。如:“莫”通“暮”,“益”通“谥”(古今字)。 2)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包括五种情况:1 2点为:今义小于古义, 3 4 5 6 复词,如“父兄”、“浅深”。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形成。词的本义是指该词的最初意义、基本意义,如“兵”是兵器,是兵士;“走”是跑。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有“河很深”、“深山”、“深耕”等。引申义为“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词的比喻义是指使用比喻释义,如“手足之情”、“乱扣帽子”。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在辨析常见的古今词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之处,认定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 (二)文言虚词 虚词的考点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常见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等。

要注意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盍、叵、旃。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在根据阅读材料中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在文中的用法”界定了范围,并表现为常见用法。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仔细判别、比较、推断,达到了解其用法的目的。 二、语法与翻译考点解析 (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文意。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上面例句中,名词“水”、“军”作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游泳”、“驻军”。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前出事表》)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善”和句②中的“亲”、“远”本来都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均为动词,分别解释为“交好”,“亲近”、“远离”。 3)名词作状语 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上面例句中,句①中的“箕畚”意为“用箕畚”,句②中的“犬”意为“像狗一样” 4)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怎么样”的意思。 如: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上面例句中,①中的“生”和“肉”意为“使……复生”和“使……长肉”,②中的“绿”意为“使……变绿”。

虚词以字用法完整版

'. “以”字用法 〈介词〉 1. 把,拿——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以牒为械《公输》 悉以咨之《出师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状语后置) 乃以箸掷月中《崂山道士》 乃传以诀《崂山道士》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必以信《曹刿论战》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亦以天下人为念《与妻书》 2. 凭借,用,让——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条件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乘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细柳营》 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以授之于有司《答司马谏议书》 即以斧破其背《干将莫邪》 客以剑拟王《干将莫邪》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师无以用《戴震难师》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列子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列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列子 以刀画地《强项令》 守以卑者,贵《周公诫子》 守以畏者,胜《周公诫子》

守之以愚者,哲《周公诫子》 守之以浅者,智《周公诫子》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在位以贞白称《古文二则》——私心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与妻书》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与妻书》 ;. '. 3. 按照,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方式 不以其道得之《论语》十则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 4. 从——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时间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受命以来《出师表》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书书》 吾自违汝以来《与妻书》 <连词> 1.来,用来,以便——表目的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以啮人《捕蛇者说》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 以致——表结果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师 1. 名词,老师。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修饰“道”) 2. 作动词用,学习。例如: “吾师道也”。 3. 姓。例如: “师襄” 出 1. 动词,产生,发生。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2.动词,超过。例如: “其出人也远矣。”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1. 人称代词,代人,他。例如: “吾从而师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3.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的。例如: “古之学者”。 “童子之师”。 4.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傅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 结构助词,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其 副词,表示推测关系的语气,大概,恐怕是。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乎 1. 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例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诘,呢。) “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吧。) 2. 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例如: “生乎吾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表比较,比。) 于 1.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例如: “耻学于师。”(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从、在) 2.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例如: “于其身也。” 3. 介词,表示比较,比。例如: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中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答题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 (2009年山东潍坊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解析]朗读文言文时,主谓之间应该有适当停顿。在这个句子中,“落笔”是主语,“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两者之间应该停顿。 [参考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中考真题】 (2009年浙江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 肉食者谋之 b. 长跪而谢之曰 c. 辍耕之垄上 d. 小大之狱 [解析]“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参考答案]d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虚词篇

S08斯输别 职阿布经光开偶 2019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虚词篇 【知识导学】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常 见的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乎、何、故、或、既、乃、其、 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等 等。文言虚词的数量虽然远不及实词多,但使用频率之高,用法之灵 活,语法功能之强,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变化之大,都远远胜过实词。 可见,掌握虚词意义及用法十分重要。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中借用过来,或由实词虚化出来的,因此, 许多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学习时,必须注意通过具体 的语言环境,去辨别某个词在句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说分清虚词 实词是学好文言虚词的第一步。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中的“顾”,当“探望、拜访”讲,是实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中的“顾”,当“却”讲,是虚词。 二、辨明用法 虚词大都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 句首,是发语词。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中的“夫”, 在句末,是助词。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 是连接动词和宾语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中的“而”,却是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可见,同一个虚词,所

表达的意义有时是不同的,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不同的虚词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如“以三保勇而多艺”(《冯婉贞》)中的“而” 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的“以”字,意义相同,都是连接前后部分的连词。又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中的“何”,与“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中的“胡”字意义相同。 因此,对待虚词需要我们随时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个虚词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之处。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1.有的沿用下来。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 今作“而且”“况且”讲。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中的“然后”,今天仍然作“然后”讲。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 作发语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顿作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用法。 3.有的意义或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现在则与“但是”“可是”相照应,表示语意的转折。又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起提出结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现在则用于“因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结果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