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运输风险评估

汽车运输风险评估

汽车运输风险评估
汽车运输风险评估

学号20110610050240

密级公开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学院名称: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职教师资)

学生姓名:杨佳

指导教师:卢柏蓉

二○一五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Vehicle Transportation

College :School of Baili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Subject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Name :Yang Jia

Directed by :Lu Bairong

May 2015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汽车运输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人民的利益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运输行业也有着跨越式的发展,汽车运输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对于提高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概述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接着阐述了汽车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然后构建起汽车运输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识别和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分析两部分组成,并对汽车运输安全运输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实例完成了具体运输任务的安全风险评估。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将风险理论引入到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采用模糊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既可以发挥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运用模糊数学进行指标定量评价的优势,又可以通过模糊层次分析弥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权重确定方面的不足,避免了过多人为因素干扰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模糊综合评价

ABSTRACT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to possession is increases constantly. The safety managemen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 vehicle transportation becom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The research on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afety risk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of motor transport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Then expounded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of automobile risk management, including concepts and objectives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s of motor transport safety. And then build up the motor carrier safet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t mainly composed by motor transport safety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motor transport safety risk analysis, and made an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risk assessment method upon the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Finally, completed the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of specific transportation task with living examples.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making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risk theory 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military vehicle transport,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method combined with FAHP and FCE for risk evaluation. Using FCE plays the advantage in the fuzzy mathematics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using FAHP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FCE in determining weight so as to avoid too much interference with human factors.

Keywords: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Risk assessment; FCE.

目录

摘要 (5)

ABSTRACT (6)

第1章绪论 0

1.1 研究背景 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0

1.2.2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0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4 主要研究内容 (1)

第2章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2)

2.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提出 (2)

2.1.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 (2)

2.1.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2)

2.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提出 (2)

2.2.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 (2)

2.2.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 (3)

2.3 本章小结 (4)

第3章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5)

3.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识别 (5)

3.1.1 驾驶员方面 (5)

3.1.2 汽车方面 (6)

3.1.3 环境条件方面 (7)

3.1.4 组织管理方面 (8)

3.1.5 其他方面 (9)

3.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分析 (10)

3.2.1 分析方法概述 (10)

3.2.2 分析的思路 (10)

3.2.3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3)

3.3 本章小结 (14)

第4章建模评价 (15)

4.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排序权重 (15)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系统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20)

4.3 本章小结 (24)

第5章实例应用 (25)

5.1 案例情况简介 (25)

5.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5)

5.2.1 情况调查 (25)

5.2.2 风险识别与分析 (26)

5.3 风险评价 (28)

5.3.1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各层次因素排序权重 (28)

5.3.2 模糊综合评价 (33)

5.4 结果分析 (34)

5.5 本章小结 (35)

总结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汽车运输安全风险检查表 (40)

致谢 (44)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汽车运输在运输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汽车运输在发展过程中车辆档次方面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车辆的性能和行驶速度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最近十年内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2年保有量达2.4亿辆,新增机动车1510万辆,已经步入“汽车社会”,但全社会还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安全规则、公共责任感,目前致人死伤的恶性交通事故仍然很多,2012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将近20万起,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与评估方法,改进目前状态,建立新的评估体系,对于提高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效能,有针对性地降低车辆事故,使运输工作顺利完成,对解决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对我国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并将风险评估运用到汽车运输方面解决相关问题。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开始萌芽。风险管理的概念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olomon Schbner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召开的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1]。1956年,《哈佛经济评论》发表的拉塞尔·格拉尔RussellB.Gallagher的论文《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时期》,最早以书面形式论及风险管理[2]。1963年和1964年,梅尔(RobertI.Mehr)和赫奇斯(BobA.Hedges)、威廉姆斯(WilliamsC.ArthurJr.)和汉斯(RichardM.Heins)分别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与保险》。这两本著作的出版引起了欧美各国的广泛重视,标志着风险管理研究系统化、专业化的开始,风险管理由此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3]。从这个时期开始,风险管理也逐步开始向框架标准化方向发展。1990年以后,风险管理进入整体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在考虑企业面临的所有国COSO委员会最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紧接着,2004年和2008年,美国COSO委员会先后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监控内部控制系统指南》。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该标准现已成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层次标准,被业界普遍采用[4]。

1.2.2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学术界才逐步引进和开展风险管理研究。起初的风险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金融、采矿、设备维护与更新、自动仪表的可靠性分析等领域,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才逐渐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5]。周士富[6]较早引入了西方企业用于风险决策的贝叶斯法和决策树法,佘廉[7]指出了企业预警管理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之后更多学者开始致力于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诸如华为和海尔在内的一些国内企业也开始

重视风险管理。进入新世纪,中储棉、中航油、中储粮油等企业巨亏事件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我国第一部风险管理框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在央企及其所属上市公司内全面推广全面风险管理[8]。2009年9月,我国参考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编制发布了我国的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_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它成为了我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最高级别的标准,对于国内各类组织的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9,12],安全风险研究刚刚开始,最基本的概念、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内容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上述可知,汽车运输安全的形势日趋紧迫,急需改进现有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高汽车运输管理的安全效能,大幅度降低车辆事故。目前,对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提出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并试图找出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为预防车辆事故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的途径。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对车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此方法可用以规范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思路清晰,易于推广;第二,显著提高了汽车运输安全管理的效能,从而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

第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了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目标等基本理论。

第三: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按照方法选取、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步骤,详细介绍了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

第四: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的具体介绍。

第五:实例应用。

第六:总结。

第2章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2.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提出

2.1.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将风险管理的理论运用于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结合风险评估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识别、分析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达到预防运输事故、确保运输安全的目的。

2.1.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由上述可知,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损失,预防车辆发生事故。这就要求必须全面掌握任何可能的风险,认真细致地做好运输方案,避免由于决策不到位而造成损失。因此,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风险,科学地实施风险评估,其中包括:

(1) 掌握整个运输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根据当时环境,选出需要应对的风险,分类组合,建立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 确定风险应对的优先次序,将风险因素按照对系统安全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

(3) 判断运输过程中综合风险等级,以权衡运输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提出

2.2.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概念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在汽车运输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在运输过程中某事或某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2.2.2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也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应根据运输安全风险管理对象的特点,选取进行风险评估各个步骤的方法,这些方法应紧抓风险管理目标,以达成决策要求。上文已列举了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现可根据汽车运输实际,确定适合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1)建立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进行风险识别,组织各类专业人员参加,综合运用列表检查法、流程图法等方法,通过流程图分析制作列表,全面分析和排查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形成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列表。然后进行风险分析,通过逐一分析列表包含的风险,弄清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发生损失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等级。风险分析可采取专家打分法、座谈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通过收集总结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定性地描述风险,也可将定性分析结果用数学语言定量地描述风险,并形成运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价提供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依据。

(2)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风险评价应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选取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来进行风险评价。运用FAHP得出风险因素对系统安全影响的总体排序,运用FCE判断运输系统综合安

全风险的等级,为风险评估提供全面而准确的决策信息。

2.3 本章小结

本章节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最后提出了运用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来预防车辆事故的理论和基本途径。

第3章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识别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分析和查找某汽车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因素。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和查找汽车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科学、全面地表述运输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形成风险列表。汽车运输系统的安全风险识别主要从驾驶员、汽车、环境、管理、其他等五大类风险源着手。

3.1.1 驾驶员方面

国外有人做过统计,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原因分为三大类:与驾驶员有关因素引起的事故占84.5%,由行人引起的事故占14%,由车辆引起的事故只占1.5%13。汽车运输过程中,汽车和环境是客观的、无意识的,而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因此,交通安全的关键在于人,人是交通安全的核心。汽车行驶的过程,就是驾驶员信息处理的过程,如图3.1所示,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和操纵三者中任何一项行为出现失误,均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及时准确的对信息进行处理是安全驾驶的关键。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思想素质、职业道德、驾驶经验技术等方面都对汽车驾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风险的暴露,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道路及环境

汽车的运动

图3.1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

(1) 身体状况。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和操作的各个环节,因此,身体状况的好坏决定了驾驶员对自身风险暴露的把握。在实际应用中,驾驶员的视觉对光线突变的适应性、运动觉、平衡觉等方面的正常与否最直接地影响到驾驶员对道路环境信息的接收,再加之每次运输时驾驶员的健康程度、生物节律期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坚持酒后驾车、吸烟、疲劳驾驶、服药带病开车等问题,必将给运输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2) 心理状况。驾驶员在操纵汽车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危险情况,而运输过程往往时间长、距离远、路况多变等,这就要求驾驶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持续集中的注意力,稳定良好的情绪与情感,较好的记忆、思维、反应能力与意志力等。

(3) 职业道德。汽车运输要求每一名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运输工作的各项内容。一方面,要按照驾驶员职责,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另一方面,要认真配合组织者,听从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以整个团队利益为重,保证内部和谐,整个运输安全顺利。

(4) 驾驶经验技术。从事专业汽车运输的驾驶员,应当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不仅能够在驾驶汽车时自如地处置各种情况,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保养知识,熟悉汽车运输的组织管理,善于安全驾驶了解安全运输的要点。

3.1.2 汽车方面

汽车本身的安全是行车安全的基础,在行车过程中,汽车自身出现问题对交通安全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但从以往的交通安全事故统

计记录来看,直接因汽车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比例不超过10%,这说明,汽车作为道路交通过程中的客体,其本身的安全是可以被驾驶员这个主体所掌握的。然而,在汽车运输中,来自于汽车的风险不仅仅包括机械故障,汽车的性能和结构等方面在运输安全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安全性能。汽车的安全性能从狭义上来讲包括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广义的汽车安全性能还包括汽车的动力性和通过性。

汽车的动力性通过最高车速、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来衡量,汽车的安全在动力性方面主要体现在加速性能上,加速性能越好,超车时加速时间越短,在道路上行驶时就越安全。

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安全性能之一,制动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总体性能和安全状况,一般地,影响汽车制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车轮制动器、道路附着系数、汽车的装载、驾驶技术等。

操纵稳定性是汽车的又一主要安全性能,其包括操纵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汽车本身的结构参数,如轴距、轮距、中心位置、轮胎特性以及悬架的型式等;第二,汽车使用因素的影响,如驾驶员反应快、技术熟练、动作敏捷,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汽车的运动状态就趋于稳定,操纵稳定性就好;第三,行驶路面不平、坡度、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风力等外界条件,都会对操纵稳定性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通过性对于通过山区、农林区、矿区、建筑工地等道路使用的车辆来说极为重要。汽车通过性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物理性质及汽车的结构参数和几何参数,同时,还与汽车的其他性能,如动力性、平顺性、机动性、稳定性等有关。

(2) 结构与安全装置。汽车的结构对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安全汽车的结构应当适合驾驶员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环境舒适,便于操控,并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装置。汽车自身配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也极为重要,一方面是为减轻行人受害的结构措施,如保险杠与发动机罩的材料选取,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是为保护乘员生存空间和防止火灾的措施,如采用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管等。

(3) 汽车的技术状况。汽车的技术状况对行驶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影响最大,其次是轮胎、灯光、喇叭及行驶装置等。

3.1.3 环境条件方面

汽车运输的环境条件是不可改变的,对运输安全的影响非常大。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汽车运输风险评估

学号20110610050240 密级公开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学院名称: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职教师资) 学生姓名:杨佳 指导教师:卢柏蓉

二○一五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Vehicle Transportation College :School of Baili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Subject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Name :Yang Jia Directed by :Lu Bairong

May 2015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汽车运输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人民的利益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运输行业也有着跨越式的发展,汽车运输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研究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对于提高汽车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概述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接着阐述了汽车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然后构建起汽车运输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汽车运输安全风险识别和汽车运输安全风险分析两部分组成,并对汽车运输安全运输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实例完成了具体运输任务的安全风险评估。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尝试将风险理论引入到汽车运输安全管理中,采用模糊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既可以发挥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运用模糊数学进行指标定量评价的优势,又可以通过模糊层次分析弥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权重确定方面的不足,避免了过多人为因素干扰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运输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模糊综合评价

各岗位风险评价

各岗位风险评价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方法 LEC方法(又称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格雷厄姆-金尼方法) 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随机自变量的乘积来衡量,即: R=L.E.C 式中 R—风险大小等级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表1所给定的定义取值;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按表2所给定的定义取值; 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3所给定的定义取值。 此方法因为引用了L、E、C三个自变量,故称LEC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表2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3 危险性大小等级划分标准 一、风险控制策划 (一)风险控制策划的原则 (二)风险评价后,应分别列出所找出的所有危险源清单。有关单位和项目部一般需要对已经评价出的不容许的中的风险(中的危险)进行有限排序,有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对于一般危险源可以通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 风险控制策划可以按照一下顺序和原则进行考虑: 1、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能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2、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降低风险的措施,如果用低压电器等; 3、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 4、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5、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7、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 8、在各个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用品; 9、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10、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风险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案。表1Z205022-7中所表示的是针对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表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风险评价所得出的不同危险源的风险两大小(风险水平),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 1电工风险评价 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及事故类型 1、电气线路及线路事故由于短路、过负荷、接地、缺相、漏电、绝缘破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 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2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 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 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 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 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范》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 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 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 标准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 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 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 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 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公司道路运输安全管控能力风险评估工作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公司道路运输安全管控能力风险评估 工作总结通用版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公司道路运输安全管控能力风险评估工作总结 根据股份公司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和物流集团有关规定精神,为进一步强化公司道路运输安全基础,提高对自有车辆安全管理水平,上海公司组织开展了对奉贤运作部自有车队安全生产危险因素、风险隐患、运输环境等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强化责任制落实为重点,推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管控的长效机制,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加大防止对“超速、疲劳驾驶”的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上海公司现有自有车辆8辆,2020年1-9月份已安全行驶里程45.2万公里,没有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没有发现行车安全责任事故;消防安保等工作均在控制目标范围内;无服务质量投诉。 2020年以来上海公司对驾驶员考核工作良好,除正常解聘的外,没有违章被处罚解聘的人员,在6月安全月活动中驾驶员综合素质考核合格率达100%,各月份安全学习驾驶员参与率100%。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题责任 上海公司奉贤运作部自有车队为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自有车辆安全管控工作的领导,自有车队主动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车队经理直接抓具体工作落实情况, 公司技术安全部监督配合,车队班组全面深入开展检查、培训,形成了上有领导过问、安全部门监督,下有班组团队管理、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管理 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2018危货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风险评价程序: 第一条目的:识别与评价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因素,确定本公司的风险因素。 第二条管理职责: 1、经理主管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2、各部门负责风险因素的辨别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安全科。 3、安全科负责组织对公司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归纳,并进行评价,评出风险因素,并由经理予以确认。 4、安全可组织评审组,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建立档案。 5、各部门对本部门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第三条风险评价的范围 1、车辆运行安全; 2、事故及事故潜在隐患; 3、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4、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 5、停车场地安全;

6、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四条风险评价的准则 1、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及要求; 2、有关的安全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合同规定; 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第五条风险评价的流程: 1、充分考虑公司内部运行正常、异常和可能的紧急情况,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不同时态的运行;充分考虑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七种类型;充分考虑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等八个方面。并应重点考虑如下因素: (1) 火灾、爆炸; (2) 冲击和撞击; (3) 中毒、窒息和触电; (4) 有毒、有害货物的泄漏; (5) 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 (6) 对环境的可能的影响等。 2、安全科发放风险因素调查表,采取全员参与和现场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因素的辨识。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设计(修订版) 2015

附件1 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 2.2标准、技术规 (3) 2.3其他参考资料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 4.1环境风险识别 (5) 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 5.2.2评分方法 (9)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4)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5) 5.4.1分级矩阵 (15) 5.4.2级别表征 (16)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容 (16) 6.1 总论 (16) 6.2 区域环境概况 (16) 6.3 企业概况 (17) 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7) 6.5 环境风险分析 (18) 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9) 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8 附图 (21) 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2) 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5)

1适用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省围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 2 规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安全风险评估

武云高速南水北调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4年5月22日

武云高速南水北调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局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2014年5月22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1 - 2、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 1 - 3、主要规范标准.......................................................................................................................... - 2 - 4、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 2 - 4.1 评估对象......................................................................................................................... - 2 - 4.2 评估范围......................................................................................................................... - 2 - 4.3 评估目的......................................................................................................................... - 2 - 二、工程概况 .............................................................................................. - 3 - 1、工程规模.................................................................................................................................. - 3 - 2、地形地貌.................................................................................................................................. - 4 - 3、气候特征.................................................................................................................................. - 4 - 4、水文条件.................................................................................................................................. - 4 - 5、工程地质.................................................................................................................................. - 4 - 6、施工组织综述.......................................................................................................................... - 5 - 7、工程特点与难点...................................................................................................................... - 5 -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 - 6 - 四、评估内容: .......................................................................................... - 7 - 1、总体风险评估.......................................................................................................................... - 7 - 2、专项风险评估.......................................................................................................................... - 8 - 2.1、施工作业分解............................................................................................................... - 9 - 2.2、风险源普查................................................................................................................... - 9 - 2.3、风险源分析................................................................................................................. - 15 - 2.4、风险估测..................................................................................................................... - 23 - 2.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 31 - 五、对策措施与建议 ................................................................................ - 34 - 六、评估结论 ............................................................................................ - 37 - 1、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 - 37 - 2、分析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及存在问题.................................................... - 37 -

岗位风险评估表

岗位风险评估表 序号岗位名称危险因素 危 险 等 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 控制/预防措施 D=L*E*C L E C D 1 木桨开片 投料 机械伤害 到手 1 级 0.5 0.5 1 0.25 1、木桨开片投料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手套 3、作业前戴好防护用具 2 碱化液碱灼伤、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 1 1 1 1 1 1、碱化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 醚化液碱灼伤、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高温灼 伤 1 1 1 1 1 1、醚化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4 中和洗涤酒精燃烧、 职业病 2 5 4 1 20 1、中和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防酸手套 3、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4、定期职业病体检 5 压榨酒精燃烧、 机械伤人、 职业病 2 5 4 1 20 1、压榨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定期职业病体检 6 汽提干燥机械伤人、 职业病、高 温灼伤、噪 音 1 1 1 1 1 1、汽提干燥操作规程、、岗位 培训、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戴好耳塞 4、定期职业病体检 7 粉碎机械伤人、 职业病、高 温灼伤、噪 音 1 1 1 1 1 1、粉碎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巡视机器运行状态 3、戴好耳塞 4、定期职业病体检 备注:危险等级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五类,1级:D<20; 2级:D=20至50; 3级:D=50至100;4级:D=100至300;5级:D>300。

岗位风险评估表 序号岗位名称危险因素 危 险 等 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 控制/预防措施 D=L*E*C L E C D 8 筛粉粉尘、职业 病 1 1 1 1 1 1、粉碎操作规程、、岗位培训、 指导 2、戴好口罩 3、定期职业病体检 9 混粉包装粉尘、职业 病 1 1 1 1 1 1、混粉包装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口罩 3、定期职业病体检 10 冷冻作业冷气冻人、 氨气中毒 1 1 3 1 3 11、冷冻作业操作规程、、岗位 培训、指导 2、戴好防护手套 11 设备维修电力伤害、 高压伤害、 火花伤害、 机械伤害 1 1 3 1 3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2 溶酸 氯乙酸中 毒、酒精燃 烧 2 2 5 5 50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3 理化分析化学品中 毒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4 酒精回收酒精燃烧、 高温灼伤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5 污水处理高温灼伤、 化学品中 毒 1 1 1 1 1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 训指导 2、戴好防护用具 16 DCS中控职业病 1 1 1 1 0.5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培训指导 2、定期职业病体检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1.目的和X围 1.1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确保在工厂发生的所有作业活动得到风险预评预控,每位员工认识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预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和疾病的发生。 1.2适用于本厂员工、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施工人员、访客、货车司机的业务活动开展的风险评估。包括:现有的无SOP/WI管理、控制的作业;新增的作业;改变现有的作业;可能偏离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后。 2.规X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2.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规X》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3.定义 3.1工作安全分析(英文缩写JSA):对岗位任务活动过程中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2危害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3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4隐患:危险源是隐患的母体,一般隐患来自于危险源之中,隐患的风险程度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危险源。隐患一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违反有关法规标准

的实际危险源,而不仅仅是潜在或未来可能的东西;二是将隐患应当看做是较高风险值的危险源,是不可容许的临界状态,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控制的危险源。 3.5风险: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后果。 3.6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3.7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行为。 3.8隐患A类级别: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A级”风 险: 1)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标准、集团安全标准及公司安全 管理制度; 2)相关工作岗位员工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X、改进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工作岗位; 3.9风险等级:C级风险D≤20;B级风险21≥D≤159;D≥160A级风险; 4.职责 4.1安全部: 负责更新和维护本程序,负责制定全厂的JSA活动计划; 负责编辑相关的培训资料,并为车间部门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援和现场指导;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三江街道 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为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积极遏制危害我们和谐生活的重要因子之一——交通事故。这里我们对交通安全的的隐患和风险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让更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创建安全社区,搞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普遍性。 一、交通安全的项目单元划分(道路道路、水上) (一)道路交通 近几年来,三江街道办事处狠抓交通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农村客运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客运与公路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渐渐凸现。 目前,据相关资料统计,街道辖区有18个行政村、6个社区,从事客运的客车、三轮车、摩托车共计531辆,这些车辆都属非法营运。经调查,“黑车”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乡镇农村道路和群众的出行需求所决定的,由于这些非法载客的“黑车”具有方便、灵活的优势,特别是摩托车投资小、收益快、不等时间,不上缴税费,因此,非法营运在农村客运中拥有大量的市场。

虽然多数村都修通了公路,但所有的公路无法开通客运车辆,群众又必需出行,三轮车、摩托车自然就成了其出行的主要工具。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多次打击和整治,虽然非法营运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是由于打击非法营运取证难以及农村面广、监管难度大等因素,以致非法营运车辆在一定时期仍将继续存在。非法营运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扰乱了农村客运市场秩序。而且三轮车、摩托车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不受时间限制,就随意在场镇停车上客、下客,对场镇交通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水上交通 三江街道境内共有2条河流、3 个渡口、1艘客船、1艘餐饮船、10艘渡船、3艘挖石船、20艘货船。水上交通对于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样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水上交通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安全工作预防大于处理,因此应制定严格的水上交通安全措施,对渔船、打石船等非运输船舶的非法载客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严格取缔未经检验、登记的船舶、未经审批的渡口渡船以及无证无照和达到报废年限仍在运营的船舶,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危险辨识 交通安全可造成的事故类型有撞车、翻车、坠崖、撞人等,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7年8月

xx有限公司 XX有限公司文件 安(2017)19号 关于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临沂市关于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的通知》(临安监发[2016]136号)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特此通知。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企业简介 XX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装纸箱印刷生产企业,建于2007年,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法人宋振刚,现有职工15人,主要生产销售纸箱、纸板、箱板纸、牛皮纸、包装纸箱等,主要设备有印刷机、模切机、粘箱机、钉箱机、覆面机、环保水处理机、燃气锅炉、变压器等。 1.2公司工艺流程简介 公司生产工艺为: 原纸→出版→切边→印刷成型→粘箱→打包→外售。 1.3危险源与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原料堆场的不稳定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害和机械设备的损失;运输车辆因违章操作或运输道路不符合有关要求导致车辆伤害;现场管理不善,违章作业等事故。 主要有害因素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