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格式:doc
- 大小:110.53 KB
- 文档页数:6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和重心南移的动因。
3.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二、教学内容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区域经济的定义–区域经济的特点2.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3.重心南移的动因–国家政策的导向–市场需求的转移–科技创新的驱动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崛起–西部地区的开发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加大–环境污染问题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2.知识讲解:根据教学内容,讲解区域经济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和重心南移的动因。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问题展开讨论,并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工具1.电子白板2.讲义或课件3.班级分组用的纸条五、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学生表现:观察学生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检测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经济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和重心南移的动因3.了解中国区域经济的趋势和问题二、教学内容1.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2.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3.重心南移的动因4.中国区域经济的趋势5.中国区域经济的问题三、教学步骤1.导入2.知识讲解3.分组讨论4.教师点评5.总结归纳。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设计人:王玮审核者:高一历史组课时:2 时间:2014.3【课程标准】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影响【学习难点】理解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知识梳理】一、区域经济的形成1.依据:司马迁依据汉代,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江南和。
2.表现:(1)山东、山西经济区:①是传统的,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②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2)江南经济地区:①复杂,不利于开发。
②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或半农半牧区。
②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和经济实力发展的特点。
二、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南迁①原因:不断。
②表现:A. 两晋之际(第一次)由于和少数民族内迁,造成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B. 之后是人口南移的第二次高潮,使南方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C. 两宋之际的引起第三次南迁高潮。
③影响:A. 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B.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社会环境:南方社会环境相对。
(3)自身潜力:南方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因此,随着大批北人的南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2.历程:(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农业:江南地区初步形成、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
手工业: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南方出现了建康等大城市。
(2)中唐:逐渐超过北方。
(3)南宋:经济上的局面完全确立。
3.影响:(1)带来的南移。
(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和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知识拓展】1、经济重心南移的显著特征:(1)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这种转移不仅改变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格局,也对中国的区域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的南移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南移的原因1.政策导向中国的南向政策是南移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也受益于开放政策的推动,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企业的投资。
2.基础设施建设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地区拥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南移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方地区的交通网络更加发达,通信设施更加完善,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此外,南方地区还拥有更加先进的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基地,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
3.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变,这也对南移现象产生了影响。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地区更加适合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因为南方地区的人口结构更加年轻化,教育水平较高,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加浓厚。
三、南移的影响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南移现象导致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地区具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机会,这会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在南方地区发展较好的情况下,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2.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南移现象也导致了中国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加剧。
南方地区作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劳动力流向南方城市,这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与此同时,很多人才也选择到南方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北方地区的人才流失。
3.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南移现象也带来了一些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同时,南方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水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学结构: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四大经济区: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山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2、区域经济的特点:多样性发展不平衡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原因2、迁移高潮:第一次:西晋末的永嘉之乱第二次:唐代的安史之乱后第三次:北宋末的靖康之乱3、影响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2、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初步开发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健康)(2)中唐以后:农、工、商等加速发展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逐渐超过南方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3)两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完全超过3、影响:文化重心南移导入:课前,老师想做个调查,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地方工作和生活,你们会选择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
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选择南方。
众所周知,今天南方是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中国从古代以来就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这一历史过程。
教学过程: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四大经济区[讲解]:大家对司马迁有一定的了解吧,他是什么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写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在书中,他根据当时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请同学们在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上,把这些地区划起来。
[设问]:其中,山东、山西指的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吗?[提示]:古代的山东山西分别指河南崤山以东和以西地区。
山东(旧时指中原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山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包括现在的山西、陕西和四川等地区)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引导]: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山西大体在什么位置?[设问]:它们都处在黄河边上,都属于黄河流域地区。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四大经济区域的基本内容【难点】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知识梳理】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四大经济区的划分:司马迁根据,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2.四大经济区(1)山东、山西地区:特点:在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的地位。
原因:地处黄河流域,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
(2江南地区特点:与山东、山西相比,江南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原因:江南物产丰富,但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
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地理概念:龙门碣石以北是的广大地区。
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特点:这一地区是传统的区。
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十分有限。
原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思考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划分了哪些经济区域?各经济区域有何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原因:中国古代,由于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2.三次大规模南迁的高潮:(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①时间:之际②由于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沦为主要战场。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①以后。
②原因: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③表现:大批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及其以南地区。
④影响: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大为提高。
(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①时间:之际。
②原因:之乱③影响: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3.影响: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文化重心的南移.思考2.今天我国出现的人口迁移与古代中原人口的南迁有何不同?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人口的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