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收稿日期:2010-09-27

作者简介:黄茜(1987-),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黄 茜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受近代泰国“泰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其高等教育自起始阶段就十分重视:在保证国家独立自主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其本土化措施有:保证泰语的教学语言地位,注重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以及佛教的传播等。这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泰国;本土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0)06-0046-03

泰国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朱拉隆功时

代,1889年建立的第一所医学专科学校,标志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而泰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则建立于1917年。近年来,泰国高等教育更是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泰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达2048997人,其中公立大学有1765409名学生,私立高校有283588名学生。目前,泰国共有165所高校,其中公立高校78所,私立高校68所,社区学院19所[1]

。泰国一些大学,如朱拉隆功大学、泰国法政大学、玛希敦大学等,都是享有国际声望的著名高等学府。

一、泰国高教本土化的思想基础

泰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可以回溯到朱拉隆功时代,而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思想开始的时间甚至更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根植在泰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近代泰国一直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泰国近代史上那些堪称改革家的君主们强烈的暹罗民族主义思想。

在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时期(1868—1910年),泰国形成了近代“泰体西用”思想。1897年,朱拉隆功访欧半年,先后到意大利、奥地利、俄国、瑞典、丹麦、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朱拉隆功此行的最大思想收获是确定了要学习西方“好的东西”,同时又要保持暹罗的“个性”、暹罗的“好的东西”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他回国后不久就说:“我在欧洲时就确信,亚洲国家可以从欧洲科学中获得很多的教益。我也深信,保持我们作为独立的亚洲国家的个性,与获取欧洲知识并不矛盾。……最后,让我们不只

是称颂外国的,贬低暹罗的,或只是称颂暹罗的,贬低外国的。每一个国家就像每一个人,都兼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必须努力仿效好的,同时,不仅保存,而且发扬我们民族性格和我们制度中一切好的、值得珍视的东西。”[2](P.40)

透过朱拉隆功的改革实践,也不难看到,朱拉隆功所要保持的暹罗的“好的东西”和“个性”,最基本的就是本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其核心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和传统的小乘佛教;而西方的“好的东西”,即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某些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和发展的制度、法规。

拉玛六世瓦栖拉兀时期(1910-1925年),是一个长期受西方教育的国王,却有着十分强烈的暹罗民族主义思想。他说:“我回国时比离开暹罗时更加是一个暹罗人。”我们可以在他写的一首题为《自由人》的诗中窥见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让我们忠于

国王,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信仰。”

[3](P.382)瓦栖拉兀这里所说的民族,是指泰族;所说的信仰,是指小乘佛教信仰;所说的国王,是指曼谷王朝的国王。因此,瓦栖拉兀的民族主义,是暹罗国王—泰民族—小乘佛教三位一体的泰民族主义。出于其泰民族主义思想,瓦栖拉兀十分重视泰民族的传统和历史,强调泰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点。他说:“我们必须牢记,我们泰人具有与外国人基本不同的特征——历史、语言、艺术、文学、佛教、对王室领袖的热爱。最本质的是泰人精神、献身自由的精神,这些就是泰人的特征,必须保持并加强。”他还在1925年6月20日对学生的讲话中说:“我恳求我们所有的学生牢记我们是泰人,不要贬低自己的民族。……泰民族有许多好的东西,我们必须培育我

46— 2010年11月 第28卷 第6期 煤炭高等教育 M EIT A N HIG HER EDU CA T IO N

No v.,2010

V o l.28 No.6

们民族的品质。不要说我们低人一等,与别的民族有距离。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绝不会被别人看作是一个民族。”[3](P.383)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泰国一直很重视泰民族和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并寓于教育体系之中。当前的泰国,即使走在大都市曼谷,在体验极端现代化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到鲜明的民族特性:传统的合十礼、泰国式的寺庙、小城佛教的谦虚与礼让。

二、泰国高教本土化的策略

1.坚持泰语的教学语言地位

泰国高教本土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始终把泰语作为高等教育的教学语言。战后,泰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语言上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尽可能减少英语及其他外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影响;二是强化泰语在不同地区和方言中的统一性。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泰国幸免于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有关语言问题的论争。在泰国的历史上,教育乃至语言的依附始终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在今天教育全球化浪潮下,高校十分重视英语的学习及运用,但泰语却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教学语言。1999年的国家法案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强泰语在课程中的地位,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都必须保证一定学时的泰语教学[4]。

2.注重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

泰国高教本土化另一个明显特点是,保留了泰国悠久的文化传统。1943年,泰国建立了锡柏肯艺术大学,专门培养从事泰国古代工艺品的发掘、研究及保藏。这说明,泰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在其起始阶段就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

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负有保护职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开放的泰国遭受了较严重的冲击。泰国教育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明确提出了要对泰文化进行保护:一是将保护泰文化上升到国家意志。在1992年公布的泰国教育规划中把了解泰国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作为四条基本原则之一。二是将泰文化列为课程。研究部门把泰国本土知识划分为10个知识领域,农业、加工业和手工业、传统的制药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社会商业、社会福利事业、传统的艺术、组织的管理、语言和文学、宗教和信仰。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倡导下,1997年将本土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写入国家宪法和国家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机构要把保护和促进本民族的知识、文化、艺术和习俗纳入到议事日程中。在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中,允许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在2003年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时,提出将与历史、乡村研究、中药、艺术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高等教育课程[5]。

3.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以及佛教的传播

泰国人95%信奉佛教,宗教文化渗透到泰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泰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泰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佛教紧密相连,可以说佛教在泰国起到了泰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作用。教育方面,寺院甚至是最早的教育场所。朱拉隆功曾强调过:“不考虑寺院的潜力,泰国的教育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不与寺院相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一种教育制度。我在各府做过调查,我们看到不信佛教的泰国人堕落道德沦丧,我主张与宗教相联系的教育制度。”[2](P.4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主张的传统寺院教育,其着眼点不仅在于教育,更在于维护传统,在于维护传统宗教的作用。

泰国高等教育在佛学的研究和佛教的传播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末开始,泰国就陆续兴办了一些佛教大学。摩珂蒙固佛教大学(1893年)和摩珂朱拉隆功佛教大学(1890年)是泰国最著名的2所佛教大学。摩珂蒙固佛教大学设有7个系:哲学系(设佛学、比较宗教学等专业);心理学系(设生物学、自然科学等专业);社会科学系(设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语言学系(设泰语、巴利语、法语、德语和汉语等专业);巴利语和梵语系;考古学与历史系教育系。此外,还专门组织7种专题研究项目:调查研究、经典、公共道德教育与福利、巴利语研究、弘法、国外动态、国内动态。摩珂朱拉隆功佛教大学的大学部有3个学院:佛教学院,设巴利语、佛教、宗教与哲学、印度学4个系;教育学院设教育、心理学、图书馆学、数学与科学4个系;人道与社会福利学院(设泰语、英语、东南亚研究、社会科学4个系)[6]。从这2所佛教大学的院系、学科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在现代泰国高等教育中的佛教已经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了。

三、泰国高教本土化的启示

在教育全球化扩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各民族国家应促进教育的全球化,同时要考虑到本民族教育的特殊价值取向,并在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价值取向的矛盾斗争中,使本国的教育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进而促进全人类的进步。

泰国高等教育在保持泰语教学地位、注重研究和传播佛教,以及他们在保存文化传统、开发地方课程,将传统文化及艺术融入高校等方面的经验,

47

煤炭高等教育 第28卷

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坚持汉语的教学地位

2010年上海同济大学等6所高校举行的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中,有4所高校均未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同时,上海部分大学明确规定高考报考考生必须进行英语考试。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一种素质,但是汉语的地位不容动摇。汉语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惟一传承至今的文字,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说:“我们博大精深、灿烂无比的文化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离开了汉字,我们民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汉语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更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其教学地位是应该牢牢保持,并且巩固的。

2.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传承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中国传统学科有数学(《九章算术》、算盘等),天文学(天象观测、中国历法、二十四节气等),医学(中医、藏医、蒙医),四大发明,建筑(园林、庙宇、宫殿、万里长城等),舞蹈(大舞、小舞、汉朝乐府、唐朝乐舞、彩带舞、扇子舞等),饮食(八大菜系),体育(象棋、围棋、武功、气功),等等。

大学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保持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使他与其他文化进行有益的碰撞与理解。高等教育要重视“古为今用”,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育出既适应国际竞争又具有传统中华气息的的国民。

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国子监、太学、科举制、私塾、书院、翰林院等。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源自清末引入的西方教育模式,但欧洲大学模式毕竟是舶来品,不能完全适应中国这块教育传统丰富的土地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我们不仅要把国外有用的东西拿来,而且要最终成为高等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输出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双向,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所以,一定要防止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把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个性被“化”掉。如全国统一高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是我们的特色与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值得我们坚持和发扬,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确立下来。中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保持自身的优良传统,因地制宜,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建如,卢美丽.泰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行为[J].东南

亚纵横,2009,(7):43.

[2] 贺圣达.“泰体西用”:近代泰国思想发展的特点[J].东南亚,

1996,(1):40,41.

[3]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382-383.

[4] 李有江.当前泰国教育改革趋势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4,

(12):51.

[5] 周江林,宋菊.泰国教育改革主线及特征分析:1997-2005

[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26.

[6] 朱卫华.泰国高等教育现状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3:33.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 hailand

HU ANG Qian

(I 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X iamen Univ ersity,X iamen361005,China)

Abstract:A ffected by the thoug ht of“the N ature o f T hailand be applied by the Wester n”o f modern T hailand, T hailand's hig her educatio n learn and abso rb the W estern advanced thing s under t he premise o f ensuring the natio na l independence and the t raditional cultur e since its init ial stag e.It s lo ca lization measures ar e:to ensur e that the teaching languag e stat us of T hailand,fo cus on preser vation and tr ansmission of t raditional culture, dedicate to Buddhist studies and the spread of Buddhism.T hese measur es has a certa in r efer ence to the lo caliza tio n o f China higher educatio n.

Key words:T hailand;lo calizat ion;higher education

(责任编辑 王丽恩)—

48

第6期 黄 茜/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研究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服务外交、促进教育交流合作与发展的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文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国际交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还能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商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人力资本和缓解就业等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还通过学生教师的国际化、科研交流合作、高校的国际知名度等影响中外文化交流。作为一种服务外交的手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政治方面还有助于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理解,扩大国际交往范围,建立新型政治伙伴关系等。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做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立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尽快推进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政府和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为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做贡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几经曲折,在经历初创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停滞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期等多个阶段的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对于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来说依然不够成熟,面临的问题也依然众多,比如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严重,高等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依然有差距,国际知名度不高、留学生层次和结构构成差、地区分布不均匀等,这些都会使我国不能完全开发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高等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不高,在国际化进程的激烈竞争中没有优势,文化软实力

缺乏国际竞争力。鉴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的局限,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国际化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现实基础,本文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争论,在总结对比了多位学者的观点之后,本文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并且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经济、社会宏观关系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效应,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效应分为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着重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时,通过将学生国际流动引入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在一系列假设的前提下,理论分析了学生国际流动对流出国和流入国总体的经济效应以及经 济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问题。结果发现,在一个简化为两国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整体来说是有益的。但是收益需要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国家是否受益于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众多参数共同决定,主要包括留学生人数占比,留学归国人数占比等。模型中还分别论述了学生国际流动的短期水平效应和长期增长效应。短期的水平效应是指短期内收入可能会降低,但是长期来讲,还是会带来收益,比如,国外学生大量流向国内,对于东道国而言,首先要支付大量培养费用,会在短期内将低收入,但是因为长期增长效用的存在,在长期中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收稿日期:2010-09-27 作者简介:黄茜(1987-),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泰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 黄 茜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受近代泰国“泰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其高等教育自起始阶段就十分重视:在保证国家独立自主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其本土化措施有:保证泰语的教学语言地位,注重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以及佛教的传播等。这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泰国;本土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0)06-0046-03 泰国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朱拉隆功时 代,1889年建立的第一所医学专科学校,标志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而泰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则建立于1917年。近年来,泰国高等教育更是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泰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达2048997人,其中公立大学有1765409名学生,私立高校有283588名学生。目前,泰国共有165所高校,其中公立高校78所,私立高校68所,社区学院19所[1] 。泰国一些大学,如朱拉隆功大学、泰国法政大学、玛希敦大学等,都是享有国际声望的著名高等学府。 一、泰国高教本土化的思想基础 泰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可以回溯到朱拉隆功时代,而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思想开始的时间甚至更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根植在泰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近代泰国一直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泰国近代史上那些堪称改革家的君主们强烈的暹罗民族主义思想。 在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时期(1868—1910年),泰国形成了近代“泰体西用”思想。1897年,朱拉隆功访欧半年,先后到意大利、奥地利、俄国、瑞典、丹麦、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朱拉隆功此行的最大思想收获是确定了要学习西方“好的东西”,同时又要保持暹罗的“个性”、暹罗的“好的东西”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他回国后不久就说:“我在欧洲时就确信,亚洲国家可以从欧洲科学中获得很多的教益。我也深信,保持我们作为独立的亚洲国家的个性,与获取欧洲知识并不矛盾。……最后,让我们不只 是称颂外国的,贬低暹罗的,或只是称颂暹罗的,贬低外国的。每一个国家就像每一个人,都兼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必须努力仿效好的,同时,不仅保存,而且发扬我们民族性格和我们制度中一切好的、值得珍视的东西。”[2](P.40) 透过朱拉隆功的改革实践,也不难看到,朱拉隆功所要保持的暹罗的“好的东西”和“个性”,最基本的就是本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其核心是君主专制的政体和传统的小乘佛教;而西方的“好的东西”,即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某些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和发展的制度、法规。 拉玛六世瓦栖拉兀时期(1910-1925年),是一个长期受西方教育的国王,却有着十分强烈的暹罗民族主义思想。他说:“我回国时比离开暹罗时更加是一个暹罗人。”我们可以在他写的一首题为《自由人》的诗中窥见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让我们忠于 国王,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信仰。” [3](P.382)瓦栖拉兀这里所说的民族,是指泰族;所说的信仰,是指小乘佛教信仰;所说的国王,是指曼谷王朝的国王。因此,瓦栖拉兀的民族主义,是暹罗国王—泰民族—小乘佛教三位一体的泰民族主义。出于其泰民族主义思想,瓦栖拉兀十分重视泰民族的传统和历史,强调泰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点。他说:“我们必须牢记,我们泰人具有与外国人基本不同的特征——历史、语言、艺术、文学、佛教、对王室领袖的热爱。最本质的是泰人精神、献身自由的精神,这些就是泰人的特征,必须保持并加强。”他还在1925年6月20日对学生的讲话中说:“我恳求我们所有的学生牢记我们是泰人,不要贬低自己的民族。……泰民族有许多好的东西,我们必须培育我 — 46— 2010年11月 第28卷 第6期 煤炭高等教育 M EIT A N HIG HER EDU CA T IO N No v.,2010 V o l.28 No.6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1.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可以认为是一种概念,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通常认为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领域内的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同时,全球化也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的理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与生产力迅速的发展,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全球社会向一个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伴随着15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出现,然而,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才真正地趋于成熟,并逐渐以成熟的态势和逼人的速度显著地在宏观上改变着世界格局。 实际上,全球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而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它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自身的优势力量去跨越地理上的障碍,其中包括独立的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融合与一体化过程的增强。同时,这些超越了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国家又必须共同面对和克服在全球化过程中涌现的全球性问题,这就又使得全球化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球化也属于一种认知工具,是我们更加全面的分析、观察

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新视角、新背景与新框架。 而经济上的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提供服务、资本流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要前提与物质基础,为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展开开辟了道路。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地域语言,国家或者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使之符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生活需求。例如,A公司生产一款口杯,在设计款式的同时,设计师把所有有需求的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理念融合到一起进行设计,把所有地区中的个性剔除,留其共性,从而生产出受不同地区喜爱的口杯。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国际化生产趋势。 2.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联系 经济全球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地使世界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也更加紧密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那么,不可避免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知识对经济的作用也日渐加强,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强化,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日益扩大的当今世界,知识在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知识流动也促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影响与分布。1985年莱维提出“全球化”概念来形容这一变化,尽管“全球化”针对的主要是经济领域,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带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与必然后,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面对这一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势在必行,然而面对中国的现状,我们有应该何去何从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科学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必须尽快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要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切入,创造条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争取和扩大话语权。要根据国情,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要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研究与行政组织中去,发挥推动、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同时,在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保护、引进与输出以及短期应对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不可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尽快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规划。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当是一种各国文化平等、双向的融合过程,而不应是某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的泛世界化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结果应当是一种包含着差异的辩证统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完全一致”。只要我们把握和利用好这一国际化发展趋势,一种各国文化教育既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二、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必须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世界他国文化、能够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同时加强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及管理经验的教育,尤其是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和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首先,课程结构要国际化。要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调整优化现有课程结构,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具有国际化内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影响和对策 作者:转载添 加时间: 2009-11-26 访 问量:122 经济全球化步 伐的加快,知识经 济的蓬勃发展,特 别是信息高速公路 的建设,高等教育 被WTO纳人服务贸 易总协定GATS,跨 国办学和大规模留 学潮以及国际间高 等教育的合作与交 流日益扩大,这一 切使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趋势不可阻 挡。研究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内涵和它 对发展中国家的双 重影响,因势利导 地制订符合本国高 等教育水平的正确 策略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丰富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UNESCO)所 属的国际大学联合 会(IAU)对高等教 育国际化给予了以 下定义:“高等教 育国际化是把跨国 界和跨文化的观点 和氛围与大学的教 学、科研和社会服 务等主要功能相结 合的过程,这是一 个包罗万象的变化 过程,既有学校内

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它同时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要求各国都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既能在国外办学又能容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它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它还强调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正如UNESCO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所宣示的: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具有双重性,它既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又使其面临冲击和挑战。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与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从这个阶段的外部特征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国家人均C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则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二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以上,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获得新的目标和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和科学地探讨和认识这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胡越现实的基础与条件,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认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特点,形成新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良好发展势头与基础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井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等学校的支持,包括211工程、省部共建等措施:另一方面是改变了过去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的布局思路,在一大批中小城市中建立了以这些地方城市为名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平稳地实现丁高等学校的学费制度从计划经济下的全部由政府提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转变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在经过非常艰苦的改革以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从完全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模式,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另外,反映这种变化的还有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办学局面,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管理体制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已经具有了比较广泛的,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即一大批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改革和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体制、学科与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筹措教育经费等方面,初步具有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的某些基本特征。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发展模式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约束”逐步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约束”,并形成了举办主体、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相互区别与相互联系的新体制。 第二,对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的一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我们还不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发

泰国大学的排名

泰国大学排名 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于对泰国院校进行了一次泰国大学排名。共有50所公立大学入选。泰国私立大学没有参加此次排名。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此次排名采取网上评估的方式进行操作。排名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按照研究成果排名和按照教学水平排名。此次排名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学校及专业,同时意在促进各所大学的自身发展。 泰国已进行过多次大学排名,包括官方排名和外国杂志排名。这是泰国教育部至今为止进行的唯一一次排名。 泰国大学综合排名(按教学水平排名) 1.MahidolUniversity玛希隆大学 2.ChulalongkornUniversity朱拉隆功大学 3.ChaingMaiUniversity清迈大学 4.KonkaenUniversity?孔敬大学 5.RajamangalaUniversityofTechnologyKrungthep曼谷拉差蒙坤理工大学 6.ThammasartUniversity法政大学 7.SuranareeUniversityofTechnology苏蕾娜丽理工大学 8.KasetsartUniversity农业大学 9.KingMongkut’sInstituteofTechnologyLadkrabang先皇理工学院(吞武里) 10.SilapakornUniversity艺术大学 11.NationalInstituteofDevelopmentAdministration国立发展管理学院 12.MaeFahLuangUniversity皇太后大学 13.UbonratchathaniUniversity乌朋拉其尼大学 14.PrinceofSongklaUniversity宋卡王子大学 15.WalailakUniversity瓦莱拉大学 16.TaksinUniversity塔信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 韦家朝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别具一格的办学体制、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特点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可以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国际化观念,科学、准确地确立并坚持自己的发展定位,选聘优秀校长,引进一流师资等。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 igher Educati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Its Enlighten m ent on China sH igher Education WE I J ia -chao (R esearch I 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 ji n g Un i v ersity ,N 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 n ter nationalization o f h i g her educati o n o f Stanford Un iversity are m a i n l y e mbod ied i n its school-runn i n g i d ea w ith i n ternati o na l v ision,t h e unique schoo l-runn i n g syste m, the world-c lass teaching force , etc The enli g htenm en 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Ch i n a s h i g her education can be summ arized as f o llo w s :Ch i n a s higher education shou l d develop inter national concepts ,estab lish and adhere to the ir o w n sc i e n tifi c and accurate deve l o p m enta l orientati o ns ,se lect ou tstanding pri n c i p als ,i n v ite first-class teach i n g fo rce and so on K eyw ords :S tanford U niversity ; internati o na lizati o n of higher education ;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 m ent 1995年5月,我国新颁布的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一)兴起 斯坦福大学(Stanfo r d University )注册于 112 * 收稿日期 2009-09-18 资助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项目编号:08J YB01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韦家朝(1972-)男,广西贵港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4200字

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4200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之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曰益被党和政府所重视。近几年高等学校扩招计划的实施,使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但是由于忽视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管理,不少高校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缺乏战略观念、竞争意识、市场导向等先进理念。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深入和WTO的加入,要求高等学校的管理者们尽快树立起市场意识、顾客导向,把学校当作“企业”来运营,变管理为经营和服务,重视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管理,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稳定协调地发展。本文试图应用战略管理理论,就高等学校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其他不同层次的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管理 (一)高等学校发展战略 1、战略的内涵 战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军事与外交术语。它通常是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智慧和艺术。战术是正确地做事情的方法,战略是做正确的事情的谋划。在管理学

领域,战略则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的计划(Plan),目的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的基本目标的实现;(2)战略是一种针对具体竞争对手的策略或手法(Ploy);(3)战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或模式(Pattern);(4)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5)战略是一种期望或看法。 2、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义 对于经营与发展战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综合各种观点,借鉴企业战略的含义,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给出以下描述: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 3、高校发展战略的类型 高等学校经营与发展战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1)从实施学校发展战略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战略包括三个层次:母校层(学校集团)战略、事业层(分校或学院)战略及职能层(职能部门)战略。(2)从战略实施的时间长短来看,学校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内的战略,也可以称为战略计划)、中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五年以内的战略)、长期战略(时间跨度在五年以上)。一般来说,学校规模越大,所需要制定战略的时间跨度就越长。(3)从学校发展战略功能的角度来看,学校战略大概可以划分为三种:增长型

高等教育如何制定发展战略(doc 12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如何制定发展战略 《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教育交往变更加频繁、广泛。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许多国家都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以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的思想、宏观的战略对于学校的成长从来都是决定性的,是校长们始终探索的主题。这也是2004年8月4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主题之一。 一、全球竞争背景日益形成 在当今时代审视、观察大学发展战略问题,要求具有国际视野,遵循全球化的大前提。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伯林格教授在题为“全球化和现代大学”的演讲中谈到,世界的变化向大学提出了挑战,需要大学立即采取行动,对教学及其他工作进行本质化的变革。伯林格校长回顾到,从20世纪40年代起,“全球化”一词尚未进入词汇库时,美国一些大学实际上已经有意识地走向外部世界,学者已开始考虑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今天,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移民速度、安全威胁、社会公正等诸多方面的新问题正在涌现,大学有责任面对并讨论这些问题。虽然全球化问题已引起一些重视,如耶鲁大学等一些大学成立了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各种合作,但这些合作大多缘于教授间的个人关系,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措施,缺乏大规模、有秩序的合作。伯林格校长肯定了解构理论、后现代理论、博弈论等成果的价值,但他认为,总体上看,过去二三十年包括哥伦

比亚大学在内,大学大多“眼光向内”,对激烈变动的外部世界关注不够,参与意识不如上一代人强烈。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大量技术方面的变革每天都在发生,技术本身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由此带来的各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引人深思。 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教授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为一所综合大学制定整体战略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大学制定计划必须参照的环境在迅速地变化着,这一点很关键。大学环境的变化主要有五大趋势。第一,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大学学生人数每年平均增长4%,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增长会给学校发展带来影响。第二,高等教育竞争性增强。部分原因是新院校的逐渐增多,这种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强,这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一个原因。这种现象表明,学术研究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的趋势更明显了。第三,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发展。尽管全球化影响着高等教育,但这并不意味全世界的大学变得越来越趋同。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的整体增长为各个学院在不同层面上的专业化、差别化提供了空间。第四,多元化集资渠道。大学直接从政府得到资金在递减,但大学其他的收入渠道增多了。10年前,伦敦经济学院收入中的35%都是英国政府的直接补贴,如今这项比例只有18%,并且在逐渐下降。筹资来源多样性的逐渐增强,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资助多样化意味着要考虑更多不同的利益集团。第五,大学处在更广泛的经济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是地方经济的重要贡献者,社会对大学抱有极高期望。因此如今大学必须在一个透明度更高的环境中工作。这五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大学要在竞争更强、更有活力的环境中运作。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_孙刚成_宋紫月

第18卷第4期集美大学学报 Vol.18No.42017年7月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Jul.,2017 [收稿日期]2017-04-05[基金项目]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学”(2015SXTS0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 题“捷克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陕西的启示研究”(SGH13093) [作者简介]孙刚成(1969—),男,河南濮阳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 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 孙刚成,宋紫月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加入WTO 后中国融入世界发展需求的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较之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存在诸如地区和学校间发展很不平衡、高校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教师国际化水准低、校际交流与合作不足和学生缺乏必要的国际化训练与交流机会等突出问题。为此,中国高等教育亟须通过加快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统筹发展、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师国际素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更多地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与国际沟通能力的高级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平衡;教师国际素养;师生流动;跨文化视野[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7)04-0043-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走向经济 全球化时代。在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高等教育也在渐渐向国际化迈进并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联合会IAU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给出如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包括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涵盖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 下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45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放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 国际大背景之下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进程 [1]68 。近些年,诸如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 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上已取得显著成绩。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伴随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高校师生间的交流日趋频繁,科研合作不断深入。显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首先,这一发展需求源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外贸易的逐步扩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708亿元,进一步强化了世界经济总量大国地位;对外贸易总量达到245741亿元,其中出口1141255亿 元,进口104485亿元[2] 。其次,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高等教育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20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在任何时候都是信息传播的核心,面对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高等教育也必须国际化。再者,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我国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的今天,出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就要不断地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此推动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有一定规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报告,中国大陆赴海外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前列。而外国来华的留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大陆2015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该年度出国留学的人数高达52万人,外国来华的留学生人数约为40万人。因其政治的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

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研究 督导的目的是教会一个教练如何给自己做督导,使其在教练实践中发现更多有用的和反思的内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文章从五个方面详谈焦点督导师督导的作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标签:焦点解决教练;督导;心理治疗 焦点解决督导师给教练做督导时,他督导的目的是教会一个教练如何给自己做督导: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更多有用的地方,在实践中反思自己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断地去取得进步。 第一点,教会他们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有一个关键,就是要在实践的细节中学习,所说的“show me”,即展示给我,这个教练要展示一个细节给督导师。比如,有些人说,我这次教练做得流畅,“流畅”是个宏观的词汇描述,它不是微观的。对“流畅”是无法进行督导和提高的。一定要展示细节,你说“你做得流畅”,那么哪一个环节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要让我们知道这是流畅的就要展示给我那个细节,“展示给我看看”是督导的基础。宏观描述的评价,教练符合哪个理论哲学,符合哪个心理学理论,这个从焦点的视角来看是没有意义的。焦点解决的督导必须回到一个具体的细节中,一个对话中、一个可以被看到的或听到的情节中,这样的督导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要在实践中向自己的客户学习和获得反馈。因为我们所有的指向都是帮助客户。因此如果有客户说好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我们一定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我们获得的内容才有一定的终极的目的,所以说应当在实践中向客户学习。 应让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扩大和巩固。每次教练,我们都要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自己总结,向客户学习和总结。针对做得好的地方,不断地发现它、扩大它、更多地应用它。这个实践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非常符合焦点解决观念的。因此在督导中能够发现自己好的地方,把它用到更多的那种语境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我们也会反思,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然后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从某个角度来讲,这只是一个反思的假设。这时教练已经结束了,因为当脱离了对话语境,谈论和探讨如何做得更好,只是一种假设、反思,它还有待于实践。而你本次教练已经做得好的地方,是在这个具体这个语境中,出现的做得好的地方,这个总结和放大才更有意义,对我们的实践更有意义。 比如说前面模块化的教练做得已很好了,很熟练了,我们还可以在对话细节中反思,自己问句背后的预设、假设是什么,这些预设和假设是否符合教练的状态和教练的理念。 第二点,在督导过程中,教会教练如何在教练前给自己做教练,如何在教练

教育部认可的86所泰国高校名单

教育部认可的86所泰国高校名单 一、基本情况 泰国的教育由教育部、大学部、内务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几个政府部门管理。泰国的高等教育由大学、研究所、学院或其他类型的研究机构提供,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 专科教育:主要由学院提供,所传授的知识主要与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关。 本科教育: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学生一般经过四年的学习后可获得学士学位,专科毕业的学生还需学习两年。建筑、绘画、雕塑、图像艺术、药剂学专业则需要五年;医学、牙科、兽医专业需要六年。 硕士学位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进一步学习一年到两年,完成论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教育:攻读一般专业的博士学位需要三年时间;有些专业的博士学位,课程毕业后还需要一至两年的工作实践以后才能获得。 在泰国,除了国际课程用英语授课以外,大多课程用泰语授课。 目前公布的泰国部分学校名单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后,优先向拟赴泰国留学人员推荐的学校。 根据中泰双方2007年5月签署的《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的适用范围,已列入泰国政府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名录的所有有权授予学位或者具有研究生教育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中国政府承认的有高等学历教育资质和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所颁发的文凭、学位和证书,适用本协定。双方尊重各自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并且尊重中泰两国政府指定机构对外国文凭确认的权利。 二、院校名单

1)BansomdejChaoprayaRajabhatUniversity(BSRU)2)BuriramRajabhatUniversity(BRU) 3)ChaiyaphumRajabhatUniversity(CPRU) 4)ChandrakasemRajabhatUniversity(CRU) 5)ChiangMaiRajabhatUniversity(CMRU) 6)ChiangRaiRajabhatUniversity(CRU) 7)DhonburiRajabhatUniversity(DRU) 8)KalasinRajabhatUniversity(KSU) 9)KamphaengPhetRajabhatUniversity(KPRU) 10)KanchanaburiRajabhatUniversity(KRU) 11)KasetsartUniversity(KU) 12)KhonKaenUniversity(KKU) 13)LampangRajabhatUniversity(LPRU) 14)LoeiRajabhatUniversity(LRU) 15)MaejoUniversity(MJU) 16)MahasarakhamUniversity(MSU) 17)MubanChombuengRajabhatUniversity(MCRU)18)NakhonPathomRajabhatUniversity(NPRU) 19)NakhonPhanomUniversity(NPU) 20)NakhonRatchasimaRajabhatUniversity(NRRU)21)NakhonSawanRajabhatUniversity(NSRU) 22)NakhonSiThammaratRajabhatUniversity(NSTRU)23)NaresuanUniversity(N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