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57
明月山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明月山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境内的一座大型景区,以其瑰丽的自然景观
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明月山的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自然景观
明月山是一座以山峰为主体的景区,其最高峰海拔约为1300米。
明月山因具
有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峰峦叠翠、礁石奇状、石峰怪石等,备受游客喜爱。
另外,明月山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源,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且有多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经其中,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宁
静与美好。
人文历史
明月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除了自然景观,明月山还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值得游客探访,如深潭寺、风雨楼、逍遥洞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见证了明月山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旅游服务
明月山旅游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多种类型的酒店、饭店、商铺和旅游服务中心,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
同时,明月山还设置了多个旅游线路,旅游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大大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和便利程度。
评价
总体而言,明月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人文历史,是一座值得游
客前来探访的旅游胜地。
但是,由于旅游区内游客数量过多、基础设施稍显陈旧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明月山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旅游经营者和当地政府需要共同努力,改善旅游区的各项服务环节,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使明月山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旅游目的地。
以上是关于明月山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想要前往明月山旅游
的人们有所帮助。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1、各类林地面积按地类划分。
有林地面积918.5万hm2,疏林地面积11.2万hm2,灌木林地面积104.2万hm2,未成林地面积23.0万hm2,苗圃地0.3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7万hm2,宜林地6.1万hm2,辅助生产林地0.04万hm2按权属划分。
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全省非规划林地上乔木林面积8.9万hm2,竹林面积0.4万hm2,经济林面积5.8万hm2。
2、各类林木蓄积在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中,乔木林蓄积40971.4万m3,疏林蓄积87.1万m3,散生木蓄积2351.6万m3,四旁树蓄积1120.4万m3。
3、乔木林资源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4、竹林资源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
江西省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作者:张凤莺江维华廖宁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10期摘要在对江西省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主要景点进行详细描述,并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其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的最终得分为40.725分,风景资源质量为一级,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可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0--02森林公园可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与游憩和谐共存的理想场所,使人们远离喧嚣,回归自我[1]。
森林风景资源是指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所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2]。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的调查和正确评价是搞好森林旅游建设和开发的基础,通过对森林风景质量的美学评价,可从中了解不同森林风景类型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为森林风景的开发利用、经营、决策、管理以及生态观光旅游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3]。
江西省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内群山逶迤,峰峦叠嶂,山川秀美,集孤山、秀水、茂林、修竹、幽谷、溪水、奇洞、古村和历史人文等风景资源。
其中以溶洞为主的石灰岩地貌构成了森林公园内千奇百怪的地文景观;以柏木林、青冈林和黄连木林等典型石灰岩地貌植被组成的植被景观,由南方红豆杉、香榧、银杏、香樟、杭州榆、苦槠和红楠等古树名木组成的古树名木群景观和由银杏、南方红豆杉、香榧、香樟和楠木等珍稀保护植物组成的古树名木景观,构成了森林公园内丰富多彩的森林植物景观。
1 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江西省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婺源县大鄣山乡西部,总面积3000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4′02″~117°39′34″,北纬29°26′57″~29°30′52″。
众所周知,森林公园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然而,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却是有高有低,一些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很高,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一些则相反。
本文将围绕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展开深入探讨。
一、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概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是指对森林公园的自然风景、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评定其风景资源的品质和特点,进而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这一评定系统是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要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主要包括自然风景、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要素。
自然风景包括地质地貌、水体景观、植被景观等;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生态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环境、生态平衡等。
三、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风景资源质量进行描述和评价,如“优、良、中、差”等评定标准;定量评价是利用科学手段对风景资源质量进行测量和统计,如采用GPS、遥感技术等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
四、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意义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于保护和利用森林公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风景资源质量较高的森林公园,可以加强保护力度,保持其原始生态和自然景观;另对于风景资源质量较低的森林公园,可以加强改善和维护工作,提升其风景资源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是对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评定结果也为游客提供了参考,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和休闲。
加强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K值和投资收益率P值的确定A.1 林分质量综合调整系数K的确定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由于林分不是规格产品,它们的市场价值随着林分生长状态、立地条件及所处地理位置(地利等级)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各种评估方法测算出的评估值都是某一状态下的整体林分价值。
要将这些价值落实到每个具体拟评估林分,就需通过一个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将拟评估林分与参照林分的价格联系起来。
K值的大小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K值的确定应考虑林分的生长状况、立地质量、地利等因素,并分别求出各类因素的调整系数K i,最后综合确定总的林分质量系数K,其表达式如下:K=f(K1,K2,K3.....)A.1.1 林分生长状况调整系数K的确定林分生长状况调整系数K通常以拟评估林分的主要生长状态指标(如株数、树高、胸径和蓄积等)与参照林分生长状态指标相比较后确定。
参照林分在不同的评估方法中其含义不同,在成本法的计算中参照林分应是当地同一年龄平均水平的林分,在收获现值法中参照林分应是各种收获表上的标准林分,在现行市价法中则是作为参照案例的交易林分(林地)。
A.1.1.1用材林(乔木林)(1)幼龄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幼龄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的K 1和K 2以株数保存率(r )与树高(h )两项指标确定调整,即K=K 1×K 2。
当r ≥R 时11=K ......................A(1)当r <R 时R K r 1= ....................A(2) 式中:r ——拟评估林分株数;R ——造林标准株数或参照林分株数。
HK h 2= .....................A(3) 式中:h ——拟评估林分平均树高;H ——参照林分平均树高。
(2)中龄以上林分中龄以上林分的K 1和K 2以单位面积蓄积和林分平均胸径两项指标确定调整,即K=K 1×K 2。
MK m 1=......................A(4) 式中:m ——拟评估林分单位面积蓄积;M ——参照林分单位面积蓄积。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调整李坦,张颖(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研究采用江西省2010年各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构建了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并运用Pearl 生长曲线对价值量进行了逐一调整。
关键词: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调整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3)03-0092-04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200904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9YJA910001)作者简介:李坦(1986-),女,安徽铜陵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
张颖(1964-),女,陕西眉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价、核算。
0引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
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和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也具有支撑与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作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的人们逐步意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也逐渐发现,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也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学界与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2]。
由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且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则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江西省森林旅游调研报告江西省森林旅游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森林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旅游形式,被广大游客所喜爱。
江西省作为一个山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拥有众多森林资源,具备发展森林旅游的良好条件。
为了了解江西省森林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森林旅游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江西省森林旅游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分析江西省森林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发展森林旅游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四、调研结果1.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江西省森林面积广阔,拥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例如龙虎山、庐山等,有助于吸引众多游客。
2.森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江西省森林旅游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便利性不高,导致游客前往森林旅游区域的不便;同时,部分森林旅游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存在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缺乏全面的宣传和推广江西省对森林旅游的宣传推广不够全面,许多潜在游客对江西省森林旅游的认知度有限,意识到森林旅游的人数相对较少。
4.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在一些森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够到位,存在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现象,给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五、具体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江西省的森林旅游,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森林旅游区域交通建设,提高交通便利性;同时,加强森林旅游景区的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体验。
2.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江西省森林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提高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加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4.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与周边省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森林旅游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六、结论通过对江西省森林旅游的调研可以得出: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宣传推广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仍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