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中图版
- 格式:ppt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112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之小船创作[说明] 由于海南卷也是委托国家高考命题研究中心命制的,一并研究海南卷的考情,更能从整体上把脉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
第一讲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3.地球仪的概述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名师注解]【注1】(1)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能组成一个大圆(经线圈),并且平分地球。
(2)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注2】(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数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辨】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是最北点,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南;南极点是最南点,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朝北。
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线)度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23°26′(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进行地理争辩的基础。
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点,把握地球的测量方法和地图的绘制方法,对于学习地理和生疏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气候区划、地球的地理坐标和地图制作等内容。
一、地球的外形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不是完全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两极半径,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南北两极突出的外形。
地球的绕轴自西向东旋转,这就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旋转力和离心力等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平均自转周期,称为地球日。
地球不仅自转,还围着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这是地球的平均公转周期,称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椭圆形。
地球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对季节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一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地球体积最大的一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幔的上部是拉斯马克面,下部是减缓面。
地核是地球的内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地球的内部结构争辩了地球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和地震波传播规律。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地貌、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球的大地形和大洋概况地球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两个部分。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固态地壳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是指地球表面的液态水域部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地球的大陆为横贯东西、狭长纵向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涵盖了亚洲和欧洲。
北美大陆是世界上第三大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有一个重要的陆桥,称为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