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五条线324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6.92 MB
- 文档页数:113
第一节轧钢基础知识一、轧制原理1.冷轧塑性变形基本参数冷连轧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轧制力和前滑,由于冷轧过程中存在下述特殊现象而使轧制力及前滑的计算公式复杂化。
(1)轧制过程中材料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如果确定各种材料退火状态下的变形阻力以及随累计加工率而硬化的增加率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2)在一定的工艺润滑下如何确定轧辊与轧件在变形区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将是精确确定轧制力和前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3)冷轧过程前后张力较大,有关张力对轧制力及前滑的影响应给予足够重视。
(4)冷轧时变形区单位压力极高,轧辊将产生明显的弹性压扁,轧辊压扁一方面增加了轧辊与轧件的接触面积,同时又将使接触弧加长,加剧了外摩擦对轧制力的影响,并通过改变中性角而影响到前滑。
(5)轧件在出口处的弹性恢复,对于压下量不太大的道次将不容忽视,这亦将影响总的轧制力值。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将使冷连轧的轧制力和前滑公式复杂化。
1.1轧制变形区及其参数1.1.1基本参数变形区是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直接与轧辊相接触而发生变形的那个区域,如图1-1所示。
其基本参数为:D为轧辊直径,mm;R为轧辊半径,mm;ho为轧制前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1为轧制后轧件之高度(或称厚度),mm;h m为轧件的平均高度,h m=2h1)(ho,mm;△h 为压下量(或称绝对压下量),△h=ho-h1,mm;bo为轧制前轧件的宽度,m;b1为轧制后轧件的宽度,m;△b=b1-bo为轧制前轧件之长度,m;L1为轧制后轧件之长度,m;a为咬入角(变形区所对应的轧辊中心角);cosa=1-△h/D;r为中性角;AB为咬入弧或1触弧;Lc为咬入角(接触弧)水平投影的长度,Lc=,㎜。
1.1.2 变形系数轧制时轧件塑性变形,使轧件尺寸在三个方向上都发生了变化,即:轧制之高度由ho减少到h1,比值h1/ho=η为轧件高度方向上的变形,η叫做压下系数。
图1-1 变形区基本参数轧件之宽度bo增加到b1,比值b1/bo=X为轧机宽度方向上的变形,X叫做宽度系数。
轧钢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轧钢生产线是钢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连铸坯或熔炼坯轧制成不同规格和形状的钢材。
下面是一个轧钢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
轧钢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钢材的原料,主要包括连铸坯或熔炼坯。
这些坯料经过预处理,如切割、去头、去尾、修整等,以确保坯料的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加热:接下来,将坯料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炉的主要作用是将坯料加热至适宜的轧制温度,以便于后续轧制操作。
轧制:加热后的坯料送入轧机进行轧制。
轧机分为粗轧机和精轧机。
在粗轧机中,坯料经过多道次的轧制和加工,逐渐变形成为长条状的钢材。
然后,钢材被送入精轧机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达到所需的规格和形状。
冷却:轧制后的钢材经过冷却处理。
冷却的目标是使钢材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力学性能,以便于后续的切割和加工。
切割:冷却后的钢材被送入切割机进行切割。
切割的目的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将钢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检测:切割后的钢材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
包装和运输:通过质量检测的钢材被包装起来,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包装通常采用钢带或木托盘等材料,以确保钢材的安全和完整。
以上就是一个大致的轧钢生产线工艺流程图,从原料准备到最后的包装和运输,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还会包括其他辅助工艺和设备,如铁水处理、连铸、热处理等,以满足不同钢材品种和规格的生产需求。
轧钢工高级工理论知识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1>测力传感器在轧钢测量应用中,通常被叫做“压头”。
( )2>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是“PDCA”循环方式,其中P是计划,D是执行,C是检查,A是处理。
( )3>从数据和实验中都获得共识:轧机的弹跳值越大,说明轧机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强。
( )4>在轧制生产过程中,轧辊与轧件单位接触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轧制力。
( )5>轧制压力只能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获得。
( )6>轧制压力是轧钢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设计的原始依据。
( )7>轧机的主马达,在轧制生产过程中,在负荷力矩不超过电动机额定力矩与过载系数乘积的情况下,即能正常工作,连续工作,不应有其他问题出现,应属安全运转范围内。
( )8>在轧制生产过程中,轧辊的轴向调整装置是用来调整辊缝的,轧辊的压下装置主要是用来对正轧槽的。
( )9>迭轧薄板轧机属于被淘汰的一种轧制方式,因为迭轧薄板轧制产量低、产品质量差、成材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产品成本高。
( )10>钢轧辊的优点是强度高,缺点是表面硬度不高,容易磨损。
( )11>在板带钢连轧生产中,在精轧机组选择升速轧制的目的是减少带钢的头尾温差,从而为轧制更薄的带钢创造条件。
( )12>采用间接测量轧制力矩的方法是:测出主电机功率后,求出电机力矩,进而推算出轧制力矩。
( )13>光电式测宽仪,检测部分有两个扫描器,用来扫描带钢边缘部分的像,以测定带钢的宽度变化。
( )14>轧机的静力矩中,空载力矩也属于有效力矩。
( )15>型钢轧制中,轧辊孔型的切削深度取决于轧辊强度的保证。
( )16>顾名思义,在使用过程中得知,交流电机是可以调速的,而直流电机是不可调速的。
( )17>不同的工艺布置有不同的特点,全连续式轧制的工艺布置特点就是可以生产多品种规格的钢材,这是它的优点。
轧钢厂单元标准化所需资料
(1)轧钢厂简介、安全管理情况介绍(电子版)
(2)轧钢厂供水、供电情况(电子版)
(3)轧钢位置图及与周边设施距离(用文字叙述)
(4)轧钢厂区平面布置图
(5)轧钢厂安全管理网络图(电子版)
(6)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书(复印件)
(7)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电子版)
(8)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9)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目录(电子版)(10)2011年安全生产投入计划、2011年第一季度实际投入(电子版)(11)2011年安全培训计划(电子版)
(12)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起重机械使用证、检验报告(电子版)(13)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报告(复印件)
(14)压力管道检验报告(复印件)
(15)轧钢工艺流程图及文字描述
设备及消防设施统计明细表
轧钢厂主要设备明细样表
轧钢厂消防设施及器材统计样表
1。
炼钢产线介绍范文炼钢是将原材料钢铁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冶炼、炼化、调质等过程,最终生产成合格的钢铁产品。
炼钢产线是指用于炼钢的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整个生产线。
下面将从原料准备、高炉冶炼、炼钢、连铸等方面来介绍炼钢产线。
首先是原料准备。
在炼钢产线的开始阶段,需要准备原材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焦炭、废钢等。
铁矿石是炼钢的主要原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而焦炭则是提供燃料和还原剂所需的碳源。
废钢是指回收利用的废旧钢铁制品,通过钢铁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接下来是高炉冶炼。
在高炉中,将铁矿石、焦炭和废钢等原料放入高炉炉底,然后再通过煤气或液态燃料点火,使炉料逐渐加热。
在高炉中,炉料被分解成气态和固态两部分。
其中,气态部分主要是煤气,可以用作炼钢的燃料和还原剂。
固态部分则是炼钢的铁水和渣。
在高炉中,通过上、下和侧喷吹煤气,以及注入适量的氧气,可以进一步提高炉内的温度和增加还原反应,从而提高炼钢效率和产量。
然后是炼钢。
在高炉冶炼的过程中,通过炸碎高炉渣、焦粉和适量的石灰,可以调整炉渣的成分和质量。
然后将铁水从高炉中取出,通过倒炉车或搅炉车输送到炼钢车间。
在炼钢车间,铁水首先经过脱碳和净化处理。
脱碳主要是通过将含有大量碳的铁水与氧气接触,使其中的碳元素氧化并生成二氧化碳排出。
净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如硫、磷和氧等,以提高炼钢的质量。
然后,通过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和调整炉料的成分,可以根据不同用途的钢铁产品,制备不同牌号的钢水。
最后是连铸。
在炼钢后,将炼得的钢水输送到连铸机进行连铸。
连铸是将液态钢水通过连铸结晶器,通过凝固和形成连铸坯。
连铸结晶器具有一定长度和冷却速度,使钢水在结晶器内逐渐凝固成坯料。
然后,通过切割装置,将连铸坯进行切割和堆垛,形成合格的钢铁坯料。
连铸是炼钢产线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为下一步的热轧、冷轧等后续加工提供了坯料。
总结起来,炼钢产线是将原材料和高炉冶炼、炼钢、连铸等工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从矿石到钢铁产品的转化过程。
第二章400MPaⅢ级热轧钢筋生产技术第一节热轧钢筋及其性能要求555.热轧钢筋是怎么分级的?钢筋钢是指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用的专用钢材品种,属于轧制中小型材,表面设计呈光面、月牙肋或等高肋的螺旋状花纹。
低等级钢筋属于碳素钢类,中高等级钢筋选用微合金化钢生产,目前都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冶炼,经连铸成方坯、热送或直接轧制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格的钢筋。
钢筋钢包括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热处理钢筋、冷拉低碳钢丝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等几大类。
以热轧带肋钢筋为主体,列入了屈服强度235MPa工级钢筋、屈服强度335MPaⅡ级钢筋、屈服强度400MPaⅢ级钢筋、屈服强度540MPaⅣ级钢筋。
其中,Ⅲ级钢筋含有屈服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级、440MPa的余热处理级和440~540MPa 的较高质量级三个级别,见背面表2-2。
556.我国钢筋标准是怎么演变的?我国最早制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热轧螺纹钢筋》(重Ⅲ一55)沿用A3钢,品种单一,无等级,至YB 17l一63列入16Mn钢筋,由于强度不足,后调整为20MnSi钢。
至YB 171—69,形成了由屈服强度235MPa的I级钢筋至屈服强度590MPa 的Ⅳ级钢筋,还包括屈服强度:1420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的系列。
GB 1499—9l将Ⅲ级带肋钢筋的屈服强度由370MPa调至400MPa。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我国钢筋新品种开发的高峰期,除Si—Mn外,研制了Si—V、Si—Ti、Si—Nb、Mn—Si—V、Mn—Si—Nb等五个钢种系列近20个牌号,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对硅元素的情有独钟,微合金化元素开始应用于钢筋生产。
在以后的三十多年的二段时期内,20MnSi钢筋几乎一统天下,固步不前。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钢筋生产开始导人微合金化技术,并试生产调质型钢筋和轧后余热处理钢筋,GB 1499—98基本上与国际相接轨。
轧钢五线轧钢工试题1金属塑性是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V2、开始轧制第一根钢到开始轧制第二根钢的延续时间称为轧制节奏。
()V3、控制轧制就是控制轧件的速度,以及轧制节奏。
()X4、控制轧制能省去热处理工序,从而降低成本。
()V5、在其他轧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轧辊直径,其前滑也增大。
()V6、在控制轧制时,一般都要使开轧温度尽可能的降低,但这种降低是有限度的,尤其受到其终轧温度的影响。
()V7、上压力是下辊直径比上辊直径小。
()V8、摩擦系数f越大,在压下率相同的条件下,其前滑越小。
()X9•轧辊的咬入条件是咬入角大于或等于摩擦角。
(X)10、孔型设计包括断面孔型设计、轧辊孔型设计、轧辊导卫设计。
(V)1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轧辊直径增大,宽展减小。
(X)二.填空题1. 钢材表面出现周期性凹凸缺陷是(轧辊缺陷)引起的。
2. (减少切头长度)措施不能提高轧机的作业率。
3•在轧制过程中若产生单耳,应调整、紧固(导卫)装置4. 钢材表面出现周期性凹凸陷是(轧辊缺陷)引起的。
5. 轧机主传动电机力矩的四个组成部分为:附加摩擦力矩、空转力矩、动力矩。
轧制力矩6. 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试件在发生弹性变形后会出现屈服平台,此时应力称(屈服极限)7.45°高速线材轧机轧制生产中,在全轧制线上活套形成器有三种形式,即为下活套器、侧活套器和(立活套器)8.轧机辊缝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正确的(料型尺寸)。
9.. 增加钢中的含碳量,硬度(增加)。
10.. 吐丝系数可用来调节线圈直径大小和纠正布圈的右左偏向,调节吐丝系数实质上是调节(吐丝机速度)三.简答题一.什么是活套轧制?始终以轧件的一端做为头部进入各机架进行轧制,并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可以同时通过几个机架,由于前架的秒流量大于后架的秒流量,故在轧件中形成活套,这种方法叫活套轧制。
二.影响辊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轧制过程中轧辊受轧制力的作用,产生的弹性弯曲变形;(2)受温度作用而产生的热膨胀;(3)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磨损。
轧钢基础知识第一章:钢材品种及其生产系统1钢材有那些加工方法?在钢材工业生产中,绝大多数钢材是经过压力加工制成的。
所谓压力加工就是用不同的工具,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制成一定形状的加工方法。
压力加工方法很多,除轧制外还有锻造、冲压、挤压、冷拔、热扩、爆炸成型等。
2什么叫轧钢?怎么分类?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叫轧钢。
轧钢的目的与其它压力加工一样,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需要的形状例如钢板、钢管、带钢、线材以及各种型钢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和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
周期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等都属于特殊轧制方法。
3什么叫热轧?什么叫冷轧?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热到1100-1250C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热轧方法生产。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的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然而,从金属学观点看,热轧与冷轧的界限应以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一般为450-600C。
4有那些轧钢生产系统?在钢铁联合企业中,为生产特定钢材和达到一定生产规模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之间有一定联系的多套轧机的组合谓之轧钢生产系统。
按照轧制产品的种类,轧钢生产系统可分为型钢生产系统、钢管生产系统、钢板生产系统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生产系统。
此外还有合金钢生产系统。
按照生产规模的大小,轧钢生产系统有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为大型生产系统10-100万吨之间的中型生产系统和年产10万吨以下的小型生产系统。
5型钢生产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生产各种型钢产品的轧钢生产系统叫型钢生产系统,一般型钢生产系统的年产量都不超过300万吨,但由于许多国家的型钢在热轧钢材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般占30-35%,有的占50%),故这是常见的一种单一化的轧钢生产系统。
轧钢生产线工艺流程钢铁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行业,在当今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钢铁产品的生产则是通过轧钢等工艺不断完善和提升质量来实现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轧钢生产线工艺流程,从热轧、冷轧、酸洗到镀锌等一系列流程,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钢铁生产的核心流程。
1、热轧热轧是将钢坯加热到1100度以上,然后在辊道机组中通过浇铸、轧制、拉伸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钢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热轧过程中,钢坯需要经过探伤、切割、缩径、敲边等繁琐的工序,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冷轧过程。
2、冷轧冷轧是将热轧产生的钢铁板经过加工,巩固和改善钢铁产品的性能。
首先,需要将钢铁板进行皮里与皮外的切割,去除表面不规则的部分瑕疵。
然后,依靠辊道机组等设备的力量,对钢铁板进行多次压轧,从而提高钢铁板的整体强度和硬度。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获得缺陷更少的钢材以外,还会出现类似于卷曲、凹陷、波浪等问题。
3、酸洗酸洗是一种运用化学反应深入清洁或去除不需有的表面特征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冷轧的钢铁板浸在盛有酸洗液的槽中,将酸洗液中的酸浸入钢铁表面,这样有助于除去表面氧化物和污垢等有害物质,加强钢铁板的吸附力和细腻度,让其表面更具有质感。
4、镀锌镀锌是将钢铁表面涂上锌层,从而提高钢铁板的耐腐蚀性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在这个过程中,钢铁板首先要进行预热,然后通过深浸法,将其浸在锌液中进行镀锌处理。
由于锌的化学特性,镀锌后的钢铁板表面光亮压脚、防腐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总之,钢铁的生产线工艺流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通过热轧、冷轧、酸洗和镀锌等流程,钢铁板可以不断的改善和提升质量,让其使用寿命更长久,性能更加稳定的同时也在推动接下来产业链的发展。
这些过程需要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和维护设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从而推进钢铁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