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然灾害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60.53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引言 (2)二、应急物流的概述 (2)(一)应急物流的内涵 (2)(二)应急物流的特点 (3)1.突发性与不确定性 (3)2.非常规性与紧迫性 (4)3.弱经济性与公益性 (4)4.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4)(三)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的要素特点比较 (5)三、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一)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现状 (6)(二)目前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 (7)1.应急物流预案不完善 (7)2.信息通讯设施修复不及时 (7)3.物资储备不合理 (8)4.运输能力不足 (9)四、推动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对策 (9)(一)完善应急物流预案机制 (9)(二)建立信息网络中心和管理中心 (10)(三)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仓储体系 (10)(四)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和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 (11)(五)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11)五、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基于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应急物流研究摘要对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的研究与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进步,而且对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Based on th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logistics inChinaAbstractTo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logistics unde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a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gress, but also to safeguard th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o major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logistics. research has relatively few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emergency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the thorough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olutions.Key wordsChina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Logistics一、引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突发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如1998年长江大洪水,2003年的“SARS”,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及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等等。
重大灾害下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摘要:随着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遭受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形势日趋严峻。
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持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如何科学地优化应急救援物资配送体系,增强整个物流系统的应急保障和应急反应能力,就成为提高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防御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时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应急物流,重大灾害,灾害处理一.引言近些年来大规模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给事发地民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惨痛记忆。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日益尖锐,导致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的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剧,影响范围扩大。
根据国际自然灾害组织统计的数据分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次数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比,增加了4倍多。
而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目前我国正进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突发性公共事件高发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形势还在加剧。
而且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必须建立应急物流系统,保障灾害处置中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以资解决或处理居民基本生活、死者安葬、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事项,否则受灾面积、人员、损失将会持续扩大,灾害有可能会演化为灾难。
因此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建立应急物流系统,迅速地将救援物资送达物资需求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突发性公共事件救援行动的成效。
二.正文尽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但局部的,区域性的,地区性的,甚至是国家或全球范围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都给人类造成重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重大的威胁。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作者:程琦云俊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摘要: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物流短板”现象。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本质特点,极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教运作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该体系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要素的复杂特性,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存在着很多薄弱和空白之处。
针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构建中的现状,亟需展开系统的研究,从技术操作和战略运作层面解决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分级和分阶段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协调机制、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法和应急物流风险预警管理机理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04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在突发自然灾害环境下对应急物资、人员、资金等进行有效组织和保障这一目标的需要而建立的综合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到政府、行业组织、物流企业、社会团体、志愿者等不同层次的机构或个人,也涉及采购、仓储、调度、运输、配送、回收等不同功能环节,还涉及到信息、人才、政策、法规、理论、技术等不同的组成要素。
在我国,对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研究,只有理论概念的提出,实践中并没有形成。
2008年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救灾实践暴露了由于缺乏系统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导致的诸多问题,因此应尽早建立高效、合理、科学运作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而其中的主要问题必须从理论层面予以综合研究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一、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迫切性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世界各国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应急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应急物流有效组织的重要保障。
目前,无论是从战略运作层面还是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我国都缺乏科学、系统、高效、经济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来支撑灾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运转,因此,急有必要尽快建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作者:余朵苟何世伟来源:《物流科技》2008年第11期摘要:阐述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针对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应急物流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指挥决策、运作框架、保障机制等三个层面架构了适合我国应急物流的决策运作体系,并对加强工作做出提议。
关键词:应急物流;体系构建;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11-0001-05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then the decision and operation system, which adapted to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was constructed from following three levels: decision, operation frame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some advices about reinforcement work were proposed at last.Key words: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guarantee mechanism1应急物流的产生、内涵和特点1.1应急物流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1]。
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宋爱华来源:《物流科技》2011年第02期摘要:通过对我国应急物流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应急物流经验,构建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并指出在应急物流体系有效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应急物流;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气候条件差异性很大,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这几年接连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有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地考验着我国政府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应该说,我国政府经过多次历练,已具有一定的灾害应对和处突能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较低,注重了效率却忽视了效益。
防灾救灾体系特别是应急物流体系不能充分反映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
和发达国家处突救灾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1我国应急物流现状与存在问题我国应急物流有自己的特点,其表现: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军民携手合作,军队突击力强;有预案也有演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
但作为应急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应急物流来说,还没有形成较完备的应急物流体系和应急物流运行机制。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应急物流体系出现很多问题:调配混乱、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程度比较低、救灾物资储备不足,物资采购效率不高,物资运输与配送速度滞后,救援物资难进入灾区等情况。
使应急物流体系成为灾后快速及时和有效处理的瓶颈。
如何在第一时间把抢险救灾物资送达目的地,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和不利影响,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国应急物流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1)第一时间的应急物资保障总体上还难以实现。
(2)应急物流作业流程混乱,缺乏有效的指挥协调机制。
(3)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4)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失。
(5)应急物流资源缺乏整合。
灾害应急中的物流管理和协调技术研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灾害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重大损失。
在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物流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物流管理和协调技术则是保证物流运作顺利的基石。
一、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在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物资的供应和运输是关键。
为了保证快速响应和高效运转,应急物流体系需要有以下功能和能力:快速反应和调度能力、快速预测和响应能力、精准的需求预测和供应规划能力、全面的信息管理和预警能力、高效的物流执行和控制能力、快速稳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可持续的物资备用能力和保障能力等。
二、物流管理技术在灾害应急中的应用物流管理技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轨迹追溯、物流监控、人员管理、事故响应等多个方面。
同时,在物流车辆和物资运输中,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物资、人员等位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精准调度。
三、物流协调技术在灾害应急中的应用物流协调技术是指在物流执行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协调和安排,实现物资运输的高效率,提高物流执行效果和服务水平的技术。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物流协调技术包括集装箱运输技术、仓储管理技术、物流网络优化等。
在灾害应急中,物资的来源、数量、种类等都是时时变化的,这就需要通过物流协调技术实现物资协调和调度。
四、物流管理和协调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物流管理和协调技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技术上的挑战,包括技术不成熟、系统集成不完善等问题。
二是人员的挑战,包括人员素质不高、队伍建设不完善等方面。
三是管理层面的挑战,包括预案制定和实施不完善、应急资源保障不足等问题。
未来,物流管理和协调技术还需要继续发展。
一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物流管理和运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物流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Logistics Sci-Tech 2010.10收稿日期:2010-06-28作者简介:宝斯琴塔娜(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物流科技2010年第10期Logistics Sci-Tech No.10,2010摘要: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等自然灾害频发,本文对内蒙古内部与外部应急物流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构建原则,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时效性、经济性等。
关键词:分形理论;应急物流;自然灾害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ner Mongolia is located in north of china.It is a long and narrow inland region which across a large longitude and frequently happens drought,heavy snow,forest grasslands fire insurance and so on.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Inner Mongolia's interior and exterior demands for the urgent need logistics system,on the account of fractal theory urgent logistics system,improved the urgent logistics system's time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y,etc.Key words:fractal theory;emergency logistics;nature disaster 内蒙古自然灾害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研究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ractal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宝斯琴塔娜,张红霞(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BAO Siqintana,ZHANG Hong-xia (School of Business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Hohhot 010051,China)誗现代物流誗文章编号:1002-3100(2010)10-0074-03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件的密度、强度不断扩大。
各级部门加大应急管理力度。
在这一环境下,内蒙古应急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
200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在各盟市、各相关厅局都单独或相关部门都设立了应急机构。
自治区、各盟市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航空、水路及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
但在应急系统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在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内蒙古应急物流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应急物流的特点入手,建立其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来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效率和经济性。
1应急物流综述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以应急物资为对象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具有物流需求的突发性、时间紧迫性和不可预测性,物资采购的拉式模式和地域优先性,物流量的不均衡性,弱经济性和临时性,市场与政府共同的参与性等自身的特点[1]。
基于应急物流的特殊性,构建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要遵循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原则。
2内蒙古应急物流需求分析2.1内蒙古应急物流外部需求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重。
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每年因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均在30多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均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倒塌房屋83.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
其中,云南、内蒙古、吉林、甘肃、辽宁、河北、黑龙江、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布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包头等)、农(河套平原等)业基地,资源(煤炭、钢铁、稀土等)丰富,在各种救灾援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国各省灾害中,内蒙古为各种应急救援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成为重要的物资储备基地和交通枢纽。
2.2内蒙古应急物流内部需求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具有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特征,草原和荒漠较为广阔,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
2003年内蒙古赤峰发生6.1级地震,2009年内蒙古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多数盟市先后发生了持续干旱,2010年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受大雪侵袭,如图4。
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救灾时消耗人力、物力大。
为了及时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实施营救,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加大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发展和健全相应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这是保证应急物流的及时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
74图1中国旱灾分布图①图2中国冻害分布图图3中国森林草原灾害分布图图4内蒙古2010年1月上旬积雪覆盖卫星遥感监测图3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根据全国灾害分布(图1、2、3、4)情况及内蒙古各区域发生的不同灾害的类型,基于分形理论建立内蒙古应急物流系统,服务于内蒙古地区,同时可服务于全国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提高整个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3.1确定分形单元活动空间3.1.1旱灾应急子系统:鄂尔多斯、通辽。
从图1中看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阿拉善地区旱灾频发,尤其是鄂尔多斯灾害尤为严重。
因此,建立以包头为中心辐射呼市、鄂尔多斯及阿拉善地区,以通辽市为中心辐射兴安盟和赤峰地区的旱灾子系统。
3.1.2森林火险应急子系统: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主要位于我国东北部,兴安岭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并且深居内陆,常年较干旱,因此该地区建立森林火险应急子系统,同时在黑龙江等东北地区森林火险灾害发生时也可提供应急响应。
3.1.3雪灾、冻害应急子系统:呼和浩特、赤峰、呼伦贝尔。
内蒙古身处内陆,冬夏分明,冬天温度低,冻害、雪灾频发,其中锡林郭勒、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这些地区雪灾和冻害较为严重。
呼和浩特除了为本地区提供应急服务以外,可为周边地区提供相应应急服务(鄂尔多斯、巴盟、乌兰察布、包头);赤峰雪灾、冻害应急子系统辐射锡林郭勒、通辽;呼伦贝尔辐射兴安盟和锡林郭勒。
这三点将内蒙古雪灾、冻害系统连成一条线,辐射整个内蒙古,同时服务于周边地区的雪灾、冻害救援。
3.1.4地震应急子系统:包头、赤峰。
内蒙古所处地壳板块相对稳定,地震灾害较少,但个别地区仍然处在地震板块上(包头、赤峰等)。
近两年地壳活动频繁,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发生多次地震,因此,地震子系统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对地震本地区应急响应有很大作用,在其他地区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也会做出重大贡献。
尤其包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有利于物资的集散(见图5)。
3.2分形单元分级处理根据灾害的影响范围(地域因素、危害覆盖面积等)、危害/损失程度(例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扩散要素(天气或气候状况、传输渠道等)、时间要素(发生时刻特征、可能持续的时间)对自然灾害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一般灾害、较大灾害、重大灾害和特别重大灾害。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等建立不同等级的分形单元进行相应的响应。
3.2.1一级节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
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农业相对较发达、能源等供应充足、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程度高、信息技术发展快等原因,成为了一级节点的首选。
这类分形单元主要负责对重大灾害和特别重大灾害的处理。
这些地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针对灾害做出快速反应,向灾害地区配送救援物资及人员,并且可以利用交通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受外部援助,同时,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交通的便利性及资源丰富的情况,可对其他省市救援进行快速反应,尤其是周边省市Array(陕西、山西、东北地区等)的救援。
3.2.2二级节点: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锡林浩特、巴彦浩特及巴彦淖尔。
这些地区在内蒙古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政府所在地。
将这些地区设为二级节点可以在灾害发生时本地区首先做出反应,既可减少损失、也提高了应急物流的时效性。
这些节点的建立,主要是负责低一级的灾害,尤其是本地区的灾害。
如果灾害等级较低,对外部救援需求不高,设立的这些节点地区就可自行处75Logistics Sci-Tech2010.10理。
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本节点自身的应急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3.2.3三级节点:灾害频发地邻近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针对的是本地区的一般性灾害。
这些地区离各类灾害较近的地区。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的提供相应灾害救援服务,并根据灾害等级情况,及时向上级节点发出应急需求。
3.3构建分形结构模式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是为了解决复杂的应急物流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用以增强救援保障的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急物流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分形应急物流由不同层次上相对独立的分形单元构成,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能够根据应急物流的总体目标进行自优化、自组织、自设计。
一般有三部分:(1)应急物流中心;(2)应急物流子系统;(3)加盟的物流中心和企业。
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6所示。
应急物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枢纽,是平时的业务指导机构和灾时的指挥协调机构,自身并不进行物资采购、储存、运输、配送等具体业务。
而是通过各业务部门指导各加盟物流中心和企业完善好必要的硬、软件设备和设施。
指挥下级的物流中心、企业在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一系列活动,如采购什么、储备什么、输送什么、送达的时间、地点等,使整个系统“高效、有序、正确、实时”的运转。
应急物流子系统是该系统的各下层分形单元。
根据自然灾害类型及等级进行相应的响应,确定具体的人、物资及运动。
各加盟物流中心及企业是该系统中具体的执行机构。
根据应急物流中心及子系统分配的任务,利用自身的业务、技术优势等筹备、配送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的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