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61
名词解释:1、积屑瘤: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性切屑的情况下,加工钢料等醒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这块冷焊在签到面上的金属称为积屑瘤。
2、刀具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
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后刀面上测量的磨损带宽度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
3、刀具耐硬度(刀具使用寿命):刃末好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净切削时间,称为刀具使用寿命,以T表示。
用刀具使用寿命乘以刃磨次数,得到的就是刀具的总寿命。
4、砂轮:砂轮的特性由以下五个因素决定: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高硬磨料系三类:粒度表示磨粒的大小程度。
结合剂的作用是将磨粒粘合在一起,使砂轮具有必要的形状和硬度。
砂轮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热性、抗冲击性和告诉旋转而不破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结合剂的性能。
砂轮的硬度是反映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砂轮的组织反映了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5、六点定位原理:按一定要求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6、复映误差: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的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因误差复映现象而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称为复应误差。
7、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中,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道具、夹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8、装配: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称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生产对象(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零件的过程。
10、工序:指一个活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事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指所涉及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高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材料成型机理:人为地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个阶段,而且是以冷去初加工和热变形加工为主。
从加工成型机理分类,加工工艺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
其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成产过程。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来分析,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设计基准:设计者在设计零件时,根据零件在装配结构中的装配关系和零件本身解构要素之间的互相位置关系,确定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这些起始位置可以是点、线或面,称之为设计基准。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
可以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又可分为固有基准和附加基准。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两个方面。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论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机械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论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3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误差的敏感方向: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即通过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影响机床误差的因素:导轨导向误差、主轴回转误差和传动链的传动误差。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
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以分为分解为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倾角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机械制造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将材料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点。
1.材料: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常用的有钢铁、铝、铜等,塑料常用的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机械制造还使用到了一些特殊材料,例如高强度材料和高温材料。
2.加工方法:机械制造的主要加工方法有切削加工、热加工、冷加工和非传统加工。
切削加工是通过将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常见的有车削、铣削、钻孔等。
热加工是通过加热材料使其达到可塑性的状态,然后通过压力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常见的有锻造、冲压等。
冷加工是在室温下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常见的有拉伸、压缩等。
非传统加工是一些特殊的加工方法,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
3.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将加工路径和参数由人工操作改为由计算机控制的加工方式。
数控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常见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钻床等。
4.装配技术:装配是机械制造中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为整机的过程。
装配技术包括手工装配和自动化装配两种。
手工装配需要操作工人根据装配图纸进行逐步组装,而自动化装配则是通过机器人等自动设备进行组装。
装配技术的关键是准确、高效、可靠地完成组装任务。
5.设计软件: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到的设计软件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M)。
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快速绘制出产品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分析和优化。
CAM软件则可以根据CAD 模型生成相应的加工程序,自动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6.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机械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抽样检验、统计控制、质量管理等。
抽样检验是通过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统计控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数据,及时调整和纠正加工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加工过程中的其他工序,最终生产出各种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诸多领域和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常见机械设备和相关标准。
一、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通过去除原材料表面的一层物质,使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满足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镗削、刨削、磨削和锯削等。
1. 车削:是利用车床将工件固定在主轴上,然后以旋转的刀具将工件的一部分去除,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 铣削:是利用铣床将工件夹持在工作台上,通过刀具的上下、左右移动来进行加工,常用于切削平面、曲面和齿轮等。
3. 钻削:是通过钻床或钻头进行的加工,用于加工圆孔。
通过旋转切削将工件上的物质去除并形成孔洞。
4. 镗削:是通过镗床进行的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孔的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镗削可以得到高度精度和表面质量好的孔。
5. 刨削:是利用刨床将刀具安装在推表的工作台上,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加工。
适用于加工大型平面。
6. 磨削:是通过磨床进行的加工,通过磨粒旋转或振动摩擦工件表面,削除工件上的一层物质,以得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7. 锯削:是通过锯床进行的加工,通过锯齿刀片进行锯割,适用于加工金属或非金属的切割。
二、工艺流程机械制造通常包括设计、加工、装配和检验等工艺流程。
不同的产品和行业有各自的工艺流程,下面是一个通用的流程示例:1. 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包括产品结构、尺寸、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考虑。
2. 加工: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3. 装配: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装配过程需要保证零部件的配合间隙、紧固力矩和装配顺序等。
4. 检验:对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机械制造工艺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
以下是机械制造工艺的一些基础知识培训:1. 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加工特点在机械制造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对成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加工特点,包括各种金属的硬度、韧性、热处理特性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比如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等。
2. 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学习者需要了解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削、磨削等加工方法。
他们需要了解每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掌握使用不同机械加工设备的技能。
3. 量测和质量控制在机械制造工艺中,量测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量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技能。
4. 机械制造工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已经越来越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学习者需要了解最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比如数控加工、机器人应用等,掌握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以上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培训的一些内容,通过这些培训,学习者可以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制造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培训5. 制造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工程图纸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者需要掌握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标记和符号的含义,掌握图纸尺寸、公差、符号等基本知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工程图纸。
6. 安全生产知识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安全生产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需要了解机械制造工艺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和事故原因,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遵守和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7. 制造工艺的流程和管理学习者需要了解制造工艺的整体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质量控制、包装和运输等各个环节。
他们需要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1.机床的切削运动用刀具切除工件材料,刀具与工件之间务必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构成。
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运动,对切削起要紧作用,消耗机床的功率95%以上。
机床主运动只有1个。
进给运动,使工件不断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消耗机床的功率5%下列。
机床的进给运动能够有一个或者几个。
2.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进给量f(或者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ap。
三者又称之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m/s或者m/min),切削刃相关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之切削速度。
即在单位时间内,工件与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进给量f,刀具转一周(或者每往复一次),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称之进给量,其单位是mm/r(或者mm/双行程)。
切削深度ap(mm),切削深度指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与合金工具钢,因其耐热性很差,目前仅用于手工工具如锉刀、铰刀等。
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加入了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工具钢。
强度高,抗弯强度为硬质合金的2~3倍;韧性高,比硬质合金高几十倍;硬度较高,且有较好的耐热性;可加工性好,热处理变形较小常用于制造各类复杂刀具(如钻头、丝锥、拉刀、成型刀具、齿轮刀具等)。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NbC等)粉末与金属粘结剂(如Co、Ni、Mo等)经高压成型后,再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都很高,同意的切削速度远高于高速钢,且能切削硬材料。
硬质合金的不足:抗弯强度较低、脆性较大,抗振动与冲击性能也较差。
硬质合金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类刀具。
4.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切削部分由3面-2刃-1尖构成,(1)前刀面(前面 ) :切屑流出所通过的表面。
(2)主后刀面(主后面) :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