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粕加工工艺流程20131026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34
粮油加工CEREALSANDOILSPROCESSING我国是世界上的棉花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大量棉花的同时也有大量的棉籽饼粕产生。
棉籽饼粕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资源,通常含有30% ̄50%的蛋白质,10% ̄15%的纤维素和其他一些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甚至高于谷类蛋白质。
但其通常还含有0.6% ̄2%的棉酚,远超过国际食用卫生标准0.04%,食用后会危害细胞、血管、神经。
即使作为饲料,也不应超过此标准。
由于这些因素,限制了该饼粕及其蛋白粉在畜饲养及食品中的应用。
现今我国约75%的棉籽饼粕被投入农田作肥料,未能物尽其用,可见对棉籽饼粕的脱毒是非常重要的。
从近些年国际、国内饲料工业的发展来看,熟化处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已经被广大饲料生产商及用户所认可,并在饲料加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膨化加工就是实现熟化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该试验是以中国农机院畜禽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ETS195型膨化机为主要工具,研究棉粕在膨化工艺下的最佳结构及工艺参数。
1试验方案及评价指标1.1试验设备P4000SA膨化机。
该膨化机为中国农机院畜禽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功能膨化机,通过改变膨化机中的不同配置可以对不同物料进行加工。
棉粕的加工螺旋采用变距配置。
1.2试验原料南方棉粕,由赣南金利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的评价指标膨化后物料品质评价指标:棉粕中主要存在的抗营养因子是棉酚,此外还有环丙烯脂肪酸(CFAs)。
其中前者为主要影响指标,并且更容易测量评价。
国际卫生标准中棉粕中的棉酚含量不应该超过0.04%(400mg/kg),而本次试验的原料经检测,得到的棉酚含量为820mg/kg。
说明此棉酚如果用于饲用,仍需进行再加工。
膨化后设备性能评价指标:以吨量电耗为指标的比机械能可以很好地衡量产量和电耗的综合性能。
1.4试验方案膨化机内的螺旋配置、出料方式是影响膨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选取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几个水平进行试验,以观察其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棉花加工工艺流程及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棉花加工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准备阶段、加工阶段和成包阶段。
准备阶段采用烘干(或加湿)、清理工艺方法,为后续加工提供含水适宜、充分松懈且清除了大部分外附杂质和部分原生杂质的籽棉。
加工阶段对籽棉、棉籽进行轧、剥,对皮棉、短绒进行清理,对不孕籽等下脚料进行清理回收,以获得棉花加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
成包阶段将单位体积重量很小的松散而富有弹性的皮棉、短绒压缩成型、包装,便于运输、储存和保管。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中出现的产量问题、质量问题、产量质量矛盾等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察和分析,如“主机拿产量,辅机保质量”就是用系统观点解决轧花产量质量矛盾问题的很好办法。
籽棉通大气阀重杂物分离器分离器储棉厢烘干塔风机闭风器六滚籽棉清理机烘干塔六滚籽棉清理机回收车间不孕籽不孕籽籽棉清理机配棉绞龙气流皮清机锯齿皮清机轧花机锯齿皮清机打包机集棉机二、工艺流程1.重杂分离当籽棉随气流进入重杂物沉积器时,籽棉中的重杂物因重量较籽棉大,所以惯性也大,继续按原由的运动方向运动,直至撞到圆)锥筒的侧壁。
加之沉降室过流断面积的突然扩大,气流速度显著下降,只有籽棉能被悬浮带走,重杂物只能向下坠落。
2.籽棉清理籽棉清理是指利用各种清理设备清除籽棉中所含杂质(包括原生杂质和外附杂质)工序的总称1)(籽棉清理的作用, 减少机件磨损, 提高皮棉质量, 避免火灾事故, 减少落棉损失, 改变籽棉组成成分比例2)(籽棉清理的方法籽棉中含有的各种类型杂质,其颗粒大小、表面状态、密度、弹性、硬度及空气动力学性质等与籽棉不相同。
籽棉清理就是借助了籽棉与杂质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实现的。
籽棉清理方法主要有气流法和机械作用法。
气流法是利用籽棉与杂质在颗粒大小、质量及空气动力学性质(主要是悬浮速度)上的差别,借助于气流式清理设备——重杂物沉积器将密度大于籽棉的杂质从籽棉中分离出去。
机械作用法是利用籽棉与杂质颗粒大小、表面状态、密度、弹性、硬度等的差别,借助于刺钉滚筒或锯齿滚筒与有关工作部件的配合,将密度大于或小于籽棉的杂质从籽棉中分离出去。
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一种纤维素醚用高聚合度棉浆粕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料、开棉、除杂:原料采用Ⅱ类棉短绒,棉籽壳、沙石尘土等杂质少,无异型纤维,成熟度大于78%,灰分小于1.6%,硫酸不溶物小于3.5%,采用开棉机对棉短绒包撕开,并用除杂机进行精选除杂,然后通过旋风分离器送至螺旋压榨、浸渍;(2)配碱、浸渍:配碱温度控制在60-65℃,总碱以NaOH计相对绝干浆量为9%-11%,配碱液比1∶4.1-4.8,HY-PA渗透剂相对绝干浆量为0.2-0.3%,硅酸钠相对绝干浆量为4.0-4.4%,经螺旋挤压,与棉短绒充分渗透混合,再经螺旋输机送至蒸煮工序;(3)蒸煮:在蒸煮器中进行,第一次升温温度105-115℃,时间40-45min,一次放汽15min,二次升温温度125-130℃,时间25-30min,保温时间115-124min;测指标:聚合度>2650;(4)前除砂:在除砂器中进行,压力控制在0.3-0.35Mpa,浆浓控制在0.4-0.6%,除砂完成后,转入大锥度精浆机;(5)前打浆:a、经大锥度精浆机,一次打浆电流控制在270-310A,浆浓度控制在1.4-1.7%,完成一次打浆,测:游离度748-760ML纤维长度69-78%,b、一次打浆后,进行第二次打浆,电流控制在290-320A,浆浓度控制在1.4-1.7%,,完成第二次打浆后,测:游离度735-747ML纤维长度57-68%,c、第二次打浆后,进行第三次打浆,电流控制在300-330A,浆浓度控制在1.4-1.7%,完成第三次打浆,测:游离度715-734ML纤维长度46-56%,d、第三次打浆完成,进行水洗涤后,转入漂白塔中;(6)漂白:在漂白塔中进行,加入二氧化氯相对绝干浆量为0.2-0.3%,温度控制在68-72℃,漂白90-120min,完成漂白;(7)酸处理:将漂白后的棉浆,再分别加入盐酸相对绝干浆量为2.3-2.7%,草酸相对绝干浆量为0.22-0.27%,时间40-50min,酸处理后,进行水洗2-3小时;测:主要指标:聚合度:>2650、铁质:≤15PPM、白度:≥73%、灰份:≤0.15%、甲纤:≥99%;(8)后除砂:经酸处理、水洗后的棉浆转入除砂机,压力控制在0.3-0.35Mpa,进行除砂,浆浓控制在0.4%-0.7%,后除砂后,转入大锥度精浆机;(9)后打浆:a、大锥度精浆机电流控制在310-360A,浆浓控制在2.3-2.8%,精浆后,测:纤维长度39-45%,游离度691-714ML,b、再转入双盘磨浆机,电流控制在370-430A,浆浓控制在2.3-2.8%,完成磨浆,转入抄浆机;测:纤维长度32-38%,游离度670-690ML;(10)抄浆:经抄浆机,进行抄造后,烘干,制得成品。
低温粕生产工艺低温粕是一种通过低温处理技术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而产生的食品原料。
低温粕的生产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原料的选择是生产低温粕的第一步。
原料一般选择富含蛋白质和营养成分的食物,例如大豆、黄豆、花生、绿豆等。
这些食物经过初步清洗后,进入下一步的加工过程。
接下来,将原料进行破碎。
原料经过破碎处理后,可以更好地释放出其中的营养成分。
破碎处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研磨或研磨机来完成。
然后,进行浸泡。
将破碎的原料放入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充分浸泡。
浸泡时间一般为6-8小时,这样可以使原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充分溶解于水中。
浸泡后,将原料进行蒸煮。
将浸泡后的原料放入蒸汽锅或蒸汽箱中加热蒸煮,一般温度控制在90-100摄氏度,蒸煮时间为20-30分钟。
蒸煮可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菌,确保粕的安全性。
接下来是沉降和分离。
在蒸煮后,将原料液体分离为浆料和液体两部分。
通过放置一段时间,浆料会逐渐沉淀到底部,液体则会浮于上层。
然后将液体分离出来,留下浆料。
最后一步是脱水和干燥。
将分离出来的浆料进行脱水,可以通过压榨或离心的方式进行。
脱水后的浆料即为低温粕,但含水量较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可以通过传统的晾晒或机械干燥的方式进行。
干燥后的低温粕即可使用或进行包装储存。
总而言之,低温粕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破碎、浸泡、蒸煮、沉降和分离、脱水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制成高质量的低温粕产品。
低温粕不仅富含蛋白质和营养成分,而且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是一种健康营养的食品原料。
新疆棉籽粕加工工艺与质量只有在理解一种原料的来源、质量变异的基础 上后才能用好一种原料叶元土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yeyt@主要观点• 只有充分理解一种饲料的来源、质量变异及其影响 只有充分理解一种饲料的来源、 因素之后,才能买到好的饲料原料; 因素之后,才能买到好的饲料原料;只有理解好一 种原料才能在饲料中用好一种原料。
种原料才能在饲料中用好一种原料。
• 在油脂提炼过程中,如何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兼顾棉 在油脂提炼过程中,如何调整加工工艺参数 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兼顾棉 籽粕的营养质量、安全质量和消化利用效率? 籽粕的营养质量、安全质量和消化利用效率? • 我们应该提出棉籽粕质量要求,作为油脂企业改进 我们应该提出棉籽粕质量要求, 其生产工艺的目标和依据 • 我们对不同棉籽粕的选用采购应该主动与油脂加工 厂进行技术对接,依据其原料、加工条件、 厂进行技术对接,依据其原料、加工条件、产品的 营养质量、安全质量、可消化质量状态来做决定 营养质量、安全质量、关注点• 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棉籽(粕)的质量差 异,及其原因 • 以棉籽为原料的棉籽粕加工工艺过程 • 在不同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温度及其 持续时间对棉籽粕溶解度(可消化质量)、 有效赖氨酸含量(美拉德反应)、游离棉 酚含量的影响程度 • 不同加工工艺下,棉籽粕质量的差异,及 其原因棉籽的组成皮棉(37%)棉 花 ( 籽 棉杂质(2.5%) 粗蛋白(南疆39%;北疆42%))无孕籽(2.5%) 棉仁(55%) 棉短绒(5%) 棉油(30%) 光棉籽(53%) 粗蛋白4% (如果手工剥离,壳中仁降低至0.5%以 内,则cp=2.6-3.5%) 棉壳(45%)棉油(0.5%)2013年新疆棉籽水分% 7.9 9.2 7.3 8.82 10.7 10.12 11.68 10.23 11.37 含油% 16.6 16.52 16.69 15.78 15.84 15.63 15.06 14.73 14.87 杂质% 1.7 2.3 1 3 2.3 1.5 1.10 1.00 2.90毛棉籽,含短棉绒5%左右毛棉籽脱下的短棉绒光棉籽脱掉短棉绒后的光棉籽棉籽与棉粕质量水平•不同种类棉花的棉籽仁蛋白质、油脂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
棉粕概述棉粕系棉籽去油后的一种加工副产品,约占我国年产各种饼粕总量的30% 左右。
棉粕中的有毒物质种类、含量及中毒机制1.棉酚与游离棉酚。
棉酚属于一处多酚色素,含量约占棉粕干物质量的0.03%-2.0% ,并以结合、游离两种状态存在。
通常将棉酚和氨基酸或其他物质的结合称结合棉酚,把具有活性羟基和活性醛基的棉酚称做游离棉粉。
结合棉酚无毒,游离棉酚对动物可产生毒害作用。
2 环丙烯脂肪酸(CPFA )。
存在于棉籽油中。
当棉粕含残油4%-7% 时,环丙烯类脂肪酸约为250-500mg/kg ;而含残油1% 的棉籽粕中,环丙烯类脂肪酸含量仅在70mg/kg 以下。
该脂肪酸除可改变鸡蛋卵黄膜的通透性,使蛋黄PH 值不断升高,蛋白PH 下降,导致因蛋黄铁向蛋白转移,蛋白变红质变现象更加明显外,还可以降低母鸡的繁殖力和产蛋性能3植酸和单宁。
我国棉粕的植酸含量平均为1.66% ,单宁含量为0.3% 。
植酸有碍于动物对饲料中钙、磷、铁、锰、锌等矿物元素的利用;单宁则主要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棉粕的鉴别a) 观察棉粕的颜色、形状等。
好的棉粕多为黄色粉末 黑色碎片状棉籽壳少 棉绒少 无霉变及结块现象。
抓一把棉粕在手中 仔细观察有无掺杂 估计棉籽壳所占比例及棉绒含量高低 若棉籽壳及棉绒含量较高 则棉粕品质较差 粗蛋白较低 粗纤维较高。
b) 用力抓一把棉粕 再松开 若棉粕被握成团块状 则水分较高 若成松散状 则水分较低。
将棉粕倾倒 观察手中残留量 若残留较多 则水分较高 反之较少。
用手摸棉粕感觉其湿度,一般情况下 温度较高 水分较高 若感觉烫手 大量堆码很可能会自燃。
c) 闻棉粕的气味 看是否有异味、异嗅等。
棉粕的产地与外观产地不同外观以及营养特性不同新疆来的棉粕都是棕红色从山东德州进的棉粕大部分都是黄色,新疆的蛋白高些山东的很不稳定,新疆的棉绒很少,山东德州的较多一般山东等中部地区的棉粕都是黄色的,新疆产的棉粕有些是红色的,红色的棉粕有时候灰分会高一些,这可能是加热过度所致还有就是品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