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导线连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6
多种家用电线对接方法
教学内容:劳动技术教育——家用电线对接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家庭常用电缆的对接方法;
2、培养常用导线连接的实用技能;
3、培养学生勤思考、重实践、热爱劳动的意识,立志将来
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家用电缆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
1、线上教学活动对学生的管理督促
2、用于实操的材料准备
教学步骤:
1、建立班级微信学习群;
2、录制线上教育微视频;
3、组织学生线上观看微视频,老师现场答疑;
4、老师布置实践作业,学生完成后拍图反馈,教师评议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和宅家锻炼,力争每天都有收获。
2020年02月。
湖南省技工学校实习教学教案教师姓名:湖南省劳动厅编制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时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对于规格大于4平方厘米的塑料硬线的绝缘层,直接用钢丝钳剖削较为困难,需长度,用电工刀刀口对导线成度角切入塑料绝缘层,注意掌握刀口刚好削透绝缘层而不伤及线芯,所示。
然后调整刀口与导线间的角度以15度角向前推进,将绝缘层削出一个缺口,如图削去的绝缘层向后扳翻,再用电工刀切齐,如图2.12(c)所示。
(a)划开护套层(b)切去护套层切去护套后,露出的每根芯线绝缘层可用钢丝钳或电工刀按照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的方法分别除去。
电工刀在切时切口应离护套层5-四、橡皮线绝缘层的剖削益阳高级技工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时(a)去除编织层和橡皮绝缘层(b)扳翻棉纱六、橡套软线(橡套电缆)绝缘层的剖削橡套软线外包护套层,内部每根线芯上又有各自的橡皮绝缘层。
外护套层较厚,按切除塑料护套层的方法切除,露出的多股芯线绝缘层,可用钢丝钳勒去。
七、铅包线护套层和绝缘层的剖削2.15 铅包线绝缘层的剖削(a)剖切铅包层(b)折扳和拉出铅包层(c)常用的导线按芯线股数不同,有单股、股和19股等多种规格,其连接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铜芯导线的连接、单股芯线有绞接和缠绕两种方法绞接法用于截面较小的导线,缠绕法用于截面较大的导线。
绞接法是先将已剖除绝缘层并去掉氧化层的两根线头呈“×”形相交(如图所示),接着扳直两个线头的自由端,将每根线自由端在对边的线芯上紧密缠绕到线芯直径的所示),将多余的线头剪去,修理好切口毛刺即可。
缠绕法是将已去除绝缘层和氧化层的线头相对交叠,再用直径为1.6mm(b)益阳高级技工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时形连接时可用绞接法和缠绕法。
绞接法是先将除去绝缘层和氧化层的线头与干线剖削处的芯线十字5mm裸线,接着顺时针方向将支路芯线在干中芯线上紧密缠绕小截面单股芯线T形连接对于截面较小的单股铜芯线,可用图所示的方法完成T形连接,先把支路芯线线头与干路芯线十字相交,线上缠绕成结状,再把支路芯线拉紧扳直并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为保证接头部位有良好的电接触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应保证缠绕为芯线直径的4、7股铜芯线的T形连接把除去绝缘层和氧化层的支路线端分散拉直,在距根部1/8处将其进一步绞紧,益阳高级技工学校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周第课时5、19股铜芯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连接19股铜芯线的连接与7股铜芯线连接方法基本相同。
项目一、两地控制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一、任务情景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多电机拖动系统,这些工作对象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例如金属切削车床的主轴电机与冷却泵电机之间,要求启动时首先启动冷却泵电机,然后启动主轴电机。
再如启动控制装置,必须首先启动打气泵电机,然后启动其它启动装置,停止时需要首先停止气泵电机,然后停止启动装置。
二、控制电路设计有一两电机拖动系统,要求启动时电动机M1首先启动,延时30秒钟之后,电动机M2自动延时启动。
停止时,电动机M2首先停止,延时30秒钟之后M1自动停止。
1、电路设计方案根据控制要求,可以参考现成的电路,然后加以改造。
从启动的特点上看与大功率电动机降压启动电路相似,只要将Y解法控制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M1,D型接法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动机M2即可。
但是停止电路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这需要增加一只中间继电器KA,当按下停止按钮时KA吸合使得控制M2电机的接触器立即释放,同时启动时间继电器用其延时断开的常闭触点切断M2控制的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圈的供电即可。
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
2、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对已经设计完成的电路需要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按钮SB1、SB2是分别安装在相距一定距离两地的启动按钮,只要按下其中的任何一个按钮,交流接触器KM1的吸引线圈得电吸合,电动机M1实现立即启动。
KM1吸合后通过KT的常闭触点和KA的常闭触点及KM1的辅助常开触点实现自锁保持。
KM1自保后由于KM2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时间继电器KT的吸引线圈得电,延时30秒钟后KT动合触点闭合,KM2吸引线圈得电并自保,电动机M2实现延时启动。
按钮SB3、SB4是停止按钮,在两电动机均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按下任一只停止按钮,中间继电器KA立即吸合自保,立即切断KM2的吸引线圈供电,电动机M2随即停止,使得时间继电器KT的吸引线圈再次得电,延时30秒钟KT的动断触点断开,使得KM1的自保解除,于是KM1释放,电动机M1停止。
教案首页工程三导线连结与绝缘恢复班级时数4课时1.知识目标:认识导线连结特色和根本要求;教认识导线绝缘恢复的方法。
学 2.能力目标:掌握导线连结与绝缘恢复的技术。
目 3.感情目标:培育学生踊跃的学习态度,经过理论联系实质,更好的抵达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教1. 导线的剖削2. 单股导线的连结学3.7 股导线的连结内4. 导线的绝缘恢复容要点单股导线与 7 股导线的连结教材分析难点导线的绝缘恢复教课方法讲练联合、实例操作、实物演示、动画演示教课准备多媒体常用电工工具单股导线七股导线绝缘胶布教学内容教课方案第一局部:导课一、情境设计:在气装饰中,的接必不行少,接量的利害,直接关系着1. 多媒体教室路和可否靠谱、安全地运转。
2. 多媒体投影接的根本要求是:接触优秀,有中的机械度,接美,3. 教课物恢复正常。
二、方法设计1. 合2. 例操作三、过程设计:第一局部:第二局部:授第三局部:与拓展第二局部:讲课⋯⋯⋯⋯⋯⋯⋯⋯⋯⋯⋯⋯⋯⋯⋯⋯⋯⋯⋯⋯⋯⋯⋯第一课时一、的剖削步骤 :1的剖削工拥有工刀、、剥。
1.塑料硬的剖削2〔1〕芯截面4mm及以下的塑料硬用剖削塑料硬〔a〕用左手捏住,在需剖削,用刀口切破,但不行切芯。
步骤 :2〔b〕用左手拉,右手握住部使劲向外勒去塑料。
教述相关知注意:在勒去塑料,不行在刀口加剪切力,否会切芯。
剖削出的芯保持完好无,若有,剪断后,从头剖削。
2〔2〕芯面大于4mm的塑料硬用工刀剖削塑料硬〔a〕在需剖削,用工刀以45°角斜切入塑料,注意刀步骤:3口不可以着芯。
利用多媒体演示〔b〕刀面与保持25°角左右,用刀向端推削,只削去上边一塑的剖削。
料,不行切入芯。
〔 c〕将余下的向后扳翻,把剥离芯,再用工刀.教学内容切。
2.塑料的剖削塑料用剥或剖削。
用剖削剖削方法与用剖削塑料硬方法同样;用剥剖削方法剥的使用。
不行用工刀剖削,因塑料由多股成,用工刀简单芯。
3.塑料套的剖削塑料套用工刀剖削。
维修电工与实训-电工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电工基本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熟悉电线电缆的种类和规格;(4)了解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电工工具进行基本操作;(2)能够识别电线电缆的种类和规格;(3)能够阅读电气符号和电路图;(4)能够完成简单的电路连接和故障排除。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电工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3)培养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2. 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电线电缆的种类和规格;4. 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2)电线电缆的识别和选择;(3)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4)电路连接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1)电线电缆的识别和选择;(2)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3)电路连接和故障排除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工基本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电线电缆的种类和规格,介绍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方法。
2. 演示法:演示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展示电线电缆的种类和规格,示例阅读电气符号和电路图。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和故障排除的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进行评价。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电工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电线电缆的识别和选择的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估学生在电路连接和故障排除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电气符号和电路图的阅读能力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配线基础知识维修电工实习教材第一节配线基础知识一、电气配线的基本要求1、在配线前一定要根据要求选择出合适的导线,所谓合适是指导线的种类和线径都应符合要求。
导线的选用要求如下:(1)导线的类型:硬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于不动部件之间,且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0.5平方毫米。
若在有可能振动的场合必须采用软线。
电源开关的负载侧可采用裸导线,但必须是直径大于3毫米的圆导线或者是厚度大于2毫米的扁导线,并应有预防直接接触的保护措施(如绝缘、间距、屏护等)。
(2)导线的绝缘: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应具有抗化学腐蚀能力。
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
(3)导线的截面积:在必须能承受正常条件下流过的最大稳定电流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线路允许的电压降、导线的机械强度和与熔断器相配合。
2、在电气箱内配线时如果不是槽板配线方式,要求必须横平竖直,在导线的两端都必须统一编号,而且编号必须与原理图和接线图一致。
套在导线上的线号,要用记号笔书写或用打号机打出,应工整清楚,以防误读。
电气箱内配线控制板的尺寸应根据电器的安排情况决定。
(1)电器的位置安排:尽可能组装在一起,使其成为一台或几台控制装置。
只有那些必须安装在特定位置上的器件,如按钮、手动控制开关、位置传感器、离合器、电动机等,才允许分散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上。
安放发热元件时,必须使箱内所有元件的温升保持在它们的容许极限内。
对发热很大的元件,如电动机的启动、制动电阻等,必须隔开安装,必要时可采用风冷。
(2)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
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位,必须位于离地0. 4-2米之间。
所有接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0.2米处,以便于装拆导线。
(3)间隔和爬电距离:安排器件必须符合规定的间隔和爬距离,并应考虑有关的维修条件。
控制箱中的裸露、无电弧的带电零件与控制箱导体壁板间的间隙为:对于250伏以下的电压,间隙应不小于15毫米;对于250-500伏的电压,间隙就不小于25毫米。
维修电工实训教案教案标题:维修电工实训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能够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解决电器故障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工作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时间:5个课时(每个课时5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电器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4. 学生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PPT或实物示例,用于介绍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 准备不同种类的电器设备和故障模拟器,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修训练。
3. 准备相关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如电压计、测试线、螺丝刀等。
4. 检查实训场地的安全设施和电源配备,确保学生的安全。
教学步骤:课时一:电器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的介绍1. 使用课程PPT或实物示例,向学生介绍电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 解释电器中常见的元件和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内容。
课时二:常见电器故障的识别和故障排除1. 分发故障模拟器和相关维修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修训练。
2. 演示常见电器故障的识别和故障排除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解决方案。
课时三:维修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 介绍常见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如电压计、测试线、螺丝刀等。
2. 演示各种维修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维修工具的使用技巧。
课时四:安全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装备1. 强调维修电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2. 介绍维修电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演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课时五:实践操作和综合训练1. 提供不同种类的故障电器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修训练。
2. 设置不同的维修任务和情境,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名称<<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课程名称导线的X和T型连接课时6节授课日期2012年5月15日任课教师XXX
目标群体11机电1班教学环境实训室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单股铜芯线的直线(X)和分支(T)型连接
2.多股铜芯线的直线(X)和分支(T)型连接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精通各种导线的直线和分支连接并熟练操作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学习重点单股、多股铜芯线的X和T型连接
学习难点单股、多股铜芯线的X和T型连接的动作要领及实作教法、学法讲授引导法、实物操作演示法、多媒体观看法
教学准备教师:电工工具、单股、七股铜芯线
学生:电工工具箱、维修电工书、实训报告册
实训器材电工刀、单股铜芯线、七股铜芯线、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实训图
多股导线的X和T型连接
单股导线的X和T型连接
铜芯导线的连接
引入:
导线的连接是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
导线连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路和设备能否可靠、安全地运行。
对导线的基本要求是:电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头美观,绝缘恢复正常。
一、旧课复习(所涉及内容)
1.常用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电工刀、尖嘴钳、剥线钳、斜口钳
2.导线绝缘层的剖削方法
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
3)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
4)橡皮线绝缘层的剖削
5)花线绝缘层的剖削
二、新课展开(理论讲解)
当导线不够长或要分接支路时,就要进行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常用的导线的芯线有单股、7股、11股等多种,连接方法随芯线的股数不同而异。
1.单股铜芯线的直线连接(X连接)——实作演示
基本的操作步骤描述:剖削绝缘层把两线头的线芯X 形相交扳直两线头缠绕线头钳平线头末端(详见示意图a、b、c)
a. 绝缘剖削长度为芯线直径的70倍左右,
b.扳直两线头
把两线头的线芯进行X相交,互相绞接2~~3圈
c.将每个线头在芯线上紧贴并缠绕6圈,用钢丝钳切去余
下的芯线,并钳平芯线末端回忆,答问、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
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
观看教师示范
动手实践
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
观看教师示范
动手实践
5——
10分钟
15——
30分钟
2.单股铜芯线的分支连接(T连接)——实作演示
基本的操作步骤描述:剖削绝缘层把两线头的线芯形十字相交缠绕线头钳平线头末端。
(详见示意图a、b)
a.将分支芯线的线头与干线十字相交,使支路芯线根部留出约3~~5mm ,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缠绕支路芯线,缠绕6~~8圈后,用钢丝钳切去余下的芯线,并钳平线芯末端。
b.较小截面积芯线可按上图方法环绕成结状,然后再把去路线头抽紧扳直,紧密地缠绕6——8圈,剪去多余芯线,钳平切口毛刺。
3.七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X连接)——实作演示1).线头去绝缘层后在线头全长的1/3根部进一步绞紧,余下的线头线线芯分散成伞骨状(如a图)
2).两伞骨状对叉(如b图)
3).捏平每股线芯(如c 图)
4).把一端7股芯线按2、2、3根分成三组,接着把第一组2根芯线扳起,垂址于芯线并按顺时针方向缠绕。
(如d、e 图)5).再拿出另两根线芯,作法同前4。
(如f图)
6).最后三根线芯密绕至根部。
(如g图)
7).剪去余端,钳平切口。
8).另一端采用同上的方法进行缠绕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
观看教师示范
动手实践
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
观看教师示范
动手实践
15—
—30
分钟
15—
—30
分钟
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观看教师示范
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示观看教师示范5——10分钟
实训课/一体化课教案副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3.七股铜芯导线的分支连接(T型连接)——实作演示
1).支线和干线去绝缘层扣在支线头1/8根部进一步绞紧,余部分散。
(如a图)
2).支线线头分成两组,四根一组地插入干线的中间(干线三四根,两组中间留出插缝。
(如b图)
3).将三股线芯的一组往干线一边按顺时针紧紧缠3~~4圈,剪去余端,钳平切口。
4).另一组用相同的方法缠绕4~~5圈,剪去余端,钳平切口。
(如
c、d图)
三、技能训练(实践操作)
1.训练内容:导线的直线与分支连接
2.材料及工具准备:
铜芯绝缘电线(BV——4mm2或自定)2m,BV——16 mm2(7/1.7)
塑料铜芯线2m,电工刀、剥线钳、尖嘴钳、斜口钳、绝缘鞋、工
作服等。
3.训练步骤
1)剖削绝缘层
2)将导线进行直线连接与分支连接
a.单股铜芯线(X与T型连接)
b.七股铜芯线(X与T型连接)
4.配分及评分标准倾听
观看多媒体演
示
观看教师示范
倾听
动手抄写实训
报告并实际动
手操作
15—
—30
分钟
15—
—20
分钟
实训课/一体化课教案副页。